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同时,他开始写作。托尔斯泰有数千亩领地,不读书了,他就在自己的土地上尝试改革俄国农奴制。后来,又参军入伍,战场上开枪杀敌,托尔斯泰也是一把好手。1828年9月,列夫·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生来就是富家公子,衣食无忧。17岁进入大学学习法律,可是托尔斯泰不喜欢充满规矩和制度的科班教育,比起学校无聊的教学,他更喜欢自由自在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读伏尔泰,读孟德斯鸠,读但丁,读莎士比亚,读的书越多,越喜欢自由。所以大学上了一年,托尔斯泰就退学了。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1)

卢梭写了一本《忏悔录》,将自己做过的好的坏的都写出来,像镜子一样把自己展现出来,真诚地面对自己和世界,无论喜欢或者讨厌,无论幸福或者痛苦,也无论卑鄙或者高尚。

奥古斯丁写了一本《忏悔录》,写他对上帝的爱,任何怀疑都拿出来忏悔,最终忏悔出上帝是唯一的真理,上帝是不可不信的主,上帝做什么,都是必然的。

列夫·托尔斯泰也写了一本《忏悔录》,写了自己很多次想自杀,最终因为不够勇敢而没死成,写自己思考生命的意义,写生命是一场空虚,死亡是唯一的真相。

追寻生命的意义,就是他全部忏悔的内容。人活着,都是会死的。但人活着,不都是为了死!活着不难,但一生要活得有意义,很难。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2)

01 托尔斯泰,极尽成功的一生

1828年9月,列夫·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生来就是富家公子,衣食无忧。

17岁进入大学学习法律,可是托尔斯泰不喜欢充满规矩和制度的科班教育,比起学校无聊的教学,他更喜欢自由自在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读伏尔泰,读孟德斯鸠,读但丁,读莎士比亚,读的书越多,越喜欢自由。

所以大学上了一年,托尔斯泰就退学了。

托尔斯泰有数千亩领地,不读书了,他就在自己的土地上尝试改革俄国农奴制。后来,又参军入伍,战场上开枪杀敌,托尔斯泰也是一把好手。

同时,他开始写作。

托尔斯泰写作,一鸣惊人,很快就享有不小的声誉,战争结束后,托尔斯泰已经成了一位著名作家。

此后,《战争与和平》及《安娜·卡列尼娜》的完成,更是让托尔斯泰成为世界级的文豪,享誉全世界,成为一座丰碑。

在财产上,他有数千亩良田,是当之无愧的富豪。

名声上,他的战争的英雄,是世界级文学大师。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创作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却陷入严重的精神危机,他不得不把房间里的绳子全部丢掉,怕自己突然想不开上吊自杀。

因为他发现,自己拥有的名声、财富,其实毫无意义,他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他觉得,没有意义的人生就应该去死。

可是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很长一段时间,托尔斯泰都找不到,人究竟应该为什么活着?为世俗的功成名就?可是他都已经有了,那还为了什么呢?

但是不管是为了什么东西,也不管是为了什么缘故,总之,人还活着,那就一定还有什么意义。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3)

02 人生是一场虚空,毫无意义

人人都在追求健康、财富、爱情、事业这些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可是这些东西,都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失去啊,人们一直不曾拥有这些东西,只是借由这些东西在过一种“美好”的生活。

谁若说他拥有这些东西,那么几十年后,当他归于尘土时,这些东西又是谁的呢?

人一旦死去,财富就不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

人一旦死去,多么辉煌的事业,都将与自己再无关系;

人一旦死去,曾经所谓的拥有,都成了烟尘。

可是最可怕的是,人早晚都会死去啊,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毫无意义。

只要一想到人终究会死,曾经努力拥有的东西,都将变得徒劳,生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托尔斯泰说,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他随时都可能会自杀。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这话就像存在主义作家或者说哲学家萨特说的:生活痛苦,世界荒谬,人生无意义。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4)

有一次记者问陈丹青: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陈丹青说:

又是一个傻 X问题!

