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汝瓷,神秘而绝美的传世汝瓷
历代汝瓷,神秘而绝美的传世汝瓷金灭北宋后,汝瓷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现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认为有65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基金会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因此,现在除了拍卖会上偶然亮相,民间极少能看到汝瓷的倩影。第三、纹片美。汝瓷开片堪称一绝,纹片之美是汝窑的又一重要特征。宋代汝窑瓷器纹片,与其它瓷器纹片最不同的突出点,是其纹痕极为纤细微小,古有“隐若蟹爪”之说。开片的形成,始为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工艺技术使其成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并恰到好处地化为诸如蟹爪纹、鱼鳞纹、鱼子纹,或闪闪蝉翼,或片片鱼鳞,各种纹案自然天成,令人感叹其神韵。第一、釉质美。真正的宋代汝窑传世之作尤其体现在釉质上,其釉层润
宋瓷是美的。所有对于宋瓷之美的赞誉都要建立在对宋人意趣之雅的认识基础上。五大名窑是宋瓷的顶峰,是文人士大夫最高的审美标准。宋以后民间艺术流于通俗和直白。明清时期对于宋的追慕一如我们今天一样。宋之百姓本无求“雅”之心,而自有“雅”的意趣。
宋代汝窑瓷——被誉为中国最完美的青瓷,以其温润的天青釉色闻名于世。汝窑瓷因烧制时间短,传世少,被历代视为稀世珍宝。早在历史上就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称。北宋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也是传统制瓷工艺繁荣昌盛的时期。
汝瓷釉色典雅,开片唯美,不讲究刻划装饰,个别器物仅仅装饰一道或几道弦纹。随光变幻,其釉色,犹如“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在光照下时隐时现,如星星闪烁,在胎与釉的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
汝瓷之美的三大体现
第一、釉质美。真正的宋代汝窑传世之作尤其体现在釉质上,其釉层润泽,介乎丝绸光泽与“羊脂”般的美玉质感之间。似玉非玉、丝绸般的质感 抚之 如处子肌肤。如堆脂般的釉面对光线选择性的吸收形成散射,有一种朦胧的乳浊感,釉层失透或半失透令人着迷。釉质的另一特点是釉中气泡,犹如晨星点点,寥寥无几,即“寥若晨星”,汝窑宝光内含,给人以恬淡幽静之趣。
第二、釉色美。由于汝瓷配料矿物中铁的还原作用以及玛瑙入釉,恰到好处地使其呈现出美丽的天青色。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汝瓷釉色既有蓝色深邃又含绿色静谧的混合色彩 这种介于蓝绿之间的色彩被人称为天青色。
天青色既有蓝色之冷 又有绿色之暖 它蓝中带绿,又微微闪现着淡粉色的光泽,彰显出汝窑青瓷的特殊魅力。釉色除了天青色之外,主要还有天蓝、粉青、豆青、月白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天青色釉面就仿佛“雨过天青云破处”的一方云天,那份幽静、深邃、空灵,令人着迷。
第三、纹片美。汝瓷开片堪称一绝,纹片之美是汝窑的又一重要特征。宋代汝窑瓷器纹片,与其它瓷器纹片最不同的突出点,是其纹痕极为纤细微小,古有“隐若蟹爪”之说。开片的形成,始为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工艺技术使其成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并恰到好处地化为诸如蟹爪纹、鱼鳞纹、鱼子纹,或闪闪蝉翼,或片片鱼鳞,各种纹案自然天成,令人感叹其神韵。
金灭北宋后,汝瓷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现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认为有65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基金会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因此,现在除了拍卖会上偶然亮相,民间极少能看到汝瓷的倩影。
- 投稿/合作热线:0374—2077979
- 邮箱:taociTV666@163.com
- 网址:www.chinatvhn.com
- 中国陶瓷频道河南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