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芯国际自主创新技术,这一年高新创新引领

中芯国际自主创新技术,这一年高新创新引领新政坚持“市、区两级政策相互联动、错位衔接”,以“增特色、加配套、广覆盖”为原则,从人才引进、企业创新发展、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支持产业创新环境发展等六大方面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其中,“引进培育产业人才”部分聚焦行业紧缺人才,在建立产业人才库、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发放人才生活补贴、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安居保障和人才服务等方面均作了详细的规定,通过政策加码树立新一轮产业发展优势,释放政府资金的乘数效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珠海高新区加快推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于2019年印发实施,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实干创业。2020年期间,区科技产业局按照《扶持办法》积极落实奖励措施,从企业研发到规模化发展方面共给予22家集成电路企业配套补贴资金达2222万元。负责政策申报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企业拿到区级流片补贴200万元,市区两级补贴共达到476

2020年,珠海高新区积极响应市打造“五个千亿产业集群”的号召提出产业发展“五个一”目标,精准布局发力,实现逆势增长,软件和集成电路经济规模达85.50亿元,其中规上集成电路产业规模24.89亿元同比增幅23.23%。

为持续做强集成电路产业,构建新型产业高地,高新区将于近期出台集成电路产业新政,从人才、创新、上下游联动等方面加大砝码持续提升产业供给能力全方位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中芯国际自主创新技术,这一年高新创新引领(1)

政策助力

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珠海高新区加快推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于2019年印发实施,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实干创业。2020年期间,区科技产业局按照《扶持办法》积极落实奖励措施,从企业研发到规模化发展方面共给予22家集成电路企业配套补贴资金达2222万元。负责政策申报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企业拿到区级流片补贴200万元,市区两级补贴共达到476多万元,这无疑为积极投入研发和创新的企业注入了“强心剂”、吃下了“定心丸”。

为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近期,区科技产业局走访调研了区内近50家企业,并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网上征集意见、横向对比分析其他地市产业政策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了解全区产业发展趋势、企业需求,为高新区2021年2月即将出台的集成电路产业新政提供支撑,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中芯国际自主创新技术,这一年高新创新引领(2)

新政加码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新政坚持“市、区两级政策相互联动、错位衔接”,以“增特色、加配套、广覆盖”为原则,从人才引进、企业创新发展、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支持产业创新环境发展等六大方面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其中,“引进培育产业人才”部分聚焦行业紧缺人才,在建立产业人才库、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发放人才生活补贴、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安居保障和人才服务等方面均作了详细的规定,通过政策加码树立新一轮产业发展优势,释放政府资金的乘数效应。

今年,高新区将发挥产业办公室工作机制,通过新闻发布会和线上宣讲等形式,扩大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影响力,以产学研融合、产业链协调发展等主题举办产业交流活动,依托中国芯基地、超算中心等行业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互动氛围,大力支持和鼓励高端人才集聚、产学研融合、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

加速布局

构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

2020年7月27日

《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正式印发,标志着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开启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

2020年8月5日

《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公室工作方案》印发,建立制度保障,形成助推产业发展合力。由区主要领导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工作小组,做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措施和项目论证等工作。

2020年11月6日

《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出台,明确了未来三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六大重点工作和四大重点工程。

2020年11月13日

以“高新引领,‘芯’创未来”为主题的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公室成立大会暨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论坛在“港湾一号”召开,为构建开放、创新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020年12月18日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公室与中山大学微电子学院开展“同‘芯’致远,政校企协同发展”交流会,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作,推进学科对接产业、人才对接企业,共建联合创新平台,共同培养高端产业人才。

逆势增长

2020年规上产业规模

同比增长23.23%

目前全区IC产业企业总数达73家,规上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共11家。其中,10亿元以上领军企业1家(全志科技),1-3亿元企业有5家。

2020年,软件和集成电路经济规模达85.50亿元,同比增长19.01%。其中,规上集成电路产业经济规模连续三年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实现24.89亿元,同比达23.23%。

加速集聚

区域集成电路产业能级量级

不断提升

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深耕,已逐步形成了“应用引导,设计牵头,兼顾材料、制造和封装逐步完善”的新格局,培育了全志科技、炬芯科技、慧联科技、英集芯、博雅科技、创飞芯等知名企业,全区IC产业设计类企业产品涵盖蓝牙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存储芯片、SoC和消费电子芯片等方面,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度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集成电路聚集地。

2020年,光库科技宇航级器件助力“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落月;

全志科技获选“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2020年度最佳国产CPU/MPU/GPU产品奖”和“2020年度最佳国产AI芯片产品奖”三项大奖;

亿智电子入选全球EETimes Silicon100榜单;

全志科技R328芯片、智融科技SW3516H和炬芯科技AIoT控制安全SoC芯片荣获2020年十五届“中国芯”优秀产品;

中慧微电子“智能用电大数据关键技术、装置研发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英诺赛科获“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00万元立项支持;

炬芯科技、亿智电子、创飞芯、昇生微电子、妙存科技5家企业入选珠海市独角兽企业名单。

“强芯补链”,高新区同时也在加快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2020年新引进洪启集成电路(珠海)有限公司、广东南粤精工精密组件有限公司、晶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威兆半导体有限公司等高端集成电路,进一步补强了芯片检测、IGBT等集成电路产业链重要环节,助力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陈治家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陈治家

通讯员:娄筱筱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童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