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号收盘分析:2月16日收盘分析
11月9号收盘分析:2月16日收盘分析哄抬价格、恶意炒作,证监会等三大部门联合发声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9%,连续两个月涨幅收窄,环比上涨0.4%。(12月份CPI同比上涨1.5%,环比下降0.3%)。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1%,连续三个月涨幅收窄,环比下降0.2%,已经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12月份PPI同比上涨10.3%,为历史第四高同比涨幅,环比下降1.2%,为2020年5月份以来最大环比降幅,也是自2021年1月份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1月份CPI同比上涨0.9%,连续两个月同比涨幅收窄。猪肉同比由12月份的下降36.7%,降幅扩大至1月份的下降41.6%,为同比降幅最大的食品类商品,1月份环比下降2.5%,而12月份环比上涨0.4%(为当月环比降幅最大)。食品类商品中,环比下降的有猪肉(-2.5%)、蛋类(-1.1%)、酒类(-0.6%),分别为环比上涨转为下降、环比降幅扩大、环
早盘,沪深两市股指均小幅高开,开盘后两市股指围绕开盘价展开了窄幅震荡,至收盘,沪指涨0.57%,深成指涨0.23%,创业板指微涨0.07%。从技术上看,沪指在日K线图上macd红柱在放大,kdj 指标中的j线也在向上延伸,多头力量较强,但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和今日均无交易量的有效放大,不确定性较大,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A股日评0216-上证短期或将小幅上涨观点摘要:周三上证综合指数上涨,沪深京三市股票有七成多上涨,建筑建材、钢铁、环保领涨
市况概述
周三上证综合指数上涨,沪深京三市股票有七成多上涨,建筑建材、钢铁、环保领涨,军工、农业、电子逆势下跌。B股市场有六成上涨。深市有七成多上涨。创业板有七成多上涨。科创板七成上涨。北交所有42只上涨。
工信部: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15日消息,2021年,全国光伏行业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影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创新升级,行业运行整体向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相关信息有如下特点:一是全行业实现稳步增长。全国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保持安全稳定,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 GW、198GW、182GW,分别同比增长27.5%、40.6%、46.9%、46.1%。二是技术加快迭代升级。主流企业多晶硅指标持续提升,满足N型电池需求,硅片大尺寸、薄片化技术加快进步;电池效率再创新高,量产P型PERC电池效率达23.1%,N型TOPCon电池实验效率突破25.4%,HJT电池量产速度加快。三是智能光伏发展迅速。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加速融合,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调度等水平逐步提升。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初见成效,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推陈出新。四是市场应用持续扩大。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大型基地建设加快步伐,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持续实施,标准、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优化。相关数据对光伏板块形成利好效应。
1月份CPI、PPI同比均收窄涨幅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9%,连续两个月涨幅收窄,环比上涨0.4%。(12月份CPI同比上涨1.5%,环比下降0.3%)。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1%,连续三个月涨幅收窄,环比下降0.2%,已经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12月份PPI同比上涨10.3%,为历史第四高同比涨幅,环比下降1.2%,为2020年5月份以来最大环比降幅,也是自2021年1月份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1月份CPI同比上涨0.9%,连续两个月同比涨幅收窄。猪肉同比由12月份的下降36.7%,降幅扩大至1月份的下降41.6%,为同比降幅最大的食品类商品,1月份环比下降2.5%,而12月份环比上涨0.4%(为当月环比降幅最大)。食品类商品中,环比下降的有猪肉(-2.5%)、蛋类(-1.1%)、酒类(-0.6%),分别为环比上涨转为下降、环比降幅扩大、环比由持平转为下降。环比涨幅前三名分别为鲜果(7.2%)、水产品(4.1%)、鲜菜(3.1%),分别为环比涨幅扩大、环比涨幅扩大、环比由降转升。食品类商品中同比下降的有猪肉(-41.6%)、鲜菜(-4.15)、羊肉(-2.0%),分别为同比降幅扩大、同比由升转降、同比由升转降。鲜果(9.9%)、水产品(8.8%)、食用油(4.1%),为食品类同比涨幅前三,均为同比涨幅扩大、同比涨幅扩大、同比涨幅收窄。