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不以内陆王朝为中心厦门演绎着一段独特的城市历史它是东南沿海的关节而东南沿海带来的机遇则几次改写它的宿命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1)


厦门

一山一水都是诗画

一街一巷都有故事

地理位置注定了

它是东南沿海的关节

而东南沿海带来的机遇

则几次改写它的宿命

厦门演绎着一段独特的城市历史

不以内陆王朝为中心

不以政治纷争为主线

舞台是大航海时代和全球化进程

面朝大海,关心航运和贸易

春暖花开,别有文艺和风情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2)

鼓浪屿和厦门岛

01

虎溪夜月日观洪

五老凌霄万寿中

厦门地处福建省东南端

背靠漳州、泉州平原

濒临台湾海峡

面对金门诸岛

与台湾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

是中国经济特区

国家物流枢纽

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3)

九龙江入海口的下方,故称“下门”,后雅化为“厦门”

2亿年前

剧烈的地壳运动

让陆地隆起,跃出海面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角力

造成地壳的断裂

岩浆沿着裂隙剧烈上涌

有的喷薄而出形成星罗棋布的火山

有的在地下深处冷却

变成规模巨大的花岗岩体

随着不断抬升

地下的花岗岩体被挤到地表

并遭受风化剥蚀

形成厦门境内的山地和丘陵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依次分布着

高岗、低丘、海积平原和滩涂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4)

蔡尖尾山顶俯瞰城市

250万年前

海水重新眷顾这里的群山

一些低洼之处被淹没

与大陆的连接中断

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岛屿

其中最大的厦门岛

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

在它的西南边

鼓浪屿宛如一枚郁郁葱葱的绿宝石

厦门岛四周还散落着

大嶝岛、小嶝岛

鳄鱼屿、鸡屿、猴屿

鹿礁、章鱼礁、狗头礁等

星罗棋布数十个岛礁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5)

礁石滩

岛上的花岗岩

经受风吹雨淋、海浪拍打

被打磨成浑圆的巨石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6)

日光岩

有一块特别的岩石

中心被侵蚀出一个空洞

风浪冲击时发出略略之声,酷似击鼓

被称为“鼓浪石”

这座岛屿也因之得名为鼓浪屿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7)

鼓浪石

这座岛屿城市

三面被大陆环绕

东南的海岸线蜿蜒曲折

是天然的避风良港

港区外岛屿云布

港区内群山环抱

港阔水深,终年不冻

海峡条件极其优越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8)

厦门港

在享尽海风吹拂的同时

又受到大陆的保护

形成这里独特的亚热带气候

夏季漫长而炎热

水汽充沛、光照充足

这使得厦门海天一色、清澈透亮

加上白云飘在其间

组成了一幅明亮开阔的景象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9)

亚热带海岛风光

在湿热的自然环境中

植被恣意生长

海滩上

红树林四季常青

像绿毯平铺在海面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10)

一片此起彼伏的绿浪

城市中

独木成林的榕树盘根错节

与建筑或石墙共生

庞大的树冠铺天盖地、遮天蔽日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11)

鼓浪屿的巨大榕树

碧海蓝天之下

凤凰花如火焰般绚烂盛开

姹紫嫣红的三角梅

开满街头,开满山坡

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12)

梅岭海公园三角梅

滨海的湿地

人们在湾口地带种田、养鱼

食物丰盛的稻田、池塘

引来十余种鹭鸟在此栖息

除了常见的大白鹭、苍鹭

还有稀少的黄嘴白鹭和紫背苇鳽

厦门成了全国鹭鸟种类最多的地区

因而厦门岛又名鹭岛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13)

白鹭捕鱼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植被繁茂,鹭鸟灵动

共同构建出一座

简约、精致、秀美的城市

宜人气候与靓丽风景

吸引五湖四海的游人

来厦门,邂逅诗意的生活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14)

岛上的画廊旅馆

02

北风正卷南夷舸

山垒全屯水战兵

厦门很新

设市不过80余年

厦门也很老

曾经历数百年的跌宕变幻

历来城市有两大功能

城,城郭,是防卫

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市,市场,是贸易

所谓“懋迁有无化居”

若要找出一个案例去解答

军事功能如何演变成商贸功能

大概没有谁比厦门更适合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15)

厦门今夕 / 新华网

厦门的位置

按《民国厦门志》描述

“实屏蔽澎、台,控制浙、粤”

《台湾府志》也有云

“台郡、厦岛,鸟之两翼”

但在以天朝为尊的时代

统治者没有那么广阔的视野

所以明代以前的厦门

行政级别一直很低

隶属泉州府同安

“同安县十一里之一里耳”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16)

