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南京农业大学项目部:决胜火神山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攻坚武汉
中建三局南京农业大学项目部:决胜火神山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攻坚武汉彰显着中国建设新速度和湖北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9天时间建成的火神山医院,1月25日正式开工,2月2日交付,火速上马、神速完工,
今天上午9时许,
第一辆救护车驶进武汉火神山医院,
首批病人正式入住这座武汉“小汤山”。
1月25日正式开工,
2月2日交付,
火速上马、神速完工,
9天时间建成的火神山医院,
彰显着中国建设新速度和湖北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
这座国内首屈一指的
呼吸系统传染病医院,
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
可容纳1000多张床位,
成为收治患者的“安全岛”。
面对工期短、任务重、协调难的局面,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在各方鼎力支持下,
实施单位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攻坚克难,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疫情就是命令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项目团队
武汉疫情凶猛。
1月23日,武汉市决定在蔡甸建设武汉“小汤山”——武汉火神山医院。该项目由中建三局牵头实施,武汉建工、武汉市政、汉阳市政等单位参建。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是项目主要承建单位。
随即,中建三局决定即刻调配资源,连夜开展施工。
困难接踵摩肩。场平——现场东西最大高差近10米的地面,既有建筑物需要拆除,还有大量清淤和鱼塘回填工作,但项目临水而建,只有一条主干道,物资交通进出压力巨大。
中建三局深知,这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赛跑。随后,现场成立应急工程建设指挥部,强调不惜一切代价,集中一切人财物,保证建设顺利进行。
1月24日,项目入场挖机95台,推土机33台,压路机5台,自卸车160台,160名管理人员和240名工人集结完毕,并组建起2000人的后备梯队。
除夕当天,施工方累计平整全部场地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开挖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标准游泳池。
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在现场,中建三局成立的8个临时党支部筑起了坚实的战斗堡垒。
为了满足护理和治疗需要,火神山医院建筑总平面图中病房的组成模块是6米长、3米宽的长方形,这样在不同方向排布长方形模块时,一条6米长边刚好对应2条3米长的宽边。而市场上现有集装箱尺寸长6.055米、宽2.99米,与设计尺寸存在细微差距。这看似只是厘米级,但几百个集装箱拼接起来后,误差会达到几米。
这也难不倒建设者,以2990毫米宽对接方向为准,宽边对接缝隙按最小的12毫米控制,长边对接缝隙适当扩大来消除误差。这样深化设计既达到建筑效果,又兼顾了现场实际。
事实上,这种对集装箱进行“精准定位”的深化设计,是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承建了全国近30座三级甲等医院过程中积累出来的。
高效协同众志成城
建设现场
整个火神山建设现场,中建三局作为牵头方,要组织协调上百家各类专业分包单位。这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协同,实现“1 1>2”的效果?
中建三局火神山医院工程建设现场指挥长邓伟华说:“我们迅速搭建组织体系,现场成立了武汉市城建局、中建三局、分包单位三级指挥作战系统,所有单位凝聚共识、统一调度、互相配合,协同作战”。
在这个5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不断增加,大型机械设备、车辆从300台到近千台,现场作业实行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
1月25日
在设计图纸尚未最终确定的情况下,建设者们提前进场施工,完成大部分地面平整及碎石铺设、细沙回填。
1月26日
防渗层施工全面展开,开始底板钢筋绑扎。
1月27日
大面开始基础钢筋及混凝土施工,首批箱式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
1月28日
1栋双层病房区钢结构初具规模。
1月29日
板房安装完成20%,水电暖用、机电设备同步作业。
1月30日
集装箱板房进场、改装、吊装快速推进。
1月31日
基础混凝土浇筑全面完成。
……
高峰期,中建三局动员管理人员1000余人,作业工人6000余人,调配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截至2月1日,活动板房全部安装完成,机电安装完成70%,道路、医疗配套设施施工全面推进。
“以更坚决态度、更果断行动,投入最优秀队伍、最优质资源,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举全集团之力,确保迅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周乃翔向全系统发出了动员令。
2月2日,火神山医院交付!
