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路雪新品上市,双标的和路雪愤怒的
和路雪新品上市,双标的和路雪愤怒的一个冰淇淋,为何关乎国人的尊严这番言论一出,瞬间引爆了国内互联网,微博话题“#和路雪#”也登上热搜。据微热点数据显示,该微博发布后,“和路雪”话题的热度持续攀升,在全网关键词中,“低端”“不一致”等负面词汇也开始涌现。(图源:新浪微博“游戏打折情报”)事情的起因,要从2021年7月30日说起,彼时,微博账号“游戏打折情报”发文称,“和路雪(联合利华)的所有产品都是垃圾,包括梦龙”,直指国内版梦龙采用的是大比例植物油,而欧洲版梦龙却是采用的牛奶制作,存在双标行为。(图源:微热点)
来源丨i网红头条(ID:WHTT1111)
文丨田龙滨
编辑丨陈琛
和路雪“双标”相关的舆情仍在发酵中,但它却选择了“冷处理”:自2021年8月2日以后,和路雪官方微博不再发布新内容,其官方抖音号也暂停了发布内容和直播带货。而据了解,在该舆情发酵前,和路雪官方抖音号自2021年3月份开启带货首播后,其断播天数从未超过2天。
(图源:新浪微博“游戏打折情报”)
事情的起因,要从2021年7月30日说起,彼时,微博账号“游戏打折情报”发文称,“和路雪(联合利华)的所有产品都是垃圾,包括梦龙”,直指国内版梦龙采用的是大比例植物油,而欧洲版梦龙却是采用的牛奶制作,存在双标行为。
(图源:微热点)
这番言论一出,瞬间引爆了国内互联网,微博话题“#和路雪#”也登上热搜。据微热点数据显示,该微博发布后,“和路雪”话题的热度持续攀升,在全网关键词中,“低端”“不一致”等负面词汇也开始涌现。
一个冰淇淋,为何关乎国人的尊严
“高贵的西方人可以吃牛奶,中国人吃了就是浪费了,只能吃便宜的植物油脂,别PUA(泛指用打压的方式摧毁正常人的理性,使之产生不正常迷恋的手段)中国人了。”
(图源:新浪微博“梦龙MAGNUM”)
从梦龙官方微博评论区这则点赞最多的留言中不难发现,这次舆论危机的重点,已经由价格与品质不匹配的心理不平衡,被导向了带有民族主义情绪的“歧视中国人”和“中国人不配吃牛奶”。
一个冰淇淋如何关联上民族尊严?其实,引导舆情走向的祸根,早在2021年上半年就埋下了。
当时,网络上有一批诸如“中国人的肉蛋奶消费,为什么会影响到巴西热带雨林的存亡”,“中国人对海鲜贪得无厌的胃口,耗尽世界渔业资源”之类,打着环保名义,夹带私货的观点出现。
(图源:新浪微博“C科技”)
这些观点引发了全网的声讨,网友将此次事件视为“捍卫中国人享用肉蛋奶”权力的一件大事;而随着一批发布过相似内容的自媒体,在2021年7月中旬被集体封禁,这场舆情也告一段落。但是,网民们对吃肉蛋奶合理性的捍卫情绪,依旧回荡在互联网中。
因此,当和路雪在回应(该回应现已删除)中写道:“由我们这个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的冰淇淋品牌,分享一下冰淇淋的那些事……我们不断探索以植物为基础的研究,追求美味的同时也希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之后会有更多的植物基产品加入到我们的产品线中。”
这套“环保 素食”的组合牌一经打出,网友们关于那场“肉蛋奶保卫战”的记忆迅速唤醒。这则回应非但没有平息网友的怒火,反而成为将舆情引向“歧视中国人”的导火索。
2021年8月2日,和路雪官方抖音号“和路雪一起吃雪糕”像往常一样开播,但在网友对“热搜”相关话题的诘问中,它又匆匆下播,仅短暂地开播了10分钟。
截至2021年8月8日,和路雪官方抖音号“和路雪一起吃雪糕”仍未开播。这场舆论的“海啸”,也仍未有停下的迹象。
品牌与KOL的决裂
和路雪此次的公关危机背后,同样反应出消费者心态的变化:消费者在决定购买一个产品前,不再只信任一众KOL(关键意见领袖)的吹捧,而是同样关注品牌、产品的负面消息。
“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我会先点开评价,去筛选差评看。对网上‘风很大’的一些产品,我的态度也是这样,那些张口‘绝绝子’闭口‘爆赞’的博主评价,我认为参考价值不大。”消费者Mecy向网红头条记者表示。
消费者开始更关注差评了,这点从各大互联网平台上,测评博主愈发强势的影响力中亦能看出。可以预见的是,由一个KOL引发一场品牌舆论危机,恐怕将是以后的一种“新常态”。
无独有偶,2021年7月中旬,在抖音播主“乐乐团长”发布的一则短视频中,指出知名国货品牌雪玲妃存在虚假广告和误导消费者行为,质疑该品牌将皂基配方的洁面乳宣传为氨基酸洗面奶,并宣称适用于“敏感肌”。
(图源:新浪微博“乐乐团长_”)
乐乐团长在其后发布的视频中称,“打假”视频发出后,播放量一度超600万,但遭雪玲妃品牌举报后删除,他点名要求雪玲妃品牌道歉,但对方至今仍未做出官方回应。
据飞瓜数据显示,抖音“雪玲妃官方旗舰店”2021年5月份、6月份的月销售额均在600万元以上,但在7月份月销售额下降为524万元;另一矩阵号“雪玲妃品牌旗舰店”的月销售额,也由6月份的209万元,下降至7月份的83万元。
销售额的下滑,是否与乐乐团长“打假”事件有关,目前仍不得而知。但是,现在通过抖音搜索“雪玲妃”关键字时,批评雪玲妃的播主已经不在少数。
不管是和路雪被吐槽“物与价不匹配”,还是雪玲妃被质疑“虚假宣传”,从消费者的网络情绪中其实不难看出,他们对真实使用反馈的需求明显更强了。这意味着,品牌也该学会和消费者的“真实评价”打交道,而不是沉浸在品宣矩阵的一片喝彩声中。
当越来越多的KOL开始批评品牌,消费者自发化身为愤怒的“打假人”时,他们所期待的,或许正是让品牌关注的重点回归产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