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据说人家已经开始筹备续集,我只想知道耐克还缺继承人吗?谢天谢地谢派拉蒙,奈特终于不用回去继承家产了。今天,阿姨就来聊聊甲壳虫,和那些与它或多或少产生交集与感情的电影们。2019年《大黄蜂》关键词:新生

文|Dedee

昨晚,由耐克公子特拉维斯·奈特一手打造的《大黄蜂》终于上映了。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1)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2)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3)

许多为耐克公子打电话的少女阿姨纷纷忍不住大呼:“萌煞我也!”

无数已看过点映的老玩家们更是喜大普奔:“等了12年,终于等来了派拉蒙的大梦觉醒!”

今天,阿姨就来聊聊甲壳虫,和那些与它或多或少产生交集与感情的电影们。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4)

2019年《大黄蜂》

关键词:新生

谢天谢地谢派拉蒙,奈特终于不用回去继承家产了。

据说人家已经开始筹备续集,我只想知道耐克还缺继承人吗?

已知耐克公子是看着1980年代《变形金刚》动画片长大的铁粉——之前,曾有一工作人员直接把声波最重要的助手机器狗唤成了“狗子”,让他气闷了好几天。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5)

作为系列重启的第一部,《大黄蜂》终于不再是一旦开打立马傻傻分不谁是谁,只能感知是一堆扭打在一起的铁的杀马特画风,甚至还将无脑系列直接扭转成公子最擅长的青春成长日记。

可喜可贺。

阿姨突然发现,奈特对甲壳虫是真爱——从《鬼妈妈》(后头详说),《久保于二弦琴》到如今的《大黄蜂》,处处可见甲壳虫和少年凑作对的样子。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6)

电影最大的亮点与卖点,除了变形金刚们都恢复到30多年前的G1模样,就是1980年代特有的复古风与怀旧音乐——后者似乎已成为了这两年的大片主流。比如《银卫》系列,不久之前的《头号玩家》和《无敌破坏王2》……

1980年代,也是初代甲壳虫销量开始慢慢下滑,市场开始渐渐萎缩的年代。

虽然在1981年,大众为了庆祝第2000万辆甲壳虫下线这一伟大奇迹,推出了Silver Bug珍藏版,但依旧无法挽回在德国和美国等重要市场的颓势——想想也是,诞生快40年,从外观到配置基本没变过。

对于喜新厌旧的人类而言,甲壳虫能卖过千万已经是奇迹。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7)

大批的旧车被运往旧车市场甚至废车处理厂——比如女主查理,就是在加州海边一废弃车场里,发现了伤痕累累的大黄蜂。

无比符合当时的车界行情和国际形势。

此外,耐克公子对于细节和时代梗的把握也是无与伦比。

比如查理将某盒磁带插入大黄蜂的胸脯,随着无比熟悉的《Never Gonna Give You Up》的歌声流出,磁带也在瞬间呸地一声被弹飞了老远。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8)

这首由理查德·艾斯利在1987年创作的Disco,当年绝对是红极一时恍恍惚惚的神曲,曾勇夺了无数音乐榜单,艾斯利为了扩大影响还制作一支如今看来绝对难以形容的神级MV。

由于这首歌太有时代局限性,所以很快也就盛极而衰。直到十多年前又被互联网再度翻牌,成为了“美国版葫芦娃”——无数网友下了一晚上的种子,裤子都脱了,点开发现,只是艾斯利的抖手扭屁股MV。

没多久,这个借尸还魂的MV还催生出一个新词儿Rickrolled,特指“美国版葫芦娃”或破坏气氛增加笑料。10多年前,就有不少媒体将Rickrolled和连环信一道列为21世纪最低级的网络骗局。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9)

《无敌破坏王2》的结尾彩蛋也曾出现过。

而在奈特看来,批着甲壳虫外壳的大黄蜂,其实就和《Never Gonna Give You Up》一样,都曾红极一时人见人爱,也被后来者抛弃。

但或许都有拨云见日,焕发新生的那一天。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10)

1949年《甲壳虫之歌》

关键词:理想

其实早在70年前,甲壳虫就有了专属自己的大电影和歌曲。

那是在1949年,狼堡特地为它拍了一部1小时不到的“电影购物”,还找来几个明星载歌载舞地实景演艺了一翻在德国超赞的高速路上,开着甲壳虫唱着歌有多得意——虽然当时它已不再被人称作Strength Through Joy Car,而是极为朴素地被称做Type 1或KdF-Wagen。

这部片子油管上有,咱特地将片尾曲弄出来给大家欣赏一下:

彼时,距离它作为量产车的首次亮相已过去整整十年。

十年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T1距离希特勒当年的“国民车理想”依旧相去甚远——二战期间,它被改造成了各种实用军车。战后英军接管时期,狼堡生产的2万多台T1统统都被英美大兵买去开了。