标准更胜北京小汤山
建设好的病房
从空中俯瞰,火神山两栋住院楼,中间是医护房两边病房布设。以一号病房楼为例,中间的长走道,功能为医护人员通道和办公区域,可连接9个病房区,站在走道里可步行至任何一间病房。
中建三局现场指挥部总工余地华说,火神山医院是国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医院,规模质量、设计、医疗设备都优于或高于北京小汤山。医院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高于现有传染病医院的防护隔离标准,设有接诊室、负压病房楼、重症监护室、CT室、手术室、检验室、网络病房、垃圾处、垃圾暂存间、救护车洗消间等,功能齐全。
项目设计总负责人汤群则表示,火神山医院采用战地医院形式,进行了特殊的空间布置,如同给市民戴口罩,把患者和医护人员活动空间作了有效隔离。
医院有严格的污染区和洁净区划分,采取“双分离”设计。其中,医护人员从中轴核心的走道经过层层更衣和卫生通过区进入院区,进行检查治疗和看护,患者有专门通道进入院区,使交通路线、活动空间分区分流,实现“医患隔离通道分离”;紧邻医院的武汉职工疗养院将作为医护人员住宿区,实现“医疗区和生活区分离”。
余地华还表示,火神山医院严格按照《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实施,铺设了5万平方米的防渗膜,覆盖整个院区,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还安装了雨水、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多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入市政管网。
余地华说,医院每间病房均分别单独设置不循环利用的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它们共同构成负压系统,使病房保持新鲜空气的持续供应,排出气体经消毒后才会排入空气中。
近期,原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张雁灵专程来武汉考察火神山医院后评价,火神山医院“总体非常好”。
9天争分夺秒:建筑铁娘子军鏖战火神山
莫惧病毒肆虐难,
三局鏖战火神山。
总包巾帼齐上阵,
但看春回大武汉。
在具体负责实施
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中,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全体人员
团结一心,勇往直前,
按时保质完成了建设任务。
中建三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徐平说,
在这些建设者中,
有18名总包工地“铁娘子”,
她们告别家人,褪下红妆,
穿上工装,挂帅出征。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
今日,楚天都市报记者
走近其中8名工地“铁娘子”,
倾听她们的故事。
王晓红:通盘协调4大任务
她说:“我家两代人都是中建三局职工,争先精神早已刻在我的心里。”
她说:“国事当头,我们三局人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
她是王晓红,今年53岁,从业30多年,全国各地100多个重点工程项目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从火神山医院场平开始,她就一心扑在工地上,主要负责图纸、技术、物资、现场等4大方面的通盘协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每天上百个电话、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已是常态。
她也是火神山医院项目钢结构施工部分的“主心骨”,作为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钢结构专家,她一到现场,同事们都像打了一针“强心剂”。
她说:待到春花烂漫时,此城必安好。
孙燕芳:“逆行”16小时回汉
她说:“作为企业的一分子,这个时候必须回来。”
她叫孙燕芳。1月23日晚,身在汕头老家的她接到建设火神山医院的消息,紧急联系所需后勤物资,从吃穿住行必需品到疫情防控的每个细节,她沉着应对,第一时间组织资源,分工联系。
1月27日一早,她终于拿到了出城通行证,一路向北回汉。
跨越1280公里,驾驶16小时,她逆行回汉。
“师傅,吃饭了吗?”现场1000多名工人,她的一幅亮嗓成了冬日里的阳光,确保搞好所有工人的“饱肚子工程”。
非常时期,施工人员的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她组织团队每4个小时为工人更换口罩,每日对现场、办公区、生活区消毒,兜里揣的都是手套、创可贴、碘酒等劳保用品。
她说:“守护武汉这座城,也是守护我们的企业。”
张芬:顶着39度高烧坚守岗位
她说:“以前,别人叫我‘工地铁娘子’。这个时候,哪能掉链子。”
她叫张芬。大年三十前夕,她患了一场重感冒,当时正在筹备工程装备科技公司的工作会,她顶着39度高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丈夫心疼她,叮嘱她要好好休息。
谁知,感冒还没彻底好,她又主动报名参与火神山医院的建设。
作为项目资源保障组的成员,她主要负责与打包箱、物流等供应商签订合同、安排付款等工作,所有款项日清日结,工作量可想而知。
为了配合后期审计工作,她要牵头完成采购物资收料、验收和结算工作,保证财务清晰,有依有据,每天工作都长达12小时以上。
她说:“不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我会后悔一辈子。”
韩建英:要给6岁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
她说:“哪怕要我们一个个去接,我也要把他们接来。”
她叫韩建英,家在武汉,但自己长期在郑州项目工作。6岁的女儿天天盼着她回家过年,然而没呆上3天,她就投入到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中。
“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保障你们的健康安全。”“现在疫情紧张,能不能安排工人加班尽快出料?”
