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所以,公路车所面对的潜在摔车受伤风险更高。环法传奇弗鲁姆,就因横风发生严重摔车,错失2019环法,至今仍在恢复中。除此之外,由于公路骑行多在开发的铺装道路上,道路上的其他交通参与者也是公路骑行安全的影响因素,如逆行的电动车、突然打开的车门、闯红灯的行人......这些都是公路骑行中的潜在威胁。骑行环境(潜在危险)山地骑行在国内大体上多数都为本地车友在天然道路上修缮的XC路线、林道道路或速降赛道,部分地区也拥有专业的山地车公园和专业赛道。山地车受赛道本身影响较大,换言之,赛道越难对于车手来说其受伤的潜在可能就会越大。对于山地骑行来说,乱石或岩石路段会是最为容易受伤的地方。例如,在ENDURO世界系列赛(EWS)中60%的受伤发生在乱石或岩石路段,56%肩锁骨骨折和66%的手臂骨折也发生在这儿。除此之外,骑行时的天气也会是一项较为影响的因素,湿滑的路面会增加车手的摔车几率,但对受伤概率并没有过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1)

山地和公路是最为基本且常见的骑行玩法,关于两者的讨论也层出不穷。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山地骑行和公路骑行哪个更安全。

注意:本文无意引战,只希望跟大家聊聊山地车运动与公路车运动中的风险因素。只有预判风险,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安心地享受自行车运动的快乐。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2)

接下来我们将从骑行环境、受伤比例、受伤原因、受伤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公路骑行和山地骑行的风险因素。

基于笔者的骑行经历和对身边骑友的调查,以及相关数据和相关实例撰写,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意见。(只考虑纯正的山地骑行和公路骑行,山马等不在讨论范围。)

骑行环境(潜在危险)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3)

山地骑行在国内大体上多数都为本地车友在天然道路上修缮的XC路线、林道道路或速降赛道,部分地区也拥有专业的山地车公园和专业赛道。山地车受赛道本身影响较大,换言之,赛道越难对于车手来说其受伤的潜在可能就会越大。对于山地骑行来说,乱石或岩石路段会是最为容易受伤的地方。例如,在ENDURO世界系列赛(EWS)中60%的受伤发生在乱石或岩石路段,56%肩锁骨骨折和66%的手臂骨折也发生在这儿。除此之外,骑行时的天气也会是一项较为影响的因素,湿滑的路面会增加车手的摔车几率,但对受伤概率并没有过多的影响(下文会详细分析)。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4)

公路骑行几乎全部在铺装路面进行,偶尔还会在“野路子”(石板、鹅卵石等路面情况)上。但大体上公路骑行受道路本身的影响较少,路线的设置等对此影响不大。主要的影响来自道路的路况,坑坑洼洼的道路除了会增加爆胎几率之外,也增加了摔车和受伤几率,在下坡路段尤其会更加危险。同时,天气同样对于公路骑行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公路车的设计等原因,在雨天下会出现制动力减退(圈刹),抓地力不足等情况的出现,横风也会对此有不小影响,尤其是在车友骑行追求空气动力学增益的车型的时候。

环法传奇弗鲁姆,就因横风发生严重摔车,错失2019环法,至今仍在恢复中。除此之外,由于公路骑行多在开发的铺装道路上,道路上的其他交通参与者也是公路骑行安全的影响因素,如逆行的电动车、突然打开的车门、闯红灯的行人......这些都是公路骑行中的潜在威胁。

所以,公路车所面对的潜在摔车受伤风险更高。

受伤和比赛的关系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5)

山地骑行中大多数的受伤发生在日常训练和骑行中,在比赛和赛前练习中受伤的比重并不是很高。2019年EWS发布的有关车手受伤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有1234例受伤记录,其中66.7%(823例)是在日常训练和骑行中受伤的,剩下的33.3%才是比赛和赛前练习受伤。当然日常训练的时间会比比赛的时间长不少,但笔者想表明在山地骑行中,赛事并不会带来受伤几率的大幅增加,当然由于路线难度、赛道熟悉程度、好胜心等因素的影响下,几率会略微提高。但其受伤仍是由于车手的失误,器材故障等自身原因造成,而不会是赛事本身带来的额外风险。同时由于,国内赛事数量等原因,对于国内车友们来说,日常训练和比赛的受伤比例会更低,大约在8:2上下。同时赛事中车手受伤比例并不算高,以EWS为例,受伤比例在8.9%。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6)

