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清代《情天外史》图花榜,类似于伶人的排行榜,但往往还附带有许多诗赋词曲去颂扬上榜的伶人。这类花谱最常见的是模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格式,根据伶人的人品性情容貌,归入某一类型,如“神品”“仙品”“逸品”“柔品”“艳品”之类。跟司空图的思路一样,虽说各品指的是不同的风格,其实各品之间有上下等级之分,神品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而被归入艳品则往往意味着评价不高。在同一品类里,往往又分出三六九等,每个伶人的名下都附以诗赋词曲加以颂扬。如《众香国》、《燕台集艳二十四品》《情天外史》皆属此类。下面,小宝就为您详解下梨园花谱里的撩“妹”套路:花榜:一份当年老北京城的明星排行榜套路详解:

春天到了,小伙伴们有没有感受到浓重的荷尔蒙气息正扑面而来?各位单身的小哥哥小姐姐可有福了,俗话说:要想谈恋爱,先得会说话!小宝这里有一份撩妹教程(套路)待您查收呢~

撩“汉/妹”指南:看梨园“花谱”教你如何撩“汉/妹

花谱,世人多只知其与鲜花的关系,却不知其与“男风”的关系,更少知与男旦、戏曲的关联。

虽然梨园“花谱”的诞生是为了把玩貌美的男伶,带着浓重的风尘味,但不得不承认,各种类型的梨园花谱都有一个共同点:夸人夸出花,溢美之词完全不带重复的,妥妥的就是一本本值得深入学习的撩妹教程,试问谁不爱听夸奖的话呢~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1)

媚眼

下面,小宝就为您详解下梨园花谱里的撩“妹”套路:

套路一:爱“他”就送“他”上榜

花榜:一份当年老北京城的明星排行榜

套路详解:

花榜,类似于伶人的排行榜,但往往还附带有许多诗赋词曲去颂扬上榜的伶人。这类花谱最常见的是模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格式,根据伶人的人品性情容貌,归入某一类型,如“神品”“仙品”“逸品”“柔品”“艳品”之类。跟司空图的思路一样,虽说各品指的是不同的风格,其实各品之间有上下等级之分,神品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而被归入艳品则往往意味着评价不高。在同一品类里,往往又分出三六九等,每个伶人的名下都附以诗赋词曲加以颂扬。如《众香国》、《燕台集艳二十四品》《情天外史》皆属此类。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2)

清代《情天外史》图

清代《情天外史》图“神品第一,韵春堂,马芷芬,隶天仙部”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3)

清代《情天外史》图

清代《情天外史》图“隽品第二,绚春堂,侯菱香,隶天仙部”

也有花谱不分类而直接标出名次,附诗赋赞美其突出之处,如《燕兰小谱》与《莺花小谱》。这些都应该说就是一份当年北京的明星排行榜。也是最常见的花谱形式。它们在嘉庆、咸丰、同治及光绪初年数量如汗牛充栋,层出不穷,这类花谱通常写得最为香艳,十分注重辞采。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4)

《燕兰小谱》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5)

《莺花小谱》

读一读道光年间播花居士《燕台集艳二十四花品》中的“灵品:王小庆”,颇可领略其全豹:

春台部王小庆,号情云,又号云卿,安庆人,寓余庆堂。(评)转秋波,调眼色,灵犀一点。酸溜溜心儿里,埋没着聪明。横波眼溜春溪碧,海棠染就胭脂色。飞燕蹴红英,流莺三两声。 帕罗香自满,拂袖东风软。娇极不成狂,斜窥秋水长。

啧啧啧~要是有人这样夸赞我,分分钟给他生猴子好么~

套路二:爱“他”就为“他”出书

伶人小传:清代三线小明星“包装”术

套路详解:

清代士人在热衷于“寻芳韵事”的同时,他们相信让伶人的“芳名流播人间,亦盛德事”,因此很多士人都对编纂伶人小传很感兴趣。这类伶人小传主要记录伶人的生年籍贯、所属的戏班和师傅、擅长的曲目、当然最少不了的还是他们的身世容貌性情爱好等等私人的信息。行文间处处流露出一种倾慕和爱怜惋惜之意。

小宝友情提示:要想俘获心上人的放心,还得多读书啊,要不然,看到这么美的人,你就只能声嘶力竭的说一句“卧槽!你太好看了”而有文化的人,是这样夸赞美人的!

