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和晋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山西晋中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山西太原和晋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山西晋中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晋中市境内山、川、丘陵皆备,气候四季分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东部山地岭高坡广、林木丰茂。晋中市位于太行山脉中段与太原盆地之间。山地、丘陵、平原皆备。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从东到西有太行山脉、沁潞高原、太岳山脉、太原盆地相间排列,成为地形基本格局。全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各地高低相差较大。东部太行山和东南部太岳山所处山地区海拔在1000米~2500米之间,最高处灵石县境内的太岳山脉主峰牛角鞍,海拔为2567米;中部丘陵区海拔在800米~1200米之间;西部汾河谷地所在平原区海拔多在800米以下,灵石县石桥村附近汾河出境处河滩,海拔仅574米,是全市最低处。 根据地貌的形态、成因及岩性特征,全市地貌可划分为4大类13小类。风景名胜1、平遥古城
山西晋中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晋中,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晋中市下辖2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总面积16391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336.56万人。
晋中已形成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等一批全省旅游精品;晋中工业起步较早,工业基础条件良好,工业门类较为齐全;晋中是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晋商文化的摇篮;1824年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
2017年,晋中市地区生产总值1284.9亿元,比上年增长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274元。
地形地貌晋中市境内山、川、丘陵皆备,气候四季分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东部山地岭高坡广、林木丰茂。晋中市位于太行山脉中段与太原盆地之间。山地、丘陵、平原皆备。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从东到西有太行山脉、沁潞高原、太岳山脉、太原盆地相间排列,成为地形基本格局。全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各地高低相差较大。东部太行山和东南部太岳山所处山地区海拔在1000米~2500米之间,最高处灵石县境内的太岳山脉主峰牛角鞍,海拔为2567米;中部丘陵区海拔在800米~1200米之间;西部汾河谷地所在平原区海拔多在800米以下,灵石县石桥村附近汾河出境处河滩,海拔仅574米,是全市最低处。 根据地貌的形态、成因及岩性特征,全市地貌可划分为4大类13小类。
风景名胜
晋中市十大旅游景点1、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0,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其中有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洪武3年(1370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击城墙;有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被列入我国第三位的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殿内的五代彩塑堪称珍品,是研究中国早期彩塑的样本;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现存宋元明清彩塑2052尊的双林寺;有中国宋金时期文庙的罕见实物——文庙大成殿;有中国金融上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奇特结构清虚观。观内20余尊木雕神像是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稀有之物;有遍布古城内外1000通碑刻及年代不一、形式多样、色彩续纷的各种琉璃实物。同时,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古城内现存4000处古、近代民居建筑中,有400余处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田中淡考察平遥古城时欣然题词“平遥古城甲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
古老的平遥是辉煌的,今天的平遥依然充满了魅力。在时下许多文化古城为兴商业而被肢解破坏的时候,平遥却如此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平遥古城保存了其全部特徵,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2、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Qiao Family Courtyard):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文物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乔家大院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2019年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给予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景区取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处理。 月21日,乔家大院闭馆十天重新开馆:门票降价、景区内大部分商业店铺被拆除。
2020年1月24日下午,乔家大院景区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决定自1月25日起乔家大院景区暂停运营,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
发展历史清乾隆年间,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传说偏院外原来有个五道祠,祠前有两株槐树,长得离奇古怪,被称为“神树”。主院与侧院间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衔灵芝的鹿等。土地祠额有四个砖雕狮子和一柄如意,隐喻“四时如意”。祠壁上还有梧桐和松树,六对鹿双双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顺”。 [8]
邵学军题字乔家大院牌匾
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 [8]
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花费了不少周折和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乔家取得占用权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门;西面建了祠堂;北面两楼院外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乔家大院-国画谭翃晶作品
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东南院相似。窗户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装饰,采光效果很好,在式样上有了改观。就是院内迎门掩壁雕刻也十分细致。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还在客厅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厕”。靠西北院,原来有一小院,为乔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书房院。分家后,乔健打算建内花园,从太谷县一个破落大户家买回了全套假山。正待兴建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华,工程停止。日军侵占时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 [9]
1985年,祁县人民政府利用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
1986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展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内容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专门设立了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
2002年,乔家大院被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 [10] 。
乔家大院
2011年12月8日开始申报5A级景区。先后完成了乔家大院门景区建设,民俗博物馆展室的调整和布展,“三堂一园”安防工程,建设了乔家大院数字化信息系统、网上导游系统、旅游通道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等。
2014年11月28日,乔家大院入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9年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给予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景区取消5A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处理。 [3-4] [12] 文旅部组织第三方专业检查员对部分5A级旅游景区进行了复核检查,复核检查项目包含资源保护、游览设施、环境卫生、厕所革命、安全管理、讲解服务等,并进行了打分。在1000分的总分中,合格线为950分,乔家大院景区仅得到700多分 [10] 。8月21日,乔家大院闭馆十天重新开馆:门票降价、景区内大部分商业店铺被拆除。
文物遗存万人球一个挂在天花板上的水银玻璃球,据说为乔家从美国进购来。会按一定比例缩小所挂屋中人的影像在球上。当年乔家会客谈生意时挂房上以用来监视屋中人,可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监视探头,为当时极罕见之物。
