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山水摄影作品赏析:疯狂的草原拍马人赵如意的骏马情怀
优秀山水摄影作品赏析:疯狂的草原拍马人赵如意的骏马情怀可是听说马来了,什么体温?什么发烧?不管了往外冲!高烧也要坚持拍。只见牧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在雪原中疾驰而来,越来越近,那种景象使人热血沸腾。赵如意不顾高烧,拿着佳能D 30,狂拍牧民在雪原中奔驰的彪悍勇武场景。佳能 D30,佳能 70-200 小白 当时对于赵如意来说,已经是最高的标准了。在吉仁苏木,赵如意的摄影发烧挚友阿宝音盛情接待,蒙古包里热气腾腾,手把肉一盘接一盘端上来, 可是赵如意嗓子痛吃不了,只能喝点奶茶吃点奶食品。实际上奶茶都喝不了几口。《雪蹄逸绝》获得 2014 年 5 月第一届国际摄影学会IPA 数码国际摄影大赛入选奖。荣获第 37 届美国林恩盛大国际摄影展阿尔塔尼国际摄影展入选奖;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收藏;全国检察院系统摄影一等奖。《雪蹄逸绝》就是 2005 年冬季赵如意生病发烧时冲进雪原拍的作品,堪称最疯狂的拍摄。在这次行程中,赵如意一路上打吊针,在旗里医院、盟里医院输液,回
作者:高乌恩 教授 图文提供:赵如意先生
【作者简介】:高乌恩,蒙古族,硕士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教师,职称:教授,曾任:药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药物化学研究室主任,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
纪实文学:疯狂的草原拍马人赵如意的骏马情怀(四)摄影巨作横空出世
2005 年冬天,赵如意从巴彦淖尔盟乘越野车去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吉仁苏木拍马。当时他正生着病,体温 38 度,就这样出发了!爱马心切,仗着身体好,不管不顾。
《雪蹄逸绝》获得 2014 年 5 月第一届国际摄影学会IPA 数码国际摄影大赛入选奖。荣获第 37 届美国林恩盛大国际摄影展阿尔塔尼国际摄影展入选奖;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收藏;全国检察院系统摄影一等奖。
《雪蹄逸绝》就是 2005 年冬季赵如意生病发烧时冲进雪原拍的作品,堪称最疯狂的拍摄。
在这次行程中,赵如意一路上打吊针,在旗里医院、盟里医院输液,回到呼和浩特还输液,一直回到巴彦淖尔盟回到单位还在输液,就这么着断断续续输液,现在想起来都危险。
在吉仁苏木,赵如意的摄影发烧挚友阿宝音盛情接待,蒙古包里热气腾腾,手把肉一盘接一盘端上来, 可是赵如意嗓子痛吃不了,只能喝点奶茶吃点奶食品。实际上奶茶都喝不了几口。
可是听说马来了,什么体温?什么发烧?不管了往外冲!高烧也要坚持拍。只见牧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在雪原中疾驰而来,越来越近,那种景象使人热血沸腾。赵如意不顾高烧,拿着佳能D 30,狂拍牧民在雪原中奔驰的彪悍勇武场景。佳能 D30,佳能 70-200 小白 当时对于赵如意来说,已经是最高的标准了。
《纵横激荡》是《雪蹄逸绝》的原版。当时用的相机是佳能D30,把这张照片放大,最大只能到一米六。要是用现在的相机效果会更好。
就是从这一次拍马,他才意识到拍摄牧人和骏马将是他今后摄影生涯的主题,他已经从一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业余的摄影发烧友,业余的新闻摄影,走上了专业的、疯狂的草原拍马人。
他就这样拿着相机发着高烧冲进雪原。身体在发烧,是因为病了;精神和心情也在发烧,是因为他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找准了自己今后人生的定位。
2007 年夏秋之际,赵如意的发小郝时远与妻子傅莹(时任我国驻英国特命全权大使)从北京回内蒙古做调研考察工作,特意从呼和浩特给当时在巴彦淖尔盟工作的赵如意打电话,邀请他参加同学聚会。赵如意工作忙走不开,于是委托同学明利向朋友们转达:赵如意有事来不了,但是他送给北京来的朋友们每人一幅他拍摄的草原骏马的作品。傅莹选了《雪蹄逸绝》, 郝时远选了《欢乐草原》,郝时晋选了《我从草原来》。傅莹在宴会上说:“……我这次回到内蒙古家乡,我们还到了鄂尔多斯和其他几个地方,但我收获最大的是赵如意的《雪蹄逸绝》这幅摄影作品。”
回到北京,郝时远的哥哥郝时晋给赵如意发来信息:傅莹非常赞赏你拍的《雪蹄逸绝》草原骏马,她特别喜欢这张照片,回到驻英国大使馆以后,要把《雪蹄逸绝》挂到大使馆。赵如意听了很意外,也很高兴。
傅莹回到驻英大使馆后,果然把《雪蹄逸绝》装框,挂到大使馆正厅醒目处。后来,赵如意的另一个朋友李建刚去英国,见到老同学傅莹,两个人就在《雪蹄逸绝》画框下合影。
2006 年 12 月,西乌珠穆沁旗举办冬季那达慕大会,赵如意在冰天雪地之际又去了西乌珠穆沁旗。
《自由之路》获艾尔塔尼国际摄影大赛优秀奖(2012)