今天厦门的区划仍有同安区

厦门晴热多雨的气候条件

十分适宜水稻生长

唐宋时期,农耕技术改善

岛上“产嘉禾,一茎数穗”

而得名嘉禾屿

但此时这座默默无闻的蕞尔小岛

在史籍中仅有只言片语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17)

沙坡尾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厦门重要的军事区位

逐渐被明代统治者觉察

洪武二十年

为抵御倭寇海盗

江夏侯周德兴授命在岛上兴筑城池

设中左所

此为厦门建城之始

据《厦门志》记载

当时的厦门城

城高只有6米

城墙周长不到1500米

城中都是戍守兵士和家眷

这个只需10分钟就可环绕一周的小城

成为中国万里海岸线上的一个堡垒

明代后期

葡萄牙、倭寇、荷兰相继侵扰东南

厦门担负着守卫海疆的重责

渐成闽南海防重镇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18)

胡里山炮台

而厦门历史地位的第一次勃兴

始于明末清初

归功于它的伯乐,郑氏家族

初代海商郑芝龙

通过贸贩、争夺乃至火并

势力迅速膨胀

控制中、日、菲之间的广阔海域

明清易代,郑芝龙被清廷构陷而死

其子郑成功起兵抗清

据厦门为反清复明基地

为其取名思明

即“思念明朝”之意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19)

皓月园屹立着郑成功雕像

郑成功为筹集军饷

继承了郑芝龙的海上贸易网

厦门湾阔水深、岛屿众多

适合商船靠岸卸货

成了最重要的进出口岸

设立五商、十行

清廷实行海禁

片帆不得出海

反而给郑成功提供了天赐良机

他以厦门为中心

垄断中外海上贸易

每年获利近百万两白银

巨商皆“潜通郑氏

以达厦门,然后通贩各国”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20)

画卷中的厦门船 / 日本平户市松浦博物馆

1661年,郑成功渡海攻台

令其子郑经领兵守思明

郑泰守金门

亲率战舰120艘,将士2万余人

誓师东进

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

收复台湾后

厦门与台湾结成一体

贸易更为顺畅

商舶遍达日本、菲律宾、暹罗、柬埔寨

是当时东亚毫无争议的海上贸易中心

时人记载

“成功以海外弹丸之地,养兵十余万

甲胄戈矢,罔不坚利,战舰以数千计

又交通内地,遍买人心

而财用不匮者,以有通洋之利也”

郑氏能够与满清、荷兰两大帝国

抗衡40年之久

所凭借的也是厦门的贸易之利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21)

日尔曼人绘制的郑成功军队攻打热兰遮城的情景 /《东印度旅行短记》

在郑氏一门三代的经营下

思明州积累大量财富

厦门城也几经修缮

成了一座功能完善的滨海城市

但清军南指

厦门、台湾相继陷落

这座“思念明朝之岛”

终究还是落入清朝手中

康熙帝同样看重

厦门的军事和商业潜力

将其指定为官方贸易“总口”

1684年闽海关在厦门设立

水师提督、海防厅

台厦兵备道、兴泉永道

相继移驻厦门

使其成为福建东南沿海的

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22)

晚清厦门港的舰船

明末郑氏集团主导海上华商网络

清初厦门被定为往南洋的发舶地

优势地位进一步加强

雍正五年,正式成立厦门洋行

督办一切洋船收泊、进口事宜

道光年间,海禁开放后

闽商掌控海外贸易和对外移民的先机

暹罗、苏禄、安南等东南亚诸港

都充斥着闽南商贩

早已地狭民稠的闽南

也开始大规模向东南亚移民

闽人遍布东南亚各要埠

《海外记事》记载

“会安(越南)沿海直街长三、四里

名大唐街

夹道行肆比栉而居,悉闽人”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23)

直到今天,新加坡十大富豪七个是闽籍。郭令明,新加坡丰隆集团主席,祖籍福建同安

晚清列强叩关,纷纷觊觎厦门

早在鸦片战争之前

英国曾在闽浙沿海勘察

航行日记中记录

“不论就位置、财富或是出口原料

厦门无疑是前来贸易的最好港口之一”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厦门与广州、上海、宁波、福州一起

被迫成为对外通商口岸

也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24)

