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专注公益向前走,从顺路公益到顺手公益

专注公益向前走,从顺路公益到顺手公益为了更加便民,红头车队还制作了“红头伞微信”,借伞人扫描二维码关注红头伞微信后,可自动接收到各发放点的信息。同时,各发放点均设置专用伞架,并由专人保管和收发,力求做到“随时借,随地还”。 车队利用公益资金,先期制作了1500把红头伞,在全市设立28个发放点,市民如果出门忘了带伞,可随取随还。有需要的市民支付20元押金后,免费借伞,使用完毕后,持伞到全市任意发放点归还伞并退还押金。 对于车队的发展,何学勇有着清醒的认识:“尽管红头车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宣传还不够,知道红头车的人太少,拒乘的人太多。有些知道红头车的人会抱怨,我要坐车时怎么就碰不到红头车呢?” 出门忘带伞请找红头伞 有了顺路公益后,红头车队又想到了顺手公益。2015年,红头车队又携手合肥晚报,在合肥全城发起免费使用红头伞公益行动。

专注公益向前走,从顺路公益到顺手公益(1)

本报讯 自2013年3月成立以来,合肥红头车队走过了3年的时间。从最初的顺路公益,到如今的顺手公益。红头车队不仅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公益品牌,还衍生出爱心红头伞这一公益项目。记者从合肥红头车队获悉,据不完全统计,红头车和红头伞受益人数达到数千人。3年时间,红头车完成了自我成长的蜕变。

路上求帮助认准红头车

“车队走到现在不容易,好在我们没有放弃。”在3月12日举行的红头车3周年年会上,红头车志愿者爱心服务队队长何学勇如是说。

何学勇没有想到,当初他仅仅是在本地论坛上发了一个关于传播正能量的红头车网帖,先是得到网民的热议,随后合肥晚报介入宣传,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合肥红头车队成长为合肥具有代表性的公益组织。3年时间,红头车队坚持红头车顺路带人的同时,开展了助残、助学、助困活动,辅以其他临时性活动。

对于车队的发展,何学勇有着清醒的认识:“尽管红头车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宣传还不够,知道红头车的人太少,拒乘的人太多。有些知道红头车的人会抱怨,我要坐车时怎么就碰不到红头车呢?”

出门忘带伞请找红头伞

有了顺路公益后,红头车队又想到了顺手公益。2015年,红头车队又携手合肥晚报,在合肥全城发起免费使用红头伞公益行动。

车队利用公益资金,先期制作了1500把红头伞,在全市设立28个发放点,市民如果出门忘了带伞,可随取随还。有需要的市民支付20元押金后,免费借伞,使用完毕后,持伞到全市任意发放点归还伞并退还押金。

为了更加便民,红头车队还制作了“红头伞微信”,借伞人扫描二维码关注红头伞微信后,可自动接收到各发放点的信息。同时,各发放点均设置专用伞架,并由专人保管和收发,力求做到“随时借,随地还”。

红头伞的灵感从何而来?何学勇说,这源于车友们的集体智慧。“有位车友在外出差,赶上雨天,忘了带伞,另外一位车友就顺手把自己的伞给他了。”何学勇说,这个故事启发了大家,于是联合合肥晚报“合爱同行”栏目策划发起红头伞行动。

李强是新站区一家餐馆的总经理。去年11月,他在磨店一家酒楼吃饭时,看到了收银台前的红头伞。他主动要求加入红头伞的大家庭,并认领了20把伞。没想到,李强的餐馆很快创造了一天20把伞全部借出的记录。

何学勇告诉记者,红头伞正在争取入围包河区创投,争取下一步资金,将全市发放点扩展到100个以上。

爱心活动要长长久久

年会现场,获得“中国好人”之诚实守信好人的李孝香、刘士圣也来到现场,为红头车队加油打气。安徽省文明办志愿服务处处长吴晓辉也对红头车队给予高度评价,他勉励红头车队和志愿者敢爱、善爱、久爱,“我们都是有爱的人,要敢于把爱贡献出来,要善于把爱表达出来,最后爱心才能长久,红头车队才能规范发展。”

去年以来,红头车队参加了多项社会组织创投大赛,并参与一家网站举行的99公益日活动,募集了一些爱心创业资金。红头车队通过这些资金,加大了招募宣传和培训工作,并注资了红头伞项目。

何学勇说,今年将加大在志愿者招募、培训方面的投入,力争将车队总人数达到400人甚至更多。

据统计,红头车接送路人数千次,因红头车受益的困难学生249人,因红头车送高考受益的高考考生200多人,因红头伞受益人数超过3000人。开展了助残助学助困活动70余场。

(汪华侨 葛卉卉 本报记者 周洪 文/图)

来源:合肥晚报

相关内容

专注公益向前走,从顺路公益到顺手公益(2)

专注公益向前走,从顺路公益到顺手公益(3)

《焦点访谈》为看病

专注公益向前走,从顺路公益到顺手公益(4)

《焦点访谈》司法改

专注公益向前走,从顺路公益到顺手公益(5)

点击排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