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但这首美丽的诗歌,却因父亲雨果危险的政治言论,被漫长的流亡生活掩埋在沙土里。阿黛尔·雨果(左一)与父母1阿黛尔,无疑是美丽的。巴尔扎克曾形容她:她是本世界最美的一首诗。

这两天看了一部1975年的老片子——《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以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二女儿“阿黛尔·雨果”的爱情故事作为蓝本,由拥有惊人美貌的女演员伊莎贝尔·阿佳妮饰演。

影片中,阿佳妮碧蓝色的眸子里渗出的眼泪好像日光下的朝露,极闪耀又极脆弱,让传闻中的阿黛尔亦染上一层柔弱又癫狂的美。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2)

只是这段感情太过偏执,太过炽热,以至于在它轰轰烈烈燃烧的时刻,亦燃尽了自身所有的内在能量,让阿黛尔的生命仅剩一方盛大的灰烬。

1

阿黛尔,无疑是美丽的。

巴尔扎克曾形容她:她是本世界最美的一首诗。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3)

阿黛尔·雨果(左一)与父母

但这首美丽的诗歌,却因父亲雨果危险的政治言论,被漫长的流亡生活掩埋在沙土里。

从22岁到33岁,她的青春漂泊在流亡的海浪里,驻足在荒芜的岛风中。

很难找到能够将她珍藏、自己也能倾心的对象。

直到1861年,31岁的她认识了英国人宾森。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4)

宾森一头金发,个子很高,满嘴谎话,滥赌、风流。

他视女性为玩物,以征服女性获取成就感,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年龄。

他不是雨果的粉丝,甚至看不起雨果一家人。

他对阿黛尔不屑一顾,撩拨到手后就开始变得忽冷忽热。

但这份轻狂与薄情,反而让宾森在阿黛尔眼中变得更迷人了。

为了逼宾森和自己的结婚,阿黛尔变得疯狂,她想出种种计策——

威胁说要自杀;

骗对方自己爱上了别人,希望引起对方嫉妒;

威胁对方,告诉自己会让他身败名裂。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5)

可她这些极端行为只会让宾森退避三舍。

很快,宾森参加了驻加拿大的军队,把疯狂的阿黛尔以及巨额赌债甩得远远的。

但是,阿黛尔并没有想过放弃。

1863年,33岁的阿黛尔收拾好行李,悄悄离家出走了。

在离开的前一晚,她在日记中写道:

真是不可思议,一个年轻的女孩,漂洋过海,从老家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只为跟心爱的人在一起,这样的事情只有我能做到。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6)

当时的美国南北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可是阿黛尔管不了这么多。

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微信的年代,阿黛尔独自拎着行李,在战火中踏上了寻爱之路。

可在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相见的心上人面前,美丽尊贵的阿黛尔小姐不过是一张长期饭票。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7)

接下来的事情逐渐变得失控:

她成了宾森的众多情人之一,甚至物色漂亮的女孩,将其送到宾森的床上;

她欺骗家人,说宾森答应和自己结婚,信以为真的雨果马上将女儿和宾森结婚的消息刊登在报纸上,直到羞恼的宾森跳出来戳穿这个谎言;

她打算请催眠师催眠宾森,让他同意跟自己结婚,但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

她搞黄宾森和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的桩婚事,这让宾森心生恨意,决定再也不见阿黛尔。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8)

多次被宾森拒绝见面之后,阿黛尔的精神开始变得不正常。

花光所有钱的她,不停自言自语,在晚上冲远方大喊;

男扮女装,到宾森经常去的地方夜游;

她担心宾森离开,一连六个星期,在码头上守株待兔。

后来宾森真的跟随部队,去了巴巴多斯,而此刻的阿黛尔仿若游灵,麻木的灵魂里只有追随宾森这一个念头,也跟着去了巴巴多斯。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9)

在巴巴多斯,她很快找到宾森的驻扎点,接着开始跟踪他,但他们的关系没有修复,她的精神状态倒是愈加糟糕。

她变得不再美貌,曾经精致、有洁癖的她整日拖着裙摆破碎的连衣裙在街上游荡,头发脏湿蓬乱打了结,小孩子追跑着嘲笑她。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10)

这段时间,阿黛尔的母亲去世了,而在母亲离世后的第二年,1869年,宾森离开巴巴多斯,去了柏林,和上司的女儿结了婚。

这一次,阿黛尔没再为了这份狂热的爱情幻想,舍命追随他。

渐渐和家人失去联络的阿黛尔,经常在街上自言自语,没人清楚她的来历。

最后,是一位好心的夫人把她接回家中,打听出她的身份后,和雨果取得了联系。

1972年,漂泊9年,已经42岁的阿黛尔终于回到了家。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11)

当雨果再次见到女儿时,他既悲痛又惊讶。

本世界最美的一首诗变得残破,衰败,仿若一片枯黄的落叶。

她有严重的幻听,总觉得有人围着她,其中有她几十年前就已经死去的姐姐丽奥,阿黛尔常用诡异的嗓音和姐姐交谈。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12)

后来,阿黛尔被送到了疗养院,她的情况渐渐好转,怪异的行为几乎消失,她多次写信请求父亲带自己离开疗养院,但直至雨果去世,阿黛尔都没能如愿回家。

1915年,阿黛尔在一战的喧嚣中去世,享年85岁,她把一生的秘密与疯狂都带进了坟墓里。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13)

2

看过阿黛尔这段故事,相信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她要一次次靠近伤害她的人?