英、德领事馆,摄于1880年

03

近城烟雨千家市

绕岸风樯百货居

厦门迎来了第二次繁荣

正式进入世界资本体系

贸易的对象从东南亚扩大到整个西方

作为开埠口岸

厦门的近代化没有太多的工业历程

一直以来,城市基调以商贸为重

如果说郑氏家族经略厦门时

发展贸易是为战事服务

那么五口通商时代的厦门

贸易则变成战争的结果

口岸替代战场

商船替代炮艇

鼓浪屿成为万国租界

洋行、商铺纷纷涌入

众多银行在厦门开办分号

1913年,英商在鼓浪屿创办电厂

商业的繁荣和殖民的经历

让厦门迥异于福建其他城市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25)

鼓浪屿全貌

清初的战火

成就了厦门与台湾的亲缘

晚清的巨变

则结起了厦门与香港的纽带

甲午战争后,日据台湾

厦、台间的贸易急剧衰落

而近代的中外交往中

香港是新兴的贸易之都

厦门的对外贸易亦多借由香港达成

根据厦门旧海关资料

1870年,英国经香港

转口厦门的货值350万银元

为英国直运厦门商品值的60.7倍

1880年,厦门有16家商行

从事与香港的贸易

而厦门出口的货物也大量输出到香港

供本地消费和转口外销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26)

近代香港与厦门

厦门在近代贸易中

往往扮演中转站的角色

因为对于港口而言

除了本身的自然条件

更重要是腹地的实力

位于香港、上海两大都市之间的厦门

虽然同是中外联系的通道

但香港背靠珠三角,乃至整个岭南

上海更享有长江流域的财富和资源

相比之下,厦门的纵深有限

很难摆脱闽南这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

而成长为全国性的重要都市

直到1933年,国民政府才将

思明县改为思明市,后改为厦门市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27)

民国时期的思明南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反封锁、反禁运的斗争中

厦门依托积累的贸易基础

提出“背靠香港,面向东南亚”的方针

率先恢复与香港的进出口贸易关系

利用香港把大批商品转口东南亚

1949年,香港商船永兴号首航厦门港

1957年,厦门出口香港的贸易额

已达346.89万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61%

其中茶叶、柑橘、纸箔、米粉

基本占领香港市场

厦门外贸复苏的同时

军事卫所功能也再度恢复

一道海峡,让厦门的氛围又紧张起来

万炮震金门,阴云布南海

到处潜藏着不动声色的军备竞赛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28)

厦门民兵为协助解放军作了大量工作,摄于1958年

6、70年代,贸易趋向萎缩

商品出口量大大下降

直至改革开放,厦门迎来第三次兴起

经济特区的提出再次

把五个港口城市推上历史舞台

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

对比140年前的五口通商

只有厦门始终在列

但此时的开放

与过去的通商有了天壤之别

不管是清初的海上贸易

还是清末的对外开埠

都不是中央政府的有意为之

都不算国家战略

而成为经济特区

让厦门首次划入全国性战略布局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29)

厦门双子塔

厦门率先做出诸多探索

最早进行政企分开试点

最早推出住房公积金制度

首创保障房建设管理与立法

1981年,湖里出口加工区破土动工

吸引侨资、台资、港资

设立“三资”企业和台商投资集中区

1984年,民航局与福建省合办厦航

这是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

运营的航空公司

1985年,厦门国际银行正式开业

作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

在国内最早引进楼花按揭

并开启与台湾的通汇业务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30)

海峡旅游大厦

同时,厦门发扬港口优势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984年,厦门港5万吨级泊位投产

如今,港区已开通集装箱航线146条

其中国际航线92条

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15位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31)

厦门港

海沧大桥、厦漳大桥跨海而立

是联通市内和城际的交通要道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32)

海沧大桥

进入新世纪以来

福厦漳高铁、厦深高铁

相继建成通车

高崎国际机场

2008年开辟内地对接台湾的航班

截至目前,通航109个城市

全年旅客吞吐量超2700万人次

真正做到了

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33)

厦航飞机飞过高铁上空

风景宜人、交通通达

为厦门会展业提供先天优势

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开幕

金砖国家领导人于厦门会晤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34)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产业转型时期

厦门着力培育电子、机械等先进制造业

平板显示产值突破千亿

戴尔中国总部设在厦门

本土企业厦华、夏新专攻液晶电视

碳化硅芯片、柔性屏面板在厦门投产

汽车音响、薄膜电容、小家电产量

位居全国第一

电子产业占利税总额首位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35)

戴尔厦门总部大楼

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厦门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

近年大力扶持互联网和文旅娱乐业

BAT大厂陆续在厦门成立第二分部

华为鲲鹏超算中心落地厦门

趣店、神州优车、瑞幸咖啡、西瓜视频

也纷纷被引入

美图、美柚、美团民宿

咪咕动漫、吉比特、飞鱼游戏

在细分领域快速崛起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36)