草原上的冬季“那达慕”,自 2005 年至 2006 年才开展起来,原来叫冰雪节。在那之前都是夏秋季水草丰美之时召开那达慕。冬季召开那达慕大会,原因主要是牧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具备了提供冬季召开那达慕必需的防护条件的能力。比如可以为马群提供马厩,解决来往人员吃住行等等问题。
自古以来草原牧人的马群都是在广阔无垠的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奔跑撒欢。
在刚开始,冬季那达慕大会举办期间,马群仍然是散放的,无边无际地在雪原上奔驰,套马赛马非常真实生动自然,适应当地场地情况。但也有不文明行为:有的人开着越野车追赶马群拍照。
自幼在草原上自在撒欢奔跑的马群哪里见过越野车一左一右夹在两侧跟着跑?马群受惊狂奔,有时几十公里马就不停地跑,马跑多快车就跑多快。当然越野车跑的快,马根本跑不过越野车。对摄影者来说这样拍照刺激够味过瘾,但是摄影者这种野蛮的行为对牧人、马群、草场都不好。引起牧人极大反感。
2006 年 12 月,西乌珠穆沁旗举办冬季那达慕就规定,今年的马群就在草场围栏内绕圈跑,就像赛马场赛马一样。套马也是小型的,对摄影者来说这是个很大的遗憾,不由选择。
牧人希望摄影者最好是选好位置,不要有太大移动,这样一来马群就可以自在放松地奔跑,牧人也可以自由自在放牧。
在这次那达慕大会期间,赵如意还是像 2005 年冬季拍马那样疯狂,别人在蒙古包里喝奶茶、吃羊肉的时候,他冒着严寒趴在雪窝子里候着马群。
最疯狂的一次拍马是赵如意埋伏在雪窝子里等候马群路过。赵如意穿的军大衣是两层,一层普通军大衣,一层是专门给边防哨所的战士们穿的大衣。冰雪荒原中,他就那样趴在雪窝子里,渴了,就抓一把雪, 全然不顾天寒地冻。
那些风雪天躲在饭店里、歌舞厅里唱歌跳舞,等着冰雪消融、风和日丽的时光再出去拍美照的摄影发烧友们是无法理解赵如意这种情愿被冻死也要拍出雪原奔马神韵的“疯子”般的举动的。只有发烧发到极点的人才会这样疯狂,才能在风雪严寒中自己去蹲雪坑,去爬冰卧雪,自找罪受。
赵如意的“疯狂”举动感动了牧人,牧人也给了他最大的帮助。赵如意说:“我的车子陷到沙窝子里, 是牧民用铁锹镐把给抬出来的。拍马人的辛苦得下到。离开了大自然,离开了真实,就不要谈摄影了,更不要谈拍马了。”
冬季那达慕大会之后,阿宝音单独把赵如意领到一个很远的牧人家。他家南面是个广阔的草场,前面
有一个雪坡,雪坡上面有一片树林,雪坡下面有几户牧人,环境非常优美,看了让人如痴如醉。
《如诗如画牧人家》
阿宝音特地把赵如意领到当地牧人家,就是右侧这位彪悍英俊的牧人。他们家的马是在雪原上散养自由奔驰的。
下列照片中的套马人也是他。
阿 都 沁
阿宝音格外安排,牧人同意由着赵如意安排马群奔跑的方向、路程和角度,这样,赵如意得到了一个“吃小灶”拍摄马群的机会。
赵如意没有辜负阿宝音的“特殊关照”,拍出了获得艾尔塔尼国际摄影大赛优秀奖的《自由之路》系列照片。
西乌珠穆沁旗那里的马跑起来属于雪原野马奔驰型。当摄影人拿着相机,捕捉马在草原上急速地,由远而近地向你急驰而来,瞬间从你身边如狂风般呼啸而过的场景非常壮观!
尤其是在冬季,在白雪茫茫的大草原上,马群奔驰夹带着马蹄踏踏的声音和马蹄扬起的雪尘,那个气势激荡人心振人魂魄!使人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忘怀, 甚合赵如意之意。
《雪原飞镖》这张照片里的套马手正是上面那位牧人。他的马竿扬起正是在即将要套住马还没套住的瞬间。
照片《冬日》和《雪原飞镖》中,马群正在三公分厚的雪原上狂奔,马跑起来把雪溅起来,马的神态、马的哈气都出来了,那个景象美不胜收。照片中影像有虚有实。牧人、马竿和奔马是实,其他为虚。这是几张很成功的雪原套马的照片,体现了马群疾驰时高速、动感、瞬间的特点。
赵如意一梭子一梭子地拍摄,全神贯注,目不暇接,快门、慢门、高速门、低速门用尽了方法。感觉特好,心情特爽,忘乎所以,过足了拍摄瘾。
他说:“那个镜头如果你拍下来一组,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个拍马的摄影发烧友。反正我是疯狂了。”
对雪地拍马,赵如意特别强调:“雪地拍马,雪深了不行,雪有二十公分深的话,马在深雪中跑不起来。最好是雪深有 3 到 5 公分,雪把草原盖住,一片白雪皑皑,马跑起来就像是在草地上奔跑。”
赵如意解释《自由之路》《雪原飞镖》系列照片的拍照:“用的是相机追随法,持相机追随跟着平行运动,马是高速运动,相机也跟着平行运动,驶出的马有虚有实,远景近景表现也比较好。”
赵如意当时可能也没有意识到,雪原上骏马狂奔这样一个壮观场面以后很难再拍到了。从摄影的角度来说,这些照片近乎“绝唱”!后人只能从赵如意的摄影作品中去了解观赏冰雪覆盖的大草原上骏马狂奔的风采了。
2011 年 6 月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文体局阿拉塔给赵如意来电话,告知西乌珠穆沁旗白彦花苏木二十几户牧民举办小型那达慕活动,邀请赵如意参加并拍摄,赵如意闻讯当即决定参加并且开始订机票、准备行装等事宜。
到达西乌珠穆沁旗后,阿拉塔做向导,司机巴拉给车加满了油,一行人又乘车一路颠簸,次日凌晨到达嘎查旅游点,这是由二十多户牧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草原旅游那达慕,赵如意紧张而愉快的拍摄工作就此开始……
《天驹来仪》中马蹄扬起的尘埃告诉人们马群是在怎样疯狂地奔跑。绿草地上疾驰的马群、白色的尘埃和手持套马杆的牧人,形成了多么生动美丽的画面!
