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对于端午节的由来
大家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对于端午节的由来恶日的说法源自古代对天文知识的认知,星相师认为每年的五月是毒月,五日则是恶日,因此在五月五日这天,食物会容易变质,人的身体也会变得虚弱而容易生病。所以民间百姓为了驱邪和镇恶,往往会将艾草或者菖蒲挂在门上,用来驱逐一些不好的东西,为人们带来幸运、祈求平安健康。三、恶日说二、曹娥说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传说有一天她的父亲外出,不慎跌入水中溺水身亡。曹娥一连几天在江边找寻多日也不得见,在找到第十七天的时候,也就是五月五日,因为悲伤过度也投江自尽,神奇的是她投江后第五天竟然抱着她父亲的尸身上来了。当地的官员百姓听闻,被曹娥的孝顺所感动,朝廷降旨为曹娥立碑,从此配享祭祀和香火,渐渐形成风俗。这个故事玄之又玄,真实性不足。但是后世对曹娥的祭祀是存在的,中国现今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曹娥祠。曹娥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节期在农历五月五日,又称端阳节、正阳节、地腊节、龙舟节。目前端午节在中国及汉字文化圈都流行,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节日风俗,主要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早在2006年端午节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屈原说
端午节纪念屈原是流传最广的说法,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他忠贞爱国、才华横溢,在楚国人民心中很有威望,由于屈原的刚正不阿,惹怒了昏庸的楚怀王,从而被流放汨罗,屈原也是在这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哀叹:“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听闻悲痛欲绝,抱石投入汨罗江,这天刚好是五月初五。汨罗江两岸的百姓听闻屈原跳江,悲痛万分,便划船到汨罗江中寻找屈原的尸身,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伤害屈原,人们纷纷将香米包裹在一种“竹叶”上,投入江中以吸引开鱼虾。年复一年,渐渐形成了惯例,也引申出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
屈原
二、曹娥说
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传说有一天她的父亲外出,不慎跌入水中溺水身亡。曹娥一连几天在江边找寻多日也不得见,在找到第十七天的时候,也就是五月五日,因为悲伤过度也投江自尽,神奇的是她投江后第五天竟然抱着她父亲的尸身上来了。当地的官员百姓听闻,被曹娥的孝顺所感动,朝廷降旨为曹娥立碑,从此配享祭祀和香火,渐渐形成风俗。这个故事玄之又玄,真实性不足。但是后世对曹娥的祭祀是存在的,中国现今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曹娥祠。
曹娥
三、恶日说
恶日的说法源自古代对天文知识的认知,星相师认为每年的五月是毒月,五日则是恶日,因此在五月五日这天,食物会容易变质,人的身体也会变得虚弱而容易生病。所以民间百姓为了驱邪和镇恶,往往会将艾草或者菖蒲挂在门上,用来驱逐一些不好的东西,为人们带来幸运、祈求平安健康。
艾草
四、上古起源说
古老起源认为端午节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龙舟竞渡祭祀之俗似乎在春秋战国就已存在。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就认为端午节是上古时代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两篇论文中详细阐述了这种观点。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伍子胥说、介子推说、夏至说、浴兰节说等等,甚至不排除端午节有几种起源而共度一节的可能。作为中国四大佳节之一,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以其独有的魅力与中国的风俗和文化紧紧结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网上一直流传着“韩国人抢先申遗中国端午节”这则谣言,一度激起中国许多网民义愤填膺。此事的真相是:韩国人申遗的是韩国江陵市的一个传统节日,叫“江陵端午祭”,这个小范围的节日与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不能说没有关系,但是将两者划等号显然是以偏概全的说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为中国传承和弘扬,并将影响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各国所承认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