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武侠江湖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大师和经典作品,盘点武侠江湖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大师和经典作品
盘点武侠江湖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大师和经典作品,盘点武侠江湖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大师和经典作品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题外话,但性质相同。 日前,2018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在仁川进行决赛,来自中国的iG战队3-0零封FNC战队,捧得了S8总决赛的冠军奖杯,夺得了LPL赛区的首个全球总决赛冠军。IG登顶世界杯,朋友圈里的小朋友们们一片沸腾。有人这样说:“为什么此刻年轻人都在为一个自己都已经不玩的游戏欢呼?因为在此刻,这些年轻人曾经不被理解或是被说不务正业的青春,正在此时被正名”。我深为感动。其实最好的时光是哪一段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就是最好的时光。言归正传。查老先生前几天走了,享年94的高寿,说实在的,我并不悲伤也不难过。人终有一死,青史留名应该是对一个人活着最大的肯定。我想先生走的时候应该很安详。很早之前,就曾考虑过对“武侠”的作品和作者进行一次整理,在我认为能和西方魔幻
本文作者:大花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题外话,但性质相同。 日前,2018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在仁川进行决赛,来自中国的iG战队3-0零封FNC战队,捧得了S8总决赛的冠军奖杯,夺得了LPL赛区的首个全球总决赛冠军。IG登顶世界杯,朋友圈里的小朋友们们一片沸腾。有人这样说:“为什么此刻年轻人都在为一个自己都已经不玩的游戏欢呼?因为在此刻,这些年轻人曾经不被理解或是被说不务正业的青春,正在此时被正名”。我深为感动。其实最好的时光是哪一段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就是最好的时光。
言归正传。查老先生前几天走了,享年94的高寿,说实在的,我并不悲伤也不难过。人终有一死,青史留名应该是对一个人活着最大的肯定。我想先生走的时候应该很安详。很早之前,就曾考虑过对“武侠”的作品和作者进行一次整理,在我认为能和西方魔幻史剧抗衡的中国武侠是不可缺席的。
50岁是武侠作家的一个魔咒:“过了50岁,不适宜写爱情小说,不适宜写武侠小说。”梁羽生曾为武侠创作立下一个魔咒。50岁对武侠小说作家来说,是一个坎儿,过了50岁,几乎没有作家能继续创作出更好的武侠。
金庸生于1924年,到写完《鹿鼎记》宣布封笔,是1972年,48岁。《鹿鼎记》虽号称是巅峰之作,其实文中已显露出疲惫衰弱迹象。
古龙他最后一部具有上升气势的作品《英雄无泪》,写于1979年,即是,古龙41岁时,创作已开始走下坡路。
梁羽生最好的三部作品,《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创作于梁羽生创作生涯的前十年,34岁到36岁的三年时间,巅峰期极短。
温瑞安生于1954年,《说英雄谁是英雄》时,达到巅峰期,但创作于1997年的《天下无敌》气势已竭。此后未能再复旧观。可说至43岁止。
黄易生于1952年,创作武侠小说始于34岁,《大唐双龙传》完结时,其创作达到巅峰状态,恰好49岁。
还珠楼主生于1902年,创作《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云海争奇记》时,集中在30~36岁。
其他作家的创作情况,也大致如是。
众多小说类型里,武侠类小说最容易被鄙视。一是 如果要不细细看故事情节总觉得就是一些打打杀杀的描述。老人言,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武侠就是《水浒》里面每次打排位的浅显层面,简单粗暴误人子弟,而什么原因打排位估计没人在意,看此类小说显得有点蛮。汪涵小时候学点穴,弄得自己吐血,导致家人责怪严厉评判至今都有心有余悸。二是武侠类小说不好写。不是你会描写几个冷兵器,构思了几门新暗器就能写出一本门派斗争、武林纷争、男女爱恨、兄弟情义、江湖恩怨的精彩绝伦风行天下武侠巨作。写武侠小说要有夯实的基本功,是言情类不能对比的,同时文艺范的标签不明显很是不讨巧。
如果有一天,武侠作家不写武侠会靠什么谋生?
金庸做报业,有经营之才,写写社论,书评过生活,也还可以很滋润,或者做编剧,这也是他的老本行。
古龙如果不写武侠,那就只能继续混黑社会了,黑吃黑,硬碰硬,危险太大。古龙可以陪酒,酒费中收取提成,书法也不错,可以街头卖字。古龙无论如何生活,总会活出他的精彩。
梁羽生曾就读于化学系,经济系等,中文更不必说,象棋棋艺佳,曾获岭南大学象棋冠军。诗文也不错。文人在任何时代总是能找到一碗饭的。
黄易本身就是学画画,又曾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工作不会差。
卧龙生靠武侠名利双收后,拍电影,经商,折腾了十几年,去世时颇为窘迫,可见如果不能写武侠,卧龙生的生活力仍令人担忧。
温瑞安懂武术,能写诗,喜结社,也许可以用文艺的方式创办武校,“温巨侠”做“温校长”。编辑里面出作家,还珠楼主、金庸、梁羽生、宫白羽、刘云若、倪匡、于东楼等都做过编辑,这些不同时代的武侠作家如果能集中在同一时代,集体失业的话,倒是可以做一家出版报纸、杂志、图书的出版社。那就是空前豪华的阵容了。
每个武侠作家都有自己的一个江湖。武侠作家在自己的江湖中,默默思索,创造世界,精神上是自给自足的,虚构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融合,理想的生活与庸俗的生活相碰撞,就诞生了许多颇富戏剧性的小故事,我们称为“典故”。每个“典故”都折射出武侠作家何以为武侠作家。
武侠作家是善良的傻子,因为他们相信侠义,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如果你遇到一个武侠作家,一定要热爱他,他们像大熊猫一样珍惜,喜欢武侠的你,是否也同样珍稀呢?(此段摘自黑江湖公众号)
宫白羽:
宫白羽(1901一1966),原名万选,改名宫竹心,原籍山东东阿,终年67岁。他的父亲是北洋新军里的一名管带。宫白羽幼年时在天津读书,稍长,到北京求学,十五六岁即开始文学创作。因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思想追求进步;得到周作人、鲁迅兄弟的大力帮助,《鲁迅全集》中收有七篇致他的长信。在文艺理论、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方面都受到过鲁迅的指点。军人之子。少年时即有志于"讲学著书",长大后投考师范大学,后来惨遭家难。
宫白羽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大家。宫白羽的特点,和还珠楼主、平江不肖生等大为不同,他接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较多,因此,在人情冷暖中饱含着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讽和批判精神;同时用看社会的眼光写武侠,又开创武打综艺新风,塑造一个社会化的"武林",影响一直及于新武侠小说。
1955年香港《大公报》编辑陈文统曾约宫白羽再写连载小说,其实"梁羽生"就是陈文统的笔名,他以此自认宫白羽为师。梁羽生对宫白羽崇拜有加,"梁羽生"这个名字中的"羽",也就是宫白羽。
宫白羽有名著近20种传世,可谓成绩辉煌,然而他决不以此为荣,反而视为"自掴其面",似乎可怪。宫白羽的《偷拳》在20世纪80年代曾被一版再版,加上同名的连环画,印数至少有600万册,一般读者恐怕至今还能想起那位偷学太极拳的青年杨露蝉。其实宫白羽之名不仅在三四十年代的华北妇孺皆知,他对五六十年代港台武侠小说创作的影响,即使是金庸、梁羽生也是赞不绝口的。
1987年在香港的武侠小说研讨会上,宫白羽与梁羽生、金庸并列为研究对象。
自古以来,"武林"只有山名、地名、城名,而别无他指。最早用于书名者,系宋末周密所撰《武林旧事》,所述皆杭州(别称武林)之轶事,概与武侠不相干。宫白羽同道至交郑证因颇懂技击,曾推荐一本万籁声所著《武术汇宗》给宫白羽参考。万氏曾任教于北京农业大学,为自然门大侠杜心五嫡传弟子;其书包罗万象,皆真实有据,乃国术界权威之作。宫白羽仗此"武林秘籍"走江湖,并以文学巧思演化其说,遂无往而不利矣。