赵如意说:“你看这个牧人,在最关键的时候他的套马杆还要表现出来。但是马群跑的速度到底有多快?谁也想象不到!是飞驰,飞驰到这个程度,在这个速度下,我用的是三十分之一秒以下的慢门,有时候高速有时候低速。”
马在悬崖峭壁上的草坡上疾驰,给人一个无路可走,夺命而逃的感觉。马为什么能跑成这个样子?《天驹来仪》真实反映出马在草场退化,生态环境逐渐恶劣的情况下的一种生存状态。
从摄影的角度讲,在马群高速疾驰的时候,如果把马的动态表现出来,离不开整体构图。
后期制作的老师建议,把《天驹来仪》和《驰骋千里》后面的悬崖沟壑删掉?赵如意不同意:别删掉, 那是最好的一个现场背景……。
回忆往事,赵如意感慨不已。借此文,赵如意特向阿宝音、牧人阿都沁、阿拉塔和巴拉表示衷心感谢。
赵如意拍摄的夏日草原风光:
赵如意决意“把草原人的丰富生活摄入镜头,把草原牧人的淳朴善良美德摄入镜头,多角度、多篇幅、全方位介绍草原牧人,是我的摄影目标,纵有千难万险,亦在所不辞。”
他用自己的摄影生涯,践行了他的誓言。赵如意全身心扑在了拍马的行列中,后来不管哪里来的消息,一说是马的活动,有可能的话他都要参加。
2016 年 6 月间,阿巴嘎旗那达慕大会期间,旗文体局和旗的摄影家协会专门接待中国摄影艺术家协会主席杨元惺一行。他们准备驾车前往 200 公里外的阿巴嘎旗马文化基地,准备在平湖搞一次摄影活动。阿巴嘎旗摄影家协会主席胡努尔图限定人数和车辆,没有邀请赵如意。
赵如意并不在意这一点,等到胡努尔图和杨元惺他们上了车,赵如意的车就跟着他们的车队走,跟了有快 200 公里,到了马文化基地。
到达目的地,赵如意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山上看地形、看湖水、看马群和选址。为了摄影,为了拍出好照片,赵如意早就放低了身段,根本不在意出行
路上相关单位给与他的“待遇”。“我就是一个摄影人,我把马拍好就行了。”结果那一次,只有赵如意的马拍得最成功。后来他出版了他的画册《天河牧马》, 封面画就是用的他这次拍摄的照片。
赵如意自豪地说:“成功者是我,如果那一次把我限制了去不成了,整个那一次活动也就没有精彩的纪录了。”
赵如意拿定了主意:“吃喝玩乐我不占你们的指标,我可以不吃不喝不玩不乐,但是马踏平湖的主题片子我一定要拿到手。”
《踏浪》这张照片是赵如意用稍慢门镜头拍出来的美照,效果和快门大不一样!把照片放大细看,分外漂亮。四溅的水花、水的细珠被稍慢门镜头拉成了刀片状、细丝状,就像无数个刀片、银针飞舞围绕在马身旁,组成了刀针状水帘。
在平湖拍出的照片符合成功照片的三要素:有牧人,马眼睁得圆圆的,马的神态都出来了,马腿露出水面,在平湖中溅起 2 米高的水花,湖中有马的倒影。赵如意把马在平湖最生动的一刹那抓住了。
在阿巴嘎旗收获的另类美照:
这张照片的画龙点睛之笔是马群右边那个棕色的小马驹。
白马赵如意拍了无数,但是他拍的白马的最好的片子就是这张《悠悠岁月》。牧马人非常悠闲,上百匹马都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吃草,马群的这个神态也很难遇。在很多人看来,这马也不活动,也不跑,有什么好照的?很多拍马人都歇下来不拍了。赵如意恰恰看到了这个镜头,于是拍下来了。
赵如意真是一个善于捕捉镜头的高手!
《草原雄风》里那几匹黑马和《野马狂飙》中的马跑的多么生猛狂野,桀骜不驯!典型的“生个子”
蒙古马体格健壮彪悍,未被驯服的蒙古马被牧民称为“生个子”,性格桀骜不驯,被形象地称为“野马”,人们根本靠不到其近前。
牧民的马群大部分是野放在草原上,马驹自幼就自由自在地在草原上奔跑撒欢,必须有一个调教的过程。
没有被调教过的生个子马性格狂野,被形象地称为“野马”,不是真正生物学意义上的野马种群。
《追风逐梦 1》里多么狂野的“生个子”,动如闪电!制服这些“野马”的小伙子多么勇敢、威武、可爱!
赵如意拍了很多像《野马狂飙》里勇敢的套马手追赶风驰电挚般狂奔的“野马”的照片,能把这样疯狂的生个子“野马”驯服,套马手高超的骑术、力量和胆魄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杆子马”,蒙古语称“乌日根茂日”,上图骑手骑的就是一匹“杆子马”,多么俊美!
