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杨家将是否真实存在,后世为什么会将杨家将事迹传得如此传神
历史上杨家将是否真实存在,后世为什么会将杨家将事迹传得如此传神宋太祖建立政权后,宋朝在全国的声势如日中天,赵匡胤一统江山已成定局。因为,当时北汉政权的统治者刘崇十分赏识这位少年英雄,所以,赐杨业刘姓,是为刘继业。杨业在行伍中严于律己,说一不二,恪守军规。每逢作战必身先士卒,闲时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士兵们对这位年轻将领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因杨业作战时罕逢败绩,每战必胜,又被人送了个外号“刘无敌”。在此,笔者不得不多提一句,之所以杨家将的故事会在南宋时期迅速风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南北宋交替时期二帝被掳,这段屈辱的往事使忍辱负重的宋人在对待民族问题上变得敏感,国家迫切需要一股关于民族英雄的“正能量”。北宋初期的杨家英雄正是宋人抗击外虏的典型,由此,杨家将成了南宋人心目中的英雄标杆。为了丰满杨家将的形象,宋朝文人不但在故事中加入了原本不存在的女性角色,还杜撰了许多并未发生过的精彩战役,甚至,就连北宋名臣潘美也被“强行抹黑”,借此,衬托出杨家英雄的人性光辉。
说起“满门忠烈”一词,相信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杨家将。杨门虎将的故事传颂千年,经久不衰,被后人以戏曲、影视等形式演绎成无数个版本,成为历史上英雄世家的代名词。
戏说中,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之后,大郎、二郎和三郎战死、四郎和五郎失踪,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 ...
犹记得小时候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穆桂英、佘太君等杨门女英雄的身影,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女英雄虽流芳千古,却并非正史中出现的真实人物,仅仅是后人杜撰的文艺形象罢了。虽说,“女将”为假,但是,诸如杨业、杨延昭等杨门男将,却是真实存在过的英雄人物。
杨家祖孙三代抗击外虏的故事发生在宋初,到了南宋,杨家将的故事已经享誉全国。宋朝文学家将这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编撰成小说、剧本,杨家将被改编包装走上戏台,迅速风靡全国。
在此,笔者不得不多提一句,之所以杨家将的故事会在南宋时期迅速风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南北宋交替时期二帝被掳,这段屈辱的往事使忍辱负重的宋人在对待民族问题上变得敏感,国家迫切需要一股关于民族英雄的“正能量”。北宋初期的杨家英雄正是宋人抗击外虏的典型,由此,杨家将成了南宋人心目中的英雄标杆。
为了丰满杨家将的形象,宋朝文人不但在故事中加入了原本不存在的女性角色,还杜撰了许多并未发生过的精彩战役,甚至,就连北宋名臣潘美也被“强行抹黑”,借此,衬托出杨家英雄的人性光辉。可以说,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既生动又感人,让民间百姓混淆了真实历史事件与演义传说。
杨门家主杨业出生在太原,自幼习武,喜欢外出游猎,每次与同伴打猎均满载而归,收获的猎物总是远超同伴。杨业曾对朋友说过:“今后我必将进入战场行军作战,就像是一只猎鹰狩猎野兔一样。”果然,杨业在二十岁的时候踏上仕途,就任北汉指挥使,立下战功后,被朝廷升为节度使。
因为,当时北汉政权的统治者刘崇十分赏识这位少年英雄,所以,赐杨业刘姓,是为刘继业。杨业在行伍中严于律己,说一不二,恪守军规。每逢作战必身先士卒,闲时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士兵们对这位年轻将领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因杨业作战时罕逢败绩,每战必胜,又被人送了个外号“刘无敌”。
宋太祖建立政权后,宋朝在全国的声势如日中天,赵匡胤一统江山已成定局。
此时,审量局势的赵匡胤及时向北汉皇帝提出归顺宋朝的想法,但却遭到反对。就算是这样,杨业仍对北汉政权忠心耿耿,有感于北汉刘氏政权的知遇之恩,发誓拼死捍卫北汉。赵匡胤讨伐北汉时,北汉全境沦陷,仅余杨业一支军队在南城苦苦支撑。宋太宗对杨业生平早有耳闻,对这位猛将求才若渴,派出前朝皇帝的亲信前去劝杨业归降宋朝。
见到故人的杨业眼见江山易主,独木难支,不甘落泪,痛哭一场后归顺了宋朝。
那么,为什么宋太宗会如此赏识杨业呢?
原来,杨业在效忠北汉时,经常与北方辽军作战,对辽军的战术了若指掌,戍边经验无人可比。宋朝在开疆扩土后,已与辽地接壤,此时,辽国成了宋朝的心腹大患,为了抵御辽军的侵扰,宋太宗苦寻一位能够抗击辽军的大将,于是,杨业就成了最佳人选。
投降宋朝后,杨业被封为代州都部署,隶属潘美麾下,负责山西北方防务。潘美正是文学作品中被杜撰为奸邪之徒的“潘仁美”。实际上,潘家与杨家并不存在什么间隙,两家之间根本没有纠葛几代的恩怨情仇。
可以说,潘美非但是文学作品中的奸佞之辈,反而文武双全,是宋朝初期的大将。
早在太祖建国之际,潘美便领命前往陕地,一人一马会见后周节度使,不但说服了这位脾气暴躁的节度使,还成功入朝与后周统治者会谈,一时间潘美单骑入陕被传为佳话。此外,潘美在宋朝初期屡立奇功,可以说,潘美在战功上与杨业毫不逊色。
杨业一生骁勇善战,是个令敌人都尊敬的对手,在辽军中身负盛名。狼牙村一战,萧太后命辽军只能生擒杨业,不许杀死他。穷途末路的杨业且战且退,最终,无奈中箭落马,被辽军擒获。萧太后多次派人劝杨业投降,杨业誓死不从,绝食而死。
那么,历史中的杨业总共有几个儿子呢?
