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门槛(从外国人永久居留引发的热议)

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门槛(从外国人永久居留引发的热议)两年后,这篇文章在一夜之间被推上了热搜,引起了一大波的社会舆论,但事情真的如标题一样吗?记得2018年的时候,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篇文章“杨宜勇:中华民族复兴可能需要外国人来完成”,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国家发改委专家杨宜勇大力鼓励中国女大学生与留学生联姻,来落实外国人引进计划。但总体上,持担忧与反对立场的还是占了大多数,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详细的研究了一下那个条例,其实就如同中国人到外国申请永久居留是一样的,但是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必须在中国有3年以上的良好信用记录才能申请。我想大多数的网友对于这个条例的担忧,很多都是只看到前面的内容,然后就直接作出了主观的判断。

导读:由孔子提出,孟子进行延伸,最后由董仲舒扩充的“仁、义、礼、智、信” 被誉为“儒家五常”。这“五常”历经三代人,贯穿于5000多年中华伦理发展,“五常”也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门槛(从外国人永久居留引发的热议)(1)

01

“智者”即睿智也,洞悉事物,服务社会,是明辨是非的能力,懂得判断事物真伪者,即为智。

2020年2月27日,中国官方发布了“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随即在网上引起了一阵热议。

网上出现的观点各异,更有甚者将其上升到了种族矛盾的对立面上,真的非常惊叹于网友们这刁钻的想法。

但总体上,持担忧与反对立场的还是占了大多数,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详细的研究了一下那个条例,其实就如同中国人到外国申请永久居留是一样的,但是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必须在中国有3年以上的良好信用记录才能申请。

我想大多数的网友对于这个条例的担忧,很多都是只看到前面的内容,然后就直接作出了主观的判断。

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门槛(从外国人永久居留引发的热议)(2)

记得2018年的时候,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篇文章“杨宜勇:中华民族复兴可能需要外国人来完成”,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国家发改委专家杨宜勇大力鼓励中国女大学生与留学生联姻,来落实外国人引进计划。

两年后,这篇文章在一夜之间被推上了热搜,引起了一大波的社会舆论,但事情真的如标题一样吗?

我最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去翻查过杨宜勇所发表的所有文章,发现没有任何内容符合以上文章所提到的观点,那篇文章完全就是个人主观意识强烈,以偏概全,不知道当时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用意何在。

其实对于信息了解不全的前提下,就到网络上胡乱发表自己意见,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的行为,也是素质缺失的一种体现。

02

“仁者”,即为仁爱也,应以人为本,富有爱心,教书育人应以有教无类为大方针,主张大爱,方能称之为教育者。

2019年12月20日,网络上爆出了一条“老师猛打学生10个耳光,脸部大面积淤青发紫,只因学生漏整理两道数学错题。”

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门槛(从外国人永久居留引发的热议)(3)

事发当天,江苏盐城滨海县的一名初中学生,因漏整理了两道数学错题,授课的李老师将该名学生叫到班级后面的黑板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猛扇该学生10多次耳光,还将该名学生的头部对着黑板猛烈撞击,最终导致该学生左侧眼眶与左侧面部有大面积的淤青红肿发黑,当时该名学生就已经出现眼睛看不清东西的情况,到了晚上更是开始头昏、呕吐等症状。

所幸,学生送院检查后只是皮外伤,并无大碍。而学校也立即调离了李老师,不再留校。

而最让人意外的是,事发两天后该班级居然有40多名学生家长认为李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表示李老师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并且还联名要求学校撤销对李老师的处训。

或许李老师在授业方面确实能力过人,但所谓教育,是为“教书”与“育人”两者的合并,知识的传授很重要,但授予学生正确的为人观念也同样重要。

03

“义者”即忠义也,坚守初心,敢于与恶斗争,更不为外物所诱导,能够保持原则,当为忠义之士。

三国时期,提及关羽可谓无人不知,他能在万军之中斩杀袁绍的名将颜良后全身而退,实力之强已无需再说。

但他对于结义兄弟刘备的忠诚却更让人津津乐道,以至于后世被人奉为忠诚与信义的象征。

建安五年,曹操曾派刘岱与王忠攻打刘备,但却被刘备击败。随后,曹操亲率大军出征,刘备败走投奔袁绍。曹操下令重兵包围下邳,关羽战败被擒,身处绝境。

因为曹操的将领张辽与关羽甚有交情,并派他以劝说关羽投降一事。

而关羽在得知劝降一事后,勃然大怒,说:“吾今虽处绝境,视死如归!”可以看出虽然关羽已身处绝境,但原则使然下,他是宁死不屈。

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门槛(从外国人永久居留引发的热议)(4)