“杆子马”是专门进行套马作业的马。它奔跑速度极快,动作灵活且有“悟性”,能对“生个子”紧盯不放,或直追,或包抄,或横截,直到追上。
“杆子马”长的标致俊美,让人“一见钟情”人见人爱。杆子马相当优秀,能按照套马小伙子的要求追生个子。杆子马要经过严格训练,时间约 1 到 2 年。
因此,那些手持套马杆,威风凛凛地跨骑“杆子马”,风驰电挚般地追逐“生个子”,潇洒自如地挥杆、甩套、锁扣、揪拽,在众人的啧啧称赞声中制服“生个子”的小伙子们,就是姑娘们眼里的英雄。
赵如意拍了许多成功的“套马一瞬间”。他真的是爱马成“癖”,说起套马,他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如果说草原上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那么套马手就是马背上的骄子。”
赵如意对套马活动程序非常熟悉:牧人套马时, 套马手、杆子马、套马杆这三样聚在一起,才能把套马的作业完成。套马手先穿好服装,把杆子马的鞍具装好,马肚带勒紧,手持套马杆,才出场。
套马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表演,套住马就算成功了,表演完又放回马群。
在牧业生产中则不然,牧业生产离不开套马。有的马要打马鬃,每年春天打印记,或者是骟儿马,那就要把生个子马挨个套住。
套马手套马时,他骑的杆子马奔跑要高速、敏捷、勇敢。能按照套马小伙子手中套马杆的指向奔跑。在追逐马群时,套马手一般是单手持杆,挥杆甩套时才转变为双手持杆。此时,杆子马要完全按照主人的意图行动,在高速奔跑时该急停就急停!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主人的意图通过抖动缰绳的方式、口哨的变换和马镫的磕碰方式传达给急速奔驰的杆子马,杆子马领会并完成一整套动作都是在一刹那间!在杆子马追逐目标到达一杆子距离的瞬间,套马手要在高速度奔跑状态下,准确地挥杆、甩套、锁扣,套住狂奔的目标马的脖颈,在此一瞬间,杆子马必须急停,并用四肢反方向用力搓地,以使套马手能双腿夹住马鞍后座,倾斜身体,腰部用力,双手紧紧握住套马杆,揪拽住目标马不松手。这是体现套马手力量和技能的时刻。
套马手不但要套住生个子马,还要征服它。只有征服了这匹烈马,马才让你骑。
套住马以后,或自己或同另一个小伙子通力合作征服烈马,把马耳朵和马鬃死死的拽住,因为任何马都最怕揪耳朵。生个子马会不停地上下折腾,乱踢乱蹦,要把骑手甩下来。
这时,套马手从马背上被甩下来也绝不松手,要死死拉住套马杆,人有时被马拖上几十米都可能,直到征服了烈马。
这是常人做不到的,套马手体现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牧人必须具有的本领:他们要展示男人的勇敢、智慧、勇猛、顽强、力量和矫健。
蒙古人传统讲男儿三艺,第一就是赛马,第二是摔跤(博克),第三射箭。驯马手、骑手、套马手是何等的勇敢,何等的骄傲。能在马背上展示自己力量和套马技术的套马手真不愧是牧人里的佼佼者,百里挑一。
只有征服了烈马的小伙子,牧民才看得起,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美丽的蒙古族姑娘,哪个小伙子不愿意取得她们的芳心?
对于草原上的小伙子们来说,征服烈马涉及到荣誉问题。套马时姑娘们都在旁边看着,只有征服了烈马,姑娘们才爱。
《追风逐梦 2》生动地表现出“套马一瞬间”的惊心动魄。马群狂奔风驰电掣,被套住的生个子马狂暴不已,奋起前蹄,桀骜不驯。
《技高一筹》突出地表现出一匹黑色的优秀的杆子马的雄风:体型健壮秀美,马蹄扬起的尘埃凸显了
这匹马的奔跑速度极快,直追前面的生个子,马上就要包抄上去了!牧人扬起的套马杆将要套在这个生个子脖子上,完美的一幅套马摄影作品。
说起这幅照片,还有一个小插曲。实际上这幅照片属于最难拍到的一种情形。
赵如意按照往常的经验一直没有关相机镜头。在别人都不拍照的时候,在吸烟、方便的时候,他开着相机一直在四周环绕,找他最佳状态。突然间,远处有一个牧人骑着一匹黑骏马飞驰过来,赵如意迅速举起相机,咔咔咔咔,拍了一梭子,只见黑色的杆子马直接包抄前面的生个子马,牧人这一挥套马杆,那个精彩的一瞬间就凝固在赵如意的镜头里。
在讲完一个优秀的套马手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后,赵如意不无得意地讲到怎样拍摄套马。
他说:套马手都技高一筹,都机敏、勇敢、骑术高超,那么拍照的人也要有技能。
套马时马群高速度疾驰,拍摄者面对高速运动标的,他要反应快,转换的快,速度要快。
真正拍套马的那一瞬间,既不能套住(马)也不能扬开(套马杆),就在套马者挥杆甩套的瞬间,就在将要套住还没有套住的一刹那,你要按快门,这才是高手。
赵如意说:套马杆的位置要到位,离的太远不行。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是成功的套马一瞬间。
如果套住马后按快门,马被束缚住,就拍不出最精彩的一刹那。
在讲到拍摄技巧时,赵如意如数家珍:“还有出照片时的效果,涉及到正面、侧面、顺光和逆光,都有讲究。”
全顺着光拍,套马出来的照片是平面的、平淡的, 反映不出套马热烈而紧张的气氛。
《草原狂奔》是逆光拍摄的成功照片。逆光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摄影角度,不能全部反映出所摄人物丰富的层次。
