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唐诗三首,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详细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唐诗三首,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详细笔记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问可以推测出来。二、为什么诗中不写差役的话?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一、老妇是没人问她,而自诉出来的话吗?明确:不是,是在差役的步步紧逼下说出来的。
第一首《石壕吏》
诗人作品简介杜甫代表作: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背景资料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课文批注 重难点分析一、老妇是没人问她,而自诉出来的话吗?
明确:不是,是在差役的步步紧逼下说出来的。
二、为什么诗中不写差役的话?
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问可以推测出来。
三、想象一下,诗人和老翁是以什么样的心情作别的?
明确:全诗以诗人和老翁作别而结束。分别了,但各自的生活还得继续。想象一下,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妇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
课文总结老妇、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官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主题归纳这首诗反映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官吏的残暴无情,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第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一、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重点)
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社会现实,感悟诗人身遭苦难却心怀劳苦人民的精神。(难点)
三、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并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题目解说“……为……所……”是一种被动句式。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题目的意思是:茅屋被秋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题目表明了诗人所叙述的主题。
文体常识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也可以不齐,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后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一度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曾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
背景资料本诗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郊的草堂。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来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处栖身之所。茅屋建造得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茅屋建造得也并不坚固,一个秋日,一场大风把屋上的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吹雨淋中度过了一个难忍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令杜甫感慨万千,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不朽的名篇。
课文及详细批注: 深入探究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这种情怀?
探究①:杜甫在诗中通过描写他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情况下,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还有“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想的是“大庇天下寒士”,表现了杜甫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探究②:杜甫身处漏雨茅屋,却突发奇想,要“大庇天下寒士”。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所发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这是一种饱尝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这种忘我的精神,这种宽广的胸襟,是非常可贵的。
写作特色分析(1)语言鲜明,用词生动、准确。
如开头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韵脚似乎让读者听到阵阵风声。“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词不仅描写出茅草被狂风卷起时的状态,而且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
(2)描写、记叙、抒情有机结合。
我们读开头五句诗,仿佛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怎能不激起我们的共鸣!
字词句式1、通假释义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同“现” 出现)
2、古今异义
卷我屋上三重茅(古义:概数 表示多数。今义:数词 表示确数。)
长夜沾湿何由彻(古义:到天亮。今义:彻底。)
安得广厦千万间(古义:如何。今义:安全。)
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渐近。今义:方向。)
3、一词多义
安:①安得广厦千万间(疑问代词 如何)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形容词 安稳)
4、词类活用
娇儿恶卧踏里裂(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破裂)
风雨不动安如山(名词用作动词 风吹雨打)
主题归纳这首古诗描述了茅屋遭受风卷雨淋的情景,诗人由个人的痛苦想到了饱受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广大人民,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崇高理想。
第三首《卖炭翁》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 唐代诗人, 字乐天, 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白氏长庆集》。《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作。
创作背景本诗选自《白居易集》卷四。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那时正是“宫市”为害最大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深刻地揭露“宫市”的腐败本质。
课文详细批注: 问题探究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人?诗人是如何进行描写的?
卖炭翁是普通百姓的典型代表,是生活在苦难之中无以为计,遭受掠夺,衣食无着的老百姓形象。
诗人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来表现卖炭翁的苦难。
首先是外貌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将一个终日劳作、外表憔悴的老人形象展现了出来;
其次是心理描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将老人的复杂心理描摹得十分准确生动;
再次是动作描写,“晓驾炭车辗冰辙”“市南门外泥中歇”,将卖炭翁起早摸黑,辛苦劳作的情形描写得十分具体生动,以上种种都将卖炭翁身心之苦表现到了极致。结尾处的“惜不得”,则表现了卖炭翁希望破灭后的无奈和悲哀。卖炭翁承受的苦,来自艰辛的劳作,更来自“宫使”的霸道,善良的百姓被逼上了绝路。
写作特色灵活运用陪衬、反衬手法。
在表现手法上,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手法。以“两鬓苍苍”突出老翁之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身上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他的“可怜”。接下来,用“牛困人饥”和“偏偏两骑”作对比,写出了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写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主旨归纳这首乐府叙事诗以个别事例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艰难,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