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打造民生幸福之城:宝安聚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

打造民生幸福之城:宝安聚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思路一变天地宽。全区公办园总数由最初的20所,迅速增至2020年的183所、去年的186所和目前的201所,公办园在园儿童从5616名增至7.4万名。为持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宝安在全市率先提出“民转公”设想,率先明确“收转为主、新建为辅”的公办园建设思路,率先提出“转型、回收、新建”三种公办幼儿园建设方案。关键词:幼有善育今年新增14所公办幼儿园今年秋季新学期,宝安集中开办了14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学位5460座,其中位于航城、桃源居片区的4所民转公幼儿园,创下“当天接单、当晚座谈、当日同意、次日签约”的攻坚战果,又一次跑出保障幼有善育的加速度。

打造民生幸福之城:宝安聚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1)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为人民谋幸福,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也是各级政府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

宝安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利民为本,将“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前进动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区第七次党代会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宝安要加快“打造高品质民生幸福城”。

方向既定,勇毅前行。全区各民生保障部门快行动、敢突破,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持续用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随着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并生根,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打造民生幸福之城:宝安聚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2)

秋季新学期,宝安“14 3”所公办新校集中亮相,龙津中学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幼有善育

今年新增14所公办幼儿园

今年秋季新学期,宝安集中开办了14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学位5460座,其中位于航城、桃源居片区的4所民转公幼儿园,创下“当天接单、当晚座谈、当日同意、次日签约”的攻坚战果,又一次跑出保障幼有善育的加速度。

为持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宝安在全市率先提出“民转公”设想,率先明确“收转为主、新建为辅”的公办园建设思路,率先提出“转型、回收、新建”三种公办幼儿园建设方案。

思路一变天地宽。全区公办园总数由最初的20所,迅速增至2020年的183所、去年的186所和目前的201所,公办园在园儿童从5616名增至7.4万名。

“十四五”期间,宝安还将超常规推进学位建设,据初步统计,将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96万座,预计到2025年,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将达85%以上,全区幼有善育水平将进一步跃升。

关键词:学有优教

建一所优一所,办一所优一所

学有优教,是一座城市最靓丽的名片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秋季新学期,宝安“14 3”所公办新校集中亮相,新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92万座,公办高中学位0.78万座,一年新增公办学校及公办学位数量,双双刷新历史新高。

学有优教,量质齐升。在区委区政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指引下,宝安教育通过分层分类、精准培养,高标准抓好新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教研员、校长、园长等“六支队伍”建设,雏鹰高飞、新秀蜕变、薪火相传,名师大区峥嵘初现。

教师为要,课程为基。区政府携手中国教育学会,启动为期3年的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学校课程发展”项目,专家团队倾囊指导、项目学校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切实将因材施教、减负增效落实落细,推进全区学校高质量发展,先行成示范、领跑树标杆。

关键词:劳有厚得

全力构筑“1 3 14 27”工作体系

就业、创业,是劳动的两种方式;丰厚的报酬,是对劳动和奋斗最好的褒奖。

在宝安由“人口大区”向“人才强区”跨越的新征程中,区人力资源局准确把握“湾区所向”,主动对标对表区委区政府“422133”发展密码,创新构筑“1 3 14 27”工作体系,通过迅速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构建全流程就业保障、全方位人才服务、全覆盖劳动关系现代化治理等三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立提升线上云聘、创新创业、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劳动争议前置化解、劳动关系专家队伍建设、劳动争议简易速裁等14个战略平台;落实落细27项工作要点,切实保障劳有厚得,持续夯实民生基底。

迄今,宝安成功创建省市区级创业孵化基地61家,总量居全市首位。这些基地,成为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劳动厚得的完美载体。

关键词:病有良医

年内完成新建12家社康机构

健康至上,生命为先。9月28日,宝安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二期)项目4号体检康复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项目建成启用后将新增2300余张床位,全院床位达到3300张,是该院现有床位数的3.3倍!

病,既要有所医,更要有良医。宝安持续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补弱促强。“十四五”期间,区内将有9个区投区建医院项目、3个市投市建项目、1个高端民营医院项目、N个社会办专科医院项目落地,建成高水平医疗中心3家、专科医院3家,总病床数达到14500张,社康机构总数达180家以上。

目前,区内三级甲等医院增至5家;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扩建(二期)等3家市投市建医院项目稳步推进;全区已建成社康169家,夯实“15分钟社区健康服务圈”,让病有良医离群众更“近”一步。

关键词:老有颐养

全市最大区级公办养老院年底竣工

颐养天年,是每一位老年人的幸福憧憬。《宝安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于9月6日起实施,有效期2年,作为配套文件的《宝安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实施指引》亦同步实施。此举,成为区民政部门推动建设“老有颐养”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宝安现有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近20万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逾4万人。为适应新时期养老服务需求,宝安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培育本土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品牌,目前已建成长者家园、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设施59个,数量为全市各区之首。

与此同时,宝安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守护“最美夕阳红”。全市规模最大的区级公办养老院春晖苑,现已进入工程收尾和验收阶段,预计今年底竣工交付,明年投入使用。

关键词:住有宜居

高质量打造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住有宜居,是宝安支撑人口结构优化的重要基石、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不久前,位于尖岗山片区的安居鸿栖台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项目建成后可提供人才住房1666套。

今年以来,全区多个公共住房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深圳首个利用国有存量用地开发建设公共住房——安居空港花园、安居福厦里、燕和苑项目封顶;规模化租赁示范项目——中粮大悦乐邑洪浪北店,开业即100%满租。

为实现住房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宝安区住建局紧抓总量保障、供需匹配、品质提升三大任务,构建住房发展重点项目库,并在全市率先开展住房发展与居住布局研究,计划“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各类住房16万套、新增住房供应10万套,其中建设一批商品住房、一大批国际化人才住房,规模化盘活一大批配套宿舍,综合整治一大批城中村,成为主要路径。

关键词:弱有众扶

让弱幼病残得到关爱救助

发展为了人民,成果人民共享。宝安区精准施策、多点发力,确保在奔向幸福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最后一米”成功打通。目前,全区已建成一家区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0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24家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点,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全覆盖。

同时,宝安建立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定点结算服务全覆盖;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建立低收入家庭经济信息比对平台。

区慈善会相继设立21个冠名基金、11个专项资金,并创新开展慈善“微救助”,让有困难的人及时得到救助。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正金 黄芳 张萍 罗裕昭(资料图片)

编辑 汪文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