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端午节要纪念屈原和谁,一些山东人过端午纪念的是

端午节要纪念屈原和谁,一些山东人过端午纪念的是其实,除了端午节起源说有所不同外,山东人过端午节和其他地方并没有太大差异。比如说,端午节这天,全省几乎都吃粽子和鸡蛋,有些地方还喜欢喝雄黄酒。此外,山东所有地区还在门口插艾。鄄城民谣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老鳖盖。”除了插艾外,泰安和胶东部分地区还加插桃枝,德州还加挂纸葫芦。据说,桃枝和葫芦可以避邪。“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流传很广。随着山东人“闯关东”,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与东北当地风土民情相结合,又发展出新的情节和内容,像秃尾巴老李“大战黑龙江”与“回乡为母上坟”这两段演绎,就给当地留下了不小的影响。直到今天,在黑龙江上坐船,还有这样一个习俗,就是行船前,船主一定会问:“有没有山东人?”不管有没有,都要说有,传说这样就能保证一帆风顺、平安渡江。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这是那条小龙在“报仇”。根据《文登县志》记载,原来这条小龙被砍断尾巴之后,去了黑龙江,掌管东北地区的气候。后其母故,秃尾龙当夜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

现在的端午节,已经和屈原“绑定”了。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纪念屈原”,只是端午节来历的一种说法而已。像早先的山东农村,就不认可这种说法。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根本不知道屈原是何许人,更不知道为什么要纪念他。按照这些山东人的说法,过端午纪念的是秃尾巴老李。

端午节要纪念屈原和谁,一些山东人过端午纪念的是(1)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最早出自清代袁枚的《子不语》。书中有一篇文章,名叫“秃尾龙”。讲的是,山东文登县有一个姓毕的妇人,有天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偶然看到了李子树上结了一个鸡蛋大的李子。这位妇人很诧异,因为当时才三月,还没到李子成熟的季节。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摘下了果子尝了尝。没想到,竟然就此怀孕。十四个月之后,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妇人产下了一条小龙。这条龙一降生便会飞,每天清晨都要喝妇人的母乳。这位妇人的丈夫对此很是厌恶,就拿起刀,砍断了这条龙的尾巴,自此之后,龙再也没有来过。

这样又过了几年,妇人得了一场重病死了。人们刚把妇人抬走,突然之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云层之间似乎有东西在翻滚。在这种情况下,妇人根本没法下葬。人们只得等到风停雨散再想办法。第二天,日出东山,人们结伴去安葬妇人,没想到原先放尸体的地方,竟然出现了一个大坟,妇人已经葬入其中。又过了几年,妇人的丈夫也死了,邻居们将他们合葬。就在这个时候,奇怪的事情再次发生,好好的坟墓突然被雷劈成了两半,妇人丈夫的棺材被掀出。

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这是那条小龙在“报仇”。根据《文登县志》记载,原来这条小龙被砍断尾巴之后,去了黑龙江,掌管东北地区的气候。后其母故,秃尾龙当夜乘风挟雨飞返,厚葬其母。至于其父,小龙则因断尾之仇,不能释怀,故而拒绝将其和母亲安葬在一起。

而在“秃尾龙”的末尾,袁枚也介绍了这条小龙的来历。此物其实是天上的神龙所化。神龙因调皮触犯了天条,玉帝割下了它的耳朵扔了下来,变成了李子。妇人吃了李子受了“龙气”,生下了小龙。此外,袁枚还称,因为妇人生了小龙,是小龙的母亲,故而她的墓被称为“龙母坟”。据说龙母生日为农历三月二日,所以,每年三月初二,文登都要举行盛大山会,远近百姓蜂拥而至,规模之大之隆在胶东东部无以能比。

至于“李龙爷”,百姓也没有忘记。在它生日这天,人们要祭黑龙、吃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要纪念屈原和谁,一些山东人过端午纪念的是(2)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流传很广。随着山东人“闯关东”,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与东北当地风土民情相结合,又发展出新的情节和内容,像秃尾巴老李“大战黑龙江”与“回乡为母上坟”这两段演绎,就给当地留下了不小的影响。直到今天,在黑龙江上坐船,还有这样一个习俗,就是行船前,船主一定会问:“有没有山东人?”不管有没有,都要说有,传说这样就能保证一帆风顺、平安渡江。

其实,除了端午节起源说有所不同外,山东人过端午节和其他地方并没有太大差异。比如说,端午节这天,全省几乎都吃粽子和鸡蛋,有些地方还喜欢喝雄黄酒。此外,山东所有地区还在门口插艾。鄄城民谣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老鳖盖。”除了插艾外,泰安和胶东部分地区还加插桃枝,德州还加挂纸葫芦。据说,桃枝和葫芦可以避邪。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