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赵孟頫道德经小楷完整高清:楞严经书法一眼惊艳

赵孟頫道德经小楷完整高清:楞严经书法一眼惊艳  赵孟頫晚年与中峰明本禅师交往甚密。在江浙围观期间,赵孟頫经常与名本禅师会面,探讨禅法,回到京师后,赵孟頫还经常与民本书信来往,请教佛法义理。  尤其是晚年,赵孟頫所写的佛经品类繁多,数量庞大,其中就包括《金刚经》11次,《心经》10次,《圆觉经》5次,《法华经》四次,《无量寿经》4次,《楞严经》3次……  现世流传的赵孟頫书迹比较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他书写的佛教经卷。赵孟頫《楞严经》  赵孟頫从39岁起就开始写书写佛教经卷,在此后的30余年直至去世前,他都坚持在书写佛经。

  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着一幅赵孟頫的《楞严经》书法作品,可谓是佛经书法中的珍品。晚年的赵孟頫为何要皈依佛门呢?让我们通过这幅精美的作品一同探究一下其中的奥秘。

赵孟頫道德经小楷完整高清:楞严经书法一眼惊艳(1)

赵孟頫《楞严经》

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的《楞严经》,第一眼惊艳,再看却明心见性,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这是赵孟頫晚年的书法作品。这幅字整体布局紧凑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结字清秀飘逸,富于变化,给人以潇洒从容的感觉;字的笔画大开大合,刚柔并济,给人以自信豪迈的感觉。

  这是一部书法与佛经完美融合的作品,潇洒朗逸的字体与玄妙精奥的纶音佛语结合起来,使得佛门信徒在眼耳鼻舌身意都获得了洗礼,恢复妙明真心,也能增添功德。

  现世流传的赵孟頫书迹比较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他书写的佛教经卷。

赵孟頫道德经小楷完整高清:楞严经书法一眼惊艳(2)

赵孟頫《楞严经》

  赵孟頫从39岁起就开始写书写佛教经卷,在此后的30余年直至去世前,他都坚持在书写佛经。

  尤其是晚年,赵孟頫所写的佛经品类繁多,数量庞大,其中就包括《金刚经》11次,《心经》10次,《圆觉经》5次,《法华经》四次,《无量寿经》4次,《楞严经》3次……

  赵孟頫晚年与中峰明本禅师交往甚密。在江浙围观期间,赵孟頫经常与名本禅师会面,探讨禅法,回到京师后,赵孟頫还经常与民本书信来往,请教佛法义理。

  现存于世的赵孟頫发送给明本禅师的信笺手札,就有20余封。

  那晚年的赵孟頫为何会皈依佛门呢?

赵孟頫道德经小楷完整高清:楞严经书法一眼惊艳(3)

赵孟頫《心经》

元朝是中国佛教最为鼎盛的时期,袁世祖忽必烈带头崇尚佛教,随后的历代帝皇纷纷仿效并对佛教推崇备至。

  元朝的每一位皇帝登基前,都必须要先得到帝师的受戒。寺庙除了可以免交税收以外,所有的建造修缮工作、大型法事活动等等开支,一律由政府埋单。同时,喇嘛高僧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特权,

  帝王们的重视使得佛教在中华大地上有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信奉佛教的民众越来越多,赵孟頫也必定是其中之一。

  现存许多寺庙的碑文中,还随处可见赵孟頫的手迹。

赵孟頫道德经小楷完整高清:楞严经书法一眼惊艳(4)

赵孟頫《汉番君庙碑》

赵孟頫与明本禅师兴趣相投,惺惺相惜,在明本的指引下,赵孟頫逐渐倾心于佛法。

  在元代的许多著名高僧中,明本禅师是比较有声望的一位。他的诗词也是一绝,其中以《四居诗》最为有名。

  早年赵孟頫隐居湖州就与明本禅师相识,两人兴趣一致,惺惺相惜,经常一起高谈阔论。

  明本喜欢云游传颂佛法,他时而住庵,时而住船,每到一处所建居所都称为“幻住庵。

赵孟頫道德经小楷完整高清:楞严经书法一眼惊艳(5)

中峰明本禅师

  后来,赵孟頫任江浙儒学提举,明本又来到苏州修建了一座幻住庵。这时,元代著名书法家,冯海粟帮他炼泥,赵孟頫负责搬运,明本则涂刷墙壁,最终建成了三间草堂,赵孟頫亲自题匾额为“栖云”。

  赵孟頫亲自为明本所著《怀净土诗》一百零八首诗誊抄付梓并在前面作序。

  在此期间,赵孟頫与明本经常一起探讨禅法义理。明本劝说赵孟頫:才学和艺术都只是流于形式的表面文章,真正有学识的人应该追求其背后的道理和奥义。

  在明本的循循善导下,赵孟頫逐渐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向往,他认为明本是“暗室之薪烛,迷途之向导矣”。

赵孟頫道德经小楷完整高清:楞严经书法一眼惊艳(6)

赵孟頫致明本之《疮痍帖》

失亲之痛与信仰之惑,使得赵孟頫向佛门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对于年长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儿孙满堂。而年老的赵孟頫却屡失至亲。

  58岁那年,长子赵亮去世。60岁那年,他最疼爱的幼女也离他而去。

  世间最悲催的事儿,莫过于白头人送黑头人,赵孟頫怀着满心的悲痛各写了一次《金刚经》,分别为已故的儿女超度。

  赵孟頫66岁的时候,与之相濡以沫30余年的妻子管道升病逝。

赵孟頫道德经小楷完整高清:楞严经书法一眼惊艳(7)

赵孟頫《先妻帖》

  管道升不仅是赵孟頫的生活伴侣,更是他精神上的红颜知己。两人琴瑟和鸣,鱼水交融的感情故事,至今仍有人称颂。

  挚爱亲人的离去,使赵孟頫更加急切地希望能从佛法中获得安慰,他频繁的写信给明本禅师,请求明本能亲自下山为其亡妻主持超度法事。

  除此以外,赵孟頫作为南宋王室子孙,他“出仕新朝”的做法受到了当时不少人的鄙视和唾弃。因此,他在从官为政的几十年里,心理上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的。

  他除了要不断的为民办实事儿办好事儿,以积累福报外,还必须向佛法寻求心灵上的安慰,减轻内心的罪过感,解除思想上的困惑。

赵孟頫道德经小楷完整高清:楞严经书法一眼惊艳(8)

赵孟頫《静心帖》

  晚年的赵孟甫在佛法的洗礼下,心灵上获得了解脱与慰藉。至少他在去世的当天,赵孟頫还谈笑风生,没有感到任何的不适。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福报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