逆光时人们一般不敢按快门,所以要侧逆光。
侧逆光也不由你来选,因为就在此一刹那间,拍摄者又要注意光线的角度,又要注意动作,又要速度, 所以对摄影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还有对光线、角度和神态的要求。套马人的眼神和马的眼神都要铮铮立目。如果套马动作很好,马闭眼,不成功。马立眉拔眼挺好,套马人闭眼,也不合格。套马人的帽子遮住眼,那这张照片也不合格。
《套马英姿》这张照片中,马群正在狂奔,后面的牧人双目圆睁,马儿立眉拔目,套马杆在马群上方正是将要套住还没有套住的时候,真实完美地再现了套马最精彩的“一刹那”间。
马在 50 迈奔跑时有一个很好的动作:分合,分合。分是四蹄前后分开;合是四个蹄子收回在一起。
奔跑时马的主要动作就是分合,分合。拍出来的马疾驰奔跑时,最好的片子就是马的四蹄腾空,合在一起。
一群马狂奔时最好的神态是大多数狂奔的马都四蹄腾空,合着,这是最佳神态。前面的马都四蹄腾空合在一起,这样的照片几率很小,但是最好。
《星空追风》是慢门拍出来的片子。
马群疾驰那么好的镜头来了,人们一般不舍得用慢门,用慢门拍照可能这次就白来了,白拍了!赵如意刚开始也舍不得,后来他悟出必须用快门把那个好片子拍完了,最后来一次慢门,反正成功就成功了, 不成功就不成功。
赵如意说:“慢门拍片子成功率很低。拍了三梭子五梭子,你能出三、五张照片就很难得了,一般人舍不得。”
片子拍的要角度、光线、速度和三个神态都要表现出,马的步伐也要在最佳状态,马的步伐啪啪的都岔开了,片子照样不成功。所以拍上百张片子,有十张二十张成功就管高兴了。
马和套马手是拍照时的主角,配角就是周围的马群和周围的牧人。主配角之间也要协调。拍出来的照片,主角和配角的角度高低不协调,或者配角抢了主角的镜头,配角实,主角虚,这都是失败的照片。
有时去拍套马的人有 20 多人,兴致勃勃带着干粮拿着水,驱车几十公里,拍出来的照片收效甚微,根本没有收获,无功而返也是常有的事情。不成功的片子是拍虚了。那个激动的场面,马群的那个奔驰速度, 马群一出现就什么也顾不上了。出来的照片部分虚或有虚有实也好,全虚就不成功了。
2012 年 8 月,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马文化节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隆重举行。
“走马”赛事也常在“那达慕”大会上举行,是颇具人望、引人注目的赛事。“走马”比赛是鄂尔多斯一绝:
赵如意在比赛现场不失时机地拍摄了许多难得一见的精彩瞬间。这张照片就是“走马”比赛现场。照片虚虚实实,整个画面动感十足。
“走马”是能在行进中迈出一种特殊步伐的马。
“走马”的特色是,马在行进时是同侧出腿,就像是人迈左腿出左臂一样,俗称“一顺子”。
这种步伐的特点是骑乘者非常舒适,平稳且速度极快,很适合长途行进。训练一匹“走马”,堪比现代马术运动中训练“盛装舞步”,好的“走马”行进时可让骑者端一碗水而不洒。过去,“走马”历来是王室、贵族的骑乘用马;现在,牧民训练出的“走马” 要给家族中年龄最高的长辈骑乘。
《马踏飞燕》是第二届鄂尔多斯马文化节期间赵如意拍的另一幅照片。《马踏飞燕》马儿迈出的步伐就是“走马”的步伐。
这张照片中,马的右侧前后腿同时向前迈,左侧前后腿在后,走的是“一顺子”步。
右前腿高抬踏空,向前迈的右后腿和左前腿在照片中会聚重合在一线,这个重合线就是马儿在行进过程中两侧马蹄的着力点,左后腿处于腾空状态,这个重合线也是马踏“飞燕”的点。
想象一下,在重合线着力点,马蹄踏着一只飞燕, 多么美!前些年,笔者曾经在报纸上见过 1969 年甘肃省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器“马踏飞燕”的照片, 留下深刻印象。
《马踏飞燕》这张照片很难拍到,赵如意能抓住行进中的“走马”不同侧的前后两个马蹄交合在一线的镜头,十分不易,也说明他拍摄技巧高超,真不是吹的。马儿迈出的步伐与出土青铜器“马踏飞燕”的步伐多么相似,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国家旅游局 1984 年正式确定的中国旅游业标志图形“马踏飞燕”,就是典型的“走马”步伐。
鄂托克前旗表演项目,小伙子们骑马技术高人一筹,速度快、动作好。这也是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马文化节期间赵如意的杰作。
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马文化节上,英国马术队表演的骑士舞步。赵如意用多重曝光技术,拍出梦幻般的效果。
2012 年 7 月 20 日,赵如意带着尼康 D3X 相机和200-400 变焦镜头,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乘车前往陈巴尔虎朝鲁图……。那次盛会创造了吉尼斯世界之最,共有 11517 匹马参会。
上万匹马奔腾的场面该有多么壮观!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赵如意和伙伴们提前去了两天。
朝鲁图是一座山,从山坡顶端向下是一个 35 度到40 度角的大斜坡。山的西北侧是莫勒格勒河,从东向西奔流而去。整个草原有山,有河流,有断崖,还有远山,环境优美,非常壮观,非常有气势。