宫白羽或由"文林"(泛称文化界)获得灵感,乃相对创出"武林"新词。其定义内涵远较"绿林"──典出西汉末年马武等豪杰亡命绿林山中为盗,见《后汉书·刘玄传》为广,兼及江湖上黑、白两道。宫白羽衍创"武林"一词,用以通称武术界,遂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白羽当年曾受过鲁迅不少提携,指点。后来由于生计艰难,白羽开始创作武侠。《十二金钱镖》博得了“挑帘彩”,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尽管白羽功成名就,但对自己的武侠创作仍感抱愧蔑视。他深感辜负了鲁迅对他的殷切期望,觉得无颜再见鲁迅,就自动断绝了交往。
以白羽如此高的地位,而以武侠创作为耻的,可说决非白羽一人。金庸也曾说过,“武侠小说毕竟没有多大艺术价值”。乃至于有“武侠小说不是小说”说法流传。梁羽生呢?“我不反对武侠小说,我也不特别提倡武侠小说。此时此地,看看武侠小说作为消遣应该无可厚非。若有艺术性较高的武侠小说出现,更值得欢迎。但由于武侠小说受到它本身形式的束缚,我对它的艺术性不抱过高期望。”可以说,武侠自身的确存在较大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武侠真正成为武侠,作为一种类型文学,拥有“艺术价值”的开端。
金庸和梁羽生曾同时自白羽处偷师“弹指神通”功夫,应用于各自的武侠创作中;金庸和梁羽生笔下均出现过星宿海,各自有一个大魔头丁春秋和乔北溟;金庸的东方不败为修炼葵花宝典而自宫,梁羽生有东方亮,同样也自宫练剑;梁羽生的《瀚海雄风》与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则无论就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成长经历等,都极为相似。
还珠楼主:
李寿民(1902年--1961年),笔名还珠楼主,四川省长寿县(今重庆市长寿区)人,终年59岁。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代表作品《蜀山剑侠传》,一生中的作品多达4000余万字。与"悲剧侠情派"王度庐、"社会反讽派"宫白羽、"帮会技击派"郑证因、"奇情推理派"朱贞木共称"北派五大家"。在解放前的重庆籍作家中,李寿民是唯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
李寿民"蜀山系列",正传、外传、别传、前传、后传……达到了30多部,毕生著有武侠小说36部:《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11部出世仙侠(剑侠)系列小说,述正邪两派剑仙间善恶之争,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且融冶儒、道、释三教哲理于一炉,寓意深远;《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等25部入世武侠小说,提倡崇善除恶、孝友义侠,表彰人的价值尊严。还珠武侠诸著,对郑证因、朱贞木、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名家均有启迪之功。
武侠作家大都有种种广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癖好,但若论“惊世骇俗”,首推还珠楼主。有烟霞癖的武侠作家。还珠楼主除做菜外,一大爱好是“烟霞癖”,烟霞即是鸦片,通俗地说,还珠楼主“吸毒”。结合还珠楼主好友、后人等的记述,还珠楼主是武侠作家中少有的有情有义有担当,真诚而不虚伪的完人,几乎没有黑点。他的烟霞癖,并非出于不良爱好,而是因“胃病”之故。解放前夕,还珠楼主本来被朋友规劝前往台湾,因得知台湾不能吸食鸦片,而决定留在大陆。
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荒诞怪异的一派,他信奉吕祖的伍柳天仙法脉,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
还珠楼主武侠小说共38种。《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后传》还珠楼主代表作。以此为中心,构成了还珠楼主武侠小说的一个庞大系列。
蜀山剑侠正传:《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后传》《峨眉七矮》
蜀山剑侠前传:《长眉真人传》《柳湖侠隐》《北海屠龙记》《大漠英雄》
蜀山剑侠别传:《青城十九侠》《武当七女》《武当异人传》
蜀山剑侠新传:《蜀山剑侠新传》《边塞英雄谱》《冷魂峪》
蜀山剑侠外传:《云海争奇记》《兵书峡》《天山飞侠》《侠丐木尊者》
主要作品:《青门十四侠《大侠狄龙子》《蛮荒侠隐》《女侠夜明珠》《皋兰异人传》《龙山四友》《独手丐》《铁笛子》《黑孩儿》《白骷髅》《翼人影无双》
其余还有:《万里孤侠》《黑森林》《虎爪山王》《血滴子大侠甘凤池》《征轮侠影》《力》《拳王》《黑蚂蚁》《酒侠神医》《卧龙峡风云》
王度庐:
王度庐(1909年-1977年),满族,原名王葆祥(后改名葆翔),字霄羽。"度庐"是其写武侠小说时用的笔名。 他与"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社会反讽派"宫白羽、"帮会技击派"郑证因、"奇情推理派"朱贞木共称"北派五大家" 。
王度庐自幼丧父,家中生计全靠母亲及姊姊替人帮佣维持,自己十二岁起,也开始在外赚钱谋生,学业则一直断断续续,全凭自己苦修,自小的困苦环境,也间接造成日后在作品上的悲剧观点。
早期创作言情小说。有《琼楼春情》《落絮飘香》 《冷剑凄芳》 《翠陌归人》 《朝露相恩》 《海上红霞》 《朱门绮梦》 等。
王度庐成年后的生活十分困苦,民国廿九年时,得到一名友人帮助,在《青岛新民报》上发表武侠处女作《河岳游侠传》,自此便开始了其一生的武侠创作;王度庐的武侠创作虽然名气极大,但是刚好碰上抗战时期,收入并不算丰硕,常常得四处打零工,才能养家。抗战结束后,上海励力出版社本来要重新出版他的着作,因上海解放,半途而废;1956年时,他曾一度当上沈阳市政协委员,但是又遇上文革,身份又被拨掉,可说一生十分坎坷,直至1977年为止,王度庐逝世,这才结束了悲苦的一生。
30年代中期,王度庐改写武侠小说,以言情小说的笔法创造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的天地。王度庐的特点,是能够充分把握江湖儿女内心的矛盾、人性的挣扎、爱恨交织的复杂情境,写情则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写义则慷慨侠烈、血泪交迸,并因此谱成一部壮烈深沉的"武侠悲怆命运交响曲"使"剑胆琴心,侠骨柔肠"的书剑名士之气和恩仇江湖之情深入到武侠小说的灵魂深处。
在王度庐的作品中,看不到诡谲的斗智争霸,也看不到华丽的武林奇学;事实上,在他的作品中"点穴"已经是一门十分深奥的绝技,更别说有轻功、内功的描写了;不过这样的文字不但不会令读者感到不能接受,反而有了另一种的感受,因为王度庐的作品虽然情节简单,却在朴实的描写中,透露出深刻的人性和爱情的成份,这在当时的武侠盛世,是另一种成功、独特的尝试。王度庐的大部份作品却多半是悲剧结局,或许是因为自幼受尽穷苦的背景,使他有这种创作思想。王度庐式的悲剧并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牺牲,反而有点像是命运的作弄和世俗的无奈,似乎在向读者诉说着人间的现实与无情。
与其它同期的作者如还珠楼主相较,王度庐的作品因为倾向朴实、简单,反而没有"枝繁叶茂、尾大不掉"的缺点,但是许多作品中,却常有"划蛇添足"的感觉,在原本已经可以结束时,没有结束,减低了读者想像的空间,这是十分可惜的地方。
在"北派五大家"中,王度庐独以悲情武侠著称,使得言情武侠小说旁支斜出又出现新的类型。从1938年开始,他连续写下《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
虎藏龙》、《铁骑银瓶》五部互有联系,又各自独立的武侠小说,成为他的代表作品。五部小说共包括三个悲剧侠情故事:江小鹤(后称江南鹤)和阿鸾、李慕白和俞秀莲、罗小虎和玉娇龙的爱情纠葛。最后一部《铁骑银瓶》写玉娇龙产下与罗小虎的私生子(韩铁芳),却又被人调换为女(春雪瓶),上一辈的情义演化为下一辈的情义;后来韩铁芳千里寻亲,在荒漠分别遇到生身父母而不知,父母又辗转死在儿子的面前;韩铁芳和春雪瓶虽然有情人终成眷属,然"龙埋大漠","虎葬冰山",弥天之憾,复何以堪!