犀牛望月镜犀牛望月镜是一面直径有一米左右的镜子,镜架镜框为木质最坚硬的珍稀树木铁力木所制。雕刻有祥云犀牛,祥云缭绕在圆镜下方如彩云烘月,祥云下方的犀牛回顾上瞥,似在痴望明月。在乔家的三号院有一个犀牛望月镜,它高两米重一吨,采用东南亚的铁梨木雕刻而成,是国家的一级文物,同时也是乔家的镇宅之宝,整个宝贝由三部分组成,上面是镜子代表圆圆的月亮,中间是祥云,底座是犀牛,因此叫“犀牛望月镜”。犀牛望月镜造型独特,样式美观,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堪称为稀世之珍品。镜子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上面镜子呈圆形,代表月亮,中间祥云,底座是一只犀牛,“犀牛”的谐音是“喜牛”,是大吉大利、喜从天降的吉祥物。当年的晋商巨族——乔家大院的主人闻此传说后,便尊奉“犀牛望月”为生财镇宅之宝。从此“明月高照祥云绕,安居乐业鸿运来”。今乔家仍供奉其宅地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祁县特有“犀牛望月镜”系国家一级文物。
九龙灯九龙灯是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藏精品之一,清代,红木。昔日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而逃向西安时,乔家捐赠30万两银子与太后以解燃眉之急。后慈禧太后为感谢其忠诚而赏赐了两盏九龙灯。全国至今未发现第三盏。灯之主体上下通轴,共分3层。上层为葫芦形挂钮,其下有4条龙,龙首高昂,龙身盘曲;中层为八棱八面形灯身,其中四面为玻璃风景画,四面为水银玻璃;下层有5条龙,其中4条龙首向上,龙身呈“卍”字形,并能转动、伸屈;另有一条龙首向下,能四面转动,龙身盘于主轴。在下层的4条龙头上均有灯台、蜡签。综观全器,制作工艺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结构造型独具匠心,动静结合,是一件既豪华繁缛,又实用美观的木雕工艺精品。经考证,在中国尚未发现有类似的第三件。
乔家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显示了中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
三大开间,可同时出入三辆车轿出入,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乔家大院大门坐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
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一块,上书“古风”。大门对面的掩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百寿图为“在中堂”主人乔致庸的孙婿、近代著名学者、篆书家常赞春书写。掩壁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付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额是“履和”。甬道的西尽头处是雕龙画栋的乔氏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祠堂装点得十分讲究,三级台阶,庙宇结构,以狮子头柱,汉白玉石雕,寿字扶栏,通天棂门木雕夹扇。出檐以四条柱子承顶,柱头有玉树交荣、兰馨桂馥、藤罗绕松的镂空木雕。额头有匾,上书“仁周义溥”四字,李鸿章所题。祠堂里原陈列着木刻精雕的三层祖先牌位。
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北面三个大院均为开间暗棂柱走廊出檐大门,便于车、轿出入。大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一、二院为三进五联环套院,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里外有穿心过厅相连。里院北面为主房,二层楼,和外院门道楼相对应,宏伟壮观。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
南面三院为二进双通四合斗院,硬山顶阶进式门楼,西跨为正,东跨为偏。中间和其它两院略有不同,正面为主院,主厅风道处有一旁门和侧院相通。整个一排南院,正院为族人所住,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南院每个主院的房顶上盖有更楼,并配置修建有相应的更道,把整个大院连了起来。
石雕乔家大院中的石雕工艺虽比较少见,却是十分精细。现有几对石狮,石狮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有的石狮为踱步前行状,刀纹如新,锋芒犹在,表现得机警、威武、活跃。其顾盼自豪的头部,提起全身的神气,表现狮子的雄壮、英武而不失真,给人以健康、活跃,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还有阴纹线刻,如五院门蹲石狮底座为“金狮白象”,中为“马上封猴(侯)”、“燕山教子”、“辈辈封侯”。南房柱石底垫为“渔樵耕读”、“麻姑献寿”等。六院门蹲石狮石础上有“出将入相”、“神荼郁垒”(相传古代以神荼、郁垒为门神,可以御凶邪避鬼魅)、“得胜返朝”等线刻,图像清晰,线条流畅,形象逼真。
砖雕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狮子,即四狮(时)吐云。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抬着金银财宝。卡圆上雕有兰花。掩壁上为“龟背翰锦”,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为六边形骨架组成的连续几何图形。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古时以龟甲作为占卜的工具,视能兆吉凶。古书《述异记》云:“龟千年生毛,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为灵龟。”以龟为长寿的一种灵物,用作图案,以示吉祥延年。进了一院大门对面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松树、桐树和蹬于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顺。立柱上有四个狮子滚绣球。一院偏院南房墙上有五个扶栏雕,中间为葡萄百子图,表示蔓长多子和富贵不断头,其余四个格子为“博古图”。一院正院马头上雕有四季花卉。二进院马头上为四果及“暗八仙”。因只采用八仙所执器物,不画仙人,故称“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明、清时采用较多。
二院大门的马头正面为犀牛贺喜,侧面四季花卉。二院正房前面走廊的扶栏雕,从东往西数,一是喜鹊登梅,二是奎龙腾空,三是葡萄百子,四是鹭丝戏莲,五是麻雀戏菊。东偏院过门雕有四季花卉、四果,加琴棋书画,亦取吉祥之意。
三院大长廊,马头正面麒麟送子,侧面松竹梅兰,又梅兰竹菊。
四院门楼中为香炉,侧为琴棋书画。院内“梯云筛月”亨有四狮(时)如意、梅根龙头、四季花卉、花开富贵。并有掩壁,赵铁山书写题字。右边为暗八仙,狮子滚绣球,表示平安如意。还有凤凰戏牡、鹿鹤同春。左边为双鱼、戟罄,属吉祥如意图,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指以古代兵器中的戟,乐器中的罄和鱼纹组成的画面,取戟与吉、罄与庆、鱼和余的同音,表示吉庆有余。西跨院正房门楼有葡萄与菊花百子,上面扶栏为琴棋书画及博古图。四个马头正面为四个狮子,侧面为四季花卉。特别是《省分箴》雕和前面提到过的《百寿图》雕一样,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五院门楼马头为麒麟送子,院内四个马头为鹿鹤桐松。南正房门楼为菊花百子,中为文武七星,回文乞巧,又叫“七夕乞巧图”。
六院东院进门两侧为喜鹊登梅,背面为青竹和“福禄寿”三字。四个马头为暗八仙。正房扶栏中为葡萄,东为莲花,西为牡丹。前院内有“福德祠“,八宝图上有两个活灵活现的狮子和喻为吉庆有余的图案。
木雕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的人物。如一院正门为滚檩门楼,有垂柱麻叶,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风云子,十三个头的旱斗子,当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还有九只乌鸦,可称一等的好工艺。二进门和一门一样,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纹,中间为草龙旋板。三门的木雕卡口为葡萄百子图。
二院正门木雕有八骏马及福禄寿三星图,又叫三星高照图。二院二进门木雕有:花博古和财神喜神。这花博古是杂画的一种,北宋大观宋徽宗命人编绘宣和殿所藏古物,成定为“博古图”。后人将图画在器物上,形成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正房门楼为南极仙骑鹿和百子图。其它木雕还有天官赐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财进宝、福禄寿三星及和合二仙等。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是一种民间神话故事画题。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宋随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穿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万回。”后分为二神,称“和合二仙”。二仙亦蓬头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合,取“和谐合好”之意。旧时一般在婚礼时悬挂厅堂,以示吉利。
牌匾乔家大院各个门庭所悬的牌匾很多,内有四块最有价值。其中有三块牌匾是乔家的,也是值得乔家自豪和感到荣幸的。那就是光绪四年由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和山西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送的“福种琅环”及民国十六年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前两块表明乔家在某个时期对官府的捐助,又经朝廷大员题词推崇,因此倍加荣耀光彩。后一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乔家的一些善举和对人处事的方法。另外一块价值更高,那就是傅山亲笔题写的“丹枫阁”匾(现存展于乔家第四院的东房内)。“丹枫阁”建成后,傅山为其亲笔题了匾,同时,戴廷式写了“丹枫阁记”,傅山又在后面加了跋。
彩绘整个大院所有房间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绘,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除“燕山教子”、“麻姑献寿”、“满床笏”、“渔樵耕读”外,还有花草虫鸟,以及铁道、火车、车站、钟表等多种多样图案。立粉工艺十分细致,须一层干后再上一层,这样层层堆制,直到把一件饰物逼真的浮雕制成为止,最后涂金。其它还有线条勾金、敷底上色,都是天然石色,因此,可保持经久不褪,色泽鲜艳。
照壁龟背翰锦:乔家大院甬道北三个府门两侧有六处龟背纹照壁,壁心以几十个六边形连续组成几何图形的龟背纹样的砖雕砌饰,以示延年益寿,外观简洁大方。东南院和新院里偏院门两侧也有小型的龟背锦花墙照壁。
二气生辉:乔家大院新院正院门对面山墙上有“二气生辉”照壁,整个画面由两部分组成,北半边顶部云中挂一轮弯月,其下有莲花、莲子和一对鸳鸯,意为连生贵子,寓“二气交辉”;南半边顶部悬一轮圆日,其下有牡丹和一对凤凰,“牡丹”是花中之王,富贵一品,“凤”为鸟中之王,吉祥之兆,寓“二气生辉”。这组砖雕采用高浮雕技法,莲花、牡丹的花瓣向上层叠突出,细腻逼真,立体感很强。
喜鹊登梅:乔家大院新院偏院门西侧的花墙上有喜鹊登梅壁雕,喜鹊登梅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梅花是春天的使者,喜鹊是报喜鸟,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喜鹊登梅寓意吉祥、喜庆、好运的到来。“梅”取谐音“眉”,喜鹊落在梅枝上寓意“喜上眉梢”;图中有一对喜鹊,也有双喜临门之意。