人生没有意义的。 你看过哲学吗?你可别过了大学年龄还扛着大学生人格在生活。

人生一点没有意义的,生命完全没有意义的。

记者不甘心就此结束,于是就问出了所有人都会问的一个问题:那活着干吗呢?

陈丹青说:

没有干吗,你生下来,爹妈征求你意见吗?你看看佛教,看看叔本华那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生命是无意义的,从来就是盲目的。就这么两句话:这么厚的一本书。

这本书救了我。我在三十岁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刚出国不久。

人生没有意义,这似乎是一个事实,毕竟人总是会死,一切都会成空,可是托尔斯泰不甘如此,他努力寻找,找不到就没办法坦然地接受活着这件事。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5)

03 一般人解决人生问题的四种办法

阅遍群书,寻遍科学,托尔斯泰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

哲学回答不了人生终极的意义问题,他们只会说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概念。

科学更加没法解释意义的问题,生命科学会谈细胞,神经科学谈脑神经的构成和传递,生物进化只会说物竞天择,科学解释了生命的现象,却解释不了生命的问题。

科学巨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创建微积分,又创造了经典力学,诗人蒲柏说: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直到牛顿来了,一切才变得光明。

可是牛顿自己说:我虽然发现了星体之间引力的规律,可是我无法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今天我们接受了所有科学的证明,可是科学告诉我们的,始终与人为什么要活着无关,只是解释了人是怎样活着的。

托尔斯泰转向生活,在生活中探索意义,他观察身边的人,琢磨他们如何生活,看他们如何处理人生的问题。

最终,他发现,周围的人用四种方式摆脱生命的束缚:

第一种:无知;

第二种:享乐;

第三种:毁灭;

第四种:苟延残喘;

无知不是没有知识,而是表现在对生命的荒谬和罪恶一无所知,他们努力赚钱,有钱了就高高兴兴地享受,他们追求爱情,然后欢天喜地,他们追求事业,然后皆大欢喜。

这类人不理解叔本华、所罗门、佛陀所遭遇的生命的问题,他们看不到生命的无意义,看不到自己的危险处境,只是竭尽可能地快乐和享受。

所谓享乐,在了解生命的绝望和困境之后,毅然决然地享受现在的幸福,不再寻求意义,也不再看向生命的虚无处。

所罗门说:我就称赞快乐,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玩乐,因为他在日光之下,神赐他一生的年日,要从劳碌中常享受其所得。

又说:凡你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

毁灭就是毁灭自我,在明白生命无意义之后,了解生命。

当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生命是一个愚蠢的玩笑之后,他们会立刻结束这个愚蠢的玩笑。

苟延残喘是懦弱者的选择,他既明白生命无意义,但没有能力去尽快结束这场欺骗,不敢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且似乎还在期待些什么。

托尔斯泰觉得,自己所选择的,就是第四种方式,每天像往常一样洗脸漱口,穿衣吃饭,侃侃而谈,写作出书。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6)

04 信仰的不实:上帝死了

有人说:宗教是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可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信仰。

只有真正的信仰,才能让宗教成为拯救之门。

可是托尔斯泰无法在其中安息!

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信仰东正教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东正教的教育和洗礼。

很小的时候,大人就教育他要信仰上帝,他跟着大人一起祈祷,一起做礼拜,可是渐渐地,他开始怀疑这样做的意义!

他的哥哥德米特,就是一个虔诚的信徒,虔诚地吃斋、礼拜,过一种“纯洁”的生活。

但他身边大多数的人,虽然背诵教义,可是生活的时候,也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仅仅遵从生活的基本原则,而这种原则与教义毫无关系。

“背诵教义、去教堂礼拜是应该的,但是别太认真。”

有一天,一个朋友向他宣布:其实根本就没有上帝,我们所学的有关上帝的一切,统统都是谎言。

那时候,尼采还没有出生,可是上帝已死。

“我认为,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大家的活法其实都一样,都是按照人生存的基本原则在生活。这种基本原则不仅与教义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大部分与之背道而驰。教义不参与生活,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从来不涉及教义,个人生活中也不能参照教义行事。这种远离生活并独立于生活之外被信奉着的教义,即使涉及,也应该被当作一种表面现象,与生活没有丝毫关系。”

奥伊肯说:“如宗教所说,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忧虑、烦恼和痛苦。宇宙的规律无法改变,人们的生活又被以上各种所困扰,根本容不下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幸福和舒适。事实上,从最初某种意义上说,宗教不但没能减少人们的不幸和罪恶反而使它们增加了。”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7)

05 人生的问题,作家也回答不了

宗教不难让人得到解脱,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

可是要过怎样的生活呢?