这五部作品构成了所谓"鹤-铁系列",其中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展示社会风貌最为广阔生动的,当属《卧虎藏龙》。
客观地讲,聂云岚的改写使玉娇龙的故事广为人知,但引起的混淆,却足以令原书及其作者遭到掩盖。不光普通读者不知有《卧虎藏龙》和王度庐,文学研究的专业人士也闹出过把《玉娇龙》当原著的笑话。电影出来之后,很多人都以为是从《玉娇龙》改编的,以至有的文章竟发出了"《玉娇龙》被大材小用"的感慨。长久以来,虽然普通读者对王度庐和他的作品知之甚少,但很多研究者却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如徐斯年、叶洪生诸位先生,就撰写过不少介绍和评论文章。在武侠小说家里,新派大侠古龙曾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到了我生命中某一个阶段中,我忽然发现我最喜爱的武侠小说作家竟然是王度庐"。
在海外,美国的《侨报》90年代初就连载过王度庐的小说。然而,直到李安电影《卧虎藏龙》问世,才真正使王氏作品光芒再现。
李安在台湾首次阅读小说《卧虎藏龙》,之后便一直都想把它拍成电影。他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说的,"我最欣赏作者的传统手法,对中国古典社会文化充满怀旧味道,某种程度上,它十分写实,没有哗众取宠,没有离经叛道,而且女角的设计尤其突出,还有一个悲剧结局,两者都是武侠片绝无仅有的。"对于从小做着武侠梦,但又向来以文艺片见长的李安,文人气息重、传统意味浓的王度庐作品恰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
电影《卧虎藏龙》的成功掀起了"王度庐热",群众出版社向王家买下版权,出版《王度庐武侠言情小说集》(已出《卧虎藏龙》);日本的一家出版公司也前来联系,要翻译"鹤-铁系列"。影视方面,李安表示要把"鹤-铁系列"继续拍下去,而大陆与台湾合资拍摄的电视版《卧虎藏龙》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新世纪带来了新契机,王度庐和他的作品终于受到了公正的对待。
主要作品:《河岳游侠传》 《宝剑金钗记》 《落絮飘香》 《剑气珠光录》 《古城新月》
《舞鹤鸣鸾记》《风雨双龙剑》《卧虎藏龙传》《海上虹霞》《彩凤银蛇传》《虞美人》《纤纤剑》《铁骑银瓶传》《舞剑飞花录》《大漠双鸳谱》《寒梅曲》《紫电青霜录》《春明小侠》《琼楼双剑记》《锦绣豪雄传》《紫凤镖》《太平天国情侠图》《清末侠客传》《晚香玉》《雍正与年羹尧》《粉墨婵娟》《宝刀飞》《燕市侠伶》《金钢玉宝剑》《龙虎铁连环》《玉佩金刀记》
郑证因:
郑证因 (1900一1960年)、原名郑汝霈、天津人,终年60岁。40年代武侠小说作家。
早年在北平国术馆馆长许禹生门下学太极拳、又使得一手漂亮的九环大刀,而且曾经公开献艺。后来又为白羽作技击顾问,由郑证因在纸上画出打斗的招式;白羽按图写文。同时也开始学写武侠小说,共有武侠小说88部。郑证因是民国旧派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中"帮会技击派"的代表人物。 白羽写《牧野雄风》途中患病,曾由郑证因代笔。后来和白羽分道扬镳,开始自创武侠,40年代为郑证因创作的高峰。他勤于写作,共有武侠小说88部,位居民国旧派武侠小说家作品数量榜首。郑证因被称为"帮会技击派",其特点一是江湖,一是武功。写江湖则谙熟江湖门道,精通帮会的组织和戒律,在他笔下展开了一个广阔纷坛的江湖世界。写武功则因他本人是武林高手,一一写来,神态逼真。无论内外功夫、长短兵器,施展应用,巧妙谙熟;至于写暗器轻功,更是出神入化。郑证因小说的总体风格,则偏向于粗犷豪放、刚烈火爆,有一江湖豪杰的英雄气。
与"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社会反讽派"白羽、"奇情推理派"朱贞木、"悲剧侠情派"王度庐共称"北派五大家"。
假如把郑证因《鹰爪王》这部超长篇和大量的短长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则可以发现在民国武侠小说家中,他对情节整一性的重视尤其突出,这和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甚至白羽、王度庐都形成了明显的区别。他虽然主要以"恩仇结"和"英雄会"的经典侠义模式形成故事,是传统侠义的现代回归,而在情节组织上却与古典侠义的多线索连缀大为不同。
《鹰爪王》等所表现出来的情节观念,倒与亚里斯多德对情节完整性或统一性的观念更为接近,可以认为,这是他间接从白羽那里承袭了新文艺的一些观念和手法来叙述经典侠义故事的结果。白羽极其强烈的反讽意味,使其《钱镖》系列在观念上成了武侠小说中的"另格",郑证因则将这另格重新回归到传统经典的路上来,而他所使用的叙事手段带有不同于传统的色彩,从此开启了武侠小说关于故事与情节、动作与文化叙事的一片新天地。
郑证因及《鹰爪王》在40年代初曾具有突出的轰动效应,对后来的武侠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古龙认为,郑证因的"文字简洁",古龙的小说虽然情节曲折,但情节的整一性极为明显,正是郑氏"干净利落"的法度,张艺谋自称60年代他读《鹰爪王》,开始了武林英雄梦,在2002年岁末公映的《英雄》,故事并不复杂,叙事的功力专注于情节线索的精心处置,也是"干净利落"的典例。武侠叙事情节结构的探索,还大有文章可作,而这个探索路线的起点,是在40年代的郑证因那里。
主要作品:《鹰爪王》《续鹰爪王》《飞豹奇遇》《巴山剑客》《白山双侠》《江汉侠踪》《龙虎斗三湘》《万山王》《铁狮镖》《铁狮旗》《琅琊岛》《孤形剑》《枫菱渡》《昆仑剑》《丐侠》《云中雁》《回头崖》《小天台》《铁笔峰》《铁铃叟》《铁拂尘》《铁狮王》《铁马庄》《青狼谷》《太极手》《尼山劫》《黑妖狐》《女屠户》《燕尾镖》《乌龙山》《幽魂谷》《铁指翁》《黑凤凰》《火中莲》《黄衫客》《野人山》《一字剑》《边城侠侣》《边塞双侠》《边荒异叟》《大漠惊鸿》《峨眉双剑》《风尘怪客》《风尘三杰》《风尘三剑》《凤城怪客》《孤雏铁虎》《戈壁双妹》《荒山侠踪》《鹤顾春回》《剑门侠女》《龙凤双侠》《龙虎风云》《龙江奇丈》《绿野恩仇》《苗山血泪》《岷江侠女》《闽江风云》《牧野英雄》《南荒剑侠》《秦岭风云》《蓉城三老》《塞外豪侠》《塞外惊鸿》《嵩岭双侠》《霜天雁形》《双凤歼仇》《太白奇女》《天南逸叟》《天山四义》《铁伞先生》《铁燕金蓑》《武林侠踪》《五英双艳》《雪山四侠》《贞娘屠虎》《终南四侠》《子母金梭》《大侠铁琵琶》《火焚少林寺》《金刀访双煞》《金棱吕云娘》《金鹰斗飞龙》《离魂子母圈》《女侠黑龙姑》《女侠燕凌云》《七剑下辽东》《五凤朝阳刀》《侠盗扬镖记》《风雪中人》《矿山喋血》
朱贞木:
朱贞木(约1905-?),本名朱桢元,字式颛。浙江绍兴人,20年代至 40年代在天津电话局和日方电信公司工作,篆刻、诗书、文章俱佳,可称艺文双绝。与"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社会反讽派"白羽 、"帮会技击派"郑证因 、"悲剧侠情派"王度庐共称"北派五大家"。
三十年代初,见同事李寿民撰写《蜀山剑侠传》,于是操刀进入武林侠坛。受还珠楼主影响甚深,后来自出新意,以《虎啸龙吟》《七杀碑》《罗刹夫人》为代表作,这其中,尤以《七杀碑》最为著名。该书写作发表于1949年春,可能是他的封笔之作。全书写得惊险离奇,环环紧扣,既有北派作品雄浑飞扬之神气,又借鉴了南派作家将"武侠、爱情、探险"相结合的故事结构,堪称一部融南北派风格于一体的武侠力作,同时它也为民国南北两派武侠小说创作画上了一个句号。《七杀碑》的最大贡献就是将武侠与历史结合起来,使得武侠小说历史化。武侠小说在江湖世界里增强了小说的传奇色彩,但是故事有一种飘渺之感,而一旦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不管武侠故事如何传奇,它都有了"根",给人以真实和厚重之感。由于武侠小说与历史的"攀亲结故",武侠故事就有了无穷的历史"根据"。
1949年解放后不知所终,这给对他的研究带来了困难。
朱贞木的作品布局格调奇诡、内容侠情兼备、笔法细腻柔韧、内涵不拘传统,在作品中描写人物情感理想化、武功细节现实化,开新派武侠小说创作之先声,被后人称为「新派武侠小说之祖」。他的特点,在于集大成而予后来者以众多的启迪。其一是吸收奇幻派的瑰丽神奇于现实的江湖世相之中;其二是吸收侠情派的缠绵婉约于江湖的壮烈凄艳之中;其三是吸收历史派的沉雄厚重于小说的虚构幻想之中;其四是在武功领域开创了许多奇功,为后代所继承;其五是"一床数好"和"众女倒追男"的新派武侠模式。(叶洪生语)如此种种,均为50年代以来港、台武侠小说作家群起仿效,历久不衰。
在作品序中中公开对其赞赏的武侠小说作者有古龙、司马翎,其中古龙小说的诡异情节便深受朱贞木影响。
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共十五部,它们可以由这几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们分别是《飞狐外传》(1960年)、《雪山飞狐》(1959年)、《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白马啸西风》(1961年)、《鹿鼎记》(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雕侠侣》(1959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血剑》(1956年)《鸳鸯刀》(1961年)、《越女剑》(短篇小说)(1970年)。
2003年,金庸说,“我生平最开心的享受,就是捧起一本好看的武侠小说来欣赏一番。现今我坐飞机长途旅行,无可奈何,手提包中仍常带白羽、还珠、古龙、司马翎的武侠旧作。”
金庸读书,不只是为创作,只是单纯的爱好,接受采访时曾说,“如果有两个选择摆在面前,一个是坐牢10年,但可以自由读书;另一个是拥有自由,但不可以读书,我宁愿选择前者。”
以金庸世家子弟的出身,古龙江湖中人的身份,两人在武侠上的相互尊重和欣赏,在武侠创作之道的交锋,对武侠之路的拓展,相会时有相会的敬重,分手有各自的追求。武侠能同时有金古,二人眼中有彼此,已经是武侠的大幸了。温瑞安曾这样说过“武侠世界景观里,没有金庸,就没有了宫殿。失去了古龙,就没有名胜。如果金庸是好茶,古龙就是醇酒。金庸古典,古龙浪漫,拒绝承认古龙文学成就的人,常以古不如金名气、人品、文笔学问以诟,其实,古龙的确是决写不出金庸小说的大气,但金庸也写不出古龙小说风华。茗茶与醇酒,毕竟是两种情趣,又何必相互扺制?”