猫蝶戏菊:乔家大院新院偏院门东侧花墙壁上图案由猫、蝴蝶、菊花构成,猫取谐音“耄”,蝶取谐音“耋”,人常讲“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九十岁老人叫耄耋之年”。菊花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爱,亦有高寿之意,整幅图有希冀健康长寿之寓意。
梅竹双清:乔家大院东南院偏院二进院门花墙上两侧壁雕图案皆为梅树,叶茂花繁;其相对应的背面两侧花墙砖雕图案皆为修竹,枝挺叶秀。这两处壁雕画面疏密有致,别具一格。
省分箴省分箴照壁文字四周雕有边框,饰以各种传统吉祥图案。顶部雕蝙蝠,下端雕流云,取意“万福流云”;四周雕古代传说中八仙所执器物,也称“暗八仙”。这些神奇的物件也成为民间传统装饰纹样,有吉祥之意,常与仙桃图案结合寓意“八仙祝寿。照壁两侧雕有内插三戟的喜瓶图案,“瓶”与“平”、“戟”与“级”同音,有“平升三级”之寓;戟的下方有磬和鱼,寓“吉庆有余”。此外壁周还雕有麒麟、仙鹤、鹿、凤凰等祥禽瑞兽图案。照壁下方两侧插屏底座立柱外侧各雕饰两只狮子,上下对戏绣球,常言道:“狮子滚绣球,好的在后头。”这四只狮子也称喜狮,表示“喜事临门”、“四时如意”。
整组砖雕集高浮雕、浅浮雕、圆雕手法于一炉,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寓意吉祥,人文气息浓郁,是一座典型的集书法、雕塑、民俗于一体的砖雕艺术精品。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水乳交融,有很高的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2014年12月27日,祁县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山西省第五个5A级景区。
历史价值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从始建到建成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瞭望探口。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3、绵山风景名胜区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 [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
在绵山绵山风景名胜区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为古建筑博物院(园)。绵山风景名胜区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自疫情结束景区开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医护人员免费开放。
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介子推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子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绵山早在春秋时候便有了道家的活动。因介子推而被封为介山;介子推作为道家思想的先驱之一,身体力行着道家清净无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朴素思想。在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中,介子推已被尊奉为道家神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石桐水,即绵水,出介休县之绵山,流经石桐寺西。石桐寺即介子推之祠。后人们到绵山寻幽探古,访贤求道,凭吊先哲,更使绵山道家的活动日益兴盛。2008年,绵山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清明寒食文化之乡”。
绵山地处太原盆地西南端、太岳山北侧、汾河南畔,坐标在东经110°44′10〞-112 °10′14〞,北纬36°50′01〞-37°11′04〞之间,绵延百里,西入灵石县境,南与沁源县毗连。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为135平方公里,管辖范围为4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766余米。南同蒲铁路二级编组站介休车站,大运公路一级路段、108国道穿越县境。北距省会太原137公里,南至临汾135公里,是山西省南北交通枢纽
绵山由震旦系和前震旦系、奥陶系、寒武系构成,约开始于19亿年前,结束于4亿多年前,是大地被海水淹没后沉积了石灰岩、白云岩、沙岩等,山体继续上升,谷地相对下降,继续接纳物质堆积,沉降速度大于堆积速度而形成。为侵蚀构造型石灰岩高山区,属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的侵蚀构造类型。谷壁多有岩溶溶洞,沿层面发育。地震为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特征
绵山地下水主要储存于石灰岩裂隙溶洞。地表岩沟泉水绵山石桐水总长7.5公里,流量为0.2-0.5立方米/秒,据省主管部门统一分析化验,属清洁级。绵山不仅沟中有泉流,山顶茶坊沿、李姑岩、五龙寺、半山腰峰房泉、龙池、一锅泉,山根冀家庄等处都有泉水。真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绵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日照充足,夏季雨量较多,
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多有瑞雪。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1℃;六、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4℃。年平均气温为10℃--9℃。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递减1度左右。阳坡凹处温度相对要高。年降水量在656.2--621.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全年多西南风,风速平均为2.2米/秒。四月份风多较大,八月份风少而小。四季景色各异,皆宜游览,尤宜冬日雪霁。
绵山为黄土质山地草原甸土,主要植被为天然林和天然草地。山顶以白羊草、苔草、兰花棘豆、铁杆蒿、阿尔泰紫花和部分灌木黄刺梅、醋柳等为主,组成茂密的草原植被。山坡为黄土质山地棕壤,自然植被为繁茂的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有黄榆、桦、柞、山柏、侧柏、油桦、白皮松、黄榆、鹅耳枥、山杨等。灌木有荆条、黄刺梅等。果木林有猕猴桃、山梨、山葡萄、山杏、山桃、山楂、毛樱桃、槽子、酸枣、野核桃等。中药材非常丰富,有灵芝、猪苓、党参、黄芪、五灵脂、血见愁等200余种。地表覆盖率在90%以上
绵山动物,走兽类有豹、山猪、山羊、豺、狼、狐、獐、獾、麝、鼯鼠、松鼠、黄鼠、刺猬、野兔、蝙蝠等;飞禽类有丹顶鹤、喜鹊、乌鸦、猫头鹰、鹞、燕、布谷鸟、白头翁、斑鸠、野鸡、啄木鸟、黄鹂、青雀、麻雀等。爬虫类有蛇、蝎、螽斯、蜈蚣、青蛙、蜘蛛、蝴蝶等。此外,石桐水于积处还有鱼、虾。
主要景点龙头寺
龙头寺,原名塔岩头,因岩下黄土坡有空王塔院而得名。又因唐贞观十五年(641)太宗皇帝驾幸绵山礼佛时,有双龙显灵而改为现名。区内有毓德堂、关帝庙、真武庙、南天门等名胜古迹。有《叶剑英元帅论绵山》、《左传·介子推不言禄》、屈原《九章》、宋廷魁《绵山赋》、唐太宗御制诗碑等,这些石刻是领略绵山厚重历史文化的主要景观。这里也是朝观云海,夕观日落的绝妙去处。
龙脊岭、介子推母子塑像、养生园
龙脊岭因位居双龙交汇的背脊而得名。该游览区主要展现李唐军事文化和道家养生文化,有龙抬头、龙涎泉、龙须瀑、介子推母子巨型雕像、真武殿、八卦园、仰止亭等二十余处景点。子推母子塑像生动传神,再现了当年介子推偕母归隐绵山的情景。绵山唐营是国内唯一留存的唐代古营。督战台、插旗石等历史遗迹,讲述着秦王李世民当年布兵督战的故事。绵山的灵气吸引了众多的仙家、圣人,仅此处就有伯子常、彭祖、子乔、华佗、汉钟离、吕洞宾、陈抟等历代古贤的修行洞十余处,是中国最古老的养生地。养生源用碑石图文对养生功法做了简明生动的介绍。
李姑岩
李姑岩,也叫皇姑岩,是国内罕见的皇姑出家的游览胜地。这里保存有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的介休梁钟豫《修李姑岩记》载:“绵山之岩有名李姑岩者”。相传,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妹长昭公主随驾礼佛,至此结庐,焚修有年,卒登觉岸,显灵助人,后人在此塑其像祭祀。
李姑岩位于龙脊岭西侧,是一处长达200余米,深20余米,高30余米的天然巨型岩洞,庙殿分建为上下两层。依山筑阁,别具特色。其中庙殿有皇姑殿、释迦殿、关帝殿、都龙王殿、罗汉堂、三身佛殿等名胜。
皇姑殿内九尊雕塑,全部是唐代遗物,十分珍贵。皇姑楼是当年李姑修行打坐的地方,其中的设置和壁画,再现了大唐皇室风貌。其它各殿的来历都与李姑有关,传承着许多感人的传说故事。
整个游览区座落在原始林木的树荫之中,云垂烟接,披拂清芬,一派古色古香的气氛,是绵山旅游区的独特景观。因此,千百年来,三晋百姓中流传着在绵山“千游岩,万游岩,最美还是李姑岩”的说法。为了方便游客,开通了上下龙脊岭的观光缆车,使人去李姑岩十分便捷安全。
蜂房泉、天井赏月
蜂房泉,又名圣乳泉、母奶头,是一处罕见的自然奇观,中国绝无仅有的悬泉。北宋宰相张商英曾用:“水窦蜂房泉,山头鹿(粮仓)顶圆;风吹鞴袋谷,云罩簸箕天”来形容这里的山势地貌。巨大的悬崖绝壁上数十对苔藓茸结的石乳,乳汁如珍珠断线,滴落池中叮咚作响,宛如琴弦弹奏出的山水清音。清代康熙年间山西名士傅山曾把此泉水比作佛家最正法、乳酪最上品,即使神龙那伽也只能品尝一勺,而不许多贪。诗云:“佛恩滋静者,石乳敕龙潭。菡萏琼茄引,摩尼玉线甘。惠该功德八,清彻法身三。一勺醍醐足,那伽不许贪。”该景区还有望峰门、五龙朝母殿、四海龙王殿、三皇阁、五岳殿、妈祖殿、圣母殿、八仙洞、上善若水牌楼等景点。
大罗宫游览区
大罗宫游览区,当地人俗称“中岩”。“三清上,曰大罗”。道家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为大罗天,因此这座宫殿为大罗宫,意为最高的仙宫。
大罗宫依山而建,层楼杰阁,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群面积为三万多平方米,共十三层组成,总高110米,游客称赞“可以与布达拉宫相媲美”,可谓天下道家第一宫观。
大罗宫始建年代不详,据传在春秋时介子推来绵山隐居,就有道家人物活动的遗迹,东汉时已有部分殿庙初具规模。唐开元十一年(723),玄宗皇帝南出雀鼠谷时
大罗宫游览区,专程驾幸绵山缅怀前朝圣祖功德,感戴绵山诸神护佑李唐王朝的恩典,降旨敕修大罗宫诸殿。以后宋代元佑年间、明万历年间、清代康乾年间官方与民间屡加修葺。至1940年遭日军焚毁,1998年三佳公司在原址上重修,才成为今日胜状。
本区内包括大罗宫主殿的讲经坛、混元殿、群仙殿。还有灵霄殿、三清殿、财神殿、救苦殿、元辰殿、三官殿、五老君殿、斗姆殿等诸殿。展厅内绵山唐、宋、元、明、清历代精品彩塑,被称为“山西的敦煌”。藏经阁是中国名胜区最大的藏书之处。宫内《道德经》木刻、石刻及英、日俄等译文,堪为《道德经》文化之大观。岩上有一天然石洞,夏日常有白云飘出,故称为“白云洞”。洞旁建一草庵,叫白云庵。庵内的《金刚经》石刻,为唐代遗留的稀世文物。
天桥
天桥是因修筑在悬崖绝壁上的栈道而得名,有千余年的历史。长300余米,宽 1 米多,上离峰顶80余米,高入云表;下距沟底300余米,悬于危岩上。每逢雨过云涌,人在桥上过,云在脚下飞,使人有平步青云,飘飘欲仙之感。景区内主要建筑是洞神宫、祖师殿、七真殿、水母殿、悬空长廊等和回头看柏龙、兔桥、须弥石等名胜景观。有孔明和张良等人的修行洞。此外还有中国古代最险绝的军事堡垒——石勒寨,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洞神宫是唐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与刘武周在雀鼠谷度索原交兵时曾得洞神宫太清道德天尊护佑而大捷。唐太宗李世民为感神恩,于贞观十六年(642)降诏重修。宋、元、明、清官方和民间先后增葺。1940年遭日军焚毁。1998年三佳公司在原址扩建。