厦门软件园

04

夜来惊醒椰香梦

知是琴声是浪声

厦门的城市文化

有着极其矛盾的两面

在城市的一边

鼓浪屿音乐厅里

几乎每晚都有音乐会

优美雅致

音乐家翩然上台

穿着衬衫西装和礼服长裙

演奏钢琴、提琴、长笛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37)

鼓浪屿音乐节

在城市的另一边

翔安区新店镇香山上

节日庆典会有盛大庙会

锣鼓喧天

一群壮硕魁梧的闽南汉子

袒腹裸脊,呼叫跳踉

上演粗犷豪放的“拍胸舞”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38)

福建非遗拍胸舞

优雅和粗犷

绅士和草根

都是真实的厦门

这种鲜明的对比

源于闽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39)

南普陀寺

不同于南方人普遍文弱的气质

闽南民风甚是彪悍

大概因为山多田少

人们靠海维生,或下南洋闯荡

故而讲义气、甚至争强好斗

同时,闽南人宗族观念尤重

红砖厝这种最典型的闽南民居

体现着浓重的家庭观念

(闽南语中,“厝”指房子)

内部是“一明两暗”的三开间结构

中间厅堂宽敞明亮

主要为奉祀祖先、神明

两侧为主要居室

门悬布帘,保护隐私

后轩布置成书斋、茶室

集祠堂、家居、教育三位一体

浓缩了对家族繁衍、家风传承的思考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40)

红砖古厝

出于对家族故土的依恋

华侨和他们的后人

回到厦门寻根祭祖

也有侨胞带回异国他乡的建筑形式

与本地建筑结合

骑楼这种“商住合一”的居所应运而生

下做商铺,楼上住人

跨出街面的骑楼

既扩大居住面积

又与顾客共享空间

还可以遮风挡雨

建筑中融入的西方元素

在当时与众不同,颇为时尚

逐渐流传开来

如今在中山路一带

依然保存着许多骑楼

市井人气和商业氛围在这里交融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41)

骑楼

开埠之后

西方文化更加肆意地流入

深刻改造着厦门的样貌

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

英、美、法、德、日等13国

先后在岛上设立领事馆

各国商人、政客建起庄园、教堂

欧陆风格的洋楼别墅

小巧玲珑的日本屋舍

中西合壁的八卦楼

园林精巧的菽庄花园

至今保存完善

成为万国建筑博览馆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42)

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

西式的艺术、教育、医疗理念

也一同登陆这座小岛

居民通过教会音乐的熏陶

走进西洋音乐殿堂

1913年,岛上出现第一架钢琴

后经教堂普及到学校、家庭

因拥有钢琴的密度居全国之首

获得“钢琴之岛”的美誉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43)

中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藏有近百架珍稀的古钢琴

这一时期,仅1.87 KM²的鼓浪屿上

聚集了整个闽南的精英

文化发展达到巅峰

汉字拼音方案第一人卢戆章

中国第一位体育教授马约翰

中国妇产科学开拓者林巧稚

奥运会第一位中国选手周廷旭

每一个名字,都熠熠生辉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44)

“万婴之母”林巧稚

而教育领域

对厦门影响最深远的人

是倾家办学的华侨陈嘉庚

1912年他从新加坡回国

在家乡厦门集美先后创办

幼稚园、小学、女子学校、师范学校

以及水产科、商科等专科学校

这些学校

组成了今天的集美学村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45)

陈嘉庚受到各界人士欢迎,摄于1940年

建筑是典型的“嘉庚风格”

西洋式的灰白石骑楼

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

宛如“西装面料”

绿色琉璃瓦屋顶

“三川脊、歇山顶”

燕尾式飞檐似遮雨斗笠

尽显中式美学

“穿西装,戴斗笠”的特征鲜明独特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46)

集美学村

在集美学校之后

陈嘉庚又建立了厦门大学

厦大的环境独一无二

北倚五老峰,听南普陀晨钟暮鼓

南面白城沙滩,踏浪观潮,赏海上月明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47)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48)

芙蓉湖中的黑天鹅

陈嘉庚期盼

“要让外国的轮船来往厦门港的时候

能从海上一眼就看到一所壮观的学府”

故而数座校门向海而开

校舍成团组分布

楼群呈一字排开

巨大的屋顶气势雄浑

挺拔的立柱气魄恢弘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49)