他是作家,写书著述,可是托尔斯泰发现,成为作家,也不能满足他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作家比普通人还要有所不如。

1957年,托尔斯泰出国,他看到了那个“人人以钱为主”的社会的罪恶,为了钱相互欺骗,为了钱相互欺压,重重压迫,重重矛盾,可是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作为作家,托尔斯泰初次进入彼得堡文学界的时候,就大受欢迎,大多数作家都充当着“人类导师”的角色,自以为写作就是“教育民众”过一种有意义的高尚的生活。

“我的作家同事的处世之道就是:生活会越来越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些有思想的人是主要的参与者。在这些有思想的人中,我们这些艺术家和诗人最具影响力。我们的宗旨就是教化人类。为了不给自己提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我知道什么,我应该教什么’,就说有一套理论能解释,根本不需要了解这些,因为艺术家和诗人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

可是托尔斯泰还发现,作家们写作,也是“尽可能多地获得金钱和赞扬,才是我们藏在内心深处的出发点”,可是自己真的就是对的吗?

“怀疑作家信仰本身真实性的同时,我开始认真地观察创作者们,并且确信,几乎所有投身于此的信徒,也就是作家们,都是一群无良之人。大部分是坏人,毫无品格,他们要比我过去寻欢作乐或是当军人时见到的人还要坏得多。但是他们很自信,自我感觉良好,这只有那些真正高尚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高尚的人才能这样。我开始讨厌这类人,同时也讨厌我自己,但是我明白了,这种信仰就是用来骗人的。”

成为作家不是人生的意义,至少不是托尔斯泰的人生意义。

那么又该做什么呢?

他当过兵,改革过农奴制,也做过其他很多事情,他说:

“荒淫无度,谎话连篇,偷鸡摸狗,信口雌黄,私通旁族,纵饮无度,凶残暴庚.戕害人命……没有一种罪行我没干过,人们却以此来夸奖我。这也折射出了世俗眼中的成功与成就,是多么的不堪。”

过往的那些成就,里面含有诸多的不堪,这肯定不是他最终要追求的。

把自己里里外外都剖开来看,看到的都是虚空和罪恶,人生还是毫无意义。

正如叔本华说的:“生命就是罪恶,它什么都不是,向虚无转化才是生命唯一的幸福。”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8)

06 人可以思考自己的生命,但不能以此判定他人的生命

一直在思考,托尔斯泰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所有的思考,都是围绕着自己以及与自己同一个圈子的人们来进行的。

他们这一群人,有钱,有名,有里,衣食无忧,家底丰厚。

可是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他们这般幸运,他们要辛苦劳动,才能勉强生活,而这些人,才是世界的大多数。

富人、有知识、有名望的人所谓的人生意义,又怎么能够代表全部呢?托尔斯泰发现,他代表不了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他觉得这个世界没有意义,觉得生命毫无意义和价值,可是其他人却努力地活着。

如果人生真的没有意义,那他们怎么活下去的呢?他觉得,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那种人生的意义,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意义,不是一群作家的思考,不是一群富人的感叹,而是真正的从生命里迸发出来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就像余华在《活着》里面的福贵那样,他们有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吗?没有,但是他们活着就是意义,就是价值。

托尔斯泰开始和这一群人接触,他走进他们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劳动,他发现,这些人也信宗教,而且是真正的相信,哪怕那种相信类似迷信,可那就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托尔斯泰相信这些人才真正懂得信仰,在他们身上,信仰提供了活着的可能。

他丢掉了自己贵族的身份,开始自己劳动,做辛苦的劳动工作,衣食简朴,并说:

“我终于从特立独行中解脱出来,看见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这拯救了我。我明白了,如果我想认知生命,参透生命的意义,我就不应该像寄生虫一样生活,而应该过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真正人类赋予生命的意义,和生活融合,从而来阐述和验证生命。”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9)

史铁生说:“人信以为真的东西,其实都不过是一个神话;人看透了那都是神话,就不会再对什么信以为真了;可你活着你就得信一个什么东西是真的,你又得知道那不过是一个神话。”

托尔斯泰从宗教信仰中走出来,绕了一圈,最终又回到这个信仰里,虽然未必就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但是他确实对信仰是抱有信心的。

有评论家说,托尔斯泰的作品,含有浓厚的宗教圣徒的气息,像《复活》里面,就是宗教对人的拯救。

人活着,总要信点什么的。信活着本身也好,信意义和价值也罢,总之,只要我们活着,那种让我们继续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我们内心所信的东西。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10)

07 人生无常态,所以可以自由安排

晚年的时候,托尔斯泰与其妻子不和,妻子还会偷看他写的日记。

为此,托尔斯泰痛苦不堪,1910年10月28日离家出走。

11月7日,托尔斯泰病死在路上。

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相反,他一直在费力地向我们描述“人生无意义的状态”,最后也只是说:“人应该去过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可是这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什么呢?

他没有告诉我们,对于他来说,是信仰的回归,是凭借自己的劳动活着,是道德的完善,是自我的完成。

可是那未必就是适合我们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应该去过自己认为真正有意义的生活,那种生活不是因为别人说好,也不是因为能逃避痛苦,相反,如果他是有意义的,纵然千万人反对,也可以去做,纵然他充满痛苦和荆棘,也可以追求。

像耶稣背着十字架受苦,一路遭受鞭打,却在最终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完成了毕生的使命。

人生本没有什么客观的必须要追寻的意义,但正是因为其没有意义,所以我们才可以赋予其意义,如果人生什么都有被安排好的意义,那这一生,按部就班,该多么无聊啊。

人生没有意义,所以处处充满意义。

你看到过的,生活过的,思考过的,痛苦过的,都含有某种意义。

问题在于,你能不能看到,并且接受。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11)

08 生命得以完成,就是意义

意义不是在高处显现,而恰好在低处践行。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中说: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之间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人生的意义。

你来到这个世界,亲人因为你多了一些快乐,他们的生命因为你多了一些满足,这是意义。

你努力工作,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你的努力让他们更加幸福,让生活更加美好,这就是意义。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你,你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你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个世界,这就是意义。

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自己赋予的意义,那个意义不一定是永恒的真理,也不一定能让让世界有什么改变,但是只要是自己的认定的,那就是自己的意义。

当然,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的意义,就是提醒世人,人生终究免不了要死亡,如果死亡是终结,那么一切毫无意义。

可是,死亡明显不是终结。

尼采和叔本华都高呼,人生无意义,可是后人记住了他们,并从他们的书中获得生命的力量。

萨特和加缪高呼,生活荒诞,人生痛苦,可是后人在阅读他们的时候,开始审视自己。

史铁生谈信仰和积极,虽然那只是他的生活,可是后人读起来的时候,却是智慧。

托尔斯泰作品对于心灵的探索: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忏悔录(12)

哈佛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在演讲中说:

我们总是在找方法去「计算」我们的成就。

在公司里,我们计算应收和应付账款,计算获利、营收,追踪每笔成本的细节。我们将计算得出的数字拿来与前一年比较,如果数字看起来比较漂亮,我们会说:我们今年做得比较好。

但是,当一个人的人生走完,这个世界之所以记得他,不在于他的事业爬到多高,或者他在这世上存了多少钱。

相反地,他的价值体现在:

当你被放置在这个世界的某个位置上以后,你是如何用上天给予你的天赋和才华,帮助别人成为更好的人的?

那些因为你的帮助而变得更好的人,包括你的家人,跟你共事过的伙伴,和那些素未平生而正好需要你帮助的人,他们才是你被这个世界记住的方式。

是的,若我们被安置在某个位置,那我们就在这个位置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同时也让身边的人因此而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

这就是生命应有的样子。

文|不有趣灵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