一斗泉
一斗泉是一处天然生成的石泉,因仅仅能盛一斗水而得名。传说很久以前绵山缺水,元始天尊云游至此,用拂尘醮东海之水,往绵山洒了几点,绵山便出现了很多泉水,最后一点滴在此处,形成一斗泉。
朱家凹、卧龙宾馆
绵山朱家凹景区和朱明王朝兴起有关,是一处“圣迹”。据称在元代末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在这里修行,祈祷上苍保佑儿孙富贵。结果他的儿子朱元璋的在灵宝天尊的庇佑下,统一了中国,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在洪武十八年派皇十七子朱权来绵山谢恩,大兴土木,修葺洞玄宫,这就是朱家凹的来历。
朱家凹是上清灵宝天尊的道场,左右偏殿为十方灵宝殿和诸仙殿。西面山岗上有玉皇阁,嘉靖二十一年(1542)朱世宗在此建醮,祈求大明江山千秋永固。岩下是卧龙宾馆,原意出自《易经》“潜龙在渊”、“利见大人”。在明代是个山房,明代天子朝山时都要在此驻跸,所以称卧龙宾馆。
云峰寺抱腹岩
云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于抱腹岩而得名。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高僧迪公经营始建,距今一千七百余年。抱腹岩坐东面西,高60米,深50米,长180米,分上下两层,抱二百余间殿宇、馆舍于“腹”内,容两千年历史文明于其间,为天下“绝无仅有”。主要景点有毗卢殿、玉皇阁、空王殿、五龙殿、迪公洞、鸾公洞、志超洞、五龙松、铁索岭、《大唐汾洲抱腹寺碑》等四十余处。寺内供奉有当地真神介子推、真佛空王佛。田志超是汉人第一个成佛的,塑像为包骨真身。寺内还保存有许多唐、宋、元、明碑刻、雕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抱腹岩顶壁挂铃,场面惊心动魄,令人赞叹叫绝。铁索岭是天下最古老的攀崖铁索栈道。铁索岭的铁索和下方云梯悬挂于唐代之前,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当年登山的一条险径。明末清初大学者傅山于崇祯十年(1637)题写的长联,清光绪三年(1877)皇帝所赐“慈云法雨”御匾,以及当代著名学者邑人张颔所题“抱腹栖云”的匾额,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正果寺、全身舍利像
绵山原为五龙母子所有,志超来山后,龙母将绵山以下棋的方式让给志超,五龙皈依佛法,常在说法台上听空王佛说法。后来,五龙功力大增,飞升跃过对山,在山壁上留下了五道沟壑,故名五龙躔。本区主庙叫“正果寺”。寺内有十三尊包骨真身像,虽历经千年而骨架完好,颇有灵气,是研究绵山历史文化和地理气候的重要文物。此外还有通天云衢、五龙松、弥陀殿、圣母殿、观音殿、三大士殿、送子娘娘殿、五龙殿等,来历神奇,庙殿灵验。灵应塔明七暗九层,高达69米,高出云霄,巍峨壮观,是中国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更兼这里地势险峻,松柏参天,成为绵山极具特色的游览胜地。
栖贤谷、九曲一线天大峡谷
栖贤谷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线天的峡谷。两边怪石嶙峋,谷底溪流淙淙,空谷传声,须攀十余架天梯才能通过。相传当年介子推母子就是经这里到达归隐地的。封侯亭是当年文彦博宣旨诰封介子推为洁惠侯时所建,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具有皇家园林的气象。亭内有宋神宗的圣旨碑刻,弥足珍贵。游览区内还有清风洞、迎仙坊、天源瀑布、超凡洞、箫声叠瀑、鳄鱼石、仙界石、壁上园、蝴蝶窝、驯虎之神、点石为羊、仙泉等二十余处景点。
介公岭、介公墓
介子推是古今中外唯一以山、以县、以节、以俗铭记的历史名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介公岭便是千古先贤介子的隐居地、焚身地和享祀处。本区内还有哀号坡、绵山碑林、神仙石林、一掌山、呼介石、子母石、莲叶泉、白鸦山、如意泉、鱼龟山、避火洞、思烟台、足下亭、介公岭、柏树岭、介公墓、慑神石等主要景点。鱼龟山,谐音“于归”,是介子推的归隐处。思烟台记载了晋文公焚山,有白鸦绕烟而噪,使火不能焚的故事。哀号坡、足下亭,讲述着晋文公面对枯木余烟,用烧剩的木头制成木屐穿在脚上口呼“足下”,顿足哀号的往事。介公墓建于 2000 级石阶之上的柏树岭中央。居高临下,放眼眺望,古代晋国山川尽收眼底。古墓依山而建,有元、明、清历代墓碑数通。介神庙坐落在一处深28米,宽30米,高18米的自然石窟中,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祠庙。
水涛沟
绵山秀色,首推水涛仙沟。沟前说法台苍翠如黛,耸立于两山之间,环绕于涧水之中,夏秋季节常有彩虹升起,景色之美 ,如诗如画。十里仙谷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称的绵山石桐水,千回百转,飞流激荡,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瀑布数十处,宛若镶嵌在茂林和芦苇丛中的一串串碧玉,使人如置身于扑朔迷离、神奇莫测的南国水乡之中。
沟中主要景观有:五龙树、五龙飞瀑、莲花峰、仙箓榜、子月峰、刀劈石、雄狮瀑、水帘洞等自然山水奇观;又有仙女坐龟,碧溪垂钓,牛角挂书、知章醉酒等雕塑小品。华夏奇瀑五龙飞瀑,落差80余米,跌落于五龙潭;水帘洞,为天下修性养气、辟谷成真第一洞。洞口飞流如练,洞内可容三四十人,为历代高僧、高道辟关、辟谷的修炼场所。
古藤谷
古藤谷,俗名“西水沟”。它地处闻名遐尔的水涛沟西侧,与水涛沟相媲美,又别具特色。据《史书》记载,这里曾经是绵山静林河的发源地之一,又曾是唐代著名宰相令狐楚创办静林书院之地。谷内古藤缠绕古树,形成似伞、似尾、似洞、似桥、似网、似宫等形态各异的藤景奇观。猕猴桃、山葡萄、山樱桃、山核桃、野山楂、山梨、山杏等山珍野果,随处可见。此外,这里还是天然的中草药植物园,仅载入《本草纲目》的名贵药材就有党参、绵黄芩、五苓子、蜱藓、菖蒲、茯苓等百余种。许多天然造化的奇石千姿百态,酷似各种动物。因此,千百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历史名人来此游览,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题留石刻,至今清晰可辩的还有唐玄宗、令狐楚、文彦博、贺知章、张煊等的手迹。由于谷内是典型的温带雨林气候,被游人称为“天然氧吧”,是消夏避暑的最佳去处。
毓德堂
绵山毓德堂,是集中体现绵山大道思想,供奉“天地君亲师尊位”庄严神圣的殿堂。始建于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建。意在告诫世人遵循天、地、君、亲、师、诸道敬天敬地、忠君爱国、孝敬父母、仁爱兄长、尊敬长辈,用介之推的“忠孝仁信、礼义廉耻、慈俭温良、谨让谦和”16字箴言教化天下。绵山毓德堂是中国最早弘扬大道思想的殿堂。殿内庄严肃穆,皇家气派。珍藏着历朝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至理名言书法瑰宝。唐太宗李世民曾两次幸临绵山。朝拜介之推、空王佛后,他为介公的忠孝清烈、高风亮节和空王佛解民倒悬、普度众生大道思想所启发,在毓德堂留下了“为人君者,当为庶民父母、百姓应尽己之力,国家和谐,实实在在是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墨迹”。“皇上应勤政为民,朝夕闻道,鞠躬尽瘁,千万不敢违背这些祖训”。“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谏臣魏征、出将入相50年的北宋著名宰相文彦博、明代著名天文学家刘伯温,都是在绵山毓德堂留下了“治国必须厚德”、“人伦道德尊卑有序,纲常有法”的哲理名言。
毓德堂上层,正中供奉“天地君亲师”神位,右侧为祭母文、祭社稷文、玄宗皇帝祭天地文,左侧为神宗奠玉皇大帝文、秦王出师告天地文、太宗皇帝祭介山文。由此可见,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对天地君亲师的崇拜理念,在绵山毓德堂得以传承和延续,显示了绵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和谐社会理念。弘扬大道思想,传承道德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绵山毓德堂一贯遵循的宗旨。
绵山道教音乐,伴随着绵山道教的发展而成长,其内涵极为丰富,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极具地方特征的道乐,又称之“土乐”,另一部分是结合了宫廷风格的道乐,亦称“法乐”。道乐作为宣道、礼神及道士修为的形态,存在于道教科仪之中,其作用为:祈福迎祥,解厄除秽,施食度亡。分为阳事、阴事两大类。
过去的道士迫于生计,常与本宫观外其他道士合作,在信众家中建醮,故一些固定俗成的曲目得以流传,如:阳事中的《普庵咒》(四股)、《要帐》(二股)、《水红花》(一般)、《大走马》(三股)、《驻马亭》(四股)、《骂渔郎》曲目,称为“六十套曲”曲中填上经文,为信众解除灾厄,祈祷祥瑞。阴事中国的曲目有:《一盏灯》、《十灭罪》、《十报恩》、《永皈依》、《种种无名》、《一柱道德》、《五音赞》等,目的是超度亡魂、安宅镇土,令亡者早离地狱得道成真。这些曲目大都是口传心授,好多曲目已经失传。
唐时,因道祖李聃与皇家均为李姓,特别是李世民在绵山附近的雀鼠谷击败突厥可汗刘武周部将宋金刚,为李唐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为宣扬君权神授,在绵山兴建了诸多宫观。唐贞观年间,太宗驾幸绵山,修斋建醮,祭拜神灵,使绵山道教的发展大放异彩。而极具宫廷风格的“法乐”,亦成为绵山道乐特色流传至今。
1995年,山西省著名企业家,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大善士阎吉英,投巨资修复绵山,修复宫观殿80余座,道教神像2000余尊;介休市道教协会在绵山大罗宫挂牌;并且成立了绵山宗教乐团,搜集整理绵山道教音乐,规范道教道场科仪,博大精深的绵山文化,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使绵山道教文化得以恢复;2001年5月21日,绵山在中国道教协会的指导下,成功启建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罗天大醮”法会,婉转悠扬、庄重典雅的绵山道乐,得到了国内外道教同仁及新加坡、韩国、法国、德国、荷兰行等地友人的一致好评,中国道教协会闵智亭会长,面对复修后的绵山感慨万千,欣然挥毫,写下了“人间仙境,道教名山”的题词。绵山经团的管理模式被誉为“绵山模式”,中国道协曾发出“向绵山经团学习”的号召。
绵山道教音乐,世人称之为“绵山仙乐”。其风格清幽典雅,重声韵而不沿华彩,旋律动感丰富,韵腔修扬,一唱三叹,具有浓郁的宗教气息。
绵山之神为介之推。
绵山之佛为北魏高僧昙鸾,为佛教净土宗先驱。
以上神佛,介之推为晋人(一说夏县裴介,一说介休小宋曲,一说沁州铜鞮);尉迟恭为溯州善阳(今溯州)人;昙鸾为雁门(今代县一带)人;志超为榆次源涡人。都是曾经生长在山西这块土地上的活生生的神、佛。这种“真神真佛”集于一山的现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饮食文化文公宴
文公宴始于春秋时期,晋文公三年,文公率群臣到绵山祭祀介之推,曾是介之推邻居的解张,看到晋文公连续三年祭祀介公,心中十分感动,特地从城中请来一位叫王春发的名厨,为晋文公备下一桌盛宴。此宴气味芬香,别具风味。文公看到满心喜欢,品尝后更是赞不绝口,称道是平生从未尝过的美食。这时狐偃、赵衰等人也连声叫好,众人公议此宴定名为“文公宴”。从此,此宴一举成名,成为晋宴名宴,历经2600余年不衰。
介公宴
介公宴始于西晋末年,朝纲腐朽,诸侯割据,石勒遂在绵山建寨起义。石勒立志解民倒悬,广招天下英雄豪杰,恰逢名士张宾前来投奔。二人志同道合,一同瞻拜介神,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护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之后同入寨中饮酒进食,席宴丰盛,口味清鲜,营养丰富,颇有特色。张宾用餐后极为赞赏,便问石勒何名?石勒哈哈大笑,说:“我兄弟二人刚祈祷完介神,愿介神护佑咱拯救百姓,统一华夏早日成功,就定名为介公宴吧。”从此该宴便成为绵山佳肴。据说,石勒称帝后常常用此宴宴请大臣,成为众臣常食的美味佳肴。
