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可是,你都会解决这些问题吗?人生就是一场历练,你随时都会面临各种难题。我们被各种问题困扰但是,谁不想过得简单一点好一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关键

大家好,我是陌十八

在并不容易的世界里,我们好好过!

这是我读完的第7本书

行走人世间

我们被各种问题困扰

但是,谁不想过得简单一点好一点

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关键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1)

人生就是一场历练,你随时都会面临各种难题。

可是,你都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拆解,找到一种清晰的思路,把问题拆开,然后看到本质,反复求索,反复验证,从而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学会拆解一切问题》用五个维度,从锁定问题到分析问题,从创造和构建新的问题框架,到不断锤炼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再进行完善优化。

用整套思维方法教给你拆解一切问题的全过程,学会这些,你就可以成为解决难题的高手。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2)

1

尺子思维:锁定问题

(1)锁定问题有两种思考模式:疑问和难题

也就是说,我们在面对一个问题时,首先要知道这是一个单纯的疑问还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举个例子。

2020年的高考数学题有一个是计算蒙娜丽莎的微笑弧度,很多人吐槽,这题出得也太离谱了吧?

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和微笑和胜利女神像并称为法国卢浮宫的3大镇馆之宝。

达芬奇作这幅画用了3年,绘画手法用的是透视法,在高倍镜下观看,这幅画是一层一层叠加上去的,有4层之多。

有人研究,蒙娜丽莎的微笑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这样一幅惊世之作,让她的微笑成了梦幻又神秘的永恒。

仅仅从解题上,这是一个疑问,只要按照数学的理论把题答出来就行。

但为什么要出这样一道题呢?是专门增加难度还是另有目的?

达芬奇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黄金分割和黄金矩形,让数学的抽象融入美中,从而实现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

那么,达芬奇在利用这些原理作画的过程就是解决难题的思考模式。

所以,疑问有标准答案,难题没有,它是一堆相互组成的解决方案。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学生在学校学习很好,一旦走入社会,出现了断崖,原因就是思考问题的模式没有转变过来。

拆解问题第一步,要拥有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3)

(2)寻找问题的本质

寻找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谁?为了什么事情?这叫问题背后的本质。

拿我的销售作个分析。

有的顾客在沟通过程中,强调不要麻烦的净水器,那如果是新手,对麻烦这两个字可能就有点云里雾里。

带着思考模式,我们就要分析,他说的麻烦指的是什么?引导性地让顾客说出来,比如不插电,没废水等。

他为什么不想要这种呢?
我们要闲聊,在聊的过程中,了解到顾客家里有几个月的小宝宝,一次在医院看病住院时,他们买了瓶装水烧开放温给孩子冲奶粉,被医生说了一顿,这才知道要用什么水给孩子。

所以顾客只会用很直观的判断给你描述,作为导购,第一要务是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而不是表面。

这样一番下来,我们是不是很清晰地知道:为了谁——为了宝宝,为了什么事情——为了让宝宝用水健康。

他不要麻烦净水器的目的是什么——担心那样的水对宝宝身体不好。

其实不光销售,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带着这种本质思考,这样我们很容易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不至于说了一大堆,还不是对方想要的结果。

但凡那些解决问题的高手,能达到一剑封喉的,都有这种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4)

(3)寻找解题路径:再现化和具象化

有时候面对千丝万缕的问题,我们可能一下子很难找到问题的核心,这时就要用到两种解题路径——再现化和具象化,帮助我们寻找。

再现化就是回顾过去,像电影镜头回放一样,让过往在脑海中一幕幕重现。

回顾过程中,我们是要带着问题思考的,所以,原来可能什么也没有感觉的情节,你会突然有了新发现。

这特别适用于案情破解,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通过对现场的还原,把脑子里的为什么植入到每一个细节里,从而有了更多设想和灵感。

复盘,也是一种意义上的再现化,从复盘中,我们发现哪些可以继续保持,哪些需要优化,哪些必须改进和舍弃的,一个善于复盘的人,他的每天都会有所进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日渐提升。

具象化是对未来的想象,也可以说愿景,目标,比如你对公司设想的愿景,或者你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畅想。

有了这些,相当于有了方向,你可以依着这个方向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

你下一步要采取的行动规划。

这些规划有哪些障碍需要克服?

