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困难并为国家奉献力量: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如何克服困难并为国家奉献力量: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杨阿姨久久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说:“这些年我给你们添麻烦了,拆,今天就拆。”就这么短短一句话,牛丽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一进门,马文升说:“杨阿姨,通过我们的排查,您的违建占压了埋在地下的燃气管道,这可太危险了,必须马上搬离。”看到杨阿姨还是迟疑和犹豫,牛丽就给杨阿姨看了视频中脏乱差的西里第一社区,然后说:“杨阿姨,您看看这还是您刚搬来时候的小区吗?现在小区里的违建这么多,您要是带个头,保准比我们劝说十次都管用啊。”用一档节目撬动居民20年的固执防线长期处于物业失管状态的小区窘境被曝光,牛丽说:“有种家丑被外扬的那种心酸与难过,这样的环境,居民住着难受,我这心里更不好受。”这名调任不满两年的社区书记,誓要为西里第一社区做“减法”。于是,带着手机中存好的曝光视频,牛丽和街道城管办主任马文升又一次敲响了居民杨阿姨家的大门。在此之前,街道城管办、环境科与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前后十几次来到杨阿姨
最近,由丰台区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的一档节目刚刚在歌华有线803频道首播就牵动着马家堡街道每个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心。《您说我办》,用四个字道出了节目的核心与目的,接地气儿的拍摄方式,令人“红红脸、出出汗”的内容,彰显的是区委区政府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勇于自报“家丑”的决心。从曝光后必须整改,到曝光前主动整改,这种工作态度的转变,是从拆除了一间违建开始的。
在《您说我办》播出的节目中,马家堡街道西里第一社区一次次被曝光出来的问题深深地刺痛了社区党委书记牛丽。视频里大片的圈地种菜、私搭乱建、堆物堆料等环境问题被“曝晒”出来。拆!迫在眉睫。但困难超出想象。近三十年的野蛮生长导致这个1992年建成、现有4378户的老旧小区成了老大难问题的集中地。均为“直管公房”的西里第一小区长期无物业管理,违建问题时常反弹。日积月累,小区的道路越来越窄,公共空间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破解无物业管理下的老旧小区治理难题?马家堡街道从“啃最硬的骨头”入手,以点带面,步步为营。
拆除中
拆除后
用一档节目撬动居民20年的固执防线
长期处于物业失管状态的小区窘境被曝光,牛丽说:“有种家丑被外扬的那种心酸与难过,这样的环境,居民住着难受,我这心里更不好受。”这名调任不满两年的社区书记,誓要为西里第一社区做“减法”。于是,带着手机中存好的曝光视频,牛丽和街道城管办主任马文升又一次敲响了居民杨阿姨家的大门。
在此之前,街道城管办、环境科与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前后十几次来到杨阿姨家中进行劝说引导,为的都是同一件事。原来,这位快70岁的老人在32号楼旁建了脱离楼体的违建,面积有近50平方米。
一进门,马文升说:“杨阿姨,通过我们的排查,您的违建占压了埋在地下的燃气管道,这可太危险了,必须马上搬离。”看到杨阿姨还是迟疑和犹豫,牛丽就给杨阿姨看了视频中脏乱差的西里第一社区,然后说:“杨阿姨,您看看这还是您刚搬来时候的小区吗?现在小区里的违建这么多,您要是带个头,保准比我们劝说十次都管用啊。”
杨阿姨久久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说:“这些年我给你们添麻烦了,拆,今天就拆。”就这么短短一句话,牛丽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接着杨阿姨又说:“我儿子天天劝我,我以前想不通,觉着自己在这儿住久了已经习惯了,现在看来真是不应该。”过去,杨阿姨身体一直不好,自己家住在西一36号楼,但由于楼层高爬不动,就在32号楼旁建起了简易彩钢板房,这一住就是20年。就这样,一段曝光视频撬动了杨阿姨固执的防线,这间违建终于迎来了拆除的希望。牛丽知道,阿姨的一个字:拆,蕴含了多少艰难与辛苦。