网友这样评论:“金庸和古龙给了我们两个不同的梦。
金庸的梦是梦,我们无疑感到跌宕起伏,绚丽多姿,沉迷于此,不愿醒来。但我们始终清醒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梦。而梦醒的时候,便如作了一个好梦一般,或是有一些美好的回忆,而大多是难以有太多印象的。
古龙的梦是一个残缺的回忆。可能美,但决不美好。在这个梦中我们有太多的午夜梦回,使得我们即使惊醒之后,依然禁不住怀疑究竟是一个梦,还是活生生的现实!这种触动之深,即使未可娉美于沙翁,亦不远矣。
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人们更喜欢有一个美好的梦,因为现实给我们的痛苦已太多。梦是我们逃避现实的最好场所,又有谁喜欢现实如一条绳索似的,即使在梦中也对我们死缠不放呢?
我之所以这样说,只是想说明一件事:这种对美丽梦境的向往,正是许多人能轻易的接受金庸而难以接受古龙的真正原因。”
武林五侠:司马翎(东邪),古龙(西毒),温瑞安 (南帝),梁羽生(北丐), 金庸(中神通)。
古龙: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汉族江右民系。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
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浣花洗剑录》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纯文学作家,但最终却走上了武侠创作的道路。他在1969年最先编写过剧本《萧十一郎》,并由此开发出第一部同名武侠名著。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另有中国古代的复姓:古龙。此词条只介绍武侠小说家古龙。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古龙阅读兴趣广泛,喜欢藏书,有书十万册。英文颇佳,常阅读世界各国的英文书刊。他的武侠作品另辟蹊径,人物有007的影子,受西方文学影响甚大,与他的英文功底分不开的。
古龙朋友多,怕朋友借书不还,书房里放的书多是他自己不喜欢的,喜欢的书都珍藏在卧室和储藏室里。
除金庸外,古龙主要阅读民国武侠作家的作品,比如:还珠楼主、平江不肖生、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白羽、于芳等。
在时报副刊当编辑的林清玄去找古龙催稿,古龙说:“你不跟我喝酒,我就不写给你。”当时两人年轻,喝不醉,就把绍兴黄酒倒在两个盆里,“干盆”。
据说古龙身体好时,每天要喝两瓶,有时能一口气喝掉一瓶白兰地。“我喝得最多的一次,是一夜里喝了28瓶白兰地,但不是我一个人喝,是五个人一起。”他还发明了一种叫做“没喉咙”的喝法:拿起酒杯放到唇边,头一仰便可以喝下大半杯,就好像不曾经过喉咙而直接倒进肚里去。
诸葛青云回忆,某次在西门红楼的清香沙茶牛肉店,牛哥、卧龙生、古龙一起同桌。有两位来自中坜的“酒仙”见古龙在座,慕名挑战。古龙抓起两瓶红露,倒进脸盆中,双手端盆,双唇凑进盆中,一饮而尽。这两位挑战者吓得直摇头,狼狈而去。
古龙对自己如此饮酒,也有个说法:“酒之为物,多饮伤身,不饮伤心,少饮不瘾……”
说起古龙喝酒,不能不说起演员徐少强。徐少强因为拍戏认识古龙,成为棋逢对手的“酒友”,江湖上传言古龙之死跟他与徐少强拼酒有些关联,徐少强并不否认。“有一年我在台湾拍古龙公司的戏,中秋节没有回香港过节,古龙自己酒量过人,知道我酒名在外,就邀请到家里一起喝酒,两人平均对杯拼酒,喝了好长时间,古龙开始顶不住了,就开始骂他家的佣人、厨师,说菜怎么来的那么慢,他后来骂完以后,一想不对,他就跟我道歉,说对不起,我有酒意,我输了。”“过了几天,他去探班到棚里去,说上次拼酒输给我,有两个原因,第一他太轻敌;第二他年纪比我大一轮,他属老虎,我也属老虎,这是体力的问题,希望能再认真喝一次。我就说,‘古龙先生,我曾经看过你的小说,曾经看过一句话,‘胜者已胜,败者已败’,把他气死了。” 后来古龙因为喝酒、受伤等,身体很差,医生叮嘱他绝对不能沾酒。有次,古龙又遇见徐少强,马上把医嘱抛至脑后,一定要拉他再拼一次,挽回当初的颜面,没想到喝完酒过了几天,古龙过世的噩耗就传了过来。“我朋友都说我把古龙喝死了,其实他就是这样的性格,很率真,他过世这么早,我也很伤心。
如今古龙逝世已三十多年,即便是古龙最忠实的粉丝,恐怕也不会怪罪徐少强,却仍要为二人酒量分一个胜负,设想一下:如果古龙和徐少强都处于巅峰时期,谁的酒量更大?