受小说和电视剧影响想必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八个”,实际上,在正史中杨业只有七个儿子。而且,杨业的儿子也并非全部殉国,除杨延玉在征战中不幸牺牲外,其余六个儿子均寿终正寝。这并不像文学作品中描述的那样,既有客死他乡的又有被奸臣迫害的情况。
至于杨门女将的故事,我们在正史中无法找到任何相关记载。宋朝正史《烈女传》中总共收录了三十余名贞节烈女,可是,这些奇女子并没有一人出身杨家。由此可见,在真实的历史中并没有穆桂英、佘太君等巾帼不让须眉的杨家女将。
杨延昭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但是,在史实中却并非杨业的六儿子,而是杨业的长子。史书上记载:杨业的儿子除延昭外,还有延玉、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杨延昭自幼不爱说话,喜欢做带兵打仗的游戏。
杨业觉得杨延昭是个将军苗子,直夸道:“这小子像我!”从这以后,每次杨业上战场,必带着长子共同出征。杨延昭也在其成长中对战争耳聋目染,之后,更是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军事天才。
公元979年,北宋遣杨业等将领征讨辽国,当时,不到三十岁的杨延昭披挂上阵,担任全军先锋。在整场战役中不负众望,与父亲杨业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打下应州、朔州等地,展现出非比寻常的军事天赋。杨业不幸殉国后,杨延昭接过重担,与父亲一样镇守在宋朝的边关。
在此期间,杨延昭效仿父亲,从严治军,以身作则,在军队中颇具威名,逐渐有了一批追随者。在与辽国人的战争中,杨延昭屡次建功,收获的战功从不独吞,每次战后必论功行赏与部下共同分享胜利果实,所以,替杨延昭卖命的将士越来越多。
公元999年9月,辽圣宗与萧太后一道,率领十万辽军精锐泅渡易水,袭击宋朝。由于,辽军声势浩大,宋军根本不是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战线一路推移至杨延昭负责镇守的遂城。此时,杨延昭手中仅有几千军士,根本无法与数十倍于自己的辽军抗衡。
杨延昭一面安抚将士拼死守城,一面派出使者向朝廷求援。可惜,北方忠武军节度使傅潜是个沽名钓誉之辈,虽然,手中有二十万精锐兵力却拒不救援,致使辽军围困遂城。兵临城下的辽军不断威逼利诱,逼迫杨延昭开城投降,杨延昭却根本不为所动,誓与遂城共存亡。
起初,辽军轻敌,并未全军攻城,而是试探性的组织了十几次小规模进攻,均被杨延昭一一破解。在进攻无果的情况下,辽军恼羞成怒,采取了人海战术,在强弓的掩护下以密集的站位向城墙推进,架设云梯强行攻城。
杨延昭巧妙的依托城墙,先是命士兵在城垛上支起盾牌防御箭雨,随后用连弩有效杀伤城下的步兵。辽军架设云梯后,宋军用竹竿捅向云梯,将云梯上的辽军尽数摔伤,随后以滚木擂石等物从城头掷下打击辽军。
在滚木擂石告罄后,杨延昭又派人用石灰、热水从城墙上倾泻而下,辽军叫苦不迭。就这样,杨延昭粉碎了辽军的数次攻势。
杨延昭与辽军僵持了三月有余,直至初冬时节寒流来袭,杨延昭趁机率全城百姓在城墙上浇水。次日,遂城城墙结满了冰,既光滑又结实,辽军束手无策。在一轮攻城中,辽军的炮石、箭支等根本无法穿透冰层,准备的云梯更是无法有效搭载到城墙上。
面对铁桶一般的遂城,辽军只好作罢,绕路进攻其他地区,放弃了遂城。杨延昭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防御战使他迅速成名,成为父亲杨业之后的又一大将。辽人迷信,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因为,杨延昭对于辽人很有威慑力,辽人以为他是那第六颗星转世,因此,称他为“杨六郎”。
之后,宋真宗特别召见了杨延昭,对他说:“你带兵守城有你父亲的风范... ...”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
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同样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虽说,杨文广并未建立如爷爷杨业与父亲杨延昭般的显赫战功,但却并非杨文广无能,而是环境所限。杨文广时期的北宋已不同往昔,在与契丹人和谈后,对西域诸国的态度也始终在战与和之间左右不定。
虽说,杨文广继承了父辈的遗志,致力于平定北方失地,但是,此时的宋朝已经有了修文偃武之风,朝廷不会再起干戈。在与西夏作战时,杨文广制定了出色的策略,杨文广麾下的士兵机动性极高,有效打击了西夏侵略者,在这场战役中,建立彪炳战功的杨文广被朝廷重赏。
其后,宋朝与辽国之间在边界问题上发生纠纷,杨文广亲手绘制阵图上书朝廷,请求领兵征讨辽国,但还未等到朝廷答复,杨文广就已染疾离世。
至此,杨文广守土开疆的理想,只得随着天妒英才而破灭。
参考资料:
『《杨家将》、《杨门女将》、《宋史》、《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