右手是法 左手是情 为民纾困是解题的金钥匙
过去,无论是街道还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上门劝说,经常被杨阿姨拒之门外。考虑到杨阿姨有自己的实际困难,社区就从纾困入手,咨询民政相关政策,常年进行走访慰问,一来二去得到了杨阿姨的信任。不仅如此,近两年杨阿姨的儿子经常报名社区的卡口值守志愿者,一回家就常常给母亲讲社工的辛苦与坚守,杨阿姨也慢慢为之动容。法理无情,但人有情,社区用真情感化了居民固执的心。
为了照顾杨阿姨身体状况,社区当天就在32号楼内外张贴了拆除通知书,上面明确了一周后为正式拆除的时间,请大家提前清理杂物、整理菜地。本来还在观望的邻居看到杨阿姨放下了固执己见,于是纷纷开始动手拆除自家篱笆墙。一周的时间还没到,32号楼旁已经空出了不少地方。社区还为杨阿姨腾出一部分库房,暂存她的生活物品,等待她的家人将她安顿好后,再陆续搬离。
8月11日,到了正式拆除的日子,拆除现场围起了不少居民,仿佛像小区刚建成那样热闹。街道环境科科长张奇一边疏导现场围观的居民,一边指挥拆违后垃圾清运工作。随着承载4吨的清运车拉走了满满48车垃圾,这个近5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一下子腾空了,地下的燃气管道也不再被占压。离开了又潮又暗的小屋,杨阿姨住上了带电梯的楼房,32号楼的居民心里也变得敞亮且踏实。一位过去圈地种菜的居民对张奇说:“我们这老人就爱种点花啊菜啊的,可是这环境是真没法儿住了。借着拆违这个契机,我们自己就给清理了。环境好了,大家心里都舒服多了。”
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这是一场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
整治“破旧”的阵痛,是“新生”的机遇。拆违拆出了公平,拆出了安全,更拆出了信任。打响了违建成功拆除的“第一枪”后,西里第一社区将后续的整治快速提上日程,不仅要对小区整体环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还要结合明年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对整治后土地的进行“留白增绿”,让老旧小区早日旧貌换新颜。
无独有偶,在双晨社区,近250平方米的堆物堆料、私搭乱建在一个周六的上午被快速清理完毕,这个位于晨光小区南门内的“心头堵”被连根拔除。
原来是家住晨光园7号楼一层的戚阿姨喜欢收集旧物,就私自将阳台外的空地全部用来堆放杂物,还停放了一辆中型货车和一辆金杯车,连驾驶室内都塞得满满当当。在数次劝说工作后,戚阿姨也和杨阿姨一样,打开了思路,决定给自己换个居住的环境。在街道和社区的通力配合下,戚阿姨囤积多年的旧物也收拾、清理完毕,同时还清理了几处私搭乱建及圈地种菜的问题。戚阿姨说:“因为囤的东西堆地太高,不瞒你们说,我这两扇朝西的窗户很多年没有打开过了。现在屋外干净了,屋内也通风了。占用了这么多年真的不好意思,以后肯定不再给你们添麻烦。”
不满足于只做曝光后的必须整改,要将未曝光的主动整改,马家堡开展了一场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西里第一社区成功拆违提升了大家的信心与士气,马家堡街道在辖区内开展“自查自纠”的大整改,将存在同样情况的社区“硬骨头”逐一啃下。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荣甫说:“拆除违建和环境整治是一场硬仗。只有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决心,换位思考、为民解困的工作作风,才能打赢这场硬仗。”
您说我办
聚焦百姓诉求,反映社情民意,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坚持用心用情用力为丰台群众打造一个可信的监督、服务、互动平台。
自8月17日起,《您说我办》栏目将增加播出频次。首播时间:20:15,重播时间:21:00、次日8:15、9:00、12:15和13:00。
欢迎大家关注丰台有线(歌华803频道),准时收看并积极参与。针对家门口的脏乱差问题,您可以拨打新闻热线电话:63822345,或在“北京丰台”客户端“您说我办”专区、“丰台发布”抖音号留言,提供新闻线索和意见建议。
来 源: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李 冉
编 辑:林 瑶 柯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