拍摄万马奔腾的那天早晨,烟雨蒙蒙,下着毛毛雨。早上 5 6 点钟了还是阴天。赵如意不由得心情很沮丧。到了目的地莫勒格勒河朝鲁图,约早晨 6 点半到 7 点之间,雨虽然停了,天还是阴的,仍然云雾弥漫。赵如意回忆:“我的心情还是很忐忑。唉,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千万别因这场雨泡汤了!没想到天助我也,到了 8 点以后,云开雾散,小缕阳光透过云层撒满了草原,我的心情也由阴转晴。”
朝鲁图的环境,决定了观赏赛马的主席台天然混成。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文体局把主席台设在近 40 度大斜坡的二分之一以上,在那里只要搭上棚,下面有木条木桌,就成了主席台,是自然生成的天然的主席台,真是大自然的馈赠。
主席台四周围是成千上万的观众,人手一台相机, 山下一万多匹马,山上数万人争先恐后的要拍照,场面热烈感人。但是拍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赵如意一看到这个场面,第一个想法就是不能在主席台拍照,虽然赵如意的那个位置观赏很好,可是拍照角度不好。第二,在这个上万人的场面当中,自己绝不能混同于他们,和那些照相的人混在一起,实际上什么也拍不了。第三,要想拍出好照片,必须到最前沿,最危险,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去。
赵如意眼光独到,找到了一个绝佳位置,那是一个断崖。赵如意叫上他在中央民族学院的校友毕力格, 毕力格比赵如意晚十几届。当时任陈巴尔虎旗政协秘书。
毕力格给赵如意拿着三脚架,两个人从近 40 度角的斜坡上往下走,深一脚浅一脚,一直走到朝鲁图西北的山崖上。再往下就是个有几十米深的断崖,已经没人去那个地方了。悬崖下边是草场,然后是莫勒格勒河,
然后北面又是草场,还有远山。这一片草场广阔无垠,又有莫勒格勒河水系的灌溉,水草丰美,绿草如茵,一马平川,一望无边。
草场东西长几十公里,宽阔也有 5 6 公里,就是这样一个宽阔地带,理想的万马奔腾的绝佳场地。赵如意感叹:真是天地成就我们。
到了地方安好三脚架,赵如意拿着相机试拍了一下,前方那儿的马不动,马还没有开始跑。赵如意纳闷怎么这么长时间?他已经练习了两次了,咔咔咔咔, 试拍了两次,这马群也不集结?原来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验证官正在清点马的匹数,正在验证。
会场上方,还有一架小直升飞机在空中拿摄像机拍。摄像和摄影是两个概念。因为摄像机像素不够, 角度也不对,在空中,在马群的顶上,拍不出来照片《万马奔腾》那样的效果。
赵如意用是 D3X 200-400(尼康 200-400 变焦镜头),这个装备在当年是一流的。他说,这个镜头到现在也是“机皇”。正当赵如意练习当中,突然听到旁边的毕力格喊:哎呀,马来了!只见远处整个观众台上的人们开始躁动起来。
赵如意激情回忆:“我一听这个,不知道咋的, 我现在管那个叫盲拍,哒哒哒,哒哒哒,闭着眼睛就这么拍了!因为我演习了两遍,拍摄时间一共不到三分钟。35 到 40 度角的坡,说拍了 5 分钟时间有点长,也就 3 分钟的时间,上万匹马的马群首尾相连,由东向西,铺天盖地!马蹄声声,呼啸而来,真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那个万马奔腾,瞬间,一闪而过,那个场面、那个震撼、那个激烈!最精彩的地方一共不到三分钟就结束了,这个场面就拍完了!”
“我拍的镜头一共有 3,4 张是成功的,剩下的哒哒哒,全是虚的,全是角度不对,所以呀,拍了那么三梭子,成功了三张。很难想象这张照片的成功。”赵如意意犹未尽:“在悬崖上拍照,出来的就是航拍的效果。《万马奔腾》是唯一的成功作品,上万人虽然都拿着相机,但是他们没有我这样的准备,也没有我这份辛苦,做不到像我这样敢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边上拍照。唉,再来一次这样的盛会,那是不可能的了。准备了三个月,三分钟就结束了。”
赵如意感叹:《万马奔腾》能拍摄成功,不仅要有大自然的美做陪衬,有山川、草原、河流、远山的
衬托还要有最佳光线。真正拍的那三分钟是光线最好的时候,缕缕阳光透过薄薄的乌云照在草地上,光影十足,十分漂亮。拍完以后约上午 11 点,阳光强烈, 马也不想跑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万马奔腾》终获艾尔塔尼国际摄影大赛优秀奖(2012),并且在 2019 年元旦,荣登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巨型电视屏上。
赵如意在讲述拍摄《万马奔腾》时曾提到:“马呀,别说是一万匹,就是 100 匹马不是一群也集聚不到一起,更别说高速奔跑,不可能的,这样的场面是不可能的。”对此笔者十分不解,既然不可能,那一万多匹马聚在一起奔驰是怎么回事?
赵如意解释:“草原上的每一匹马都是归属一个自然种群的,一个儿马(种公马)负责管理约 30 匹至50 匹骡马(母马)、马驹和一些骟马,昼夜不许它们私自离群觅草,也不许别的马入群示好。要把众多小自然群聚集起来,只能由马倌驱赶而成大群。”
不同群的马在一起“万马奔腾”按马的本性来说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瞬间让几百个甚至上千个马群短时间内聚拢在一起奔驰,没有各个马群主人的通力合作根本做不到!