古龙:曾混黑社会,身上刀疤无数被人砍伤未愈的手上,还缠着纱布,依偎在挚友倪匡身边,像受伤的小兽。古龙曾经加入黑帮,据说古龙自己拍的电影因质量太差,电影院老板都不愿意上他的片子。古龙认为电影院老板故意和他作对,于是纠集一群黑道兄弟,闯进电影院去大吵大闹,甚至挥刀砍切桌椅,声言不许把影片下映。古龙因此再度登上报纸,多了一个名头:黑帮导演。
林清玄也曾说过,“我们还经常一起泡温泉,他全身脱光,你很难想象他浑身刀疤的样子,因为他年轻时常常和人家砍杀”,则可信度就较高了。
在古龙逝世后,媒体采访温瑞安,温瑞安说:……我是古龙专家、古龙忠实读者、古龙精神的接班人(至少在武侠小说上),所以,他死了,我一度:“顿失所寄。” 温瑞安自认是“古派”,古龙迷,不过,对古龙,温瑞安也不是毫无“怨言”,日前温瑞安曾撰文说自己年少时在某见面会上见到古龙,说“我是你的粉丝”(大意),遭古龙冷遇,以为“虚伪”,温瑞安受此激励,表示日后一定对自己的粉丝礼貌以对。算是两人小小的“过节”。
温瑞安曾说,古龙亦勉励过他的创作,“温瑞安的写作如果能够更集中一些,以后的武侠就是他的了。”果然,温瑞安之后一度曾经擎举武林大旗,但因为写作过于分散,终究未能达到金古的高度,反倒成为“坑王”。古龙识人,可说极准。
古龙最有名的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与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起成为武侠小说中最有价值的16个字(此段摘自黑江湖公众号)
司马翎:
司马翎本名吴思明(1933----1989)广东汕头人,终年57岁。台湾"综艺侠情派"武侠小说代表作家 "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将门之后。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艺基础深厚。1947年举家移居香港。1957年到台湾,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而始终不能忘情于武侠小说,大二时试作《关洛风云录》一举成名。接着休学一年,同时撰写多部小说在港台报刊连载,一时声誉鹊起。毕业后曾任《民族晚报》记者、《新生报》编辑,仍以武侠著称。1983年于《联合报》连载最后一部作品《飞羽天关》,1985年其作品被腰斩而辍笔。1989年7月中旬病逝于汕头故居。
60年代号称「台湾武侠小说四大家」的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古龙的成就最为可观,其中司马翎(1933~1989)的地位更属重要,因为他的创作时期跨越两期,风格三变,颇足以视为一个纵观武侠小说发展历史的缩影。(一说是: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
另一说是: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古龙)
作品列表:《关洛风云录》《剑气千幻录》《剑神传》《仙洲剑隐》《白骨令》《鹤高飞》《断肠镖》《金缕衣》《八表雄风》《剑胆琴魂记》《圣剑飞霜》《挂剑悬情记》《帝疆争雄记》《铁柱云旗》《纤手驭龙》《饮马黄河》《剑海鹰扬》《红粉干戈》《血雨檄》《丹凤针》《金浮图》《焚香论剑篇》《檀车侠影》《浩荡江湖》《武道》《胭脂劫》《独行剑》《玉钩斜》《白刃红妆》《情侠荡寇志》《人在江湖》《艳影侠踪》《杜剑娘》《迷雾》《迷雨情雾》《江天暮雨剑如虹》《强人》《惊涛》《挑战》《刀剑情深》《倚刀春梦》《飞羽天关》
卧龙生:
卧龙生本名牛鹤亭,(1930-1997)河南镇平人,终年68岁。幼年从军失学,但自幼喜读武侠小说,颇有才思。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
1930年生于河南南阳市镇平县。少年时就读于卧龙书院,后投身文学,遂以此为笔名。
1955年由军中退役,闲来无事,在友人怂恿下开始学写武侠小说。
1957年以祖居南阳卧龙岗取笔名"卧龙生"一炮打响。1958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1959 年《飞燕惊龙》出世,便奠定了他在台湾的"武侠泰斗"地位。他的作品,早期是取法于旧武侠"北派五大家",而以"通俗趣味"大受欢迎;1965年以后,改走"半传统半新潮" 路线,作品却渐不如前。至今已写了39部武侠小说。 卧龙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台湾的"武侠泰斗",名列"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之首。
卧龙生曾做过军人当过兵,做到中尉,后来因故离开部队,贫困潦倒,为谋生蹬踏三轮车为业,经朋友劝说,开始创作武侠。
卧龙生年长古龙八岁,对古龙进入武侠创作有提携之功,但后来两人成为朋友,却被古龙深深影响,“我会跳舞、喜豪赌,都是跟古龙学的。”不过,卧龙生也曾于风月场所流连,却不知与古龙是谁影响了谁。据卧龙生挚友燕青回忆,他有一次到台北时,卧龙生要带他见识一下台北的繁华景象,于是来到新加坡舞厅,那里有伴舞小姐一千多人。出租车前往,燕青见卧龙生抱着鞋盒觉得纳闷,到舞厅后才发觉,原来鞋盒子里都是钱,大约有几千块,卧龙生就是抱着这些钱来消费的。以当时的物价,几千块大约是一个台湾普通家庭一年的开支,一个晚上卧龙生全部花光。卧龙生还曾沉迷于当时的舞国名花金黛,前往金黛香闺,因金黛“随口”说起卧室中沙发破旧,卧龙生次日便赠送金黛以价值八千五百元的进口沙发送去。
(《新仙鹤神针》改编自卧龙生封笔之作《仙鹤神针》)
卧龙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高光生活,后因身体原因等,陷入困境。晚年他曾总结过:
“我是操笔墨谋生的,一日不写,一日就无收入。当年有些积余,但我一生犯了三个毛病,一是运气欠佳,每次投资总是失败,把钱扔在水里;二是喜欢赌博,把好几栋房子输在牌桌上;三是晚年生病,为治病花了不少钱。”
主要作品:《风尘侠隐》《惊鸿一剑震江湖》《仙鹤神针》《飞燕惊龙》《铁笛神针》《玉钗盟》《天香飙》《无名箫》《绛雪玄霜》《素手劫》《天涯情侣》《天剑绝刀》《金剑雕翎》《岳小钗》《风雨燕归来》《双凤旗》《天鹤谱》《飘花令》《指剑为媒》《翠袖玉环》《铁剑玉佩》《镖旗》《血剑丹心》《神州豪侠传》《寒梅傲霜》《玉手点将录》《金凤剪》《飞铃》《八荒飞龙传》《无形剑》《金笔点龙记》《烟锁江湖》《摇花放鹰传》《摇花小太保》《花凤》《春秋笔》《幽灵四绝》《剑无痕》《天龙甲》《黑白剑》《飞花逐月》《剑气洞彻九重天》《金剑丹心》《还情剑》《七绝剑》
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岁。中国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并成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1966年香港《海光文艺》创刊号有一篇文章《金庸梁羽生合论》,署名“佟硕之”。多人以为这是金梁老友罗孚,一直到1988年罗孚才说出真正的执笔者,就是梁羽生本人。
佟硕之”对金庸和梁羽生的创作,从种种层面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要略为解释一下“排名”问题,若按“出道”的先后来说,应是先梁后金,但“梁金”读来不如“金梁”之顺口。“金梁”二字,还有个巧合之处,是近代一个名人的名字,清代最末一科的进士,清史稿的“校列总阅”。以金庸梁羽生合称“金梁”,颇为有趣,因此我也就顺笔写为“金梁”了。 (林青霞曾同时出演过《白发魔女传》中的练霓裳和《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
很多人认为,梁羽生有借金庸标榜自己之嫌,尤其是在多年后,两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渐渐泾渭分明后,更加成为话柄,有不良媒体甚至在梁羽生八十五岁逝世后,称“金庸万岁,梁羽生八十五岁”,就连罗孚也说,两人“表面还是不错,见面客客气气。在我看来,梁羽生对金庸有点不服气,但是他也不好说出来,毕竟金庸名满天下。他并不去跟金庸相比,但实际上又在相比”。但是,以当时的背景而论,金庸是右派,梁羽生是左派,当时金庸刚刚批评过某陈姓“大人物”,正在风口浪尖上,许多人已与金庸划清界限,梁羽生当时推出此文,有隐隐相助之意,当时报社高层,甚至为此找过梁羽生谈话。