反正,就是没有德国平民买到过T1,一起谈理想的波尔舍也一度被关上山。

某种程度上,正是大兵们救了大众一命,让后者能在无比艰难的战后岁月中,维持着每月1000台的产量。

战后的德国,无论机械还是劳动力都属于稀缺资源。狼堡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地生生不息,多亏了英军的管理机制,后者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一批又一批的有生力量——1000名战俘。用来造车。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11)

战俘们被改造的极为彻底,短短几年就成为了狼堡的中坚力量。英军离开后,大部分人甚至决定投身造车事业一百年不动摇,留在当地生根发芽落地开花,也让T1能真正地大批量产出。

如此这般,狼堡拍出了这部电影广告。当然,由于参演的大部分都是狼堡工人,所以演技必然浮夸。不过肯定比大宝贝认真太多。

片尾,和两位帅哥一同开着T1唱着歌的女主如今早已不为人知。据说,当年她曾是和德意志的一代女神Hildebrand齐名的超级女星。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12)

1950年,片子拍摄后的第一年,T1就达到了单一车型产量破十万的新记录。2年后,它出现在起码46个国家和地区,并在14个国家建厂生产。

那个“国民车”的理想,终于在十年之后以光明正大的方式实现了。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13)

1969年《Herbie : The Love Bug》

关键词:快乐

1969年,迪士尼爷爷出品了一部极迪士尼的真人大电影《Herbie : The Love Bug》,中国官方译名为《鬼马神仙车》。

导演是拍了迪士尼最经典真人大电影《奇妙飞床》和《欢乐满人间》的罗伯特·斯蒂文森。

讲述的是一辆拥有主观能动性的甲壳虫Herbie,帮助一脸正气的男主勇夺赛车冠军的故事。

片中真·主角,一辆白色的初代甲壳虫Herbie就此成为了一代人的dream car,更给无数人带来欢乐。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14)

白色Herbie在当时掀起了一股文化巨浪,尤其是在嬉皮士中。不仅仅因为Herbie貌美聪慧又善跑,更因为它比美帝肌肉车豪华车大排量车更便宜好用,妥妥地反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的排头兵。因而在1960年代末的大串联中,承载着万千嬉皮士吞云吐雾走南闯北听音乐看偶像的载具,不是T1就是T2。

除了这部《鬼马神仙车》,迪士尼还陆续投拍了4部Herbie系列。1974年的《Herbie: Rides Again》;1977年的《Herbie: Goes to Monte Carlo》;1980年的《Herbie: Goes Bananas》和我们最熟悉的1995年翻拍版《Herbie: Fully Loaded》。

话说95版的Herbie里,琳赛主演的女一在旧车市场以75美元的价格将Herbie买下,发现后者竟然是活的!这一幕场景直接就被迈拷贝复制了过去——《变1》里,Sam也是在旧车市场里挑中了大黄蜂。

两辆车都以报废车的模样出场。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15)

也难怪曾有人问迈拷贝,为毛《变1》里的大黄蜂是雪佛兰科迈罗而不是甲壳虫,迈拷贝给出的官方理由是,甲壳虫会让他想到当年快乐而疯狂的Herbie。

(屁咧,谁不知道你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最佳执行者)

对了,迪士尼很有意思,将甲壳虫称为Bug而不是Beetle(估计是钱没谈拢)。要知道就在2年前,大众正式将T1命名为Beetle甲壳虫。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16)

但早在1939年,第一批量产T1下线并出现在柏林车展上时,就有美帝记者笑说这车的样子太像一只甲壳虫。甚至Beetle之名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时代》和《纽约时报》等媒体上,把希特勒气得个儿喽个儿喽的。

也拜此所赐,大众那款酷似甲壳虫一样的小轿车,就此被西方熟知。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17)

直到20多年后,“甲壳虫”才正式被大众所用——也就是说,甲壳虫这个名字是美国人起的。

只不过每个国家母语不同,听上去也是千差万别。英美等国当然是Beetle,德国是Kafer,法国则是Coccinelle……

1972年,第15007034辆甲壳虫车出厂,彻底打败T型车,成为了全球单车产销冠军。

7年后,虽然甲壳虫一度在美帝禁止售卖,但依旧无法阻挡它爬遍欧洲和美洲大陆。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18)

1984年《变形金刚》

关键词:陪伴

当年80后最爱看的电视,除了六老师的《西游记》,就是孩之宝的长篇广告动画片《变形金刚》。

1984年,美国玩具厂商孩之宝从霓虹TAKARA公司那儿收购了一批可变成汽车或飞机的机器人原模,并重新起名为the Transformers(变形金刚),为了吸引更多娃哭天喊地地买买买,他们找来了漫威当时的年轻漫画家Bob Budiansky,花了大把刀拉和时间制作了一部同名动画,在美帝电视台播出。