不信,你接着往下看~

如以下分别选自道光和同治年间花谱的两段,就是这类伶人小传中常见的片断:

翠香,陆姓,吴儿之极媚者也。隋炀帝目司花女袁寳儿憨态可掬,是儿仿佛过之。如春烟笼芍药,秋水浸芙蓉,未是足艳,要足令人心醉。目有曼光,双瞳翦水,执板当席,顾盼撩人。…… 许太常留溪师尝言:“若辈中人,往往十指如悬椎,一握为笑,令人索然意尽。惟翠香面目如曼陀罗,指掌如兜罗绵玉笋,班中可称第一手。” 吾师雅人深致,有此绝妙品题。每念斯言,辄令人不忘相逢把臂时风趣。古乐府所谓 “栏干十二曲,垂手人如玉”。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6)

《日下看花记》

现存的这类花谱约有近二十种,如《听春新咏》《日下看花记》《长安看花记》《丁年玉笋记》《评花新谱》《怀芳记》《瑶台小录》等等。

套路三爱“他”就为“他”拉帮结派

私寓:老北京城梨园界的“学院派”

套路详解:

以私寓为条目,记载一个私寓中所有伶人的详情。这类花谱通常以私寓主人,亦即师傅冠首,标明其私寓的地址,下列其私寓中所有已经开始卖艺的伶人,其实这同时也是指出这个私寓中有多少营业的伶人,往往带有私寓指南的性质。同时也列出这些伶人的年龄、初次登台的时间、隶属的戏班、擅长剧目、师承关系和家族姻亲关系。如下面的一段关于春华主人朱双喜所经营的春华堂的描写:

❀ 春华主人朱双喜,正名士敏,号韵秋,外号“羊毛笔”。苏州人。壬辰(1832)三月初五生。前隶四喜部,唱昆旦,出净香。住韩家潭。

❀ 芷荪,姓颜,名长明,号筱农,行十。本京人。戊午(1858)十一月十一日生。隶四喜,唱昆生、兼昆旦。善鼓板。本师棣华万芷侬。

❀ 芷荃,姓张,名富官,号湘航,行十一,江苏吴县人。乙卯(1855)正月四日生。部同。唱昆旦。善书、奕,工管、弦子,昆老旦张亭云之子。

❀ 芷茵,姓吴,名香官,原名鸿宝,号也秋,行十二。本京人,巳未。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就是私寓出身哦~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7)

《菊部群英》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8)

少年梅兰芳与其他私寓子弟之合影

以上片断出自同治十二年(1873)出版的邗江小游仙客《菊部群英》。《菊部群英》是一部严格以私寓为纲目记录都门伶人状况的花谱,书中详细罗列了自1870年以来三、四年间京中六十五个私寓里近一百七十位伶人的姓名生年籍贯及其擅长的曲目。这部花谱披露了一些清代中后期梨园和私寓重要信息。如在所记的近一百七十位伶人中,有一百一十七人为旦角演员。

套路四爱“他”就为“他”造话题,抢热搜

“菊话”:清代梨园的娱乐绯闻八卦

套路详解:

士人的与品伶有关的笔记,往往也称为“菊话”。内容既有对伶人和狎伶士人的掌故逸闻的记载,又有自传性的与伶人之间的缠绵的爱情故事。虽然往往有自作多情之嫌,这类著作却大多可读性较强,因其往往直接记录士人所见所闻,或直抒胸臆,而不是以士人的趣味代伶人立言,故相对来说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其比较典型的著作有《金台残泪记》、《辛壬癸甲录》、《梦华琐部》、《凤城品花记》、《侧帽余谈》、《宣南杂俎》、《越缦堂菊话》等等。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9)

《金台残泪记》

今天的撩妹教程(套路)到此结束啦~不知道你学到了多少呢?