每一个障碍如何行动才能顺利完成?

用具象化寻找问题,会让你面对问题时不再迷茫,这也是咱们说的“以终为始。”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可以按照这些思维来进行,先确定问题的模式,再寻找问题的本质,用合适的路径去探索,久而久之,你就培养了自己拆解问题的高效能力。

社会上的任何一种行为,都离不开这种能力。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5)

2

剪刀思维:分析问题

分析这两个字,可以理解为:拆分和解析。

在脑海中种下一棵“问题树“,树干是你的大问题,而枝叶就是无数个小问题。大骨头难啃,我们不妨拆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细瞬慢咽。

打个比方,还以我们做销售为例。

假如这个月给你是2万的任务,咋一听,觉得现在大环境不好,想完成好难。

我们拆分一下,一个家庭单一般是5000——6000元,这样下来就是最多4单OK。

但4单好象也不容易,咱们再拆。

如果按平均10个客户成交1单,那么4个准客户就需要40个潜在客户。

一个月安排20天来做业务的话,每天找2个这样的客户就行,现实中,2个不难。

这是一种,如果你希望谈大点的客户,往往一单都够了,那么,为了这一个月成交一个客户,你的发力点就更精准了。

要想解决问题,一定得学会拆分,不要被问题给吓倒了。

拆分之后是解析,也就是把问题重新构造。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要被问题的表面给怔住了。

比如:你想买个冰箱。

表面上看,你是选哪个的问题,实际上,你是要解决食物怎么存放更满意这个目标。

所以,销售冰箱的不要把思维只盯在冰箱N多功能上,而上要把这些功能背后能实现的价值套入顾客需求的生活中,要让他感觉到:这就是我想要达到的目标。

这一能力的培养,平时就要训练自己的觉察力。

只有把问题分析到了点子上,你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要不都是流于表面。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6)

3

针线思维:创构问题

把一块一块的布用针线缝合起来,成为一件漂亮的成品,不是谁都可以。

所以,再次创造构成,它需要有些灵感,而灵感,是要具备一些能力:

(1) 知识储备

为什么想做成长型自媒体的人一定要大量读书,学会写作?

因为你没有海量的知识,你不可能持续输出内容。

有人坚持几个月放弃,有人坚持一两年消失,这背后就是因为没东西可说了,没内容可写了。

知识就是一张网,你吸收的过程就是吐网的过程,最后成型,是你储备的大量内容经过过滤之后沉淀下来,真正可以为你所用的精华。

没有量变,何来质变?

(2) 丰富经验

有人说,成功是失败之母。不管谁是谁的母亲,经验少不了。

经历和验证,在面对下一次问题时,就是宝贵的财富。

应聘时,一些举重若轻的职位,用人单位更看重经验,因为谁都不想背负实验的成本。

即使那些问题当下与你无关,那件事情也不关你的事,但你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思维:

如果让我处理,我会怎么办?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想?

你要积极接受新事物的刺激,才有可能积累下更多的经验。

(3) 合适的环境

有时候,解决问题这个事,是需要一个特定环境的。

比如,有些老板喜欢一边跟人喝着茶聊着天,就把难搞的事情解决了。

有人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文思泉涌,就是此情此景的魅力。

村上春树坦言,不跑步写不出好文章。

灵感这东西,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经验后,在合适的场合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想象力。

很多人有随手记便签的习惯,就是因为灵感一下子来了,它又常常瞬间消失,当时立马记下来是最好的行动。

曹雪芹在落魄的时候写成巨著《红楼梦》,如果他还在奢靡的生活中,无论如何也不会静下心洞察世间的那些人和事,落魄,也是一种环境。

适时为自己营造一些有利于思考问题的环境,有时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足够的动机

前面我们写过,拆解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动机,就没有欲望,我们可能会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但能让你把一个问题漂亮解决,动机一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公司,可能你因为奖金丰厚或职位升迁才积极解决问题,创业,因为有足够的钱赚你才拼命跨过一道又一道难关。

