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如何在一团乱麻:毛泽东如何在一团乱麻
毛泽东如何在一团乱麻:毛泽东如何在一团乱麻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提出,“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无论是指导下属团队还是自己处理,毛泽东都关注和重视矛盾的两个“主要”。毛泽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并于1937年8月发表了著名的《矛盾论》,从哲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矛盾。其中特别提出两个要素:1、主要矛盾——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遵义会议期间,很多人要深入追究“三人团”的各方面问题,毛泽东则紧盯“三人团”军事路线的错误,并劝阻大家,不要追究政治路线的严重问题,在发言和最后的决议中,毛泽东还特意加上了“政治路线无疑是正确的”之类的话。
其实,战争时期的军事与政治、和平建设时期的经济与政治,经常交织在一起、纠缠不清。针对“三人团”的错误,毛泽东不谈政治只谈军事,因而对方容易接受批评、承认错误、交出军权。由此快速解决了领导权的根本问题,剩下的一切都好办了。
这就是毛泽东聚焦矛盾的重心、以点带面解决难题的经典案例。
世人皆知,人类社会是混合体,任何人物事务都不是特立独行,经常处于多种矛盾重重围困中。因此,“一团乱麻”中要把事情做好,必须认识和解决相关的矛盾。
毛泽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并于1937年8月发表了著名的《矛盾论》,从哲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矛盾。其中特别提出两个要素:
1、主要矛盾——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无论是指导下属团队还是自己处理,毛泽东都关注和重视矛盾的两个“主要”。
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提出,“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
建国初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毛泽东强调,“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样一来,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就孤立了,地主阶级就孤立了,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就孤立了,帝国主义在我国人民中间就孤立了。”
还有,新疆的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三股势力”,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内外敌人的策动勾联下,这三股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威胁新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
对此,毛泽东再次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了“三不一打”策略。即“不能让它有领袖、不能让它有队伍、不能让它有理论。露头就打!”
这个“三不一打”策略,直指“三股势力”的要害,一旦出现一些小苗头小事件,驻守新疆的兵团就直接处理了,根本不需要动用军队。因此,在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宗教自由和国家统一的基石上,在“三不一打”策略的控制下,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三股势力”几乎没有露头的机会。
可见,面对“一团乱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着力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才是高招。
向毛泽东学习!在“一团乱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点带面快速突破困境。
注:配图来自网络之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