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事:莫言曾对女作家说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事:莫言曾对女作家说作为中美关系松动之后第一位回国探访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对中美文化交流起到了推进作用,在促进两国建交、合作方面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后为更好的投身于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杨振宁毅然回国,重归中国国籍。杨振宁右一杨振宁先生于1957乃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莫言先生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两位先后荣获了诺贝尔奖项殊荣的先生,在公开场合中,鲜少有共同公开露面的时刻,但在2013年5月之时,他们二人共同出席了一次节目录制,并且就“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这一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在山东高密,是中国知名的作家,其代表作品主要为《红高粱》、《蛙》等多部作品。作为一个对故乡具有强烈情怀的文学创作者,莫言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带着独具个人色彩的乡愁。而当莫言正当年幼时,杨振宁已然在国外开拓出了自己的事业。当然,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他也未曾忘记关切祖国的境况。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个人,倘若能力出众、才情过人,纵然一路行走一路探索,亦有何人会不知晓呢?
世间万物,是非曲直,功过千万,唯有真正适应这个时代,并且为这个时代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方能成为千万人中最为耀眼且备受关注之人。
如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荣获者莫言,他凭借自身才情被世界认可,但面对女作家的提问,还是会说若他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奖,且看他还会不会如此低调。
莫言
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于1957乃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莫言先生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两位先后荣获了诺贝尔奖项殊荣的先生,在公开场合中,鲜少有共同公开露面的时刻,但在2013年5月之时,他们二人共同出席了一次节目录制,并且就“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这一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在山东高密,是中国知名的作家,其代表作品主要为《红高粱》、《蛙》等多部作品。作为一个对故乡具有强烈情怀的文学创作者,莫言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带着独具个人色彩的乡愁。
而当莫言正当年幼时,杨振宁已然在国外开拓出了自己的事业。当然,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他也未曾忘记关切祖国的境况。
杨振宁右一
作为中美关系松动之后第一位回国探访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对中美文化交流起到了推进作用,在促进两国建交、合作方面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后为更好的投身于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杨振宁毅然回国,重归中国国籍。
杨振宁虽然年事已高,却一直在科学事业上发光发热,而莫言则在文学创作之路上不断前行。他们二位,一位专注于科学,一位专注于文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一场深度的探讨和对话,却将二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在谈话的过程之中,更是揭露了很多现实的状况和大众普遍的看法,值得众人深思。
女作家的提问曾经,莫言被一个女作家提问,为何获得了诺贝尔奖以后依旧如此的低调。莫言回应道:“若我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奖,你看我还会不会低调。”这样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史上几乎被铭刻的人,为何会发出如此感慨呢?在莫言和杨振宁的对话中,其实很容易看出一些端倪。
当时的录制现场,除却莫言和杨振宁之外,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主持人——中国著名国学大师范曾,三位大师级别的人物齐聚一堂,他们的对话深度和高度,自然可窥一斑。
他们的对话中,包含了对于天才的看法和界定,对于文学和科学的自我见解。同时,在三位大师之间的思想碰撞中,还能够清晰可见莫言对于杨振宁的羡慕和欣赏之情。
作为一个善用文字的人,莫言对于“科学和文学的区分、界定”可谓描述的十分到位且精准,直戳了许多人的内心。莫言道杨振宁先生所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科学家的发现的证明,并且这个发现已经被世界所认可,或许已经被载入教科书成为了一条定律。
对于科学上的不服气,十分直接了当,倘若不甘,便自行研究,争取超越,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突破、超越,甚至是证明前者的错误,这都是肉眼可见之功绩,这份功绩放入实物当中,甚至是可以丈量的。
但文学无法如此,一万个读者便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文学的理念和感受都是不同的,谁都无法代表任何人去界定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因为没有一个守恒的判断标准,因为是这些纯感受、体会性的东西,所以便很难做出抉择和判断。
所以,莫言才会表达自己对于杨振宁的钦佩之情,并且偶尔开玩笑也会表示,倘若有下辈子要去学物理。
确实,在科学的世界中,或许便是非黑即白的存在,对还是错,通过不断的实验积累可以验证。但在文学的世界中,一切都是未知,单凭读者的感受,一些作品,或许被部分人奉为经典、赞不绝口,却又可能被另一部分人嫌弃不耻。而这,或许便是莫言想要表达的思想主旨,也是他想到道出的内心委屈。
主观和客观,本身便是两个相对性的判断。好比考试,数学、物理一类的理科学科,总有一个标准答案可以作为判断依据,但放在语文身上,除却那些约定俗成和死记硬背,一般主观性的理解,例如作文之类的,便是单看判卷者的喜恶了。
而在大众主流的潜意识当中,总是理科为重,文科次之。常言道:学好理科走天下,足以证明了主流思想的差距。不论如何辩解,这都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偏理轻文,这是一个大趋势的情况。
纵然众人对于古诗词或许都是朗朗上口,所谓的“李杜诗篇万口传”又能如何,终究抵不过对动手实操的看重和偏爱。
即便莫言和杨振宁都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在众人心中,二人的分量和地位,或许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吧。而莫言,又何尝不是如此自我感觉,才会冒出下辈子要学物理的话茬呢。
但文学就真的不好吗?想来并非如此,倘若文学不好,何来如此多的优秀作品流传至今呢,何来那些耳熟能详的诗文作者呢,何来现如今众人丰富多元的精神生活呢?
