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影评50字,影评书评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影评50字,影评书评乱世佳人⑷心智不成熟。遇到事情,首先会向周围人求救,问:“我该怎么办?”,说:“我要回泰拉找妈妈”。第五,总是欺骗瑞德,利用瑞德。包括用绿窗帘做装饰去找瑞德时,她并不爱瑞德,却对瑞德撒谎说爱他。⑶抢了自己亲妹妹的未婚夫,只为了霸占男的的木材厂。有一种解决方法就是跟妹妹商量,而她偏要走极端。原著中,瑞德是极喜欢女主的,喜欢的理由已然忘却。在电影中,瑞德应该是一见钟情,喜欢上了大胆活泼且傲慢的斯嘉丽。在之后的相处过程中,瑞德一直在迁就斯佳丽,希望她能够得到成长,变得成熟,但是很可惜,斯佳丽没有。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中,末尾处,斯佳丽和瑞德的女儿邦尼坠马身亡,瑞德心灰意冷,离开了斯佳丽,而斯佳丽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直爱的人是瑞德。原著中其实讲述了为什么邦妮去世后瑞德决定离开的原因:瑞德一直深爱着斯佳丽,以为只要有孩子就能留住斯佳丽的心,结果他发现斯佳丽对他和孩子依旧不重视,便心灰意冷,最后选择了离开。若
今天把《简•爱》 和《乱世佳人》 的影视剧看完了。感慨颇深。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高二时候,同《简•爱》、《傲慢与偏见》、《基督山伯爵》、《红与黑》一起看的。在这几本书中,印象最深的便是《简•爱》和《飘》了。
这本书的背景是在南北战争期间,围绕十二橡树庄园展开描述的故事,女主叫斯佳丽,男主叫瑞德。在战争的推动下,斯佳丽一步一步面临种种困境,比如,第一次随意嫁人丈夫战死沙场、梅兰妮分娩去找医生、回泰拉等。
高二时,我几乎对斯佳丽念念不忘,痴迷于她大胆且自信地表达爱意,当时对她的印象是勇敢坚强的女孩。然而,看了电影后,我关注的点变了。斯佳丽一直都在向外索取,内在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孩,没有自己的主见,自私且无礼。
原著中,瑞德是极喜欢女主的,喜欢的理由已然忘却。在电影中,瑞德应该是一见钟情,喜欢上了大胆活泼且傲慢的斯嘉丽。在之后的相处过程中,瑞德一直在迁就斯佳丽,希望她能够得到成长,变得成熟,但是很可惜,斯佳丽没有。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中,末尾处,斯佳丽和瑞德的女儿邦尼坠马身亡,瑞德心灰意冷,离开了斯佳丽,而斯佳丽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直爱的人是瑞德。原著中其实讲述了为什么邦妮去世后瑞德决定离开的原因:瑞德一直深爱着斯佳丽,以为只要有孩子就能留住斯佳丽的心,结果他发现斯佳丽对他和孩子依旧不重视,便心灰意冷,最后选择了离开。
若我是瑞德,我也绝不会再相信斯佳丽,并继续留在她身边。原因有几点:
⑴斯佳丽从始至终都对艾希礼念念不忘,并且以前总是大胆向艾希礼表达爱意。她喜欢艾希礼只是因为被他的容貌吸引罢了。而且,这种行为会给瑞德造成错觉。⑵斯佳丽为了引起艾希礼的注意,将自己随便托付给了一位爱慕者。爱慕者战死沙场后,她不但没有难过,还反抗穿黑色丧服,并且还想继续参加派对。这是对感情的不负责任。
⑶抢了自己亲妹妹的未婚夫,只为了霸占男的的木材厂。有一种解决方法就是跟妹妹商量,而她偏要走极端。
⑷心智不成熟。遇到事情,首先会向周围人求救,问:“我该怎么办?”,说:“我要回泰拉找妈妈”。第五,总是欺骗瑞德,利用瑞德。包括用绿窗帘做装饰去找瑞德时,她并不爱瑞德,却对瑞德撒谎说爱他。
当然这一点只是在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原著里并非心智不成熟,反而是正在成长。
感想心境的变化,也说明了我正在成长,三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当时先看了《简•爱》,后看了《乱世佳人》,觉得对斯佳丽的看法还是受到了《简•爱》的影响。
相比之下,原著中的简爱情感更丰富细腻,小说中人物的形象会更自由。电影中的形象不太符合我的审美,但却特别令人印象深刻。原著中令我心弦震动的台词——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在电视剧里没有体现,着实令人失望。还是更喜欢原著所描述的简•爱,大胆自信,会分场合压抑自己的爱意,也会表达自己的爱意,因爱而不得选择离开,最后又回来了。
斯佳丽不是这般不明事理的。电影里将斯佳丽描述成一个爱耍小脾气的无知的被宠坏了的公主,但在原著中,斯佳丽身上也具备一些优秀品质,像勇气、坚强等。
等再过几年,也许再看原著或者电影时,又是另一番心境了吧。
PS:今早起床与朋友交流了一番,觉得确实原著更为细腻,而电影也有失偏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