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90年代的闸北:发现上海闸北炮火中涅槃

90年代的闸北:发现上海闸北炮火中涅槃曾经的闸北,是以火车站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一位老上海每每路过火车站附近,都要感叹当年。想当年和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谈天说地,聊得晚了饥肠辘辘,从江湾五角场沿路觅食,最终来到火车站,那时恐怕只有火车站附近才能找到24小时营业的商店饭馆,几颗小笼包一碗阳春面下肚后,心满意足,继续聊。战争中满目疮痍的闸北1937年,日本发动“一·二八”和“八·一三”事变,日军随即进犯上海,对沪作战的主要目的就是摧毁上海的民族产业,他们不敢对英美法租界大动干戈,作为华界自治的代表,闸北就成为了炮灰。被日军轰炸过后的闸北宾山路在日军野蛮的炮击和轰炸下,当时的上海交通枢纽——铁路上海北站(前身为铁路沪宁、沪杭甬两路总站)被炸成一片废墟。闸北区域名称的起源——老闸桥(今福建路桥)也被炸焚毁。民房、商号被毁不计其数。

点击上方申江服务导报,跟着小申吃喝玩乐逛上海

上海拥有着层次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碰撞,为这个城市带来了无限的张力。

如果要问,上海的哪一个角落最能够找到这个城市时尚更新与再生的感觉,那么闸北这个地方,恐怕是不能落下的。

康熙十四年,为了能够经常疏通吴淞江,有利于江上船只航行,在今天的福建路桥址附近建立了一座闸门。废弃后,又在乾隆二年,建造了一座新闸,地点也就在今天的新闸路桥附近。新闸和老闸的名称也就由此得来。吴淞江北岸,原先比较荒僻,没有形成有名的村镇,只有不固定的贸易集市“老闸市”、“新闸市”,开埠之后,东临虹口美租界,与英租界南北隔河相望的这一片土地就被苏州河南面的上海人称作“闸北”。

1937年,日本发动“一·二八”和“八·一三”事变,日军随即进犯上海,对沪作战的主要目的就是摧毁上海的民族产业,他们不敢对英美法租界大动干戈,作为华界自治的代表,闸北就成为了炮灰。

90年代的闸北:发现上海闸北炮火中涅槃(1)

被日军轰炸过后的闸北宾山路

在日军野蛮的炮击和轰炸下,当时的上海交通枢纽——铁路上海北站(前身为铁路沪宁、沪杭甬两路总站)被炸成一片废墟。闸北区域名称的起源——老闸桥(今福建路桥)也被炸焚毁。民房、商号被毁不计其数。

90年代的闸北:发现上海闸北炮火中涅槃(2)

战争中满目疮痍的闸北

曾经的闸北,是以火车站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一位老上海每每路过火车站附近,都要感叹当年。想当年和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谈天说地,聊得晚了饥肠辘辘,从江湾五角场沿路觅食,最终来到火车站,那时恐怕只有火车站附近才能找到24小时营业的商店饭馆,几颗小笼包一碗阳春面下肚后,心满意足,继续聊。

90年代的闸北:发现上海闸北炮火中涅槃(3)

闸北新貌

如今的闸北,围绕地铁,发展出另一条城市生活动脉。1号线、3号线、4号线,加上前不久开通的 12 号线以及 13 号线,五线交汇,将人流避开火车站,直接引向恒丰路夹苏州河的三角地带。移步换景,看向苏州河方向,则又是另一番景象,静静的河水让一切都慢了下来,眼底之下的是大片大片的红屋顶,有的整齐规则,有的已缺砖少瓦略显颓败,本应该调皮可爱的老虎窗也似乎是无精打采地耷拉着眼睛。若往更远处看去,我们所在的这片区域就仿佛是一个谷底,深深躲藏在周围钢筋水泥山峰之中,放眼望去,灰蒙蒙一片。突然想起曾经有个住在国外的朋友说,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好像一只鸟,栖息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森林里,看着远处,深有同感。

文:赵鸿宇

图:来自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