文学和科学,在生活中,同样重要,只是各自的领域不同,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在造福人类。文学丰富精神世界的,科学改善物质世界,这一切,并不会互相矛盾,只有一同发展,齐头并进,方能够缔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
文学和科学的激荡杨振宁出自书香门第,莫言扎根于农村,两个人,原本代表的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但这看似鲜明的对比差距,最终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
在科学家眼中,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文学家对其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可是对于美好的事物,二者都是抱有欣赏的目光的。
正如杨振宁所言,科学史发现一些现实存在的事物,文学则是在发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二者相比谁更伟大,显然毫无意义。在杨振宁关于“爱迪生来到二十一世纪最稀奇的事物”的假设中,他和莫言更是思维同步,都将目光锁定在了“手机”之上。
对比莫言对于科学的羡慕,杨振宁则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的敬意,他说文学比科学更加复杂,科学类的奖项在诺贝尔奖中几乎毫无争议,但对文学家总是众说纷纭,这足以说明其之奥妙。
而对于中国国内现今对于科学的偏爱,杨振宁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这是时代烙印在国人心中的伤痛,因近代的压迫和剥削,导致近代中国的科学并未良好的发展起来。在这样的趋势下,科学一事,便成为了人们内心的执念和渴望,故加深了对于科学的喜爱。
文学家在创作中,是带着传统特色的,他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字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而科学无国界,那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贡献的存在,也容易被人所理解。但倘若不生活在中国的国度,对于理解这些包含中国特色的文学创作,自然是无法全面了解和体会的。
而且,将目光聚焦在国内的背景中,倒不如更加着眼于世界和未来,中国梦的发展,将是如何的波澜壮阔和雄伟。
他们心中的中国梦莫言说,倘若他获得的是诺贝尔奖,且看他是否如今日一般低调。杨振宁说,文学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两位如斯成功之人,都对对方的领域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钦佩之情,而他们对于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又有着各自的见解。
莫言表示,中国梦便是“天上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开拓更大的领域。杨振宁则立足于当下,希望中国的发展一片大好,国人都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
对于科学的研究,是需要有浓厚兴趣作为基础的,这是支撑枯燥且反复的实验、研究过程中的动力。不断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在“柳暗花明之时又一村”,最终得到一个结果。
同样的,对于文学亦是如此,没有兴趣,如何能够支撑如此庞大的创作框架,唯有在不断细化之中,才能够体味更加美好的收获,最终呈现出一本作品。
关于幻想科学和文学这件事情,杨振宁毫不避讳的问过莫言。莫言笑着表示,自己虽然数理化不太理想,但是这并不妨碍作家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描述。
他们会运用天马行空的辞藻来表达自己思想世界中的美好,这是文学家对于科学世界的猜想,这份猜想建立在日常的积累和经验之上。这也是科学家和文学家的不同,前者的猜想需要实验验证,后者的猜想只需要自我圆满便可。
而莫言对于女作家的回应,便是他对科学的敬畏之心,他觉得自己得了诺贝尔物理奖或许便不是如此低调了,但杨振宁用事实告诉了他,文学是一件十分崇高之事。他们二人的思想碰撞,带给众人的是无限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