公路骑行中亦是如此,大多数的受伤发生在日常训练和骑行中,在比赛中受伤的比重同样并不是很高。当然这一比例会比山地骑行高上一些,主要是因为公路赛事更多,公路车友参加赛事的频率更高。同时也有赛事额外带来的潜在风险因素在内,公路赛事会拥有大集团骑行、冲刺等场景,而由于参赛车手的水准参差不齐(指国内骑友们参加的业余赛事),集团摔车、冲刺摔车等也屡见不鲜,而被波及的车手们不少是被带倒或不及避让摔倒的。

由于相关文献报告较少,笔者未能剥离出相关有效数据,但通过对于身边车友们的调查询问,得出其比例在6.5:3.5左右(由于样本容量等原因,数据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同时,公路赛事中,受伤比例较高,以2010至2017年参加环法的车手为例,1584名车手中有18名车手因为受伤退赛,其占比8.7%。当中还有部分带伤坚持参加赛事的车手,实际受伤比例会更高,且高上不少。

赛事大体上不会带来受伤比例的大幅上涨,但仍会比日常骑行高。在公路中更为明显。当然,在高难赛道上,山地骑行的受伤比例会更高,像是2018年的泉林速降赛受伤几率就很高。更多的受伤还是发生在日常骑行中,这就需要车友们拥有良好的急救知识,保护自己。

受伤类型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7)

不论是山地骑行还是公路骑行,最为主要的伤情都是擦伤和瘀血(肿),其次为较为严重的为骨折,主要集中在锁骨、小臂以及门牙上,尾椎骨折、骨盆骨折、伤及脏器等严重受伤的情况比例极低。脑震荡的情况也极少出现,一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保护装备的进步,二是其出现的机会并不多。除此之外,还会有由于车辆设定、骑行姿势等导致的运动损伤,由于骑行时间等原因的影响,公路骑行更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且比例也较高。

摔车频率和受伤次数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8)

毫无疑问在摔车次数上,山地骑行完败,在骑行中由于各种原因,“原地爆炸”的情况数不胜数,但是真正会受伤的次数却并不多,因为有完善的护具、娴熟的摔车技巧、路况不同等因素,山地骑行摔车中真正受伤比例很低,常常是摔得惊心动魄,实际上车手却没什么事,甚至擦伤都没有。

反观公路骑行,其摔车次数远低于山地骑行。但其由于是在铺装路面上骑行,以及保护性人身装备较少,其受伤比例会高上许多,在骑行过程在摔车,八成就意味着受伤,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轻微擦伤。

受伤程度和影响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9)

公路骑行一旦受伤,情况普遍会比山地骑行受伤严重。

山地骑行中严重受伤的情形通常发生在乱石岩石路段。由于护具全面,即使面对再严重的摔车也都有护具去抵挡,摔车最为严重的情况基本上也就是骨折,摔车致死的情况很少见。

而公路骑行大多情况下是因为高速下坡和严重交通事故,让车手以血肉之躯去和坚实的地面“硬碰硬”,很容易造成开放性骨折、肌肉撕裂等极其严重的后果。

以2010至2017年参加环法的车手为例,1584名车手中有4.2%经历了骨折,EWS则在1.6%左右(要知道EWS是拥有业余组别的,同时每名车手平均会遭遇0.15场重大事故)。

还有一个非常不幸的例子是在2019年的环波兰赛事中,乐透-速的奥车队车手比约格·兰布雷希特(Bjorg Lambrecht)因摔车去世。

伤病影响方面,受伤对于公路车手的影响要大于对山地车手的影响。一场严重的摔车事故足以毁掉一个正处巅峰的公路车手,恢复到曾经的高水准是非常困难的,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这样的例子在车坛屡见不鲜。而对于山地车手来说,情况会好上一些。

受伤原因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10)

山地骑行中的摔车和受伤大都是由车手的失误造成,当然还有对于路线的不熟悉、经验技术不足等等。不少的受伤都是发生在第一次骑行,或经验不足时。仍以EWS为例,其近三分之一的受伤都是发生在第一次参赛的车手身上。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11)

公路摔车的原因除了技术和经验等因素以及路面状况等客观因素之外,还有交通事故和集团摔车这样的“人为车祸存在”。相较来说,公路骑行中受伤的骑行拥有更多的可能和不确定性。

总结

总体来说山地骑行会比公路骑行更安全。原因如下:

(1)山地骑行拥有更为完善的防护

(2)山地骑行摔车拥有更高的可控性

(3)山地骑行摔车次数多,但受伤比例较低

(4)山地骑行受伤较轻,且恢复较快,影响较小

无保险,不骑行。欢迎扫码添加美骑“保险惠”咨询保险方面任何疑问。

山地换公路速度能提升多少:经验谈山地VS公路(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