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森敢死队哪年播的:加里森敢死队那么火
加里森敢死队哪年播的:加里森敢死队那么火起码在当年还是很另类的,如果放在现在评价的话,说是“抗德神剧”也不是不行。这么一部电视剧,算是战争剧吗?《加里森敢死队》一共26集,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后期,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个美军小分队在欧洲德战区的特种作战任务。小分队由中尉加里森负责,所以叫做加里森敢死队。小分队成员是一帮有特殊技能的囚犯,分别是擅长演戏诈骗的戏子、飞刀高手酋长、一专多能的大盗卡西诺和动手能力强的小偷高涅夫。其实本来还有一位叫惠勒的队员,不过在第一集里就因为贪财被干掉了。《加里森敢死队》是一部单元剧,每一集里小分队都要执行一个任务,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克服,然后顺利完成一些如“营救、暗杀、偷盗”等高难度的任务。
现在的玩具越来越高级,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花样百出。
在笔者小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最受欢迎的玩具居然是小刀,大部分小刀还都是自制的,玩儿的方法很简单但也有难度。找一棵大树,几个孩子站在几米外,瞄准,飞刀,看谁能一刀扎中。想降低难度可以找门板,想提高难度就找更细的小树。
相信很多中年人都会猜到了,这种玩儿飞刀的热潮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引发这股热潮的,则是那部红极一时的《加里森敢死队》。
一、另类的战争剧
《加里森敢死队》一共26集,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后期,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个美军小分队在欧洲德战区的特种作战任务。小分队由中尉加里森负责,所以叫做加里森敢死队。
小分队成员是一帮有特殊技能的囚犯,分别是擅长演戏诈骗的戏子、飞刀高手酋长、一专多能的大盗卡西诺和动手能力强的小偷高涅夫。其实本来还有一位叫惠勒的队员,不过在第一集里就因为贪财被干掉了。
《加里森敢死队》是一部单元剧,每一集里小分队都要执行一个任务,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克服,然后顺利完成一些如“营救、暗杀、偷盗”等高难度的任务。
这么一部电视剧,算是战争剧吗?
起码在当年还是很另类的,如果放在现在评价的话,说是“抗德神剧”也不是不行。
二、《加里森敢死队》为何那么火?
《加里森敢死队》是进入我国电视台的第二部美剧,第一部是《大西洋底来的人》,那部科幻片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还带动了蛤蟆镜的流行。没想到,第二部《加里森敢死队》更火。
这部电视剧在中国爆火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不一样的战斗英雄
在《加里森敢死队》之前,我们看到的战斗英雄尤其是敌占区的战斗英雄都是李向阳、高传宝、罗金宝这样的,他们勇敢坚强,品德高尚,是有口皆碑的英雄模范,这样的英雄形象影响了我们很长时间。
而《加里森敢死队》里除了中尉之外,其他几位“战斗英雄”的出身都存在问题,而且在执行任务中也会暴露一些劣根性,这种不完美的英雄形象现在不算啥,就跟李云龙似的,但在1980年可是相当有冲击力。
2、鲜明的人物性格
如果卡西诺、酋长等人只是简单的善恶面目组合的人物,那《加里森敢死队》也不会有多大魅力。
关键是,五位队员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不是简单的善恶和好坏,他们在剧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怯懦,博爱和自私,鲁莽和认真,稳重和诙谐,都非常人性化和生活化。而且队员之间从不信任到信任,从公事公办到荣辱与共,他们之间的关系进化也是一大看点。
3、经典配音
《加里森敢死队》的配音几乎动用了当时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最强阵容,虽然主角只有五位,但其他优秀配音演员都参与了配角的配音,有的人比如丁建华、翁振新等人都配了好几个角色。