与金庸和梁羽生都有交往的专栏作家陶杰称,“在我的印象中,梁羽生没有说过他(金庸)坏话,还时时替好朋友辩护”,梁羽生病重之时,梁羽生的儿子不希望外界知道,只除了金庸。
1966年时,金庸创作《天龙八部》,梁羽生则在《云海玉弓缘》之后不久,同步创作《风雷震九州》、《龙凤宝钗缘》、《狂侠天骄魔女》,正是声势最盛之时,梁羽生能以“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开篇,可说极为谦虚了。梁羽生还称,“我是全世界第一个知道金庸比梁羽生写武侠写得更好的人。”金庸呢,名满天下,但金庸视谁为朋友,或谁自居为金庸朋友呢?除梁羽生外,没有一个,金庸自己也说,梁羽生人品非常好,不计较,对输赢不执著,“我不如他。”
主要作品:《龙虎斗京华》《草莽龙蛇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冰川天女传》《还剑奇情录》《散花女侠》《女帝奇英传》《联剑风云录》《云海玉弓缘》《冰魄寒光剑》《大唐游侠传》《冰河洗剑录》《龙凤宝钗缘》《狂侠天骄魔女》《风雷震九州》《慧剑心魔》《飞凤潜龙》《侠骨丹心》《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游剑江湖》《风云雷电》《牧野流星》《广陵剑》《武林三绝》《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弹指惊雷》《武林天骄》《幻剑灵旗》《武当一剑》其它作品:《三剑楼随笔》(梁羽生、金庸、百剑堂主);《笔、剑、书》(梁羽生)。
诸葛青云:
诸葛青云,本名张建新(1929年-1996年) 出生于台湾终年67岁。张建新台北行政专科学校(即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前身)毕业,曾任"总统府第一局"科员。在台湾早期的武侠小说界,与古龙、司马翎、卧龙生并称台湾武侠四大家。著作有《紫电青霜》、《夺魂旗》、《傲笑江湖》等,深受武侠迷的喜爱。
1958底,张氏偶见卧龙生成名甚易,不禁技痒,遂取"诸葛青云"为笔名,撰写武侠处女作《墨剑双英》,祖述《蜀山》至宝紫青双剑封存之遗事,交由春秋出版社印行。盖有以"青云直上"之诸葛压倒"卧龙复生"之志,令人莞尔。但不知何故,《墨剑双英》只出了三集未完,他即应《自立晚报》之邀,连载发表《紫电青霜》(1959年)、《天心七剑》(1960年)姐妹作,以"武林十三奇"名震江湖!而书中武功最高的诸、葛双仙,分明是青云自况,可见其目无余子之一斑。后来诸葛与卧龙齐名,以诗言志,曾有"各以声华惊海宇"名句,其小说亦风靡一时。
自50年代勃兴的台湾武侠小说,其名家既能融合"北派五大家"之优长,又能各出机杼,转形易胎而作。诸葛青云为其中佼佼者,作为还珠楼主的私淑弟子,他才华横溢、想象奇诡。其作品文字笔法、写景状物、人物塑造、奇禽怪兽与玄功秘艺等等颇得还珠神韵,又能创新发展,因而更能引人入胜。其珠圆玉润之优美行文,如诗如画之境物描摹,台湾无人能出其左;说到奇幻,诸葛青云虽不写飞剑侠客、神魔斗法,却另有奇妙,更具魔幻、奇异的色彩。在《紫电青霜》中,白鹦鹉不仅能作人言,且清音婉转,颇具辩才,更能与人谈诗;而以流传千古的《满江红》、《正气歌》之慷慨悲歌破邪魔的"六贼妙音"真可谓奇思妙想、别出心裁;文中"祭剑"、"三蛇生死宴"之诡怪生猛无不出人意料,使人大开眼界。不凡构思与匠心独运处,非大家不能为也。
同时,诸葛青云国学功底深厚,对传统文学颇具造诣;因此,能充分发挥其"文采风流"的专长,小说写得潇洒俊逸、文采斐然。像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诸葛青云总是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正惟其善写文采风流的江湖儿女私情,又满篇的诗词歌赋,才有台湾"才子佳人第-人"之誉。此与香港名家梁羽生同好,堪称台港"双璧"!诸葛青云前后共写下60余部作品,时至今日,这些波澜壮阔、气韵生动的作品,仍是台湾及海外华文世界争相传阅的读物,果真应验了作家以不老神仙与冷云仙子的自况,可谓青云不老,常读常新。
诸葛青云善写情事,其"风流多情"直接承继于北派"言情"高手朱贞木。然而"情"到了诸葛青云手中,更显恣肆浪幔,更显风流多元。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前期作品如《半剑一铃》、《折剑为盟》、《铁剑朱痕》、《弹剑江湖》等书,均以"剑"为名;而后的作品如《豆蔻干戈》、《玉女黄衫》、《劫火红莲》、《五凤朝阳》、《红剑红楼》、《咆哮红颜》等,则皆有红粉妆点。利剑配佳人,刚健衬袅娜,摇曳多姿的人物故事,总离不开一个"情"字。或天使之爱如出水芙蓉纤尘不染,或情人之恋如火如荼灵肉合一,皆风流蕴藉,令人心仪;而温馨漫缈的少女情怀,醇香迷人的烈妇心态,以及欲壑难填的淫娃荡妇之柔肌媚骨、冶艳狎姿,更是刻画入微、纤毫毕呈。诸葛青云写有情人以"情"入手,写无情者之阴狠毒辣、狰狞恐怖也是因"情"而生。所谓荼毒生灵者也是"由情生孽"。颇得先辈佛学心法之妙。盖佛家所谓七情即指:喜、怒、忧、惧、爱、憎、欲。端的好一个"情"字了得。
诸葛青云在其成名作《紫电青霜》中,塑造了名冠"武林十三奇"的诸、葛双仙,即不老神仙与冷云仙子。虽为小说中虚构人物,实乃作家本人"诸葛青云"之自比。的确,自1958年,诸葛青云涉足"江湖",发表处女作《墨剑双英》,于次年便推出其成名作《紫电青霜》、《天心七剑荡群魔》姊妹篇,名噪"台港",为其赢得巨大声誉,成为台湾早期武侠作家中名家中的名家,与卧龙生齐名的。60年代初,古龙刚事创作,因情节内容难脱窠臼,遂向金庸、诸葛青云"取经",学习文采诗意,并重人物刻画,从而使古龙独辟蹊径,终成"新派"大家。
主要作品:《墨剑双英》《紫电青霜》《俏罗刹》《天心七剑荡群魔》续《紫电青霜》《剑光寒十四州》《夺魂旗》《半剑一铃》《杀伐世家》《折剑为盟》《豆蔻干戈》《铁剑朱痕》《霹雳蔷薇》《江湖夜雨十年灯》(本书曾由古龙、倪匡接写,经由司马紫烟代笔完成,有续集)《浩歌行》《玉女黄衫》《碧落红尘》《劫火红莲又称"玉杖昆仑"》《碧玉青萍》《剑海情天》《武林八修》《墨羽青骢》《弹剑江湖》《女双雄》《血掌龙幡》《独孤红代笔》《北令南幡》《书剑春秋》《金手书生》《霸王裙》《四海群龙传》《铁板铜琶》《咆哮红颜》《大情侠》《八菩萨》《梅花血》《武林三凤》《孽海慈航》《霸海争雄》《血连环》《剑戟公侯》《洛阳侠少洛阳桥》《剑道天心》《五凤朝阳》《十二神龙十二钗》《美人如玉剑如虹》《五霸图》《红剑红楼》《朱唇令》《江湖路》《阴阳谷》《武林七杀》《鬼斧神工》《石头大侠》《九剑群花》《孤星冷月寒霜》《五霸七雄》《酆都玉女》《九劫燕支》《万里江湖》《大宝传奇》《傲笑江湖》
萧逸:
萧逸,原名萧敬人。祖籍山东菏泽,1936年出生于北京,抗战时期移居重庆,1949年随家迁居台湾。其父萧之楚为著名军阀,国民党抗日名将。1960年开始撰写武侠小说《铁雁霜翎》。30余年来笔耕不辍,共发表中、长篇武侠小说55部,如《铁雁霜翎》、《七禽掌》、《白如云》、《春江万里情》、《凤栖昆仑》、《金弓女杰》、《昆仑七子》、《长剑相思》、《含情看剑》、《甘十九妹》、《无忧公主》、《马鸣风萧萧》、《饮马流花河》、《潘郎憔悴》等,为港台武侠小说界唯一未从事过第二个职业的专职武侠作者。
1977年举家迁美,现己定居洛杉矶。由于华语圈武侠小说家要么是香港籍,要么是台湾籍,而萧逸独居美国,反倒自成一派,为他迎来了额外的名声,毕竟在美国,他是无人可与之比肩的武侠小说作者,格外容易引人注目。北大教授孔庆东曾发文评论说:“萧逸独树一帜,可以单列为“北美天王”,是武林中的“美洲豹”。并进一步评论道:“萧逸的小说,不能仅从“武侠”这一视角去看待,要从整个“海外华人文学”的体系中去确定其性质、估量其价值。萧逸祖籍山东,1936年生于北京,1960年前后与古龙同时崛起于台湾武林,1976年移驾美国,以飘逸的中华文化底蕴和矫矫不群的侠骨英姿独领风骚。他笔下的主人公往往超越门派,但又情深意重,外形威猛矫健,内心则纠结着烦躁痛苦,颇有几分美洲豹的感觉也。”
孔庆东认为:“萧逸具有写武打写爱情写历史写帮派的“武侠全才”,但他一向强调“武侠”不是“武打”,强调武侠作者自身要有侠肝义胆。他不但深受还珠楼主、王度庐、朱贞木等武侠前辈的影响,还深深敬佩谭嗣同、秋瑾等革命大侠的风骨。所以他放弃海军和化工前途,专心武侠创作,半个世纪以来,就干这一件事,成为世上唯一没有第二职业的“专职武师”。