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收窄,主要是高基数影响,新涨价影响仅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的食品主要有鲜果、水产品、鲜菜,主要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份PPI同比涨幅连续三个月收窄、环比连续两个月下降,主要受到煤炭、化工、钢铁环比下降的影响,新涨价影响为-0.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环比在9月份、10月份、11月份、12月份、1月份连续下跌。有色由12月份的环比下降转为1月份的环比上涨。煤炭、化工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相关数据显示通胀压力减轻,对中下游制造业形成利好效应。
哄抬价格、恶意炒作,证监会等三大部门联合发声
2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针对近期铁矿石价格异常波动等情况,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证监会期货部联合召开会议,详细了解铁矿石贸易企业港口库存变化及参与铁矿石期现货交易等情况,提醒告诚相关企业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价格信息,不得恶意炒作、国积居奇、哄抬价格,号召相关国有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政府保供稳价。相关信息有以下要点:1、力拓集团将满足中国铁矿石需求。2月14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与力拓铁矿市场营销副总裁Simon Fary举行视频会议,双方就中国钢铁行业运行、力拓的生产与销售、近期铁矿石市场情况等进行了交流。力拓方面表示,赞同铁矿石价格应由实际供需决定,力拓将继续开展现货交易以支持公开透明的价格形成,并将尽最大努力来满足中国对其铁矿石品质和数量的需求。2、发改委连续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在1月28日当晚,发改委就发布消息称,近期铁矿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期间多次出现异常波动。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研究进一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保障铁矿石市场价格平稳运行。随后,发改委在2月9日、11日、15日连发三则消息剑指铁矿石价格,发改委与有关部门采取了联合约谈铁矿石咨询企业,于展联合监管调研以及召开“提醒告诚会”等措施。3、中钢协要求各方共同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强调,平稳有序的市场有利于产业链各方的长期利益,需要各方共同维护。矿山企业要诚信经营、按时履约;相关贸易企业要依法合规经营、杜绝恶意炒作和国积居奇等行为;钢铁生产企业要加强自律,以供需平衡为原则,把握好采购节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继续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市场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分析研究,促进产业链均衡发展和铁矿石市场平稳运行。相关措施对钢铁、机械等行业带来降成本的利好效应。
上证短期或将小幅上涨
周三上证综合指数高开后,震荡上行,盘中最高上涨至3475点,尾盘以接近日高报收,成交金额比前一交易日略有缩减,达到0.80万亿元,1月26日创出2021年5月20日以来单日成交最低金额0.79万亿元,2021年9月1日创出2020年7月10日以来的单日成交最高1.71万亿元,2021年4月14日日创出2020年10月28日以来单日成交最低0.65万亿元,2020年9月30日创出2020年5月27日以来单日成交最低0.53万亿元,2020年7月7日创出2015年6月1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1.73万亿元,2020年5月25日创出2019年12月25日以来的单日成交最低金额0.49万亿元,2019年11月28日创出2019年2月11日以来的最低成交金额0.31万亿元,2018年9月17日创出2014年9月1日以来的单日成交最低金额0.20万亿元,2015年5月28日创出单日成交历史最高水平为2.42万亿元,2014年5月19日曾创出2013年4月16日以来单日最低成交水平1113亿元。权重股中,钢铁、房地产领涨,石油石化逆势下跌。非周期性行业中,旅游、美容、家电领涨,农业逆势下跌。
创业板股票有七成多逆势上涨。上涨的股票中,9只被封住涨停,其余涨幅均在16%以内。下跌的股票中,跌幅均在6%以内。
科创板391只股票,剔除首日上市的N中触媒,270只出现上涨,纬德信息被封住涨停,其余涨幅均在14%以内。4只收平。下跌的股票有116只,跌幅均在5%以内。剔除首日上市的N中触媒,390只股票的日换手率均处于0.1%至52%之间,超过20%的有5只,活跃度提高。全天成交322亿元,环比略有缩减。
北交所84只股票中,42只上涨,涨幅均在6%之内。7只收平。3只停牌。下跌的股票有32只,跌幅均在4%以内。81只股票的日换手率均处于0.06%至15%之间,超过20%的没有,活跃度持平。全天成交9亿元,环比略有缩减。