五位主力配音演员几乎是彼时上译厂的最强阵容之一。童自荣配音中尉,这也是他和佐罗并列的一个经典角色。乔榛配音戏子,本身声音比较温文尔雅的乔榛就非常适合塑造深情的中年男人。
年轻的酋长则是由施融配音,他最著名的角色是弗兰茨皇帝。高涅夫的配音演员则有些意外,宝刀不老的尚华担当了这位年轻小偷的配音。而卡西诺的配音则是由“矢村警长”杨成纯负责。
应该说,这个主力阵容再加上全厂配音的各种配角,让《加里森敢死队》成为上译厂的一个经典配音代表作。唯一的遗憾是,邱岳峰半年前离世,不然的话,高涅夫这个角色也很适合他。
而《加里森敢死队》中队员喊中尉的称呼“头儿”,如果直译的话似乎应该是领导,这显然不太符合电视剧气氛。上译厂厂长陈叙一回家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给出了“头儿”这个词儿,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从此,我们日常生活中称呼上级时也多了一个选择“头儿”。
4、场面和动作
《加里森敢死队》五位成员,其形象即使放在现在也非常吸引眼球,从职业军人到浪荡少年,从稳重绅士到诙谐小伙,每个人除了各自形象特色外还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扮酷,用一句时髦话讲,这就是五位行走的荷尔蒙啊。
该剧层出不穷的创意和各种经典场面也让当年的中国观众耳目一新,毕竟战争片看多了,但这样花哨的战争片却是罕见的。
此外,不得不提的就是酋长,这位带有一半印第安血统的帅小伙使的一手好飞刀,他也成了孩子们拼命模仿的对象。
无独有偶,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当饰演酋长的布兰登走到大街上时,经常有美国少年拦住他,然后递过一把飞刀让他露一手。其实,酋长的那些飞刀戏都是电视效果,布兰登根本不会,他每次都推托:“你这把刀不趁手。”
也就是凭借飞刀绝技,布兰登成为他们剧组里第一位出名走红的演员,由于《加里森敢死队》是周播剧,而且是一边拍一边播,走红的酋长就开着崭新的劳斯莱斯去片场拍戏。高涅夫来了一句“开这种车的人都是司机”,酋长就再也不开了。
三、停拍和停播
《加里森敢死队》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很火,1980年引入到国内后更为火爆,但为何这部经典剧只有26集,在国内更是只播了16集就戛然而止呢?
在美国,《加里森敢死队》的拍摄似乎有些生不逢时,彼时的美国正在经历越战,电视剧中的暴力战争场面容易引发青年效仿,而且也不符合当年的反战潮流,因此该剧最终难逃被停拍的命运。
同时,《加里森敢死队》被停拍据说还有一个“抗德神剧”的问题,很多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对该剧持批评态度,认为该剧简化并娱乐化了残酷的二战,老军人们的态度就像咱们现在批评“神剧”一样,因此这个原因也被认为是《加里森敢死队》停播缘由之一。
而在国内,情况似乎更为复杂一些。有人说《加里森敢死队》停播是因为很多青年人效仿该剧中的角色,不光学酋长玩儿飞刀,还有人学卡西诺撬保险柜,学高涅夫小偷小摸。更有甚者,一些地区还有待业青年组织在一起,也搞起了什么“敢死队”,引起群众的不满和不安。
但是,也有人说当年我国电视机普及率很低,不会有那么多青年看到这部电视剧。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算问题。因为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完16集电视剧,但多少都会听说,口口相传之下一些内容更容易跑偏,到最后电视剧的真实面目反而被歪曲了,只留下了糟粕。
不管怎么说,2003年出版的《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一书给出了最终答案:该剧被认为是一部打斗胡闹的纯娱乐片,没有艺术价值,所以导致停播。等到1992年再播出剩下的10集时,该剧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那种轰动效应。
祸不单行,《加里森敢死队》的原始拷贝后来也在一次火灾中烧毁。也许,正是由于遭遇了停拍、停播和火灾这些厄运,才让《加里森敢死队》那种带有缺憾的经典形象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