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亦何妨,千里捎书为一墙

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亦何妨,千里捎书为一墙

作者评论:当今社会更应发扬“相让胡同”的精神,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你容我,我容你,天宽地阔,你敬我,我敬你,亦显德高。

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亦何妨,千里捎书为一墙(1)

河南永城市有个“相让胡同”,在老城区中山街中段路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现在,这个胡同两边已经建起了很多楼房,明清时期的古貌已难觅踪迹。但是,相让胡同依然存在,相让胡同的故事依然口口相传。据传说,明朝中期,相让胡同很窄,仅能供单人行走。最窄处,行人穿过还必须侧着身子,就像现在诸如“一线天”之类的山道。那时候,胡同两侧,分住着汪、练两个大户。汪姓人家有人在兵部任提督,练姓人家有人在京城当都堂。

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亦何妨,千里捎书为一墙(2)

有一年春天,汪、练两家整修房屋,拆旧更新。练家动工早于汪家,打地基时没有与汪家打招呼。练家的地基砌好后,汪家扯线丈量,说练家的地基向外拓展了一尺,占去了多半个胡同的地皮。汪家再盖房屋,就要把胡同堵死了。练家说,汪家前些年盖房时就没有留滴水的地皮,多占了练家的宅基地。练、汪两家,为了宅基地发生纠纷,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执越来越激烈,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许多人从中调解,两家针尖对麦芒,毫不退让。双方都自认为有理,便各写诉状并附各自的地契文书,呈送到永城县令案头,让县令公断。这本来是一桩好断的官司,凭着各家的地契文书,拉尺子一量,是非便可明辨。但当时的永城县令,是用钱捐来的功名,等了十多年,方得以替补之身当了个县令,所以做事百般小心。他认为,练、汪两家争端事小,万一处理不好,无论是练家还是汪家,给在朝为官的本家打个招呼,他就可能丢了乌纱帽,两家谁都不能得罪。于是,县令将两家的诉状陈于案头,压了下来。两家每有人来催,他都借故推诿,一拖再拖。练家已经砌好了地基,备办了砖瓦木料,为早日把新房建起来,就派家人赴北京城找练都堂,让其敦促县令把官司了结。练都堂听家人细述了事情的经过,沉默一番之后,突然放声大笑。他笑家人目光短浅,凡事争强好胜,没有礼让文明之风,让乡邻以为练家仗势欺人、官大压人。笑毕,练都堂提笔写信一封,让来人带了回来。练家人接到练都堂从京城捎来的书信,慌忙拆开来看,只见信中写诗一首:“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让练家人受到很大教育,主动推掉砌好的地基,盖新房时多让出了两尺宽的地方。这条胡同因练家的礼让而宽了很多,行人便称它为“练家胡同”。

再后来,汪家翻盖新房时,受练家的影响,也让出了两尺多宽的地方,使胡同更加宽阔了,不仅可以行人,还可以挑担、推小车。这时候,永城县令看到“机会来了”,就将练、汪两家的诉状送回,并在全县褒扬练、汪两家的高尚仁义之风,号召全县人民学习练、汪两家谦恭礼让的品行,同时亲自书写了“相让胡同”的牌匾,挂在胡同的南北入口处。据说,因为这件事,永城县令得到练都堂、汪提督的赏识,倒真的又升了一级。从那以后,永城就有了一个相让胡同,同时,相让胡同的故事也就流传开了

流传地区:豫鲁苏皖及周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