股指期货方面,三类股指期货均出现上涨,除了IH2203合约、IH2206合约升水以外,其余均出现贴水。沪深300股指期货中,2202合约上涨0.62%,2203合约上涨0.63%,2206合约上涨0.66%,2209合约上涨0.65%。2月18日为最后交易日的2202合约持仓环比减少两成多,3月18日为最后交易日的2203合约持仓环比略有增加,呈现多空僵截至2022年1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225家(未含创业板、科创板)。上交所117家,深交所主板108家。其中已过会12家,未过会213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查企业179家,中止审查企业34家。终止审查企业35家。
观察周边市场,周三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49%,国企指数上涨1.77%。日本股市大涨2.22%。韩国股市上涨1.99%。台湾股市上涨1.56%。北京时间16日凌晨,美股周二收高。过去三天拖累股市下跌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有所缓和,风险资产集体反弹。俄罗斯表示部分俄军正返回基地。美国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创2021年7月以来新高。近期拖累美股走低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似乎有所缓和。周二航空和邮轮股普涨,而能源公司则因油价下跌而普遍走低。随着俄乌紧张局势的缓和,美国WTI原油价格收跌3.6%,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跃升至2.04%。投资于俄罗斯大型股票的美国交易基金VanEck Russia ETF大幅攀升。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国防部2月15日表示,一些在乌克兰边境附近集结的俄罗斯军队正在返回他们的基地。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表示,最近被派往与乌克兰接壤的俄罗斯南部和西部军区的部队已经完成了演习,“已经开始通过铁路和公路集结运输,并将从今天开始转移到他们的至队驻地。”但乌京兰外交部长德米特罗.库勒巴在新闻发布会十说:“只右来眼所见,我们才会相信,如里我们着到/至,我们会相信局势有缓和。”乌克兰总统发言人也表示:“任何撤走的部队都可以迅速返回,我们非常谨慎地看待这些报道。”在俄乌局势的雾霾背后,美联储加息路径对风险资产有着更直接的影响。在四十年最高通胀的背景下,高盛、花旗已经将年内加息预期提升至七次。今晚参议院表决五位美联储高官的提名后,市场将密切关注有关3月FOMC会议动向的更清晰指引。除了俄乌局势的戏剧性事件外,周二投资者还在重新审视通胀。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BLS)周二发布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显示美国通胀在新年伊始丝毫没有缓和的势头。根据官方数据,美国1月PPI环比增加1%,也是预期值0.5%的一倍。在连续21个月环比走高后,PPI年率增速也达到9.7%,同样高于市场预期的9.1%。分项中能源和食品依然是PPI增幅的主要来源,1月环比走高达2.5%和1.6%。服务价格环比走高0.7%,与去年12月持平。除去食品、能源和贸易服务的1月核心PPI走高0.9%,同样远超预期值0.4%。由于PPI-CPI的传导作用,最新的PPI数据也说明生产端仍在经历严峻的通胀形势,也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最终成本仍将走高。上周BLS已经公布的1月CPI同比增速达到7.5%,超越市场预期的同时持续刷新近40年新高。周二公布的纽约联储2月制造业指数从1月份的-0.7回升至3.1。数据低于零表明行业陷入萎缩。经济学家对2月数据的预测中值为12。该指数环比略有改善,但低于市场对更强劲反弹的预期,同时一项销售价格指标飙升至纪录高位。报告显示美国的通胀压力依然很大。其他市场面,周二纽约商业交易所4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下跌18.30美元,跌幅为1%,收于每司1851.10美元。此前黄金期货已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周一创11月17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割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下跌3.39美元,跌幅近3.6%,收于每桶92.07美元。截止收盘,道指上涨422.67点,涨幅为1.22%,报34988.84点;纳指涨348.84点,涨幅为2.53%,报14139.76点;标普500指数涨69.40点,涨幅为1.58%,报4471.07点。其它主要国家和地区股市普涨。
上证综合指数收出跳空上涨的中阳线,站稳5日均线之上,挑战20日均线压力。均线系统处于交汇状态,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后趋于平缓,短期处于盘整走势。从摆动指标看,股指在中势区上翘,多空双方力量处于均衡态势,中期走向有待抉择。布林线上,股指处于空头市道,向上接近中轨,线口收敛,呈现盘整形态。
周边股市普涨,而A股同步走强。周三上证综指上涨0.57%,1月28日创出2021年7月29日以来的新低3356点,2021年2月18日盘中创出2015年8月20日以来的最高点3731点,2020年3月19日创出2019年2月12日以来的最低点2646点,2019年8月6日创出2019年2月19日以来的新低2733点,2019年1月4日创出2014年11月21日以来的新低2440点,2018年1月29日创出2015年12月29日以来的新高3587点。中小100指微涨0.04%,2月8日创出2021年5月17日以来的新低8831点,2021年2月18日创出2015年6月19日以来的新高11053点,2019年1月4日创出2014年5月26日以来的新低4527点。创业板指微涨0.07%,2月14日创出2021年3月29日以来的新低2710点,2021年7月22日创出2015年6月19日以来的新高3576点,2018年10月19日创出2013年9月3日以来的新低1184点。两市成交环比略有缩减,预计上证指数短期或将小幅上涨。