为什么她要偏执地去抓住一个永远不可能爱她的人?

想要理解阿黛尔的爱情,就必须先了解她的家庭。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14)

阿黛尔出生时,正赶上雨果夫人出轨,所以,阿黛尔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成了雨果的一块心病。

也正因此,相比美丽敏感的小女儿,雨果更爱的是自己的大女儿丽奥。

“同样的父亲,同样是女儿,却有两种不同待遇”。

这就使年幼的阿黛尔不得不为了获得父亲的关爱处处向姐姐看齐。

只是可惜,一个活着的生命,是永远无法战胜一个已经死去的灵魂的。

阿黛尔12岁那年,19岁姐姐丽奥在乘帆船渡河时不幸溺亡,而姐姐的丈夫因无法接受妻子的死,陪同妻子一起溺亡在水中。

姐姐丽奥死后,阿黛尔努力安抚父母,想要替代姐姐的角色,试图帮助父母走出伤痛。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15)

只是她的努力,很快就在“父亲一次次向客人展示的姐姐遗物,母亲一次次抚摸从姐姐遗体上剪下来的头发”中败下阵来。

姐姐的死,并不能让她获得父亲的关注,她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在通往父亲获得关爱的阶梯上,永远停留着一个无法战胜的至亲亡魂。

在她的日记里,她甚至表达过自己羡慕姐姐的死法,可以在最美丽的年纪借助死亡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16)

由于雨果对二女儿没有“看见”,自然也就缺乏相应的理解。

雨果常当众前批评正在演唱小夜曲的阿黛尔——“用点心,好好研究,才能吐字清楚”。

阿黛尔想要写一本关于女性解放的书,但雨果不会在这个话题上鼓励她,他拒绝理解女儿,不许女儿出门,并审阅她阅读的书籍,这使得阿黛尔变得越来越内向。

与此同时,“姐姐溺水,姐夫殉情”这件事被当作“真爱之证”在当时广为流传,甚至整天挂家里成了广告,名流络绎不绝来观看和讨论,她就在边上听着人们评头论足。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17)

难以想象,阿黛尔看着父亲缅怀画上的姐姐,却对活着的自己视若无物时是怎样的心情,但能够肯定地是——

在某一个绝望得刺眼的时刻,她心里那个怀揣希望和幻想的泡泡一定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嘭”地破灭掉了,那时的她,已经不再乞求父亲的怜爱。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18)

她开始渴望,拥有像姐姐姐夫那样一份至死不渝的爱情,她渴望一段以“阿黛尔·雨果”为命名的爱情佳话。

她不甘心沦为被姐姐溢美之声下的背景板,不甘心只能作为「雨果小姐」活成父亲维克多·雨果传记背后的镶边花絮。

遗憾的是,她这份压抑许久之后爆发的,岩浆般炽热的爱恋与偏执,显然找错了对象。

而这场“错误择偶”,似乎一开始就是“命中注定”。

3

在阿黛尔的可悲可叹的一生中,其实一直都在回响着这样一个信念:

我要被爱,我要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在这段荒谬爱情中,她所拼命追逐的或许不是宾森,而是她的父亲雨果的爱。

在心理学中,每个人曾受过伤的小孩,潜意识里有一个的“内在流放者”,这位“流放者”原本是我们内在很有生命力的一部分。

只是部分自我在成长过程中被伤得很深,我们的潜意识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就把这部分自我排挤出了表意识之外,深深地掩埋了。

你还会记得那个最漂亮的女人吗(她是本世纪最美丽的女人)(19)

“当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过去受伤的经历似曾相识时,这部分曾受伤的自我就会重新被激活。”

宾森和父亲雨果一样,对阿黛尔忽冷忽热,而这份漠视与冷淡,也许在无意中触发了阿黛尔心中那部分极度需要救赎的内在开关——

她迫切地需要得到宾森的爱,让对自己不屑一顾的宾森扭转看法,如同她曾经那样拼命地渴望过父亲的爱一样。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明知对方很渣,还是会对那些伤害我们的上瘾,或是在不知不觉中靠近那些伤害我们的人。

但是,真正能救赎一个人的,不是拼命设法让那些不爱自己的人爱上自己。

而是不攻击自己,不苛责自己,发自内心的欣赏自己,给予自己充分的接纳与肯定。

在感情中,我们真正需要寻找的,其实是一段能够让自己感受到滋养的关系,而不是执着追求一个人的爱。

因为真正的爱,从来不需要你拼命对外拼命寻找,在你“遇到他人”之前,这份对自己的爱,早就稳稳地生发在心底。

只有你对自己有爱,你才能分清爱的好坏;只有你对自己有爱,你才能坦然地接受对方的爱与不爱。

就像作家刘娜曾说的:

虚妄,就是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向他人乞讨爱。

现实,就是学会爱自己后,珍惜身边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