彭祖养生药膳
彭祖,即彭铿。据考彭祖年轻时曾在绵山龙脊岭修行多年,期间常食绵黄芪、黄精、党参、柏籽等,因而活了八百岁,成为中国历代最长寿的人。彭祖倡导美食、养生、药膳,是气功导引第一人,创出了天下名宴彭祖养生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烹饪先师。彭祖养生宴历经4千多年演变、发展、充实,最终成为绵山的著名风味宴席之一,是国内历史悠久、品种较丰富的特色养生宴,也是琼崖宾馆养元斋名厨倾力打造的品牌宴席。此宴重在养生、滋补,在菜肴配制过程中,参阅了《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饮食正要》、《调鼎集》、《中药大辞典》等大量典籍,并以选料丰富、烹调方法多样、菜肴口味多变、滋补养生功效显著而受到广大游客的好评。
朱家宴
朱家宴源自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朱权字癯仙,号涵虚子。朱元璋封其宁王。洪武年间,朱元璋想到父亲朱世珍在绵山上祷天下祷地,自己才当上皇帝,便派朱权至绵山祭祖。事毕,来到了绵山一家小饭馆。听游人说,有一位田厨师烹饪技术相当了得,特地前往品尝他的手艺。田厨师用当地肉菜制作了一桌山珍美味佳肴。朱权品尝后,大为赞赏,将此宴起名为“朱家宴”,并从此传入宫中叫“朱明王朝宴”。
晋王宴
晋王宴,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李治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封晋王。当时他目睹李承乾与李泰激烈争夺王位,于是上绵山祈祷神灵护佑自己,结果登基继位。后感神恩,亲临绵山下诏复修洞真宫。傍晚时在绵山一家饭庄就餐,店家为其备下一桌丰盛宴席。高宗观其色、闻其味,拍手叫绝,一尝,果然香鲜味美,称其“绵山佳肴”。此事传至后世,历代达官贵人上绵山,都要品尝晋王宴。
潞公宴
潞公宴源自北宋名相文彦博。彦博,字宽夫,介休文家庄人。曾出将入相五十年。因平叛有功,宋神宗封其潞国公。元丰年间,宋神宗诰封介之推为洁惠侯,文彦博奉旨至绵山修建封侯亭。竣工后,县令设宴款待,并请文彦博点菜,文彦博不好拒绝,就按照自己的口味点了十几个。之后潞公宴逐渐传开,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宴。
开元御宴
“开元御宴”是闻名三晋的绵山名宴,它始于唐代。相传唐开元年间,唐玄宗上绵山朝拜,县令要在绵山一家饭庄接待,并要求菜肴鲜美,风味独特。店家便按当地口味做了一桌宴席。唐玄宗食后赞其“香鲜味美”,张悦、宋璟也从未品尝过这种山中风味,齐夸“好吃”。店家看皇帝、大臣吃得满意,遂斗胆请求圣上赐名,唐玄宗脱口而出,“就叫开元御宴吧”。之后,凡上绵山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要品吃此宴,此宴逐渐出名,流传至今。
青主宴
明末清初大学者、医学家傅山一生喜名山大川,曾数次入绵山修道。尤擅医道和养生。他主张“学仙先学医,医道通仙道。”他发现绵山中药材品种达一千多种,其中珍贵药材就有几十种,遂四处采集,令人将药材、野菜、野果、蔬菜、肉类制成一宴,味道清新爽口,风味独特,后人称之为“青主宴”。青主宴主要特色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诸味合而服之,调和阴阳,补精益气。
农家宴
相传,此宴出自东汉永兴年间。东汉后期,郭泰联合三万名太学生抨击朝政黑暗与腐败,成为当时名震天下的“清议”。河南尹李膺称郭泰“身有仙骨,寰观气宇”;汝南太守范滂赞其“隐不违亲,贞不绝俗。”之后,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个人崇高品德的猛烈撞击,饱读经典的郭泰从洛阳返回介休从教育人。一日,与郭泰结为莫逆之交李膺、范滂至介休探望老友,郭泰相偕上绵山朝拜游览。为款待老友,郭泰特地在绵山一馆舍备下一桌农家宴,绵山杂食,香气飘逸,乡风山野之趣,令这些见多识广的朝廷大员啧啧称奇。从此,“农家宴”这一佳话便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成为三晋名宴。至今,农家宴更因文化底蕴深厚而名扬天下。
4、平遥镇国寺平遥镇国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明清时寺庙颓败。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仿照原样重修了寺内的主要建筑万佛殿。寺院分前后两进院落,布局严谨。山门内是天王殿,内塑四大天王,左右钟鼓楼对峙分布。前院正中为万佛殿,东西两廊内有二十余通石碑,大多是记载寺院历史的。后院有观音殿、地藏殿和三佛楼。除了观音殿外,各殿均有塑像,比例适度,面型端庄秀丽,随其内容的不同,各具特色。三佛楼内两山墙上绘有释迦故事的壁画,构思超凡脱俗,景物清晰,人物传神,是明代壁画的上乘制作。
万佛殿是寺中最早的建筑,大殿脊榑下有题记“准大汉天会七年岁次癸亥叁月建造”。佛殿深广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斗拱总高超过柱高的三分之二,十分罕见。殿内梁架施六椽栿两层,上边设有四椽栿和平梁,形制古朴,雄浑庄重。殿内的雕塑颇具艺术价值,共有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天王、二供养菩萨,共计十一尊佛像,均面形丰润,身躯微曲,保留有五代时期的造型特征。万佛殿的院内有著名的龙虎槐各一棵,并有“镇国寺龙槐记”石碑嵌于墙上。另有半截残碑一块,是金代明昌年间的遗物,碑文书法精湛,有二王笔意。
5、红崖大峡谷红崖大峡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红崖峡谷景区位于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部,灵石县马和乡境内,西距灵石县城20公里,距大运高路灵石出口5公里,与介休绵山风景区和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灵石县王家大院仅6.5公里之遥 和千年古刹资寿寺有9公里之隔。峡谷景区面积2591公顷。此外,还有双驼峰、水帘、五子天石、石窑、母子峰、南天门、思过崖、苦干墙等八大景观,各具特色,景色秀美如画,是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佳地。
红崖峡谷在太岳山麓,属太行山系,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隆起,又经过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运动改造形成的山地。其地貌属大起伏喀斯特侵蚀中山,属石质山区,地貌类型多样,距今已有一亿余年历史。
风景区内峰峦起伏,逶迤绵亘,山崖陡峭,“U”字形峡谷气势宏伟,境内海拔900—2500米之间,最高点牛角鞍高达2566.6米,是太岳山的最高峰,晋中制高点,山西省第五高峰。地势东高西低,有红崖底一条主沟。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影响较强,四季分明,气候多变,夏冬长春秋短。年平均气温10.7℃,最低月平均气温3.7℃,最高月平均气温23.7℃。红崖大峡谷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种类繁多,木本植物有233种,隶属44科99属;草木植物62科500多种。
从崖底往上可分为四个垂直带:即海拔1200米以下为灌木丛及农垦带;海拔1200—1800米为针阔混交林带,主要树种有油松、云杉、山杨、白桦、红桦等;海拔1800—2200米为针叶林带,主要为华北落叶松;海拔2200米以上为山地灌丛草甸。从山谷地上行,可以看到繁茂苍翠的森林资源,木本植物、草本植物难以计数。更有名贵中药材“灵芝草”、“五灵脂”、“猪芩”、“苍蒲”、“党参”等数不胜数,被誉为“生物多样性宝库”。
红崖峡谷动物约有160余种,其中兽类40种,鸟类120余种,主要有:金钱豹、麝、狍子、黑鹳、野山羊、野猪、岩羊、狐狸、野兔、山鸡、猫头鹰等。景区环境综合质量良好,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1996)二级标准。景区水质良好,达到饮用水一级标准,没有污染,有“华北绿肺”、“天然氧吧”之美誉。
6、大寨景区
大寨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闻名于世的大寨,位于太行山西部,山西省东侧,物华天宝,人文荟萃,风景秀丽,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西省著名特色旅游景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大寨展览馆是全国第二批红色景点。山负虎踞龙盘之雄,水占含华毓秀之胜的省级大寨森林公园,松涛浅唱,秀色四季,诸美迭见,亭台廊榭和自然景观水0融,宛若天成。
大寨是举世无双的世界名村,人文名胜得天独厚。众多的中央领导,军界将领,社会名流及五大洲政坛要人曾到大寨参观访问,七沟八梁一面坡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身影,特殊的文化沾润使大寨益发显得诗意葱茏,魅力无穷。大寨是华夏农业文明的佳作名篇。首战白驼沟、三战狼窝掌、奋力战洪灾、三不要三不少、搬山填沟造平原、科学种田等至今脍炙人口,留下史迹斑斑。团结林、知青林、红碑、军民池、周恩来纪念亭、虎头山标志石、大寨全景、-墓园、贾进财墓地、郭沫若诗魂碑、孙谦纪念碑、团结沟渡槽、大寨文化展示馆、大寨展览馆、大寨村标楼、大柳树、-故居、大寨生态园等众多特色景点构成了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这里旖旎动人的精神画卷,令人思绪万千。新时期的大寨,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民富村强、人和政通、人民幸福自豪,在新一轮发展中又铸辉煌。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通讯畅达、设施完善、热情好客的大寨人竭诚欢迎国内外宾朋光临。
7、石膏山
石膏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约35公里,北距太原185公里。石膏山属太岳山脉,海拔2532米,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是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开发的游览面积约6平方公里。这里,奇峰叠翠,高人云表,风景奇特。每当春末或初冬,山下已是春雨沙沙,或秋雨绵绵,山上依然是白雪皑皑,蔚为奇观。
沿着婉蜒的山路,顺着溪沟流水来到石膏山下,只见山峰高耸,仰不见巅。林木缠天而上,郁郁葱葱,不见天日。山上有上、中、下三个溶岩大洞,又名上岩、中岩、下岩。下岩最大,洞内原有寺院,毁于战火。中岩内有“天竺寺”,现殿宇多已倾圮,仅存木构大殿,门额-有“天竺古刹”四个大字。寺内仍存铁碑1通和若干通石碑,大都是重修碑记。寺旁有洞,潺潺泉水喷出,称为龙洞,泉水贯流三洞,叮咚作响。洞旁有钟泉,铁钟置于泉眼之中,故谓钟泉,其泉水清澈透明,圣洁无尘,四季常流,旱涝不断,饮之沁人心脾。上岩是石灰岩溶洞,深30米。洞内钟乳石天然形成各种形状的动物、植物,还有白衣观音坐像,旁有溶岩石钟乳和石笋。县志记载,塑像曾三次被淹而三次增高。
据寺宇镶嵌碑碣记载,石膏山旧有十景:钟泉澄澈、松塔玲珑、高山瀑布、梵音洞天、石膏叠翠、云路横空、石猴望月、柏登飞悬,这些景致相互映衬,熠熠生辉。还有罗丁松涛、莲寺争泉、神飞壁峰以及南天门、蘑菇岩、舍身崖、乌龟石、棋盘石、桃花岭、猴王峰、香炉山、尖阳山等景点,雄奇秀丽。滴水岩瀑布落差50余米,悬挂空中;天水河奔流而出,一泻百里。真是水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石膏山的山路,窄而奇险,俯视山下,毛驴犹如蚂蚁蠕动。惊呼绝叹,回声相应,经久不息。站在岩洞顶上,遥望群山,宛如凌空直下,览尽无数小山。《县志》记载:“一登其上,清风冷然,回隔尘世,潇洒清奇,若入异境,胜地无过于此地。”石膏山山景优美,资源丰富、气候凉爽。尤其是山势峥嵘、沟岩幽深、飞瀑流泉、-云雾,分布集中,是绝好的旅游和避暑胜地。