当时,张辽细数了关于的三个罪名:

第一罪“误主丧身”,关羽与刘备结义时说过,虽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果关羽死了,那刘备也不会独活;

第二罪“辜负依托”,刘备将两位夫人托付于关羽,如果关羽死了,那两位夫人该怎么办;

第三罪“匡扶失职”,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时曾立下誓言,要辅助汉帝,如果关羽死了,谁来完成辅助汉帝的这一大业。

关羽听说后也觉得不无道理,并提出了降可以,但需约法三章

第一,降汉不降曹,关羽投降的是汉朝,而不是曹操;

第二,要保全刘备两位夫人的性命,并需厚待之;

第三,一旦知道刘备去向,不管万里,便当辞去。

于是,便有了后世所说的“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说法。

后来,在有名的“官渡之战”中,得知刘备并没有死去,而是在“敌人”袁绍军中。于是关羽不顾一切,坚决地离开了曹营,回归刘备。

关羽翘勇善战,单人作战能力更是无人能及,但他忠义之事却更为人所广传,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一生最为不过“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04

“礼者”即礼和也,注重礼仪,尊重他人,不以己好而强施于人,待人接物,需以他人为考虑前提,方为礼和之人。

毛泽东,中国伟大的领导人,他是人民的领袖、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是诗人也是书法家,但同时,他还是一名“烟民”。

毛泽东的烟瘾非常大,大到他留给后世人的总多影视、图片或传记描写中,手里或者嘴里总会有一支被点燃的香烟。

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门槛(从外国人永久居留引发的热议)(5)

据闻,在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的时候,他是一根接着一根的抽,一天可以抽五六十根,当时他的保健医生还曾多次劝他戒烟,可他却还很幽默的说了一句:“还是等革命成功再说吧。”

毛泽东烟龄极长,从18岁一直抽到81岁,持续了63年。

但,就是这么一个嗜烟如命的人,却从未在蒋介石面前抽过一支烟。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某一次晚上,蒋介石邀请了毛泽东出席一个宴会。蒋介石平时是滴酒不沾,而毛泽东的酒量也不大,但此刻他们却几度举杯,互祝身体健康。

席间,毛泽东知道蒋介石不抽烟,不喜欢烟味。烟瘾甚重的他,宴会中一根未抽。而在此之后毛泽东每一次与蒋介石会谈,从不抽一根烟。

而后来,蒋介石是这样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据说每天要抽一听(50支装)。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绝不抽一支烟,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啊!

毛泽东的决心与精神确实是不容小视,但对于不在蒋介石面前抽烟这事,我更觉得是毛泽东注重礼数,对待他人,都有一颗尊重之心。

05

“信者”即诚信也,诚由真实,信由坚持,严于遵守自己定下的承诺,不逃避、不怠慢,努力坚持行动兑现承诺,即是为诚信也。

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他与高启、刘基被誉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聪敏好学,曾被称为“神童”。

这所有的成就,都与他严于律己,坚守诚信,有着莫大的关系。

宋濂从小甚爱读书,但由于家境贫寒,去不了学院,也买不起书,他只好问有书的人借来看。

每次借书,他都坚守一个原则,就是借书前都协商好借还期限,时间一到马上还书,从不拖拉违约,所以大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他。

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门槛(从外国人永久居留引发的热议)(6)

而宋濂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借到一本书,他都会一边阅读一边抄写,以便日后可以再细细品味。

可有一次,因为看书太过入迷,以至于忘记了还书的期限马上就到了,但书还未看完,那他只好连夜赶工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砚台上的墨水都已经结成冰了,而双手冻得更是伸屈不便,但对于抄书,他从不敢怠慢。

当时他母亲看到了,说:“孩子,都已夜深了,这么寒冷,天亮后在抄吧。人家也不是等着这本书来看。”

但宋濂说:“人家等不等着这本书来看,不是我考虑的。我知道的是明天就是还书的日期,这是一个信用问题。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那日后还何谈成功!

最后,宋濂在寒冬中努力了一晚,终于在日出破晓前将书抄完,同时也完成了对借书人的承诺,归还原书。

借书,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在宋濂眼里,却是与诚信挂钩的行为,话是从自己口中说出,承诺也自己对他人的保证,即使再困难也要完成。

06

只重视成绩,没以人为本教育,被视为“失仁”;

五斗米折腰,违背做人原则的,被视为“失义”;

罔顾人感受,只愿自己享乐的,被视为“失礼”;

只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行为,被视为“失智”;

不遵守承诺,逃避怠慢应对的,被视为“失信”。

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陶行知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道德,并不是社会强加在人身上的束缚,而是人之能够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是两片刻,一个搭上80后末班车的情感创作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