当然,Bob Budiansky也因此一战成名。

4年后,《变形金刚》被引进中国。擎天柱、威震天、声波、红蜘蛛、大黄蜂……成为了月工资相加就堪堪百元块的双职工家庭的噩梦,更成为了无数80后男生一辈子也忘怀不了的怨念。

孩之宝肯定没想到,“变形金刚”会受到如此大的欢迎,从西到东所向披靡,更从最初的玩具和动画,延伸到漫画与电影作品。尤其是在中国,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超级国民IP。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19)

其中,由黄色甲壳虫扮演的大黄蜂Bumblebee,和救护车、警车、爵士一起组成了一支副官小分队。由于其身材受限,所以战斗力和攻击力并不强,所以一般担任侦察工作,顺便再陪陪人类小男生游山玩水看爸爸。

对了,无论是早期漫画还是动画,里头的大黄蜂说话那叫一666,还特爱说俏皮话,说擎天柱爱听的话。

其实,在《变形金刚》诞生的十年前,甲壳虫已悄悄被高尔夫接替。在德国,后者很快成为了新的销量王。

同年,最后一辆狼堡产甲壳虫下线。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20)

1978年,德国全面停产了甲壳虫。到了1990年代,虫子在老家的年销量只有90来台——还全是从老墨那儿进口的。

但对于那些甲壳虫陪伴快高长大的人而言,这些看似日薄西山的数据又能如何?

就像大电影里那个肌肉满满不会言语的新版大黄蜂,怎么都替代不了早期那个让擎天柱都叹为观止的隐蔽行动大师。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21)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22)

1986年《七龙珠》

关键词:呆萌

非常喜欢鸟山明,虽然他创作的是一代民工漫,但画工真的非常牛掰——从那些机械和载具中就可见一二。

他最爱画的还都是小车、老车、怪车和摩托车。

总觉得他画那些钢铁机器时,无论细节还是热情,都比主人公们要高出好多。而且他的标准是神似非形似,同时每一辆都呆萌无比。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23)

很多二次元阿宅也都一致认为,《七龙珠》中最最重要的一辆车,就是布尔玛的那辆小甲壳虫。正是后者撞伤了和六老师毫无关系的孙悟空,才开启了脑洞迭起的《龙珠》传奇。

而在龙珠的世界里,世界首富并不是什么商业巨子或行业寡头,而是超级发明家——布尔玛她爹,真想为脑洞王鸟山明鼓掌。

孩子的世界,大人无需理解。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24)

同理,各类霓虹经典动漫中,虽然不是主角但起到关键作用的必须还有永远都长不大的《柯南》系列。其中,阿笠博士的那辆黄色甲壳虫,真是除了警车外,出镜率最最高也最有用的座驾之一。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25)

1999年《The Family Guy》

关键词:家用

这部动画洗礼的中文名叫做《恶搞之家》。

话说,这部动画片阿姨曾尝试了数次,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真的没咋看懂。相比《辛普森一家》、《南方公园》、《瑞克和莫提》和《探险活宝》,《恶搞之家》中的梗实在太难接住了。

应该是我开始渐渐和美丽新世界脱轨的前兆。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26)

有豆友表示,《恶搞之家》在追新求奇和幽默程度上远超《辛普森一家》和《南方公园》。创作团队从来都对政治正确无视,直接把自己的各种脑洞、无聊想法和无下限内容塞进这部动画中,毫无顾忌。

阿姨没看懂不好发表评论。不过我也注意到,这部蛋蛋都直接长男主Peter脸上的奇葩作品也有正常之处,就是汽车。正常得都有点不适应——一家老小,他们的朋友,甚至连死神都开甲壳虫。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27)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28)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29)

黄的绿的粉的蓝的……比当年许哲佩的气球还要多。

难怪鲁迅先生曾说,再冷酷无情的怪咖,遇到甲壳虫时都会展现自己不为人知的温情B面。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30)

2001年《墨西哥人》

关键词:文化

由皮特和朱莉娅·罗伯茨主演的这部爱情轻喜剧,18年后再度重温很容易让我等中年女性的内心老鹿蹒跚——当年的皮特,真适合演这种帅到炸裂的社会人,虽然他永远会在关键时把事儿搞砸。

话说,片中最重要的线索“墨西哥人”,不是指让川普头疼的邻居们,而是一把价值连城的古董手枪。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31)

记得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作天作地作男友的罗伯茨问皮特:如果两人相爱却无法相处,什么时候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情深似海的皮特忽闪着一双比海洋之心还要海洋之心的眼睛,深邃又纯真地回答:Never。

