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袭人是什么身份?贾宝玉给丫鬟取名袭人
贾宝玉袭人是什么身份?贾宝玉给丫鬟取名袭人有个友人和刘长卿开玩笑,用陶渊明的一句诗问他:“山气(疝气)日夕佳?”,这就是语带机锋,双关谐音之妙,刘长卿也用了一句陶渊明的诗作为回答:“众鸟欣有托。”举个例子,唐代诗人刘长卿得了疝气,这个病一般会导致阴囊肿大,比较痛,所以有时候会用专门的布袋把阴囊托住,以缓解病痛。这一段如果你读懂了,那就能更加明白为什么《红楼梦》是千古名著,为什么《红楼梦》被称作“古典文人小说”的巅峰。所谓“文人小说”,是和传统的话本通俗小说相对,比如《西游记》、《水浒传》这样的。读书人的特点,或者说爱好,是喜欢掉书袋。语带机锋,喜欢弯弯绕,一个事儿太直白说出来就没意思,尤其是一些不太好明说的内容,文人更加要弯弯绕。
对于贾宝玉给首席大丫鬟取名“袭人”这个事儿,贾政评价说“这样刁钻”。
这一段,你看懂了吗?
让我们先看原文
宝玉道:“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天天晚上想着打发我吃。”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贾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这话?一定是宝玉。”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动气。”贾政道:“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说毕,断喝一声:“作业的畜生,还不出去!”王夫人也忙道:“去罢,只怕老太太等你吃饭呢。”
这一段如果你读懂了,那就能更加明白为什么《红楼梦》是千古名著,为什么《红楼梦》被称作“古典文人小说”的巅峰。
所谓“文人小说”,是和传统的话本通俗小说相对,比如《西游记》、《水浒传》这样的。
读书人的特点,或者说爱好,是喜欢掉书袋。语带机锋,喜欢弯弯绕,一个事儿太直白说出来就没意思,尤其是一些不太好明说的内容,文人更加要弯弯绕。
举个例子,唐代诗人刘长卿得了疝气,这个病一般会导致阴囊肿大,比较痛,所以有时候会用专门的布袋把阴囊托住,以缓解病痛。
有个友人和刘长卿开玩笑,用陶渊明的一句诗问他:“山气(疝气)日夕佳?”,这就是语带机锋,双关谐音之妙,刘长卿也用了一句陶渊明的诗作为回答:“众鸟欣有托。”
大家仔细体会这个鸟字。
所以,这就是文人特别喜欢玩的一种文字游戏。非常巧妙,又显得很有文化,一个词,非常装哔。
钱钟书写的《管锥编》就是这种文人爱好的集大成之作。而钱钟书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装哔,认真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有一个体会,他老人家太能联想了,那真的是博古通今,别的不说,书里引用的各种古籍据说有几千种,各种条目上万种,感觉钱钟书就差直接明白说,我说的这些,你们都听过吗?看过没?
好了,钱钟书咱们且不去说他。
今天单说《红楼梦》的这段文字。前面打了那么多铺垫,主要是介绍一点背景,因为下面要解读的,关于贾宝玉和贾政的对话,通篇都充满了这种文人的机锋。
事情的起源,大家都明了,是贾政偶尔听到“袭人”这个名字,立时就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叫做贾政明白了这个梗。
什么梗?
关于“袭人”出处的梗。
贾政说这个名字“刁钻”,王夫人没读过书的,自然不明白,只是为了维护儿子,因此说是“老太太起的”
贾政一听,估计心里在冷笑。因为懂得这个梗的只能是宝玉。于是逼问宝玉咋回事?小样儿,怎么回事?
宝玉只好装傻,说因为读了陆游的诗“花气袭人知昼暖”,所以取名花袭人。
这首诗如下:
村居书喜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贾宝玉的这个解释,看起来合情合理。
但是贾政却知道根本不是那回事。
因为“花袭人”这个梗,最早的出处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写的《长安古意》。这首诗很长,我挑点关键处给大家看看
《长安古意》
卢照邻 〔唐代〕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这首诗的末尾一句,“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才是贾宝玉取名“花袭人”的真正来历。
但是贾宝玉为啥不说是因为这首诗呢?
这首七言古诗,气象宏大,历来被人称颂。主要描写了唐代长安城的繁华,其间有大段文字直接描绘了权贵阶层骄奢淫逸的生活,尤其是五花八门的阶层去逛青楼的奢靡生活。有些语句还真的挺那啥,反正就是有点小黄书的感觉。
贾宝玉平素就不喜欢看“四书五经”这些正经文章,偏偏喜欢看各种歪书,什么《金瓶梅》、《西厢记》之类的,贾政平素最讨厌贾宝玉的就是这一点。
那宝玉当然不敢“哪壶不开提哪壶”了啊。
贾宝玉的这种情形,举几个不恰当的例子。
比如前段时间教师节,有好事者发朋友圈说:今天是教师节,祝所有教过我的老师节日快乐,尤其是苍老师们。
苍老师,你懂伐?
再举个类似的例子,比如以前读书的时候,看到一个宿舍笑话,说是同宿舍哥们问另外一个在干嘛呢?此君答我在研究高数呢,这哥们说好巧,我也在研究高树老师呢。
这就是语带机锋,玩双关和谐音的梗了。
那万一发苍老师的朋友圈不小心没有屏蔽家里人,被爸爸妈妈看见了,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形呢?当爸的可能说臭小子不学好,赶紧找个女朋友;当妈的估计就不可能懂这个梗。
这就差不多是贾宝玉和贾政王夫人面对“花袭人”这个梗的不同反应了。
这也是贾政为啥会说贾宝玉取“袭人”这个名字“刁钻”的来历。
这也是贾政为什么会呵斥贾宝玉“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的原因所在了。
你想啊,贾宝玉给丫鬟起个名儿,都要联想到《长安古意》,这《长安古意》里面说的浪荡子们都有谁啊?肯定少不了贾宝玉这种贵族公子哥儿啊。
贾政要的是宝玉专心读圣贤书,好好考个功名出来,光大门楣,当然不允许他天天看这些闲书,不务正业了。
这也是贯穿全书当中,贾政贾宝玉父子根本矛盾。后来贾宝玉挨打,为的也是这一出。
但话说回来,贾宝玉的这些歪心思,贾政自己都懂。这说明了啥?
贾政这个名字起的好,贾政,假正经也。
贾政老爷天天装的是一本正经,实际上年轻时候比宝玉浪得更加没边儿。
这《红楼梦》书里面可不止暗示一两处。
第84回贾母评价贾政说“年轻的时候比宝玉还加一倍呢,直到娶了媳妇,才略略懂了点人事儿”。如今天天逼儿子这么紧,真是双标玩得溜啊。
《红楼梦》其它章节,也是时不时给政老爹透点老底儿,比如《红楼梦》第17回,贾宝玉大观园试才情,有这么一段
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哪里有这样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
贾政自己就说秃噜了嘴,提到自己看过《西游记》这种书。
《西游记》原文大家去翻翻看,多少小黄书都不如啊。
贾政自己说漏了嘴,赶紧往回收,说这些都是荒唐不经之说罢了。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贾宝玉这种风流天性,多半还是遗传自他老爹。
如今老了玩双标,不许儿子看“浓词艳赋”小黄书,抓到了儿子看小黄书的证据,想要好好教训他一顿呢,旁边王夫人站着,还在护短,贾政自己又不好明说你儿子说的是苍老师呢,以为我不知道?因此气闷,只能说“袭人”这个名字“刁钻”。
于是就造就了书里这个经典一幕。把三个人物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还顺带掉了好大一个书袋。
果然是刁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