萧逸的武侠小说创作与古龙同时起步于1960年左右,但成名较晚,在古龙之后,早年长期靠与古龙合著,为其他名家代笔等手段提高自己的声望。早期作品模仿王度庐,中期作品又有还珠楼主的影子,直到70年代后期,他“逐渐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超越“新艺侠情”、“奇幻仙侠”再口头走“超技击侠情派”之路,注重气氛的营造和人性的冲突,在武力方面尤以运用了现代光学等原理的阵法描写形成特色。他不大满意 “新派”的“突破”,是极少数未受古龙影响的作者之一。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甘十九妹》和《马鸣风萧萧》开始,我便有种觉悟,想将写作路线趋向有关人性的描写,阐释人性中种种的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我并不赞成时下所说的突破,我觉得人性本身就是一个突破,只要作者能够观察深刻、阐释精细、照顾到别人切忽略的层面,那你便随时都在突破。”
萧逸认为自己的五部代表作品为《七道彩虹》(七部独立的中篇),《含情看剑》,《马鸣风萧萧》,《甘十九妹》,《笑解金刀》。
因为萧逸是山东菏泽人,金庸为浙江海宁人,所以新派武侠小说江湖上有“南金北萧”之说。与金庸作品的磅礴大气不同,萧逸的作品典雅婉约,风格飘逸流畅,注重奇巧的构思和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所以人送雅号“情侠”。当然,这个称法明显过誉了,就整体成就而已,萧逸并不算高,好处就占了人在美国的光。而且,因为他的山东人身份,他的小说被山东台改编了不少,拍成了连续剧,像《甘十九妹》《马鸣风萧萧》等,当时都红火一时。
温瑞安:
温瑞安(原名温凉玉) (1954年1月1日-),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美罗埠火车头,武侠小说作家。台湾大学中文系肄业。有小说、诗、散文、评论各类著作100多种。1973年赴台湾留学,1976年其创立的社团遭检举"为匪宣传",拘留3个月后,被台湾政府驱逐出境。1981年抵香港发展,1990年转至中国。笔名有温凉玉、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温晚、柳眉色、风玲草等。其代表作《惊艳一枪》、《布衣神相》、《四大名捕》等被多间电视公司多次改编。
吴宇森能把暴力美学发挥的炉火纯青,一是会聊。吴宇森看温瑞安:能聊四个小时。另外就是吴宇森还未成名时,以副导演身份追随张彻左右。(张彻和胡金铨,被公认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间掀起香港电影"新武侠世纪"的两大旗手。他称为"香港电影一代枭雄"。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香港影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对香港电影所做的贡献,恐怕连徐克、王家卫也都望尘莫及。)
吴宇森说温瑞安:“他说话算数,为人很侠义,看重友情,对电影有狂热之爱,他深深感动了我,所以当时能听他滔滔不绝聊四个小时没有睡着。”
温瑞安说:“神州社有精英四五百名,我算是他们的大哥,所以后来吴宇森问我:如今你流落江湖,现在是什么感觉?我就回答他说:我不当大哥已经很久了,这句话就被他用在了电影《英雄本色》里了。”(《华西都市报》杨帆)
温瑞安:从电影中吸取创作灵感。吃泡面吃到手脱皮。
毫无CP感的四大名捕,从左至右:无情、冷血、追命、铁手。
温瑞安的创作灵感,多是从电影中来:“我超喜欢看电影,有时候几乎每天看一部,年轻时在台湾的戏院甚至一天可以看七场,那时候为了省下一张20元台币的电影票,我就天天吃泡面,那时泡面质量不好,有不少防腐剂,吃到最后手都脱皮了。”
至今为止,温瑞安无论电影还是电视改编,都没有一部能代表其创作水准的作品,不能不说是遗憾。
主要作品:
四大名捕系列:《四大名捕震关东》、《四大名捕会京师》、《碎梦刀》、《大阵仗》、《开谢花》、《谈亭会》、《骷髅画》、《逆水寒》、《少年冷血》、《少年追命》、《少年铁手》、《四大凶徒》、《阿拉丙神灯》、《粉红色的老太婆》、《四大名捕斗将军》、《四大名捕斗僵尸》、《四大名捕打老虎》。
神州奇侠系列:
正传:《神州奇侠》、《剑气长江》、《两广豪杰》、《江山如画》、《英雄好汉》、《闯荡江湖》、《神州无敌》、《寂寞高手》、《天下有雪》。
外传:《幽冥血河车》、《大宗师》、《逍遥游》、《养生主》、《人世间》。
后传:《大侠传奇》
别传:《侠少》、《唐方一战》。
续传:《蜀中唐门》。
七大寇系列:《七大寇》、《凄惨的刀口》、《祭剑》。
将军的剑法:《战将》、《闯将》、《悍将》、《锋将》。
七帮八会九联盟列:《游侠纳兰故事》、《杀了你好吗》、《绝对不要惹我》、《杀亲》、《晚上的消失》、《雪在烧》、《战僧与何平》、《杀手善哉》、《爱上她的和尚》、《爱上和尚的她》、《请你动手晚一点》、《请借夫人一用》。
杀楚系列:《杀楚》、《破阵》。
白衣方振眉系列:《龙虎风云》、《试剑山庄》、《长安一战》、《落日大旗》、《小雪初晴》。
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温柔一刀》、《一怒拔剑》、《惊艳一枪》、《伤心小箭》、《朝天一棍》、《群龙之首》、《天下有敌》、《天下无敌》、《天下第一》、《天敌》。
神相李布衣:《杀人的心跳》、《叶梦色》、《刀巴记》。
其他武侠作品:《空手道》、《台风》、《石头拳》、《铁线拳》、《乱世情怀》、《金血》、《吞火情怀》、《傲慢与偏剑》、《弹指相思》、《迷神引》、《女神捕》、《大刺杀》、《请、请、请请请》、《老哥,借头一用》、《朋友,你死过未?》、《失去舌头了吗?》、《猪脸的岁月》、《喜欢颜色的门徒》、《你死了没有?》、《打不亮的打火机》、《落叶新芽》、《人形莲藕》、《杀手的慈悲》、《达明王》、《斗天王之纵横》、《斗天王之风流》、《四大名捕打老虎》、《断了》、《了断》、《祭刀》、《诈》、《炸》红电》、《绿发》、《蓝电》、《黑火》。
文艺/推理小说:《凿痕》、《结局》、《七杀》、《杀人》、《杀人者死》、《杀死雪山飞狐》、《杀人者》、《收拾》、《杀机》。
武侠文学系列:《江湖闲话》、《杀人者唐斩》、《刀丛里的诗》。
散文/杂文:《乳房》、《西江月》。
倪匡:
倪匡(1935年5月30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著名小说家。原名倪聪,字亦明。
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八千字,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倪匡先生的作品范围极广,包括武侠、科幻、奇情、侦探、神怪、推理、文艺等各类型的小说、杂文、散文评论、剧本。
倪匡年轻时,受金庸邀请,以“卫斯理”之名为《明报撰写》小说,此后专注于“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得享大名。后又从事剧本写作和武侠创作,分别有《独臂刀》、《六指琴魔》等代表作。
后有人问倪匡为何不坚持武侠创作,倪匡笑称因写不过金庸之故。
倪匡为人洒脱不羁,与古龙投契,朋友遍布香港,有“才子”之称,有多种金句。
倪匡在四十岁生日时,曾撰自寿对联:“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么;时已无多,无欲无求,无非是这样。”他自撰的墓志铭则更简明扼要:“多想我生前好处,莫说我死后坏处。”
“如果你给我的,和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三毛
“生死之约”名副其实,听来十分骇人,实际内容也确然有点怪异。
三人(古龙、三毛、倪匡)都对死亡存有不可解之处,却又咸认为人死后必有灵魂,只是人、魂之间,无法突破障碍沟通。也认为要突破这种障碍,人所能尽力者少,魂所能尽力者多。所以约定,三人之中,谁先离世,其魂,需尽一切努力,与人接触沟通,以解幽明之谜。约定之后,每次共聚,都互相提醒,不可忘记。没有多久,古龙谢世。
和三毛在古龙葬礼上,一面痛饮,一面仍念念有词:“要记得这生死之约噢!”