厦大上弦场和建南大礼堂

碧海蓝天,植被茂盛

楼群错落,繁花似火

设计精巧的美学趣味

让厦大出现在各种最美大学榜单中

成为游人趋之若鹜的热门景点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50)

厦大芙蓉隧道涂鸦墙

05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厦大不仅有绝美的校园

对教职人员更是极为慷慨

即便是在动荡时期

学校也坚持按时发放工资

陈嘉庚在濒临破产之际

仍坚持筹措办学经费

曾在此执教的鲁迅回忆

“风景绝佳,从不欠薪”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51)

厦门大学鲁迅像

怡人风光和稳定薪酬

引得不少文人来到这里

也在这里找到了创作的安稳环境

林语堂、田汉、巴金、郁达夫

都先后与厦大结下不解之缘

鲁迅在这里所产文章颇丰

共计17万字

包括《藤野先生》《铸剑》

以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而他与远在广州的“广平兄”

往来书信110多封整理成《两地书》

详细记录了厦门的工作生活

尽情倾诉心中的喜怒哀乐

也成了鲁迅冷峻风格之余

少有的温暖文字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52)

1926年9月,鲁迅从厦门寄给许广平的明信片

1949年后

厦门成了全国关注的海防前线

又有许多作家来采访、慰问

冰心的《还乡杂记》

高云览的《小城春秋》

郑振铎的《移山填海话厦门》

杨朔的《厦门港的风浪》

以厦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影响全国

这些文人为厦门带来崭新的文化

也让厦门生出一种文艺清新的气质

厦门土生土长的诗人舒婷

以《致橡树》《神女峰》等朦胧诗

闻名全国

她为家乡写的散文集《真水无香》

强化了读者对琴岛的美好想象

成了文艺青年们的旅游指南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53)

舒婷

除了文艺、温馨、宜居

厦门也是妩媚玲珑的

地理区域狭小

造就了这种小家碧玉的性格

小岛上的厦门人

难有山东人那般的豪爽和气派

而是爱撒娇、重细节、会精打细算

城市景观和街道尽显娇小之美

闹市区步行街也整洁精致

露天咖啡吧和小吃一条街

将小资情调和市井韵味融合得天衣无缝

街边的时装小店远多于大型商场

服装往往还能度身定制

这无疑都是“小”的好处

小城市便于统一管理

小众市场便于个性化服务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54)

中山路步行街“小而美”的街景

厦门的“小”也让市民更讲究街坊人情

人们爱饮茶、爱泡茶

友人招呼、告别最后都会说一句

“改天请你喝茶”

这不同于“改天请你吃饭”

茶更体现品味,也更耗时间

泡茶、饮茶的工夫能让厦门人熟络起来

愿意用功夫茶款待的客人

也必定是趣味相投的朋友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55)

铁观音

厦门也自有海滨城市的慵散

小吃街和大排档从早到晚都不缺食客

一碗熬煮浓稠的沙茶面是灵魂

爽滑弹牙的碱水面

浇上一勺浓浓的沙茶汤

猪肝、猪腰、猪心

鸭血、鸭胗、肥肠

海蛎、鲜虾、鱿鱼

浇头任君挑选

汤色红亮,油而不腻

咸鲜香辣,甜香爽口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56)

沙茶,或叫沙嗲,源自印尼,是“SATE”的译音,用多种香料混合的酱,由印尼华侨带入闽南

卖沙茶面的小车

往往也都会卖面线糊

再配上一个烧肉粽

糯米包裹着极丰盛的馅料

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

食用时配上沙茶酱和蒜茸

胃得到极大满足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57)

烧肉粽

厦门海鲜,新鲜丰富

蚵仔煎的味道也就格外鲜美

海蛎裹在番薯粉浆和鸡蛋液中

再加入香葱、香菜和甜辣酱

咬上一口,首先是地瓜粉Q弹的口感

然后海蛎的鲜味在口腔中传递开来

还有出镜率极高的黑暗料理,土笋冻

原料土笋是海滩上的沙虫

富含胶原蛋白

熬制成冻状,滑溜爽脆

爱上厦门这片海: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58)

土笋冻

云海苍苍,海风习习

花香鸟语,步调悠闲

温馨、宁静、从容的厦门

让本地人眷家、恋旧

让外来客找到归属感和安稳感

所以“老厦门”不愿离家远行

新厦门人风尘仆仆而来

他们都愿意托付此生,在此终老

-end-

策 划 | 王海涛、赖颢宁

撰 稿 | 钱琪瑶

地图编辑 | 钱琪瑶

海报制图 | 钱琪瑶

排 版 | 钱琪瑶

配图来源 | VCG、图虫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