这张照片是万马奔腾前,不同马群的主人正在把不同群的马聚拢在一起,为开赛做准备。
当时,牧人们几天几夜风餐露宿、把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内旗外的马都赶到这里,在拍完万马奔腾的瞬间之后,就又分群了,马群就自然分开了。
只有经过筹划,经过人的组织,才会有“万马奔腾”。
为了申请世界吉尼斯之最,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举办了万马奔腾的盛会。所以,无论是从参赛马匹的数量,还是从马的本性来看,成功举办了“万马奔腾”的盛会,都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再也不可能有第二次“万马奔腾”的景象了,所以是世界吉尼斯之最。
这样的盛会仅靠基层、靠旗里、嘎查、苏木都做不到的,这是举办方陈巴尔虎旗得到了呼伦贝尔盟的支持,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援,做了三个月的准备工作, 工作量巨大繁杂可想而知。
牧人也大力支持。为了组织这次活动,政府一声召唤,牧人无私奉献。牧民纷纷从几百公里外,从四面八方赶来,远的近的,几天几夜,风餐露宿,赶着马群来。本来答应给牧人补助,最后也没有全部兑现牧人们也无怨无悔。
从国际上看,哪个国家也组织不了这样大规模的活动。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下,官方和民间通力合作,举办的一次成功的盛会。这是一项伟大的壮举和创举。
《万马奔腾》经过后期尼康 D3X 制作,显得愈发珍贵。赵如意说:“后期制作很有意思,当你一米时, 这个照片里的马就像蚂蚁一样,你也看不太清楚。如果放到五米以上,每一匹马的神态,马鬃马尾飘逸各不相同,越放大越清楚。”
怨不得这张《万马奔腾》能在 2019 年元旦荣登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电视屏幕上!越大越美,奥妙在此。
最能体现赵如意拍摄草原牧马的疯狂是 2015 年冬天在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旗参加冰雪那达慕盛会那一次。冬季的呼伦贝尔盟气温低,平均-25℃。
《骑士风云》中前面那个穿着虎纹装皮袍,毛朝外,拿着马鞭的骑手是指挥,可以看出指挥非常有权威,令行禁止。他左边驾驭菊花青骏马的姑娘英姿飒爽,即将纵马飞奔。后面的骑手们也都跃跃欲试,准备放缰驰骋。
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年一度的冰雪那达慕,在白雪皑皑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召开。气温虽然低到-35℃,但是牧人们参加那达慕大会的热情却异常高涨。牧人穿着都非常漂亮,大家身着彩色鲜艳的布里亚特蒙古皮袍,女骑手穿着更漂亮。足蹬保暖的毡疙瘩(毡靴), 驾着马拉雪橇,赶着马群和驼群,从几十公里以外一路风尘仆仆,带着满头的雾霜,兴致勃勃地赶来参加节日盛会。盛况空前。
这次鄂温克旗的冰雪那达慕草场广阔,还有一千米到两千米的跑马场。拍照的人相对少一些,使赵如意他们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抓拍了非常好的场面,出了很好的照片。最好的照片是《骑士风云》和《勇敢的鄂温克骑士》。
这是在鄂温克旗冰雪那达慕期间,牧人们准备赛马前的照片
牧人的神态雄赳赳气昂昂,迎着风,挂着霜。逆光出来的照片,把空气中冰雪尘埃反射的阳光凸显出来,冰雾缭绕,人气旺盛,场面热烈。
赵如意顶着风雪,端着照相机,穿行在节日盛会的各个场景中,搜寻着精彩的画面和感人的瞬间。遇到精彩场面,不顾一切冲在众人前面,一梭子又一梭子的点射连拍,终于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
在大会现场,在虎纹装皮袍牧人的指挥下,一声令下,马群刹那间就加速奔跑。赵如意说他没见过那样的场面,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马,穿着节日的盛装在刹那间开始奔跑,他就是在那个时候抓拍了。
说起赛马,很有讲究。
草原上的赛马活动是“那达慕”大会三项比赛之首,获冠军的马,其美名远扬几百里之外,是牧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参赛用马的选择非同一般,要考察其父系和母系的血统,其本身的骨架结构,肌肉健的密度,头、蹄、腿、脖的比例等都要经过严格评选。一旦选中,专门饲养,比赛前三个月开始由经验丰富的专职“吊马师” 进行“吊马”训练,每日只喂少量的精饲料不使长膘(脂肪),还要“压马”,每日骑马奔驰,由少而多, 逐渐增加到 20 公里,这样,在最后一天的比赛中才能冲刺 30 公里。赛马一刻,万众欢呼,孰知其前期的辛苦和付出。
在寒冷的冬季,滴水成冰的季节,并不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都愿意爬冰卧雪去抢拍最佳镜头。只有心怀大爱,一心为了追逐心中那份梦想的人,才会有这样疯狂的举动。赵如意就是这样的人。
在冰雪那达慕期间,鄂温克正是冰天雪地的季节。赵如意乘小车去牧区草地拍照片。冰雪严寒中无处取暖,手脚冰凉,摁快门的手指头都僵直麻木了。人被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鼻涕眼泪一起流,在那片白茫茫的草原上,连一个温暖的地方都找不到。最后远远地看到一个边防的军车,大巴。赵如意满脸挂霜,鼻涕一把泪一把,拍人家那个大巴。叭叭叭叭地拍,那个司机很是怜悯地问:这是谁呀?赵如意说我也是军人。啪,车门打开了,他这才进去温暖了二十多分钟。等到手脚复苏,一看照相机电池也暖和了,他就抱着相机又冲进这个雪原当中。
《雪原牧歌》是赵如意在鄂温克旗爬冰卧雪的收获之一
赵如意草原拍马真的是做到了疯狂就要疯狂到极致。问题是疯狂的动力何在?
在赵如意看来,马就是草原的灵魂,牧人的至亲, 同时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为此疯狂,值得!
他就是这样在内心深处涌动着一种激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种艰难的热爱”,这爱就像是一团火一样在心里燃烧。这是一种忘记自我的爱,不惧严寒酷暑,愿意为之付出一切。他就是这样用疯狂的拍摄践行着、表达着对草原牧人、对草原文化的爱。
他怀揣着别人不曾有过的激情,吃得下别人吃不下的苦,耐得住别人耐不住的孤独、寂寞和寒冷。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为这份执着,他能等来别人想得到而得不到的机遇,捕捉到别人永远也看不到的景象,拍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一瞬间。
焉能不获大奖?
