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发现梅长苏的身份:高公公是不是梅长苏深埋在宫里的线
琅琊榜发现梅长苏的身份:高公公是不是梅长苏深埋在宫里的线梅长苏得知太奶奶去世的消息,口吐鲜血痛哭,太阳穴附近青筋暴起看得人真是揪心的疼啊!比起那些假哭,这演技简直了!正在二人激情澎湃之时,皇宫丧钟敲响,太皇太后去世。01太子,注定是要失败的人设接上集靖王从谢玉口中得知赤焰旧案的真相,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深夜找梅长苏希望其能帮助他洗雪当年旧案。
《琅琊榜》连载解读第26篇。
感谢大家愿意花时间读我的文字,欢迎在后台留言讨论~
前期提要
上回说到梅长苏、靖王和夏冬已经从谢玉口中得知了赤焰案的真相,触动了他们掀开旧案的决心,谢玉彻底倒台了,而真正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01
太子,注定是要失败的人设
接上集靖王从谢玉口中得知赤焰旧案的真相,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深夜找梅长苏希望其能帮助他洗雪当年旧案。
正在二人激情澎湃之时,皇宫丧钟敲响,太皇太后去世。
梅长苏得知太奶奶去世的消息,口吐鲜血痛哭,太阳穴附近青筋暴起看得人真是揪心的疼啊!比起那些假哭,这演技简直了!
丧礼守灵,需禁食三天。
这场丧礼暂停了如火如荼的党争,太子和誉王也暂时放下了彼此的敌意。
太子偷吃点心还不忘递给身边的誉王一块,我觉得此时的太子对誉王,他心底还是残存着一点亲人间的情义在的。
第一遍看剧的时候很不喜欢太子,剧中太子平庸,没有主见,事事不是让母亲给出主意,就是仰仗谢玉的计谋。
但多刷了几次《琅琊榜》后,觉得对太子这样的人来说,生在皇家也是一种悲哀。
因为身份高贵,事事顺遂,母亲越妃掐尖要强,同盟谢玉又是有所图的心思深沉之辈,所以太子,注定是要失败的人设。
三皇子也建议靖王吃一点,而靖王推辞掉了,还非常大度地理解他人,你吃一些是应该的,宽了宁王的心,也不让他感到为难。
丧礼在心,我愿意守。三哥,你身体不好,吃一些是应该的,太奶奶不会怪你。
靖王虽然耿介但细心,律己极严,待人宽厚,又收割了一波好评。
皇子皇孙们在灵堂服丧,梅长苏在自己家里服丧。
太奶奶的死对于梅长苏而言,不仅仅是世上真心疼爱他的人又少了一人,更多的是提醒他时间有多么可贵。
太奶奶去世,林殊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复仇计划,始终再也没能趴在太奶奶的膝头亲口说一句,太奶奶,你的小殊回来了。
霓凰快马加鞭地回归主线,连忙开解一波哀思正盛的梅长苏。
梅长苏虽生犹死,林殊哥哥虽死犹生。少年英雄有国有家,却难圆普通人的梦想。
剧中祭拜时烧的东西和我们现在祭拜时烧得很不一样,我还专门查过。
原来这种像麦秆的是一种叫做黍稷梗(shu ji geng)的草本植物的杆。黍和稷是古代的农作物,古人就是用这个的杆子来祭奠逝者。
02
情义在心
谢玉因国丧之故,以及夏江的力保,死罪免去,被千里放逐。
城门处,莅阳长公主携二子前来送行,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莅阳转述了梅长苏的指点,谢玉思考片刻便知道梅长苏的用意。
于是在城门前,谢玉写下了赤焰冤案的前因后果,交给长公主。
这是他的保命信,同时这封信也成了后期平反赤焰冤案的引线。
梅长苏和靖王又同框了。
这里是我每次看都会觉得无比动容的一段。
人遇到自己熟悉并喜爱的东西,他的眼睛里是会放光的,梅长苏此时就流露出林殊的行为习惯。
想问先生,是否听说过,赤焰军少帅,林殊?
靖王直勾勾地盯着梅长苏,他有些走神。靖王重情义,林殊都走了13年了,他还把林殊的那些小动作、小细节记在心里。
这份情义,才是梅长苏回来获胜的一丝生机,也是《琅琊榜》感人至深的根本。
随着梅长苏的一句“殿下”才把靖王的思绪拉回到现实。
03
高公公是神助攻
谢玉流放后,他之前管辖的巡防营又成了太子和誉王的必争之地。
宫中,皇帝因为太子誉王相争气愤不已,高公公忙劝慰,又一次诱导梁帝来到芷萝宫。
很多人说高湛是梅长苏埋在深宫的“线”,因为觉得他偏帮靖王。
那高公公是不是梅长苏深埋在皇帝身边的线呢?我觉得不是。
一个原因是后面剧情提到过蒙挚建议靖王收服高公公,梅长苏没同意;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知进退,明是非,情商超高。
一、善解人意并且公正
高公公总能在能力范围之内愿意给予能给的所有善意。
剧初的时候,靖王还是一个郡王,誉王太子和皇帝在皇宫内闲聊天,把景琰晾在一边。
是他出声提醒:靖王还在殿外等候。
皇帝立刻就顺着台阶下了:看这,给忘了,赶紧让他进来吧。
剧中,高湛除了替靖王说过好话,也替霓凰说过好话。
比如霓凰拒绝了招亲,递折子请罪,皇帝气得在那嘟嘟囔囔。
他宽慰道:
霓凰是您亲封的一品军侯,她的武功在琅琊榜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像她这样的人物品格,自然不是普通男子能相配的。
郡主也知道辜负了圣恩,所以才特意上书请罪呀,谁让陛下这么宠爱郡主呢,再怎么抱怨,日后该操心还是要操心的。
听到高湛这样说,皇帝才缓解了对霓凰的愤怒。
二、表面什么都不知,但心里对朝局清楚得很
没有永久的秘书,秘书早晚“有退役”的那一天,早给自己找好退路,也是一种智慧。
高湛知道靖王想夺嫡,是在靖王举荐蔡尚书上位时,镜头给了高公公一个特写。
高湛较早察觉靖王的夺嫡之心,但没有揭露。
高公公审时度势,把握朝局走向,为自己谋一个安稳的晚年,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高公公智慧与机敏的事例还有很多,之后靖王成功上位的路上更少不了高公公的神助攻。
那高公公后面还有哪些神助攻呢?
下集见。
下期预告:静妃给儿子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