世俗相传,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是魂归之日。其日,和三毛在她台北小楼之中,燃烛以候,等古龙魂兮归来。结果,失望。没有多久,三毛也谢世了。(倪匡《长沟流月去无声》)
主要作品:卫斯理系列 原振侠系列 亚洲之鹰系列 年轻人系列 木兰花系列 非人协会系列 浪子高达系列 神探高斯系列 侠盗影子系列 神秘武器系列 长篇武侠系列 中短篇武侠系列 民初传奇系列 科幻小说系列 《聊斋志异》全盘现代化系列 其他作品等等。
(话外音:倪匡是我整理关于武侠类作家产量最高的,没有之一。以至于一度没有书名只有某某系列)
黄易:
黄易(原名黄祖强),(1952-2017)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香港作家。 求学期间专攻传统中国绘画,1989年辞去工作,隐居大屿山专心从事创作。2017年病逝,享年65岁。
黄易的小说,可以看到他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在《寻秦记》中得到了很深刻的体现:将现代特种兵项少龙很自然的安插到了战国的历史之中,并将他的行动经历与战国历史巧妙的结合起来而看不到一丝凿凿的痕迹。最巧妙的莫过于以赵盘代替嬴政的虚构,也只有黄易才有如此天马行空的思想。进入历史但不能改变历史,然而,这谈何容易,雁过尚且留影何况社会的人,其实项少龙已经在以他的行为改写了历史。黄易正是看到了这点于是就来了个‘焚书坑儒’,烧掉了有关项少龙的一切记载,于是历史还是历史,给《寻秦记》划下了完满的句号。
黄易对长篇的驾驭能力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就长度而言《大唐》是打破了世界记录,其场面之盛大可想而知。在这里他随意挥洒,任意为之,这是如鱼得水的快意。最喜欢黄易对男子汉形象的塑造,如项少龙、寇仲。他们是真的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他们万夫不当之勇的气势为他们赢得了美女和地位,也赢来了更多的黄迷,每当读到对他们的描写都有一种热血沸腾、志向万里的感觉,不得不由衷的叫一声这才是好男儿。
与金庸的侠骨柔情、梁羽生的刚正不阿、古龙的离奇古怪相比,黄易更加的放荡不羁,气势万千。黄易的武功路数独辟蹊径:追求精、气、神的结合,要求人的回归自然,开启人体、宇宙之奥秘,达到极限的突破———处处都是功夫。
黄易比温瑞安大两岁,但创作开始时间比温瑞安晚,温瑞安名动海峡两岸时,黄易还是香港艺术馆的助理馆长,当黄易声名鹊起时,温瑞安的创作也正走向高峰,但随后,温瑞安因过于分散的创作,使得多半作品有始无终,影响力因惯性仍处于上升,但作品生命力已开始下滑,其时,黄易正如日中天。
黄易的后来居上,加之两人创作理念的巨大分歧,使得温瑞安曾多次发表言论,呛声黄易,黄易则为人低调,隐居写作,偶有访谈,也只谈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作家,从未提到过温瑞安。也许黄易生性低调,也许对温瑞安只是“看不上”,而温瑞安呢,快人快语,对黄易的创作风格不加认同,“看不惯”,就说,也不是坏事。不许江湖见白头。时间将会对两人的创作,进行永远的议论。
黄易说,“我喜欢司马翎更超过对金庸的喜爱,这与自己的性情有关。司马翎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比对我和他的作品便清楚。不但在人物塑造上,我甚至会把他作品中一些场景搬过来,以为己用。”“我仿佛就站在司马翎的肩上想象武侠世界,如果没有司马翎就没有黄易,因为只有司马翎一个是这样写的”。用现在的话说,司马翎是黄易的“本命”。
主要作品:
异侠系列:《寻秦记》《大唐双龙传》《 覆雨翻云》《破碎虚空》《边荒传说》《荆楚争雄记》 《乌金血剑》《灵琴杀手》《日月当空》
凌渡宇系列:《月魔》《上帝之谜》《湖祭》 《光神》《兽性回归》《圣女》《迷失的永恒》《域外天魔》《浮沉之主》《异灵》《尔国临格》 《诸神之战》
玄幻系列:《云梦城之谜》《大剑师传奇》《星际浪子》《文明之秘》《超级战士》《创世纪》《故乡》《换天》《惊世大预言》《乐王》《龙神》《魔女殿》《情约》《时空浪族》《同归于尽》《异能警察》《幽灵船》《最后的战士》《日月当空》(连载中)
史前文明系列:《文明之谜》
武侠小说:《换天》《异能警察》《最后战士 》《乐王》《大唐双龙传》《大剑师》《寻秦记》《星际浪子》《超级战士》《覆雨翻云》《时空浪族》《荆楚争雄记》《诸神之战》《迷失的永恒》《破碎虚空》《尔国临格》《浮沉之主》《龙神》《异灵》《幽灵船》《圣女》《月魔》《光神》《域外天魔》《灵琴杀手》《上帝之谜》《湖祭》《兽性回归》《乌金血剑》《超脑》《情约》《魔女殿》《同归于尽》《创世纪》《蝶梦》《故乡》《边荒传说》《云梦城之谜》《日月当空》
现代小说:《惊世大预言》《封神记》
步非烟:
步非烟(原名辛晓娟),198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学位,中国内地女作家。
2004年获得温瑞安神州奇侠奖,2005年、2006年获黄易武侠文学奖。著名学者孔庆东称步非烟为"大陆武侠作家中最具希望的新星"。她的作品大气磅礴、汪洋恣肆,想像力神秘奇特,笔风变化万端,她开创的女子武侠更被誉为新神话主义、大陆武侠奇幻界想像力的代表。"80后"青年作家 。
步非烟2006年曾发表言论,称“我们如今的新武侠作者们,要敢于革金庸的命”,此言一出,引发轩然大波。步非烟为此做出解释,“新武侠的发展是一个革命的链条,当年是还珠楼主革了三侠五义的命,才开创了新派武侠的先河。然后金庸又革了还珠的命。当金庸成为正统的时候,黄易、温瑞安的创作又被视作是革命的。如今,金古温梁黄都成了正统与经典,是到了我们来说革命的时候了。”
在与王朔论战时展现出的“八风不动”不同,金庸对步非烟进行了直接的“攻击”,对步非烟的小说,金庸说“科幻小说不是武侠小说”,对步非烟其人,金庸表示要劝步非烟改名,因为“在唐朝,有个歌姬叫步非烟”。步非烟做出回应,称“决不改名”。
如今这次论战已过去十年,现在回头再看步非烟的话,其实极有道理,只是用语不当,“革命”二字触动了金庸的神经。其实,步非烟类似的意思,古龙也曾表达过,“金庸先生所创造的武侠小说风格虽然至今还是足以吸引千千万万的读者,但武侠小说还是已到了要求新、求变的时候”,相对和缓一些。不过,结合如今来看,“求新求变”恐怕已不能“救武侠”,也许要做的,是“革武侠的命”。
华音流韶系列:《紫诏天音》、《风月连城》、《彼岸天都》、《海之妖》《曼荼罗》《天剑伦》《雪嫁衣》《梵花坠影》《凤仪》
武林客栈系列:《武林客栈·日曜卷》、《武林客栈·月阙卷》、《武林客栈·星涟卷》
天舞系列(又名《妖气长安》):《天舞·摩云》、《天舞·御龙》、《天舞·.魅月》、《天舞·葬雪》《云中漪兰》
人间六道系列:《修罗道》
九阙梦华系列:《解忧刀》《绝情蛊》
昆仑传说系列:《昆仑劫灰》、《月影传说》、《天烬云殇》
玫瑰帝国系列(填坑中):
正传:《堕天使之心》、《潘多拉之盒》,《荆棘鸟之冠》,《黑羽蝶之翼》,《白蔷薇之祭》
外传:《龙之羽翼》、《无冕之后》(收录《C.C》和《铭记之盟》)、《师》、《凯撒》
《云天之外·木兰花开》系列(填坑中)
舞阳风云录系列:《月出秋山》《芙蓉花落》《塞上秋风》《梵天宝卷》《长空剑诀》《血令梅香》《天罗宝藏》
七宗罪系列:《青螺髻》、《堕天翼》、《玲珑心》、《丁香舌》、《春葱指》、《阴耳风》、《沉脂腕》
其他作品:《剑侠情缘》、《玄武天工》、《飞羽天下》、《鬼族的公主》、《乌衣风流》、《黄金时代》、《华音阁十二月花》、《诗剑七夜谈》
其他知名武侠小说家包括陈青云、柳残阳、上官鼎、曹若冰、东方玉之属,就不再展开赘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上官鼎,这个名字其实是刘兆玄、刘兆黎、刘兆凯三兄弟合用笔名,刘兆玄为主要执笔人。刘兆玄,1943年5月10日生于湖南浏阳。台湾空军司令刘国运上将五子。上官鼎的武侠小说,为其早年之事,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应征代古龙续写《剑毒梅香》,接着以《沉沙谷》一举成名。上官鼎之作,文笔新颖但武打仍不脱旧的传统,又因三兄弟合写而难免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因而,总体成就也不算高。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武侠小说只是刘兆玄的业余爱好,他实际上是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化学博士,武侠小说之外著有无机化学研究专著20余种,这才是他的正经写作。而且,自1979年从加拿大回台湾后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清华大学校长。之后,又转入政界,先后担任台湾“交通部长”、“国家科委主任委员”、“行政院副院长”,最后在马英九任上还担任了“行政院院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注:本文部分内容摘自黑江湖公众号/文献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