沿着蜿蜒的山路,顺着溪沟流水来到石膏山下,只见山峰高耸,仰不见巅。林木缠天而上,郁郁葱葱,不见天日。山上有上、中、下三个溶岩大洞,又名上岩、中岩、下岩。下岩最大,洞内原有寺院,毁于战火。中岩内有“天竺寺”,现殿宇多已倾圮,仅存木构大殿,门额上 书有“天竺古刹”四个大字。寺内仍存铁碑1通和若干通石碑,大都是重修碑记。寺旁有洞,潺潺泉水喷出,称为龙洞,泉水贯流三洞,叮咚作响。洞旁有钟泉,铁钟置于泉眼之中,故谓钟泉,其泉水清澈透明,圣洁无尘,四季常流,旱涝不断,饮之沁人心脾。上岩是石灰岩溶洞,深30米。洞内钟乳石天然形成各种形状的动物、植物,还有白衣观音坐像,旁有溶岩石钟乳和石笋。县志记载,塑像曾三次被淹而三次增高。
据寺宇镶嵌碑碣记载,石膏山旧有十景:钟泉澄澈、松塔玲珑、高山瀑布、梵音洞天、石膏叠翠、云路横空、石猴望月、柏登飞悬,这些景致相互映衬,熠熠生辉。还有罗丁松涛、莲寺争泉、神飞壁峰以及南天门、蘑菇岩、舍身崖、乌龟石、棋盘石、桃花岭、猴王峰、香炉山、尖阳山等景点,雄奇秀丽。滴水岩瀑布落差50余米,悬挂空中;天水河奔流而出,一泻百里。真是水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石膏山的山路,窄而奇险,俯视山下,毛驴犹如蚂蚁蠕动。惊呼绝叹,回声相应,经久不息。站在岩洞顶上,遥望群山,宛如凌空直下,览尽无数小山。《县志》记载:“一登其上,清风冷然,回隔尘世,潇洒清奇,若入异境,胜地无过于此地。”石膏山山景优美,资源丰富、气候凉爽。尤其是山势峥嵘、沟岩幽深、飞瀑流泉、林海云雾,分布集中,是绝好的旅游和避暑胜地。
8、太行龙泉国家森林公园[移动版] [查看地图]
·左权县旅游·左权县文物古迹·左权县十大景区·左权县全部景区·左权县特产·左权县美食·左权县地名网·左权县名人
太行龙泉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龙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左权县城东南10—35公里处的堡则、桐峪、麻田、泽城四乡镇境内,东西5.4公里,南北45公里,公园总面积达36万亩,有山、水、林、泉、洞、石、寺、庙共87处景点,清漳河和207国道纵贯南北,条件优越。
景点介绍
根据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特色,大体可分为四个景区:
第一个景区位于公园入口处1公里的龙窑寺周围12平方公里范围内。此处群山环抱,林茂草肥,灵泉飞玉,百鸟争歌。有各类景点26处之多。以始建于南北朝时期,位于悬崖峭壁溶洞内的龙窑寺建筑群为代表,有唐代十龙神庙、龙洞瀑布、滑壁盆景、雾绕-等景观。龙窑寺岩洞高50米,宽36米,深51米,洞内原有三层院落,依势建30余间房屋,各有佛像。顶有“一线天”,有字迹若隐若现,称“神龙显灵”。早在20年代,美国牧师在此传教,一住十几年,并在此地生儿育女。80年代初,他旧地重游,声称是他的第二故乡,并提供了旧日的龙窑寺照片。相传这里是商朝武成王黄飞虎封神之后的养尊之地,有很多神秘的传说。寺脚下峭壁上,有灵泉洞,形成20多米高的灵泉瀑布,洞内云雾迷蒙,深不可测。距此不远,有卧龙潭,潭水如镜,山姿倒映其中,似游龙戏水。四周山崖环抱,幽绝至极。据说这里地磁地电极强,是习功采气的好地方。
第二个景区在龙窑寺悬顶。这里海拔最高,可望绵绵太行。远眺莽莽-,犹如翠绿屏障;古松怪柏,欲飞峭壁之间;千亩灵川,恰似碧毡绿毯,给人以大自然的潇洒坦荡之美感。这里有孙悟空提妖的“无底洞”,周文王佯败千亩川的“周家坟”以及“小天井”、“仙人侨”、“龙驹岩”等景点。有一类保护珍禽褐马鸡,二类保护动物角雉、金钱豹等,还有乌灵脂等药物及无数的中草药材。这里即将增设游乐园、观赏亭。
第三个景区在森林公园南端。悬崖拔地而起,如刀削斧劈,有原始时代的石壁岩画。沿峭壁的凿石小径行2公里,有马武、岑彭山寨,四周山峰古怪,万石奔涌,大有原始荒古之风情。相传,东汉大将马武,与王莽比武被辱,遂马踏考场杀出长安,来到太行,见此处易守难攻,便占山为王,后来汉光武帝刘秀落入王莽之手,押送回长安,路经山寨,于是便发生了“檑木滚山石寨”的“太行救驾”一战。如今,山寨遗迹犹存,还有安息刘秀的“压惊石”、“饮酒台”等遗存。出山口,河对面是“画佛岩”,是一块罕见的水洗岩画。岩石经水冲刷后,悄然出现观音菩萨坐像,有“同造富贵”等文字隐现,有很高的观赏和考证价值。
第四个景区是革命纪念地,在麻田镇一带。抗战期间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就在这里,现辟为纪念馆。相应地还有-、-、左权旧居,0北方局、太行党委、新华日报旧址,“太行新闻烈士纪念馆”、“左权牺牲纪念亭”等革命传统教育的人文景观20多处。这里的自然景色也别具特色。洒云山、武军山、兔山、龟山、猴山、鸡山、狗头山、虎头山、骆驼山等群山连绵,景景相连,形神毕备,且有许多传说,世代传诵。如骆驼山传说是一尊天神化身,为除掉危害一方的老鳖精,骆驼神将其压在脚下。今山上的驼峰高峻突兀,山下的鳖精依稀可见,意态十分动人。纵观龙泉胜景,揉北国雄风和江南秀色于一体,集黄山之美、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庐山之峻为其所有,在三晋大地上,位于森林公园之首。
9、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榆次市境内的北部与太原市正东,与寿阳县西南的交界处,于1993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993)89号文件批准建立的,总面积3667公顷,森林覆盖率40%。经过十多年的科学规划、保护、开发和建设,公园已成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避暑游览胜地。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太行山西麓,地势北高南低,园内群山叠嶂,奇峰毓秀,海拔1200--1489米,有天然森林三万亩,松柏密集,植被隆厚,白皮松婷婷玉立,侧柏风姿卓然,油松苍劲挺拔,冠盖奇特。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太行山西麓,地势北高南低。乌金山资源丰富,不仅盛产栝籽、柏子、蘑菇、中药材等特产,又有丰富的根雕资源和含锌锶矿泉水、水晶石、麦饭石等矿产资源,而且是树的世界、花的海洋、兽的家园、鸟的天堂。区内336种木草本植物、野生花卉和中药材遍布峰谷坡巅,50余种动物和200余种鸟类穿林呜树,特别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白皮松、世界珍奇树种闪金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等动植物,更为山林增添了无限丰姿和诗意。
乌金山逶迤秀丽,风景优美,气候清凉。茂密常青的天然风景林,丰富悠久的人文资源和奇特的地质、气象,为乌金山点缀了旧八景、新十景、四奇景、六普景、外八景等众多诱人景观。境内有水晶院、正寿寺、华严寺、和合寺、西晋王庙遗址,它们依山而建,阁殿交辉,松柏环抱,亭榭隐现,白云缭绕,景色万千;又有宋代石像、吕洞宾词碑、剁手和尚墓以及孔祥熙避暑山庄等。特别是紫气陨石(大彗石)、水晶漫院、珍湖花岛、华北第一松柏、龙王泉、使乐美人鱼、松林觅趣、山桃烂漫、翠峰迭玉等景和乌金云海、罕山日出、三仙闹春、雪松沛雨四奇观,更是景色奇幻,绚丽壮观.令人心旷神怡。九莲灯、金牛银蛇、聚宝盆、三僧哭活紫金树等美丽传说,更为乌金山谱写了动人乐章。
清凉环境,壮丽景观,孕造了乌金山天然旅游避暑胜境,吸引了古今无数游客,“自唐历宋”以来,乌金山不仅“游人云集,香火不断”,也曾陶醉过一批帝王高僧、达官显贵和国外游人。后汉高祖刘知远入山打柴,常居大彗石歇息以增智慧;唐朝皇族李通元留恋山境清凉,居山寺清修;康熙皇帝仰慕山景秀丽,曾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御驾山刹;孔祥熙垂爱山色风光,兴建避暑山庄;国外游人偏爱乌金山胜境,清末民初,曾有英、德、意、美十多国家游人入山避暑观光。
乌金山也是革命圣地。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莽莽乌金山不仅是0榆次路北县委及县政府和秦赖支队的活动场所,也是八路军枪械所和解放太原前敌指挥部所在地,我党我军领导人彭德怀、-、周士第、-、赖际发等均在此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光,动人的传说,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使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榆、太地区的一方近郊乐土。
10、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景区位于革命老区左权县麻田镇,距左权县城45公里,距山西省会太原195公里。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分八路军总部旧址和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两部分。总部旧址占地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于1980年对外开放。2011年以来,投资2000余万元,本着“修旧如旧、以期恢复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旧貌”的理念,对总部大院、邓小平旧居、左权旧居进行了修缮,并对中共中央北方局、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局党校、鲁艺学校、《新华日报》报社等旧址进行了恢复,让游客真切体验和感受到当时八路军的真实抗战生活。2007开工建设,2012年9月竣工的纪念馆总投资1.2亿元,是山西省红色旅游景点中展览路线最长、文物实物最多、内容最全的专题纪念馆。纪念馆位于麻田镇上麻田村西山脚下,与麻田总部旧址相互呼应、融为一体,是集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占地总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展陈面积达3800平方米。展陈分三层:一层为八路军总部历史陈列,二层为左权县历史贡献陈列,三层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太行新闻史陈列。主要展陈内容包括:八路军总部历史陈列、抗战中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革命根据地的新闻工作、华北抗日根据地首府左权,共展陈实物6000余件。展陈采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通过丰富的革命文物、实物资料,充分展示在抗日战争期间顽强抗敌、浴血奋战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和革命精神,彰显了左权县在八年抗战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晋中市经济
2017年,晋中市地区生产总值1284.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4亿元,增长2.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8.7%;第二产业增加值595.2亿元,增长4.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6.3%;第三产业增加值578.3亿元,增长8.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5.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274元,按2017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682美元。
2017年,晋中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税收收入81.8亿元,增长35.0%,其中国内增值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共计完成税收64.6亿元,增长69.2%。
