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人生中的大起大落,项羽生当作人杰
项羽人生中的大起大落,项羽生当作人杰杜牧也认为江东子弟不缺勇猛之人,也不缺运筹帷幄之人,如果项羽放下尊严,向命运低一次头,或许历史就会改写。杜牧的《题乌江亭》中曾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战争开始之前没有人能预料到结果,但能做到忍辱负重,就是真正的好男儿。源于网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图片源于网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四大才女之首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时至今日,仍被后人传颂,而西楚霸王项羽的精神,也让后人所敬佩。
读了《史记》,也不禁想,如果当年项羽听取乌江亭长的建议,暂且苟且偷生,渡过乌江,回到江东,历史会不会改写?项羽能不能重振江东,成为楚皇而君临天下?
对此后世之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会,有人认为不会。经过诸多考虑,我亦觉得可能不会,因为就算重来,项羽的傲气还是会促使他选择自刎,那何来卷土重来?
源于网络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的《题乌江亭》中曾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战争开始之前没有人能预料到结果,但能做到忍辱负重,就是真正的好男儿。
杜牧也认为江东子弟不缺勇猛之人,也不缺运筹帷幄之人,如果项羽放下尊严,向命运低一次头,或许历史就会改写。
可真的是这样吗?
源于网络
王安石的《乌江亭》里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与杜牧的观点相反。杜牧毕竟只是一个诗人,而政治场上的王安石对于项羽的处境,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王安石认为项羽不可能重来,因为经历了上百次的战争后,战士士气低落,失败已经难以挽回,虽然江东子弟都还在,但他们是否愿意跟随项羽从头再来呢?
这也更接近于史实,毕竟项羽当时早已穷途末路,没有兵将还失了民心。
源于网络
但不可否认的是项羽是一个英雄,更是一个武艺高强的英雄。他冲铎陷阵 须臾间就能杀敌百人;他用兵大胆 破釜沉舟 置之死地而后生。
观看秦始皇出行时 他敢言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当时秦的暴政之下,天下英雄谁敢如他一般出此豪言?
没有。
源于网络
所以相较于刘邦,我更喜欢项羽。读到他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惋惜,为何最后君临天下的不是他?而是那个地痞流氓刘邦!
刘邦阴险狡诈,为了活命,甘当孙子,卑微下跪。但就是刘邦这种能屈能伸的本事,让他笑到了最后,成为人生的赢家。如果项羽也能如此,那天下谁能敌他?但没有如果。
项羽他勇猛,他可以于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易如反掌;他坦荡,鸿门宴不屑于使手段击杀刘邦小儿;他深情,四面楚歌中面对美人虞姬的不舍与无奈,声泪俱下;他悲壮,本可渡乌江而去,卷土重来,可江东子弟皆亡,他不愿一人苟活,更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于是自刎乌江。
源于网络
这是一种英雄本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亦不失色。但本色英雄难成霸业 注定他只能成为霸王。
国不是一个人的国 想要让百姓听命于你,除了武力还要懂得治国,懂得谋取民心。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才是大势所趋。
武力能征服人一时 却不能征服人一世。或许在当时 项羽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双拳难敌四手,再强没了团队的合作,终归只能败北。
源于网络
项羽武能驰骋沙场 无人能敌,但文却不能治国,注定在政治舞台上捉襟见肘。他自负,他只为自己而活 只为书写自己的本色而活 所以无法被天下人所拥护。
他刚愎自用,所以错失良才,是他最大的败笔。张良,韩信都曾先投奔项羽,如果项羽是位好的伯乐,识得千里马,那最后君临天下的必然是他。可惜他的刚愎自用,气走了张良,逼走了韩信。
所以,注定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源于网络
他的自傲如何能使他向命运低头,而他的妇人之仁,即使他肯过江东,也不能让他成为君临天下的皇,只能蜗居一隅做个王。
那指路的农夫故意指错路,让项羽误入沼泽,使手下精兵强将折损,他明白自己大势已去,民心已失,即使渡过乌江,也再无能力可与刘邦相抗衡。
他无颜见江东父老是真,不愿苟且偷生亦是真。所以他引吭高歌,向天而笑。面对追来争抢他项上人头的熟人,只凄凉一笑:“若非吾故人乎?”而后将宝马送亭长,头颅送故人。
源于网络
项羽的英雄本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虽败北,但他那天生的傲骨,着实让后人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