而这对欢喜冤家的座驾,恰是刚刚换代不久的二代甲壳虫。

1990年代末,大众为了挽回美帝的销售颓势,在甲壳虫在1949年正式入美后的第50年,推出新月形的二代甲壳虫。据说1999年新虫子在美帝极受欢迎,瞬间窜到了8.3万辆的高地。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32)

之所以将这辆鲜嫩无比的新车赐予这对老爆高能金句的倒霉蛋,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寻枪之旅,恰在如今甲壳虫的制造大本营,虫子文化最最兴盛的墨西哥。

那真叫倒霉他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

话说在墨西哥,目力所及处处是虫——且几乎都是初代的,而且许多车况在中国绝对属于报废范畴。但老墨们毫不在乎,还用各种斑斓华丽的色彩来涂抹车身,似乎这样就能让老车延年益寿永葆青春。

(看起来也的确很有效果),各种撞色涂鸦和墨西哥老旧而五彩斑斓的大环境能引起人的极度舒适,分分钟想到《寻梦环游记》。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33)

他们甚至直接用西班牙语vocho,来特指大众甲壳虫。

1954年,当第一辆甲壳虫亮相墨西哥时,德国人绝对想不到后者对虫子的喜程度会超过欧洲大陆,更在5年之后,正式成为虫子的第二故乡。1960年代,先后有两家大众工厂在美国隔壁建成投产,甲壳虫成为了这两家工厂最最重要的作品。

正是由于甲壳虫的到来,让墨西哥的制造产业找到了北——汽车制造业很快就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制造部门和最活跃的支柱产业。

为了不辜负虫子,老墨们将其国民性发扬光大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不仅将车辆打造的无比结实耐操,同时在墨国,你可以在任意一家汽修店找到甲壳虫的任意配件。堪比中国的桑塔纳。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34)

于是从1978年开始,工厂直接开始往欧洲出口甲壳虫。2年后,墨国产虫子达到第一百万台。1981年,世界第2000万辆甲壳虫也是在墨西哥工厂下线的。

2000万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挪威芬兰丹麦人口综合才刚刚突破这个数字……墨西哥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甲壳虫王国——在那里,甚至还能看到稀有皮卡版和短轴两座敞篷版。无论老人还是小年轻,

扯远了。

在片子后头,倒霉社会人皮特也是通过甲壳虫的一枚反光镜,对自己,更是对基友胖杀手完成了最后的救赎。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35)

个人觉着,完全可以将电影《墨西哥人》中那段爱情金句,套用在真·墨西哥人对甲壳虫的感情上头:

—如果甲壳虫真的确定肯定以及一定会在今年停产,那墨西哥人要多久才会完全忘记它们?

—永远不会。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36)

2009年《鬼妈妈》

关键词:隐喻

话说作为《鬼妈妈》的制片/美术,耐克公子真的由内而外地敲喜欢甲壳虫。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37)

且个人觉得,这应该是近10年来最好看最特别的定格动画片——比后来的《久保与二弦琴》更刺激更有feel更不按套路出牌。

主人公卡洛琳一家的座驾就是一辆二代灰色甲壳虫,即使在黑夜或迷雾中,这辆灰色小车也是极为明显的。可见当时新月型新车在美销量真的很不错。

当然,甲壳虫之所以会被富二代看中成为卡洛琳一家的座驾,不仅仅因为它的存世高长得可爱讨人喜欢,更因为它的外观与名字等细节,无比吻合整部作品的主基调:

鬼妈妈即是无数父母最黑暗的投射。他们或许早已对娃无力管教,但内心深处往往藏着一只想将孩子牢牢网住的蜘蛛精。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38)

所以卡洛琳身边的一切,都和昆虫有关——蜻蜓发卡,螳螂形状照片架,蝴蝶冰箱贴……还有更多更普遍的细枝末节,比如窗户、缝纫机和墙纸等都是最典型的锹形虫模样——一种大家最熟悉的大型甲虫。

当然,还有我们更熟悉的甲壳虫。

耐克公子那处女座般的细节控制欲,真是细思极恐。

也是这一年,甲壳虫的全球销量达到了2230万辆——妥妥地活成了车界活化石。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39)

话说回来,耐克公子的《大黄蜂》究竟还能唤起多少人对老爷车的柔情蜜意,阿姨真说不好。

甲壳虫改名了: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40)

有一点可以预判到,孩之宝的新系列玩具肯定会卖得飞起来。

但这些都和80岁的甲壳虫无甚关联——应该是今年9月,老墨那儿的大众工厂甲壳虫将停产。历经三代八十载,从二战后的汽车普及时代,到二十一世纪的智能车联大爆炸……

甲壳虫打败了所有敌人,最终输给了这个时代。

2019年,它终于等来了真爱,也等来了谢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