2017年,晋中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8.9亿元,增长12.8%。其中,用于民生的支出231.0亿元,增长13.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8%。在民生支出中,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7.4%、农林水支出增长24.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6.8%、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4.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36%。
2017年,晋中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0.4%。市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5.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8.9%,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9.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
2017年,晋中市固定资产投资641.2亿元,增长6.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28.3亿元,增长10.8%。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64亿元,增长13.9%。民间投资417亿元,增长4.1%。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609.7亿元,增长4.9%;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13.1亿元,增长17%;个体经营投资18.4亿元,增长4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1.8亿元,下降10.0%;第二产业投资219.7亿元,增长15.5 %;第三产业投资359.7亿元,增长7.8%。全市工业投资217.9亿元,增长15.0%。其中,煤炭工业投资49.6亿元,增长7%,非煤产业投资168.3亿元,增长17.6 %;传统产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投资合计118.8亿元,增长29.9%,非传统产业投资合计99.1亿元,增长1.1%。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68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43个,计划总投资2630.6亿元,完成投资398.7亿元。
2017年,晋中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8元,增长6.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27元,增长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增长6.7%。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2417元,增长8.1%;农村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者收入3677元,增长16.1%。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99元,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052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097元,增长4.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7.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7.7%。
第一产业2017年,晋中市农作物种植面积299.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4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52.2千公顷,减少4.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9.3千公顷,增加0.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3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211.1千公顷,减少4.1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6.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果园面积31.2千公顷,增加0.6千公顷。
2017年,晋中市粮食产量176.1万吨,减少8.4万吨,减产4.5%。其中,夏粮2.8万吨,增产4.3%;秋粮173.3万吨,减产4.7%。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22.6万吨,比上年增长6.6%。其中,猪肉产量12.1万吨,增长3.4%;牛肉产量2.1万吨,增长16.7%;羊肉产量1.9万吨,增长5.6%;禽肉产量6.3万吨,增长8.6%。牛奶产量14.3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蛋产量16.7万吨,增长3.7%。水产品产量3625吨,增长6.9%。
截至2017年底,晋中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61.1万千瓦,下降16.7%。机械耕地面积267.3千公顷,下降1.4%;机械播种面积249.2千公顷,下降1.9%;机械收获面积147.7千公顷,增长2.6%。全年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1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2.5千公顷,增长25.0%。
第二产业截至2017年底,晋中市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523家,比上年增加22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7.3亿元,增长4.3%。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完成20.0亿元,增长6.2%,占比4.2%。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44.0%,新能源产业增长31.7%,新材料产业增长16.8%,生物产业增长4.4%。
2017年,晋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7288.6万吨,比上年下降4.6%;发电量192.3亿千瓦时,下降4.4%;焦炭产量1160.7万吨,增长1.7%;粗钢产量215.1万吨,增长29.7%;氧化铝173.3万吨,增长233.9%;汽车产量86252辆,增长633.4%;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电池从无到有,分别生产10988辆、17210千瓦。
2017年,晋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6.9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其中,煤炭行业、焦炭行业、机械行业、冶金行业、非金属矿制品业、化工行业、电力行业和医药行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9.4亿元、214.7亿元、158.7亿元、127.6亿元、77.9亿元、67.5亿元、50.0亿元和27.7亿元,分别增长56.1%、67.2%、72.1%、7.6%、10.0%、22.3%、3.8%和12.1%;食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4亿元,下降6.0%。
2017年,晋中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48.1亿元,增长409.2%;实现利润57.3亿元,增加79.5亿元。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3.3元,下降3.0元。
2017年,晋中市建筑业增加值82.9亿元,增长4.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241.2亿元,增长7.8%,共签订合同额551.5亿元,增长20.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4.2万平方米,增长2.0%,竣工面积144.1万平方米,下降8.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216家,其中,一级企业7家。
第三产业2017年,晋中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16.0亿元,下降35.2%。其中平遥古城,住宅投资75.5亿元,下降33.6%。
2017年,晋中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3亿元,增长6.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9.3亿元,增长7.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8.0亿元,增长6.2%。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562.5亿元,增长6.6%;餐饮收入额44.8亿元,增长7.3%。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85.3亿元,增长3.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网上零售额3.9亿元,增长21.3%,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2.1%。全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1205户,增长30.9%。
2017年,晋中市海关进出口总额176086万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出口额138847万元,增长16.0%;进口额37239万元,增长94.8%。全年出口焦炭5.1万吨,比上年下降40.9%,出口金额8882万元,增长26.2%;出口钢铁管配件1.1万吨,下降10.4%,出口金额11828万元,下降3.8%;出口鲜、干水果及坚果9394吨,下降30.7%,出口金额5502万元,下降32.0%;出口陶瓷7034吨,增长107.7%,出口金额7540万元,增长147.2%;出口角钢及型钢3.3万吨,下降33.8%,出口金额11662万元,下降10.2%;出口玻璃器皿8119吨,下降9.6%,出口金额18076万元,增长4.6%;出口电器及电子产品26054万元,增长159.6%;出口高新技术产品707万元,下降67.6%。
2017年,晋中市新签项目(合同)数4个;合同利用外资项目投资总额12400万美元,下降4.4%;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595万美元,增长1.9%。