BUT~看到这,小伙伴就要提出疑问了:上面提到了那么多次的“梨园花谱”,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接着往下看,你就知道啦~

梨园花谱

梨园花谱是在清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类专门品鉴男伶的文本。男伶即男性戏曲演员,有趣的是,作者对他们的描写和品评,全不在于其演技,反而是详其容貌韵致,并系以诗词。乾隆五十年《燕兰小谱》的出版标志着梨园花谱时代的开始,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光绪末年。虽然现存的此类文本仅有四十四种,但在当时,却都是热销读物,“年年岁岁出新编”,“坊肆所陈,触目皆是”。

清代戏曲繁荣,吸引着各个阶层的民众参与其中,文士群体不仅喜欢观剧,还撰写了品评小旦的花谱,这在清代中后期形成一股热潮。花谱本是文士游戏遣兴之作,当从文人圈子流传出去以后影响扩大,而逐渐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于是引来书坊主竞相出版。大量面世的花谱在引导民众观剧和豪客光顾私寓方面具有指导作用,成为当时非常受欢迎的一类读物。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10)

清代男伶

梨园《花谱》:多情绮丽,让人面红耳赤

“花谱”一词最初指的是宋人编纂的品评花卉的专谱,晚明时期“花谱”也被用来指称品鉴名妓的文本,而它的植物学的本意退居到次要的位置。花谱在充满浪漫气氛的晚明江南一度颇得士人青睐,出现了像余怀《板桥杂记》那样的脍炙人口影响深远之作,之后便是各种“画舫录”亦都被称作为花谱。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11)

《板桥杂记》广受传播的品鉴名妓的专业文本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12)

《板桥杂记》广受传播的品鉴名妓的专业文本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13)

《板桥杂记》广受传播的品鉴名妓的专业文本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14)

《板桥杂记》广受传播的品鉴名妓的专业文本

然而,当名妓在清代的北京不再是士人追随的对象,男伶几乎取代了名妓在士人交游圈中的地位。伴随“伶人之盛”而来的,是“汗牛充栋”的文人学士为之所作的梨园花谱。这时候的花谱在京城也转变为一种针对戏园、主要是小旦(也包括少量的生角演员)的品评、排名、伶旦小传以及一切和士人与梨园韵事有关的笔记,当然其中艳情的意味依然如旧,或者应该说是在清中晚期的充满着浓得化不开的征歌品伶风气的都门,花谱变得比以往的任何朝代都更为多情和绮丽。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15)

清代男伶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16)

清代男伶

时人之所以会将品评人物的文本称之为“花谱”,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作者喜将被品评的人物配以某种具体的花进行品藻。如《燕兰小谱》中的陈银官“明艳韶美”,而王湘云则“丰韵嫣然,常有出于浓艳凝香之外”,是故作者称“银儿如芍药,桂儿似海棠”。道光年间的《评花韵语》与《续评花韵语》二谱更是以“花”贯穿全篇,作者用了五十多种花来比拟所要品评的男伶,表面咏花,实则写伶。梨园花谱中以“花”为题名的不在少数,如《燕台校花录》《日下看花记》《莺花小谱》《评花新谱》《长安看花记》等,题中之“花”,皆指男伶。一些作者及其同好甚至会使用“花”来作为自己的笔名,如梦华楼主人、餐花小史、惜花老人、护花尉等。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17)

清代的男伶们

男旦沦为玩物:以狎昵、赏玩的姿态品评伶人美色

“花谱”最早是品评花卉的谱录,后来用于品评妓女和男伶,创作花谱的文人带着狎昵、赏玩的姿态品评伶人美色,实际上是对伶人的物化。

所有的梨园花谱采用的都是记物的“谱录”形式,明清的品妓和品伶花谱,只是在一一列出每位女妓和男伶的姓名之后,略论其籍贯、住所等客观信息,而后重点摹其身材、容貌、姿色、气质等,对于伶妓之往事着墨并不多。里面的男伶,他们在谱中除了名次高下的关系之外,并没有太多的血缘关系,作者也无意于建构一个用于追溯源起或者流传的谱系结构。“美人名花,香光照映”,在品鉴者看来,名妓名伶和名花一样,都是美的象征物和承载物,在被“观看”的时候,他们都是同质的、沉默的、需要被表达和进行判断价值的“客观物”。

花会玩法(男风盛行男伶品鉴)(18)

九青曾是冒襄水绘园中的歌僮

九青曾是冒襄水绘园中的歌僮,此图为明末清初文化名士陈其年倩人为其绘制的小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