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板块前景分析,超大人口基数促农村电商发展
农村电商板块前景分析,超大人口基数促农村电商发展截至2015年底,公司“农商1号”电商平台已经推广到98个县,注册会员超过10万家,未来公司电商平台除自家肥料外将纳入其他农资产品,逐步实现平台化运营。公司始终将农报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化和现代服务理念植入公司基因,并在技术创新、农化点服务和国际拓展等领域不断推进。公司上半年与河南心连心、湖北宜化、华鲁恒升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未来将更加注重技术与品牌的输出,这也将促进公司由传统制造商向“制造 服务”的平台公司转型。金正大(002470):凭借世界领先的植物运营专家、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国内最大的农资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战略定位,金正大成为A股市场极具潜力的大农资龙头。公司积极探索农资O2O模式,联合财政部、农业部直属基金等单位共同出资12亿元组建“农商1号”农资电商平台,开启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新模式。在复合肥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拥有品牌优势、渠道优势、服务优势和产能规模的龙头企业
农村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县、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2015年,11个发达国家中87%的人口使用互联网,而我国农村的这个比例仅为19%;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渐趋饱和,淘宝、腾讯、京东、百度、国美、苏宁等行业巨头纷纷布局“农村电商”,农村电商规模持续增长已成为电商新引擎。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确定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措施,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
2016年3月,商务部印发《2016年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工作要点》,内容包括研究起草并印发《“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立法工作、深入实施“互联网 流通”行动、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等方面。工作要点提及,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优先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实施,提高扶贫效率和精准度。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百万英才计划,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发布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和服务规范。
2016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京签署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共同支持300余试点县(市、区)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
在A股市场,传统农资企业不断向互联网方向靠拢,受到更多资金的追捧,在互联网 的时代,上市公司的触网是大势所趋。由于背后的农村消费人群占国内人口70%~80%,农资电商必定是一个万亿级别市场。在巨大的行业空间下,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云商等嗅觉灵敏的电商平台已经高调进入,而传统农资企业也在纷纷尝试。当前对于农资电商尚无清晰的主流模式,最终哪一模式能够脱颖而出尚未可知,但农资电商的发展趋势已经确立无疑。
齐鲁财富网研究部通过本文将介绍两只传统农资企业触网概念股,希望为广大投资者带来参考。
金正大(002470):凭借世界领先的植物运营专家、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国内最大的农资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战略定位,金正大成为A股市场极具潜力的大农资龙头。公司积极探索农资O2O模式,联合财政部、农业部直属基金等单位共同出资12亿元组建“农商1号”农资电商平台,开启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新模式。在复合肥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拥有品牌优势、渠道优势、服务优势和产能规模的龙头企业将占得先机,在渠道服务深化、产能集中释放背景下,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发展。
截至2015年底,公司“农商1号”电商平台已经推广到98个县,注册会员超过10万家,未来公司电商平台除自家肥料外将纳入其他农资产品,逐步实现平台化运营。公司始终将农报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化和现代服务理念植入公司基因,并在技术创新、农化点服务和国际拓展等领域不断推进。公司上半年与河南心连心、湖北宜化、华鲁恒升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未来将更加注重技术与品牌的输出,这也将促进公司由传统制造商向“制造 服务”的平台公司转型。
史丹利(002588):在土地流转、化肥使用零增长等大的政策背景下,公司在巩固自身传统复合肥产品生产的同时,向农业服务商转型。2015年2月,公司投资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史丹利农业公司。农业公司设立后,将通过农业公司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提供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技术与服务、农用机械等服务的综合性农业解决方案,同时开展粮食收储、粮食加工销售等业务。
公司搭建农资一体化平台、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和物联网信息化平台组成的“四大平台”,提供“农资 金融 服务”的农业服务体系。目前公司已在东北、内蒙、华北、西北等地区共成立了16家农业合资公司,流转土地5万多亩,服务土地30余万亩,拥有粮食烘干能力55万吨/年,粮食仓储库容50万吨;2015年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90亿元,发展客户140余家。公司向农业综合服务商的转型,有利于公司盈利模式的拓宽和远期发展。 据测算,我国仅东北地区种植 产出净利润合计将超过千亿,公司作为在该领域起步较早的企业,未来有望在千亿盛宴中分享相对较大的比重。(齐鲁财富网研究部 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