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连环画100幅:两位画家最完美的合作杨家将故事--小人书收藏浅谈
杨家将连环画100幅:两位画家最完美的合作杨家将故事--小人书收藏浅谈解放后,胡若佛进入人美。1958年他又进入朵云轩水印木刻社任构描组长。文革时期被定为“地主"成份,文革后落实政策,成份改为“自由职业者”,不久后病逝,享年72岁。1929年,胡若佛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美术编辑部高级职员,与潘思同、张令涛一起主笔《儿童画报》。抗战前夕,商务印书馆停办《儿童画报》,胡若佛和张令涛同时被辞退。为生活所迫,胡若佛先后经营过照相馆、糖果食品店,儿童读物书店。由于经营不善,均开业不久便相继亏损倒闭,从此,他的生活开始坎坷。张令涛一生创作的连环画作品颇丰,他和胡若佛长期合作,绘制了大量的古典连环画。美术界称赞他们二人是"黄金搭档"。2.胡若佛,(1908~1980)浙江余姚坎敦人。胡若佛是中国当代著名连环画家、国画家。他自幼喜爱绘画,中学毕业后,他只身来到上海选择了上海美专学画,后转入新华艺专。几年的专业学习使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对西式绘画
《杨家将故事》是著名画家张令涛和胡若佛先生合作完成的一部经典连环画作品。这部连环画共分五册,节选了《杨家将演义》中精彩的几段故事,它们是《杨业归宋》、《杨七郎打擂》、《双龙会》、《李陵碑》、《智审潘仁美》。是由张令涛构图画草稿,胡若佛勾勒墨线而完成的。
1.张令涛,(1903~1988)浙江宁波人。著名中国画家、连环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文史馆员。
张令涛自幼喜爱文学与绘画,他靠勤奋自学,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是该校首届毕业生。毕业后,张令涛曾进入商务印书馆担任美术编辑,主要为教科书画封面和插图,由于他的素描功底扎实,又擅长钢笔画创作,他为教科书画的插图,深受学生喜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令涛曾任上海文史馆员,后成为自由职业者,1988年病逝,亨年85岁。
张令涛一生创作的连环画作品颇丰,他和胡若佛长期合作,绘制了大量的古典连环画。美术界称赞他们二人是"黄金搭档"。
2.胡若佛,(1908~1980)浙江余姚坎敦人。
胡若佛是中国当代著名连环画家、国画家。他自幼喜爱绘画,中学毕业后,他只身来到上海选择了上海美专学画,后转入新华艺专。几年的专业学习使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对西式绘画的素描和色彩的技法。但由于贫困,只得出外画壁画挣点钱来维持生活。
1929年,胡若佛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美术编辑部高级职员,与潘思同、张令涛一起主笔《儿童画报》。抗战前夕,商务印书馆停办《儿童画报》,胡若佛和张令涛同时被辞退。为生活所迫,胡若佛先后经营过照相馆、糖果食品店,儿童读物书店。由于经营不善,均开业不久便相继亏损倒闭,从此,他的生活开始坎坷。
解放后,胡若佛进入人美。1958年他又进入朵云轩水印木刻社任构描组长。文革时期被定为“地主"成份,文革后落实政策,成份改为“自由职业者”,不久后病逝,享年72岁。
张令涛和胡若佛的合作相得益彰,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在连环画界,说起张令涛和胡若佛这对搭档,连坛称他们是最佳的“黄金搭档",他们二人的个性相似,又能“相互欣赏对方",实为连环画界的楷模,一生的并肩合作和友谊,令后来人敬佩不已。
解放后,张令涛和胡若佛成为“自由职业者",他们二人都是浙江人,俩人都是自幼酷爱绘画,共同的爱好使他们走上了共同合作的连环画道路。他们俩人长期进行连环画合作,绘制了大量的以古典题材为主的连环画。如《东周列国》、《聊斋》、《红楼梦》、《楚汉之争》、《西汉演义》、《西游记》、《女娲补天》、《文天祥》、《昆仑奴》、《班超》、《杨家将》等经典连环画。尤其是《杨家将》这部五册连环画,是他们俩人合作的顶峰之作。这套连环画600多幅的画面,精选自《杨家将演义》最主要的故事情节,塑造了杨业、佘太君、杨六郎、杨七郎等人物形象,这些栩栩如生、生动而自然、神采奕奕、神形兼备的艺术形象很多人耳熟能详,至今让人难忘。
在艺术创作中,张令涛和胡若佛一般都会做两种绘画的准备(钢笔和毛笔),在突出原著的精神上,他们认真研究脚本,共同商议每幅作品的构图和画面的结构布置,然后由张令涛构画草图,画出人物的造型和面部神态,胡若佛最后墨线勾勒定稿。
张令涛和胡若佛属于全能型画家,古典题材和现代风格的绘画上表现方式多样,技法娴熟。从他们各种题材的连环画中,我们看到不免有人物造型雷同的地方和受戏曲装饰的感染,但他们精湛的绘画技法和生动自然的画面,独特的艺术特色,让无数的连友追捧和喜爱。
一部《杨家将故事》连环画,是张令涛和胡若佛俩人合作的“惊世之作"。《杨家将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详,这是一部宣传爱国主义的讲史连环画。它生动地描绘了北宋名将扬业及其子孙世代英勇抗击外患的故事。
这套连环画的内容描写了杨业归宋,宋皇五台山被围,潘仁美陷害杨业,杨业兵败撞死李陵碑,七郎被害,寇准审奸的故事。赞颂了杨家将坚决抗击辽、夏侵犯,以及同朝中权奸所作斗争的感人事迹。
张令涛和胡若佛在这套连环画绘制中,反复研究了各种版本的《杨家将演义》的内容,在刻画杨业、杨七郎等英雄形象时,对宋代的人物发饰、服装、甲胄、兵器等都做到了深入了解,其中对房舍、屋内陈设也是精心绘制,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在战争场景的绘画中,画幅中的远景、中景、近景的表现突出,场景广阔的画面中,有人物众多的刀马撕杀,以极山川、河流、树木、道路的描绘。中景和近景画面有人物形象细腻的表情刻画,在人物形态的描绘中虽然略有夸张的描绘,但是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和他们俩人独树一帜的画风。
这套《杨家将故事》于1958年问世后,立刻在连坛引起轰动,被连环画爱好者认为是张令涛和胡若佛二人的“惊世之作",是俩人最出类拨萃的经典作品。
《杨家将故事》的绘画特色;1.画面线条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十八描"高古游丝描和铁线描"技法,线条粗细如一,如春蚕吐丝,没有粗细突变,含蓄、飘忽、是画家用极细的笔尖线条,虽细却用力均匀。
2.在描绘草木山石中,以苍松劲柏为多,以虬干为美,用枯笔皴染,有长松落落、卉木蒙蒙的视觉效果。
3.杨家将众多人物的须发描绘,是画家一丝不苟的用铁线游丝描技法,一笔一线的精描细画,使人物形象的鬓发和胡须刻画的细腻如丝而生动鲜活,体现了画家行笔细劲的功力。
结语张令涛和胡若佛俩位画家,一生勤奋耕耘,佳作频出,他们俩人出类拔萃的艺术造诣,以及作品的美学意蕴,至今在连坛仍然星光耀目。
张令涛和胡若佛创作的连环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故事精彩、艺术格调统一、人物刻画神采灵动、绘画风格一致的经典作品,他们俩人长期默契的合作,在连环画坛也流传为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