2017年,晋中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5.5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9亿元,电信业务总量30.7亿元。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77.3万件,国内普通包裹业务4.7万件,国内标准快递业务量1326.5万件。全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26.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31.0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5.9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260.5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57.3万户。全市宽带接入用户71.9万户,手机互联网上网人数286.8万人。
2017年,晋中市接待入境旅游者24.47万人次,增长7.7%。其中,外国人15.71万人次,增长8.08%,港澳台8.75万人次,增长7.2%;接待国内旅游者7927.6万人次,增长25.1%。旅游外汇收入13137.1万美元,增长8.3%,国内旅游收入815.60亿元,增长25.3%,旅游总收入823.72亿元,增长25.2%。
截至2017年底,晋中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71.6亿元,比年初增加205.5亿元,增长8.7%。各项贷款余额1580.0亿元,比年初增加200.1亿元,增长14.5%。全年全市保费收入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6.7亿元,增长12.2%;寿险业务保费收入50.4亿元,增长19.4%。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9亿元,下降48.6%。
科技事业2017年,晋中市专利申请受理量为183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428件。全年全市专利授权量为978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9件。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92家,比上年增加8家,高新技术企业销售额达84.6亿元。全市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20家,省级众创空间15家。
教育事业截至2017年底,晋中市有普通高等学校17所,普通中学232所,小学673所,幼儿园589所。
文化事业截至2017年底,晋中市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艺术表演团58个,公共图书馆11个。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1711千册。文物保护单位1034个,剧院(影剧院)29个。年末全市共有电视台11座,广播电台节目11套。有线电视用户32.4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5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2%。
医疗事业截至2017年底,晋中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和村卫生室)3783个。其中,医院10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个。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5815张,其中,医院床位11656张,卫生院床位3370张。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824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29人,注册护士7632人。
体育事业截至2017年底,晋中市拥有各级体育机关12个,体育运动学校1个,体育场2个,体育馆13个。全市共有二级运动员205人,二级裁判员292人。全市体育电脑销售点310个,全年销售中国体育21300万元。
基础设施2017年,晋中市全社会用电总量175.06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4.58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2.6%;第二产业用电135.84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77.6%,其中工业用电133.66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17.77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10.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6.87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9.6%。
社会保障截至2017年底,晋中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2.6万人。参加城晋中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54.6万人,增加0.2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4.7万人,增加0.4万人。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整合并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06.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2.2万人,减少685人。参加工伤保险38.7万人,增加506人。参加生育保险36.0万人,增加1.6万人。
2017年,晋中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1140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6862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17138人。全年共有发放城乡最低保障资金15612万元。
截至2017年底,晋中市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71个。其中,老年人与残疾人服务机构56个,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数6109张。全年全市共有福利销售点327个,福利销售收入31152万元。
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为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交通综述截至2017年底,晋中市公路通车里程16024.7千米,比上年增加36.5千米,增长0.2%;其中高速公路625.0千米。民用汽车保有量57.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2996辆),比上年末增长9.7%,其中私人汽车51.9万辆,增长10.9%。本年新注册汽车6.7万辆,增长15.5%。年末轿车保有量35.5万辆,增长10.1%,其中私人轿车34.2万辆,增长10.0%。 [3]
铁路大西高铁、南同蒲铁路、太焦铁路、阳涉铁路南北纵穿,石太铁路东西横贯。榆次区设榆次站(一等站)、晋中站(高铁站一等站),灵石、介休、平遥、太谷、祁县拥有高铁站。
2015年7月30日,山西省第一条跨区域城际铁路——晋中太原城际铁路2号线试验段正式开工。
公路307国道与108国道纵横贯穿整个晋中市,是晋中与外部联系的重要通道,它们和境内的九条省道、青银高速、太佳高速等组成了遍布全市的快速公路交通网络。位于介休市新建路的介休汽车站是晋中汽车客运交通的枢纽,有开往太原及周边地区的客运班车。 县乡级公路可通达所有乡镇及95%以上的行政村。太旧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太长高速公路等3条高速公路和108国道、208国道、207国道、307国道以及12条省级公路南北交织,东西穿梭,构成网状。主城区榆次与太原之间已建设汇通路、马练营路等快速路,龙湖大街,顺城街也完成快速化改造。
晋商文化晋商的商业活动创造了晋中的商业文化。从经商理念、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到经营方式、组织管理手段乃至簿记、珠算、密押等技术方法,形成一整套伦理文化和制度文化。这是最本质涵义上的晋商文化。此外,由于晋商活动在各行各业中的主流地位,晋商的生存和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的文化现象。从平遥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一年胜过一年的国际影响;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走红,到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和话剧《立秋》的轰动;承载着晋商文化丰富内涵的“四大城”(太谷城,平遥古城、祁县历史文化名城和榆次老城)“六院”(榆次常家庄园、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太谷孔祥熙宅院)。
民俗风情晋中也是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集散地:“寒食节”发源于介休,牛郎织女的传说发源于和顺,寿阳传说是寿星的故乡,左权小花戏、祁太秧歌、榆社霸王鞭等民间文化滋养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的人们。
每年农历清明节前二日古称寒食节,这是源于晋中而传遍全国的节日之一。起因是春秋时期晋国功臣介子推在绵上邑(今介休)被焚而死,晋文公深感悲痛,下令全国在这一天不准生火做饭,用干粮或冷食充饥。秦汉以后,逐步成为地方风俗并向外扩散。唐宋时期,有许多文人学士利用寒食节来讴歌介子推“不言禄”的高风亮节。同时,因清明节前二日正好与“一百五”(冬至后的105天)相吻合,故民间又把寒食节作为冥婚配干丧或暂厝合葬的鬼节日。唐代诗人姚合曾在《寒食》中写道:“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直至明清时期,各地仍延续寒食节餐饮冷食的习惯,用以追念介子推。再是,这一天可以随便兴工动土,民间拆房建房或修桥铺路时,都要事先在这一天挖挖土地、铲铲墙,以示工程已经开始,待日后正式兴工时,别的神灵也不会干预。
名优特产特产简介介休贯馅糖营养丰富,具有皮儿薄,馅儿香,气味芬芳,味道鲜美可口等特点介休鹿茸在中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介休五灵脂分为灵脂米、灵脂块(血灵脂、糖灵脂)两种猫耳朵用手指将小面块按成猫耳朵形状,面食形状美观,筋性强荞面凉粉清凉适口,待客佳品平遥碗托董宣首创,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灌馅糖糠粞、清红丝,核桃仁、绵白糖、桂花、玫瑰、芝麻作成太谷饼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区得名平遥牛肉清代皇宫贡品吊炉烧饼是昔阳的传统食品,产生于金元时期珍珠粥寿阳民间普通的小米绿豆稀粥,因味美可口,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赞赏寿阳茶食唐朝皇宫贡品,待客宴宾之品。
荣誉称号全国双拥模范城
畅游中国100城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城市
2019年中国地级市百强第97名
2019年国家园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