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湘行散记中的湘西风景,迟来的褒扬之二

湘行散记中的湘西风景,迟来的褒扬之二珠玑巷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一个中转地,也是众多广东人祖先的发祥地。在岭南人文发展史上,世居中原的汉族不知经过多少次“中原——珠玑巷——珠三角”的迁徏,中原人通过珠玑巷源源不断地移居到珠江三角洲一带,大规模的有三次,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为避“胡妃之乱”。唐开元四年(716年)丞相张九龄,岭南韶关人,功成回乡,备感道路之艰难,便向唐玄宗李隆基奏请开凿“大庾岭新路”,改善南北交通。此建议得到唐的赞同,两年后,古道告别了“人苦峻极”翻山越岭的时代,变成了可并行两辆马车的大山路,两旁移植了大量的梅花。盛唐开元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南来北往路过梅关古道的商旅、挑夫"日有数千”,直到清末粤汉铁路修筑之前,珠玑巷梅关古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大道。珠玑巷作为岭南交通要冲的中转站,也因此盛极一时,商贩和居民高达千户,珠玑巷俨然像个小城镇。前人杨廷在《南还》这样描写珠玑巷的繁荣:“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戏

湘行散记中的湘西风景,迟来的褒扬之二(1)

(原创首投)

迟来的褒扬(之二)

——游故乡珠玑古巷

作者:13师刘光清

我作为故乡珠玑人,珠玑巷的人文历史、渊源文化、时代变迁尚知一、二。珠玑巷并非因产美玉而得名,它与唐敬宗的珠玑赏赐有关,珠玑巷在唐代时还叫“敬宗巷”。因巷内族人张兴七世同堂,唐帝李湛闻讯后,赏赐给他家族珠玑绦环,不久李湛驾崩被赐庙号唐敬宗,“敬宗巷”为避讳改名为珠玑巷,沿用至今。

从秦代开始,该巷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联系的主要交通道,大量中原移民经过这条古驿道进岭南地区,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珠玑古巷聚族而居,然后再向珠三角、港澳、海外等地继续迁移。而珠玑巷的繁荣兴旺又与玄宗时开挖的梅关古道密切相关。

湘行散记中的湘西风景,迟来的褒扬之二(2)

上图为粤赣两省交通要塞的千年梅关古楼,门楼题字“南粤雄关”,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唐开元四年(716年)丞相张九龄,岭南韶关人,功成回乡,备感道路之艰难,便向唐玄宗李隆基奏请开凿“大庾岭新路”,改善南北交通。此建议得到唐的赞同,两年后,古道告别了“人苦峻极”翻山越岭的时代,变成了可并行两辆马车的大山路,两旁移植了大量的梅花。盛唐开元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南来北往路过梅关古道的商旅、挑夫"日有数千”,直到清末粤汉铁路修筑之前,珠玑巷梅关古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大道。珠玑巷作为岭南交通要冲的中转站,也因此盛极一时,商贩和居民高达千户,珠玑巷俨然像个小城镇。前人杨廷在《南还》这样描写珠玑巷的繁荣:“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戏剧。”“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这是明朝黄公辅对珠玑古巷的真实写照。

珠玑巷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一个中转地,也是众多广东人祖先的发祥地。在岭南人文发展史上,世居中原的汉族不知经过多少次“中原——珠玑巷——珠三角”的迁徏,中原人通过珠玑巷源源不断地移居到珠江三角洲一带,大规模的有三次,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为避“胡妃之乱”。

湘行散记中的湘西风景,迟来的褒扬之二(3)

上图为唐开元四年丞相张九龄奉诏开凿扩建的千年古驿道——梅岭古道。

南宋咸淳年间,荒淫的宋度宗不理朝廷事务,任由奸相贾似道弄权误国。其时,后宫一胡姓妃子,因厌恶宫廷生活,向往普通百姓的天伦之乐,于是偷偷逃出皇宫。

宋度宗得知胡妃外逃,即令兵马四处搜寻。面对天罗地网般的搜查,胡妃自知难于逃脱,便投江自尽。恰巧,南雄珠玑巷一商人黄贮万雇船到京城临安(今杭州)做生意,站在船头欣赏风景时,见江心漂来一溺水女子,忙将其救上船施予汤药。此溺水女子年轻貌美,见自己被救,只好谎称姓苏。一来二往,胡妃与黄贮万情投意合,愿同往珠玑巷结百年好合。受皇命追查胡妃的贾似道因搜查不到胡妃,也只好向宋度宗复命说胡妃已投江自尽。

胡妃随黄贮万到珠玑巷后,夫唱妇和,男耕女织,过上了普通百姓的平静生活,胡妃也将中原文化、栽培菊花等技艺传授给珠玑巷村民,大家相处十分融洽。

谁知好景不长,珠玑巷内一赌徒因赌输钱,欲敲诈黄贮万不果,无意中发现胡妃即当年官府追查的胡妃,为了得到赏银,赌徒于是向官府告发,说胡妃藏匿在珠玑巷。奸相贾似道接到告发,心中却犯了愁,当年自己曾向皇上声称,亲眼见胡妃溺水,亲自验过尸,如今胡妃却还好好地活着,那么自己不就是有“欺君之罪”。于是,贾似道定下一条“杀人灭口”的毒计,欲将珠玑巷人统统杀绝,不留活口。贾似道为找借口,便向宋度宗谎报:南雄珠玑巷人欲谋反。昏君宋度宗下旨,血洗珠玑巷。面对即将到来的飞天横祸,珠玑巷人惊恐万分。这时贡生罗贵挺身而出,召集众人,共谋集体逃亡之计。经过商议,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广人稀,适合生存。 在罗贵的带领下,珠玑巷人33姓97户数百人伐竹木结筏,告别珠玑巷,顺着浈江、北江前往珠江三角洲谋生。

胡妃则为了不再连累珠玑巷乡亲,在大兵压境之际毅然跳上岸,与朝廷大军周旋,拖延时间,为珠玑巷人逃亡赢得时间。 而后,胡妃投井自尽。从此,珠玑巷后人在丰饶的珠江三角洲代代相传。

湘行散记中的湘西风景,迟来的褒扬之二(4)

上图为珠玑古巷一角

据考证,留在珠江三角洲的有133种姓氏,遍及29个市县。据不完全统计,从珠玑巷出来的后裔有4000万,不仅遍布珠江三角洲,还有港、澳、台以及东南亚一带,随后亦有部分人远走南美等地。因此,珠玑巷被认为是广府人的发源地。

(待续)

编辑:乐在其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