风险提示:市场走势受到境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分析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操作依据,投资需谨慎
B股日评0216-短期或将收窄涨幅观点摘要:周三A股上涨,B股同步走强,成交缩减。上证B股指数上涨0.57%
市况概述
周三A股上涨,B股同步走强,成交缩减。上证B股指数上涨0.57%,1月13日创出2019年8月1日以来的新高288.78点,2020年5月13日创出2009年10月9日以来的新低195.07点,2019年4月4日创出2018年5月24日以来的新高321.00点,2017年10月9日创出2016年5月10日以来的高点364.70点,上证A股指数上涨0.57%。深市B股指上涨0.31%,2021年7月14日创出2016年1月11日以来的新高1250.71点,2020年3月24日创出2013年8月7日以来新低790.46点,2017年11月13日创出2016年1月12日以来的新高1245.08点,深证A股指数上涨0.59%。沪市B股的成交金额比前一交易日缩减两成多。深市B股则略有缩减。
短期或将收窄涨幅
沪市B股有七成多上涨,深市B股有五成多上涨,无一涨停或跌停。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周三升值至6.3463元,升值142个基点,幅度为0.22%,1月26日创出2018年4月26日以来新高6.3246元,2020年5月29日创出2008年2月28日以来的新低7.1316元,2019年9月3日创出2008年3月17日以来的新低7.0884元,2018年4月2日创出2015年8月12日以来的新高6.2764元,2015年5月18日曾创出2014年2月19日以来新高6.1079元,2014年1月14日62创出汇改以来新高6.0930元。由于医院门诊护理以及食品和汽车等商品的成本飙升,美国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大幅上涨。该迹象显示,美国通胀水平或将在今年大部分时候持续位于高位。美国劳工部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经季节性调整后的最终需求PPI环比上涨1%,为去年5月以来的最大涨幅。接受道琼斯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1月PPI环比为0.5%,修正后的前值为0.4%。经济学家表示,这一涨幅反映了今年年初奥密克戎变体病毒相关疫情带来的破坏,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强劲。同比来看,美国1月未经季调的PPI上涨9.7%,接近与前值持平。去年12月的该数值为创纪录的9.8%。剔除疫情造成的数据扭曲后,通胀依然处在异常高位。与前年同期相比,1月PPI年化增速为5.6%,为自2012年开始有记录以来的最快增速,也远高于2018年10月疫情前的峰值2.9%。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能源和贸易服务后,核心PPI当月环比上涨0.9%,远高于预期值0.4%;同比上涨6.9%,前值为7%。与疫情期间的大部分时候一样,商品价格涨幅远超于服务价格,分别环比上涨1.3%和0.7%。具体来看,商品价格方面,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商品价格上涨了0.8%,占整体商品成本上涨的40%以上。机动车价格上涨0.7%。机械、服装、珠宝和鞋类的批发零售价格也有所增加。此外,1月能源价格上涨2.5%,食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方面,医院门诊护理费用上涨了1.6%。酒店和汽车旅馆的住宿成本以及卡车货运的成本都在上涨。PPI数据出炉之际,正值美国整体经济的通胀都在迅速上升。美国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7.5%,为198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前值为7%。美元指数继周二下跌后,周三横盘,处于96之上,1月28日创出2020年7月2日以来的新高97.45,2021年5月25日创出1月8日以来新低89.54,2021年1月6日创出2018年4月18日以来的新低89.21,2020年3月20日创出2017年1月5日以来的新高103.01,2020年2月20日创出2017年4月19日以来最高99.91,2018年1月25日创出2014年12月18日以来的新低88.24,2017年1月3日创出2002年12月24日以来的新高103.82,2014年5月8日曾创出2012年9月17日以来的新低78.90,2012年9月14日曾创出2012年3月1日以来的新低78.60。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元指数下跌后横盘,B股升值效应增强。周三沪市B指的日K线收出中阳线,站稳10日均线之上,收至20日均线附近。均线系统处于交汇状态,5日均线横走,短期处于盘整走势。从摆动指标看,沪市B指在中势区上翘,多空双方力量处于均衡态势。深证B指收出带上影线的中阳线,受到短期均线压力。均线系统处于交汇状态,短期均线下探,短期处于调整走势。摆动指标显示,深市B指在空方强势区上翘,呈现弱势反弹特征。
外围股市普涨,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升值,B股上涨,成交缩减,预计短期或将收窄涨幅。
风险提示:市场走势受到境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分析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操作依据,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