因为赵如意拍的照片各个都是精品,他总是能在国际国内各个摄影大奖赛中脱颖而出。
赵如意送往国外参赛的作品都是按照摄影大赛要求的格式,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电脑上一按发送,文件就送出去了。过上个把月,获奖消息就来了。《雪原狂飙》金牌、其他国际上获得的优秀奖就是这么得到的。
《雪原狂飙》荣获第四届挪威艺术国际影展彩色数码开放组NSFF(最佳动作照片)金牌(2014)
《万马奔腾》终获 2012 年度艾尔塔尼国际摄影大赛优秀奖
2019 年旦荣登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巨型电视屏上国内获奖也是如此,从不费心。《雪蹄逸绝》就是国家最高检察院政治部选送的作品,获得全国检察院系统一等奖。
《雪蹄逸绝》获得 2014 年 5 月第一届国际摄影学会IPA 数码国际摄影大赛入选奖。第 37 届美国林恩盛大国际摄影展阿尔塔尼国际摄影展入选奖;全国检察院系统摄影一等奖。我国驻英大使馆收藏。
2016 年 12 月 23 日,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暨巴尔虎草原祭火文化节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景区开幕。
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各个苏木成群的牧人打着旗子骑马而来,现场成群的牧人、成群的马、成群的旗子,彩旗招展,热闹非凡, 盛况空前。
在一号大厅落座的都是领导,赵如意也被安排在一号大厅。赵如意哪里能在大厅里待住?早就抱着相机冲进了比赛现场。
赵如意从主席台上下来直接拍了这一组。
参加冰雪那达慕的牧人,不畏严寒,踏雪而来, 真是雪原铁骑。
赛马赛骆驼现场,气氛热烈、场面壮观、观众欢呼雀跃,可是赛道越来越窄。赵如意拿着相机抢到摄影最佳位置,正在庆幸自己的睿智,结果维持秩序的马队来了,四至五人的马队,骑手拿着马鞭,毫不客气地狠命抽打赛道旁边的人群,赵如意让人家狠狠地抽了两鞭子。
人实在太多了,为了赛马赛骆驼的成功,为了大家的安全,马队用最简捷有效和粗野的方式开路,甩开马鞭子狠狠抽打人群,逼退众人腾出赛道。
赵如意情愿挨鞭子也不离开他选中的地方,他富有经验,以摄影家老道的眼光选择了拍摄赛马、赛骆驼的最好最有利的位置。那个位置距离赛马赛骆驼起跑线约 100 米至 200 米,那是马和骆驼起跑以后加速度的位置,是马和骆驼奔跑速度瞬间迸发的最佳位置, 在这个距离、位置、角度,能拍摄出最好的片子。
在那个位置上赵如意看到,骆驼奔跑起来就像飞起来一样!
校友毕力格跟着赵如意,看到他尊敬的兄长挨了好几马鞭,心里过意不去再三解释。赵如意反过来安慰他:“为了牧人的活动,我们挨几马鞭无所谓。嗯, 高兴,能拍出好片子比什么都强。”
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 2017 年冬天祭火,隆重传统,非常壮观。
火的使用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蒙古民族视火为生命与兴旺的象征,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的传统祭火一事,敬火为神,表达对火的崇敬之心和感谢之意。这个隆重的仪式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珍贵的草原非物质文化遗产。
祭火仪式上,熊熊烈火在“突力嘎”(火撑子) 内燃烧,风马旗迎风猎猎,威严的“苏鲁锭”(战神的标志)马队环绕着神火承担保卫工作,人们身着传统民族服饰,向火神敬献哈达和贡品,祈福国泰民安、万物吉祥。火中祭祀的是牛头。
冬季拍马也是一个高潮。在比赛现场有一个临时搭的铁架子,那是给记者专用。
赵如意一看在铁架子上拍不到最好的片子,发现远处有一个冰坨子,那里是个好的拍照点,可是光溜溜的冰坨子上没有着力点,他一个人上不去,于是叫上一同来的孙乃功。孙乃功身高 1.80 米,把赵如意连推带扛举到冰坨子上,赵如意再把孙乃功拽上去。两个人互相帮衬拉拽,攀上冰坨拍了以下这组照片。包括牧马人,马拉爬犁,彩旗,有前景,有后景。都是趴在冰坨子上拍照的。
在这样的冰雪严寒中参加那达慕大会,表达着牧民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的一种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还有几张非常好的照片,马腿让现场工作人员遮挡,遗憾万分。
《踏雪欢歌》照片中马是踏雪狂奔,牧人都放开了速度,跃马扬鞭。场面气氛热烈。
这张照片中身着红衣的骑手正在高声呐喊,成为这张照片的画龙点睛之笔。画面中人物神态好,是照片最出彩的地方。赵如意说如果拍出来的片子,主题人物表情不好都是失败的。
这两张照片有故事了。赵如意参加完冰雪那达慕, 从陈巴尔虎旗回呼伦贝尔盟海拉尔的路上,突然变天一下子刮起了白毛旋风。狂风卷着白雪漫天飞舞,眼前一片白茫茫。赵如意几个人坐在越野车里,走的是草原路,车上的人也人困马乏,。
赵如意拿着照相机严阵以待,突然间看见前面有两个牧马人,靠近的时候,打开车窗瞬间抓拍了一梭子,成功的只有三张。
这样瞬间抓拍的片子,赵如意拍了很多,而且都非常成功。一般人做不到这样的瞬间抓拍。
赵如意,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书画院内蒙古自治区分院院长 , 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付会长 ,中国摄影家学会会员 , 内蒙古自治区摄影家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内蒙古延安精神研究会付会长,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著作出版《赵如意摄影作品》《天河牧马》多次获得国内外摄影大奖 ,《雪原狂飒》获挪威、 美国 、英国、意大利巡迴展金奖 , 在英国温莎马展举办草原风光摄影展 《雪蹄逸绝》获全国检察系统摄影一等奖 ,《踏雪欢歌》入送国际摄影展,2019年,楷书《金刚经》获五台山全球华人蓬花 抄经大赛优秀奖 , 2019年《歌唱祖国》、《爱蓮说》获第六届全国廉政书法展优秀奖 , 内蒙古广播电视专题片《我和我的骏马》、呼和浩特电视台《青城纪事》专题片、 2019.9月隆重主持举办庆祝国庆70周年内蒙古自治区廉政书画展。
赵如意先生书法《赤壁怀古》
赵如意先生书法《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