动机,是我们的回响,也是我们的增强回路。你要学会为自己创造和争取动机。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7)

4

锤子思维:锤炼问题

当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我们要进行锤炼,要反复打磨,推敲,有百炼成钢的韧劲儿。

作者讲述了在一个荞麦面馆吃饭的故事。

他发现经常去的那家面馆,做出来的荞麦面很精纯,味道特别香,韧劲十足,吃起来很有嚼劲。

于是他就向店长打听,店长告诉他,荞麦面团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大约365次的揉搓,这样不仅形成面筋网络,还提高面团黏性,保证了食用时的口感。

为了不让面团过于干燥,厨师往往有意识地闭门不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进行这种锤炼工作。

一般的面团揉搓不过30——100次,更别说在细节上反复锤炼。

构思出来的解决方案很难保证无懈可击,必须经过这样锤炼的动作,缺点才能减少,棱角才能磨平,这就是刻意练习。

练习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参考平行思维法则,给自己戴上六顶不同颜色的帽子,这样我们就可以多维度分析问题的可行性。

蓝色帽子:代表纵观全局的整体思考,一般是权威人士的思考方式。

白色帽子:以数据和事实说话的思考,严谨的务实主义者,他们会把一个个问题用漂亮的数据摆在你面前。

红色帽子:偏重感情方面的思考,他们一般感性多,理性少,在意人际关系,感觉和风格。

黑色帽子:停留在悲观立场上的思考,这类人一般比较谨慎,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不会开始。

黄色帽子:与黑色相反,这是乐观者的思维方式,他们一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各种风险不会考虑,有头无脑型。

绿色帽子:代表创新思维,他们会创造,开发,特立独行,常常走在市场的前端,但这样的行为往往代表不成熟,经不起时间验证。

在锤炼时,时刻记着这六顶帽子,反反复复验证,最终的方案一定令你满意。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飞石法则,就是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不要只为解决眼前的问题。

可能当时你看到的是问题似乎解决了,但如果目光不长远,你得到的往往是假象,可能还会为以后带来更大的麻烦。

问题拆解到这里,就是实实在在落地的行为,很关键也不容易,因此,刻意培养灵感和提升自己的思维,是成为高手的必经之路。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8)

5

螺丝刀思维:完善问题

问题到了这一步,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倡导一种精神——螺丝刀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改变者,一种是跟随者。

解决问题的过程几乎囊括了商业中的所有流程。不管是解决小问题还是大问题,都要经历类似的过程。反过来说,如果掌握了拆解问题的技能,我们就能在事业上立足。

那么,做一个改变者还是跟随者,除了上面讲的刻意练习,还要做到以下两点:

(1) 持续成长

1.01法则和0.99法则,是日本某小学校长的办公室张贴的内容。

1的365方=1,(1 0.01)的365方=37.8,(1-0.01)的365方=0.03

同时附有一段话:

如果每天都勤奋努力,最终会形成很大的推动力量;

如果每天都偷懒一点,终究会失去竞争力。

我们以1为单位,以365天为时间基数,来理解这些公式,每天只需要进步0.01,一年后你就跟原来比很了不起,但是,要退了0.01,对不起,一年后,你几乎连原来的积累都没有了。

我们大多数人毫不在意这0.01,是因为看不上时间的复利,每天刷手机,让时间在指间悄无声息地划掉。

所以,要加要减,决定权在你。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9)

(2) 恋人思维

我们有没有感觉,平时在家庭中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是不是追究这是谁干的?象审犯人一样刨根问底,要找到那个制造问题的凶手。

花了很大精力,破坏了亲人之间的感情,最后仅仅是证实了是对方做的而已,问题实际一点都没解决。

想成为拆解问题的高手,就要把这种思维转变过来,形成恋人思维。

我们在恋爱期间,是不是尽力为对方想,尽力想为对方做事?

所以我们还是要找到问题的本质,你的目的是什么?

一切有背于问题的思考全部收回来,把寻找犯人当成寻找恋人,这样,你的敌人也会变成朋友。

哪怕你当下不是一个擅长解决问题的高手,只要按科学的方法坚持训练下去,就一定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如何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5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法(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