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村容村貌换新颜)

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村容村貌换新颜)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董农村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机耕道4公里、“组组通”道路1.2公里,提升改造通村路3公里,新建村民活动广场6个,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如今道路到村入户,乡村环境焕然一新。2015年,董农村作为乌当区“一事一议”国家奖补政策建设的又一乡村旅游点,村庄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民饮用水项目、村民公共活动和服务场所建设、村容村貌改造等项目陆续实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水田镇北面的董农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离贵阳市中心31公里,地处云雾山主峰东北麓,河流穿村而过,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村内有千坎箐水库。过去的董农村,交通不畅,道路狭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年纪大的村民只能在家守着土地靠天吃饭。尽管坐拥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但是董农村一直难遇发展良机。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大,脱贫攻坚的强力推进

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村容村貌换新颜)(1)

小溪流水潺潺,通组道路平坦,农家小院雅致舒适,巷陌乡间花树掩映……金秋时节,走进水田镇董农村,一幅美丽清新的乡村田园图景让人心旷神怡。

村口,溪边,一家名叫“宏静轩”的农家乐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上菜喽,让大家久等了!”“老板,你家的菜味道不错,很有特色!下次我们还来你家。”41岁的村民白小勇正招呼一波从贵阳前来游玩的客人,听着客人的夸赞,白小勇乐呵呵地笑着。

20多年前,这个三层小楼房所在的位置,是一排破旧的瓦房。“以前家里经济非常困难,只有一排瓦房,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自己很早就外出,在工地上打工挣钱。”回忆起以前的生活,白小勇心里有着许多苦涩。

位于水田镇北面的董农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离贵阳市中心31公里,地处云雾山主峰东北麓,河流穿村而过,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村内有千坎箐水库。

过去的董农村,交通不畅,道路狭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年纪大的村民只能在家守着土地靠天吃饭。尽管坐拥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但是董农村一直难遇发展良机。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大,脱贫攻坚的强力推进,董农村开始发生蝶变。

2015年,董农村作为乌当区“一事一议”国家奖补政策建设的又一乡村旅游点,村庄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民饮用水项目、村民公共活动和服务场所建设、村容村貌改造等项目陆续实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董农村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机耕道4公里、“组组通”道路1.2公里,提升改造通村路3公里,新建村民活动广场6个,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如今道路到村入户,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也是在2015年,靠多年打工攒下的钱,白小勇回到家修起了三层的新房子。恰逢董农村村支两委决定用好村里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那时候,很多游客来了之后没地方吃饭,村里就鼓励我发展农家乐,没想到这一干就是5年多。”就这样,白小勇利用家里新修的房子,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

白小勇没想到的是,开农家乐第一年就收入了近10万元,游客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五六十人。现在,家里已经买了两台车,在旅游淡季的时候,白小勇还在外面做点小工程,生活越来越好。

为了进一步提升董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2018年,乌当区与贵州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院设立、项目建设、咨询服务、课题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贵州财经大学还明确将在董农村打造产教融合基地。

近些天,总投资80万元的低碳试点示范项目正在董农村快步推进,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绿化美化步道、开展河道治理、新建生态停车场……董农村的环境正迎来新一轮的提升。

“美丽乡村要靠美丽环境上底色。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农旅结合思路,利用良好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休闲采摘乡村旅游线路,加快发展民宿、农家乐等,进一步丰富旅游元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董农村党支部书记王邦杰说。

来源:贵阳日报

编辑:杨秀攀

审校:魏成华

签发:况顺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