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好不好看哪项结果,看肾功能好不好
肾功能好不好看哪项结果,看肾功能好不好在临床上,我们经常用血肌酐(SCr)值来评价肾功能受损程度。一般来说,血肌酐(SCr)正常范围为:男 53~106μmol/L(0.6~1.2 毫克/分升);女 44~97μmol/L(0.5~1.1 毫克/分升);小儿:25~70μmol/L。(注:各家医院的正常值可以有所不同) 我们化验出来的血肌酐,一般认为是内生血肌酐,内生肌酐则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然后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出体外。因此,肌酐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一般情况下,每20g肌肉可代谢产生1mg的肌酐。此外,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也会产生肌酐。血肌酐(SCr)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血肌酐?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完全可以把肾脏疾病分为两大“阵营”:一是肾功能完全正常的肾病;另一是肾功能异常的肾病。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伴有高度水肿的肾病综合征:虽然尿蛋白很高,但患者的肾功能是正常的;再比如,常见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虽然患者无特殊异常表现,但是其血肌酐已经升高。如果把这两种肾病作一比较,看谁的肾病更严重,当然是无异常表现的慢性肾功能不合严重,反而看上去很重的肾病综合征并不那么严重。其原因就在于——
肾功能
或许都会这样认为,判断肾功能好不好,就看——
血肌酐(SCr)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血肌酐?
我们化验出来的血肌酐,一般认为是内生血肌酐,内生肌酐则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然后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出体外。因此,肌酐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一般情况下,每20g肌肉可代谢产生1mg的肌酐。此外,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也会产生肌酐。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用血肌酐(SCr)值来评价肾功能受损程度。一般来说,血肌酐(SCr)正常范围为:男 53~106μmol/L(0.6~1.2 毫克/分升);女 44~97μmol/L(0.5~1.1 毫克/分升);小儿:25~70μmol/L。(注:各家医院的正常值可以有所不同)
或许有肾友会说“既然血肌酐的正常参考范围都有了,对照上面的数值不就知道患者的肾功能是不是异常了吗?”。肾友说的并非完全是错的,但有一点必须清楚:虽然每个人体自身肌肉的代谢是稳定的,即如若每天的饮食习惯变化也不大,肉类食物的摄入量也相对稳定,那么该患者每天生成的肌酐量也是相对恒定的。可是,血肌酐的产生还会受到患者的年龄、性别(男女)、体形(胖瘦)、身高、肌肉量(健美人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
血肌酐并不都能反映肾功能真实水平
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一个体型消瘦的50多岁女性患者,基本看不到她身上有明显肌肉,也不好动(喜欢安静),饭量也不大,代谢减慢,她每天肌酐的产生量肯定不多。这样的肾病患者,就算她的肾功能已经明显下降,血肌酐值仍然不会太高。如她的血肌酐在正常范围的95μmol/L,很可能她已经是肾功能不全了。如果对这样的患者也用血肌酐来判断她的肾功能,显然是不准确的。
再来举个例子:一位喜欢健美体型壮硕的20几岁小伙子,他全身肌肉丰富,好动,饭量也大,他每天肌酐产生量肯定也多,他的血肌酐值往往都会偏高一点。有的时候,就算他的血肌酐已经达到116μmol/L(超过正常值),他的肾功能也可能完全正常。同样道理,如果对这样的患者也用血肌酐来判断他的肾功能,显然也是不准确的。
所以说——
血肌酐正常并不等同于肾功能正常
那到底应该如何判断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是否正常或异常?
这就是笔者今天要讲的重点——
肾小球滤过率(GFR)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它们分别可通过如下方法来得出:
1.通过机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目前最常用的是用ECT做肾功能显像检测,优势是准确方便,为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金标准,而且可以分别测定两个肾脏各自的肾功能,但费用相对高一些。
2.通过化验及计算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
根据血肌酐及24小时尿肌酐水平,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等因素,来计算并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优势是费用不高,但是比较麻烦,需要抽血及留取24小时尿液。
然后通过如上检测或计算结果得出的数值,就可以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了。
一般来说,我们按照肾小球滤过率(GFR)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慢性肾脏病(CKD)分为如下五期。 相对来说,慢性肾脏病1期的患者,肾功能完全正常,也最轻。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为终末期肾脏病,或已经透析了,也最重。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慢性肾脏病2-4期。
最后总结成一句话:看肾功能好不好,血肌酐非常重要,但不能只看血肌酐。正确的做法是进一步检查肾小球滤过率(GFR)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判断肾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
文章来源于《肾为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