在春节和“疫情”的双重阻力下,寻找劳动力、生产材料成了建立火神山医院的难题。她一个个拨打工友和家属的电话,对于大家的担心和焦虑,她解释了一遍又一遍,她说:“我很能理解他们的顾虑,我能做的就是提供一切资源帮助工友上岗,哪怕要我们一个个去接,我也要把他们接来。”
每晚10点多,她回到家里,却不敢与家人见面,把自己隔离在一个小房间。
她说:“家人和建设任务都很重要,唯有把自己隔离起来才能两者兼顾。”
杨宁:
“女掌舵”协调826箱物资到工地
她说:“以前是与工期争时间,这一次,是为生命争取时间,哪怕一分一秒,也不容耽误。”
她是杨宁。春节前夕,正在休息的她接到参建项目的通知。
工程建设,资源运输是首要保障!挂了电话,她立即了解运输车辆的资源状况,着手联系调配运输车,火速赶往项目现场。
找车辆,查路线,寻司机,寻物资……她一直在现场调度。1月24日,大年三十,一早,各地方组织的集装箱资源及时到达现场。
截至1月29日凌晨1点,826套集装箱物资运达工地,运输量累计达123车次,她保质保量执行了运输任务。
她说:“为工程‘保驾护航’是本分。只是,这一次的本分,一定要做得更加出色。”
胡菊生:全力保障物资供应
她说:“国之重任,义无反顾。”
她是胡菊生。大年三十,她正在高速公路上,准备驾车回安徽过年。这时,她接到了电话。“胡姐,火神山医院现场急缺材料员,您能否来前来支援?”
没有一丝犹豫,她立刻答应,一边找高速出口再掉头,一边给安徽老家打电话连连致歉。
3个小时候,她赶到了达火神山项目现场,随后便一头扎进物资清点工作当中,饿了,盒饭对付,渴了,少喝水,只是为了少去洗手间,以多挤出一些时间。
谈及努力,她只是说,快点儿再快点儿,让医院早日建好,早日收治病人。这也是现场所有建设者的心声。
如今,她依然在火神山医院负责收尾。
她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希望,春天早日到来。”
汤丽华:喊出一条条“生命动线”
她说:“危机时刻,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只要人在,任何难题都可以解决。”
得知公司承建火神山医院的消息,她第一时间请缨。
大年三十,她没有和家人吃团圆饭,而是赶到了项目现场。医院建设材料众多,仅安装材料就多达上千种。
验收、发放、指挥搬运,每天7点半她就到了现场,晚上11点多才离开。
许多时候,货车司机对于项目入口不熟悉,她还需要步行带路;工人不够的时候,她还亲自上手卸货;进货高峰期,她6个小时没有吃一顿饭、喝一口水。
尽管家就在武汉,但她迄今没有回过家。她挺着喊哑了的嗓子为物资转运开辟出了一条条“生命动线”。
她说:“武汉是我的家,我会用尽全力保护她。”
潘妍君:小小身子迸发大大能量
她说:“这个时候,女人也要当做男人来拼。”
她叫潘妍君,两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娃刚做完手术,正在恢复期间。自从来到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她就再没回过家,孩子都留给外公外婆在照顾。
娇小的身材,勤快的脚步,坚定的身影。她是火神山医院项目的后勤管家,至今她已在现场连续奋战了整整一周。
办公区布置,调配物资,项目人员吃住行……一天下来,她电话就得至少打500个。尽管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但她的手机一刻也不敢关机,随时待命。她说,哪份工作不辛苦呢。在一线抢进度的施工人员更辛苦,为他们做好服务是职责,也是使命。
她说:“心之所系,行之所向。守护我们的城市,大家义无反顾,向前走,不回头。”
文:楚天都市报记者 林永俊 马清妮
通讯员 王腾 彭焕 吕莉
图: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