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力发展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把根留住把心打开)

大力发展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把根留住把心打开)第二,产品要创新。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假如我们的理念是错的,那么行动与结果都不可能正确。现在,有人认为,生态保护遏制了经济发展,这在理念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绿色发展这四个字,绿色在前,发展在后,就说明保护是前提,发展是结果,两者并不矛盾。其实,保护的本身就是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说,一个山光光、森林覆盖率很低的地方,不可能成为益寿延年的康养之地;一个水黄黄、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更不可能成为游客打卡的旅游胜地。风景名胜区的概念,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体,“风景”讲的是自然生态,“名胜”指的是人文景观,前者是老天爷给的,后者是老祖宗留的,如何让这两棵“老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把根留住,把心打开”。这个“根”就是严格的保护,这个“心”就是有机更新,加在一起就叫“守正出新”。我们不能一讲保护就一成不变,什么都不能搞;一讲发展就杀鸡取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景区有机更新 特别报道

大力发展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把根留住把心打开)(1)

刚才,王凤武会长等五位领导从各自分管领域的不同视角,对风景名胜区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和新的要求。这对于我们在座各位来说,犹如春风化雨,润泽心田肺腑。

下面,我也借此机会,发表我对各位领导讲话精神的理解与感想。

浙江是“两山”理念的发祥地、生态建设的示范区、美丽中国的大窗口,而风景名胜区又是浙江大地这顶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载体。我们之所以把本次会议主题,定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景区有机更新”,是因为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激发了有机更新的劲头,看到了未来景区的奔头。也就是说,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十四五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原则。

当前,风景名胜区的绿色发展与有机更新,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是我们正处在两个五年计划相互交替之时。二是中央审时度势地作出了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三是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为我们未来景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四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已到了“梦醒时分”。五是疫情有所缓和,“五一”即将来临,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冲动已被激活。六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已越来越成为各地发展的支柱产业。所以说,从绿色发展入手,对风景名胜区进行有机更新,正当其时。

我们提出景区有机更新的理念,旨在把生态保护和未来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进行系统性思考和全链条提升。其内容包括“观念更新、产品创新、服务出新”三个方面:

第一,观念要更新。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假如我们的理念是错的,那么行动与结果都不可能正确。现在,有人认为,生态保护遏制了经济发展,这在理念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绿色发展这四个字,绿色在前,发展在后,就说明保护是前提,发展是结果,两者并不矛盾。其实,保护的本身就是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说,一个山光光、森林覆盖率很低的地方,不可能成为益寿延年的康养之地;一个水黄黄、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更不可能成为游客打卡的旅游胜地。风景名胜区的概念,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体,“风景”讲的是自然生态,“名胜”指的是人文景观,前者是老天爷给的,后者是老祖宗留的,如何让这两棵“老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把根留住,把心打开”。这个“根”就是严格的保护,这个“心”就是有机更新,加在一起就叫“守正出新”。我们不能一讲保护就一成不变,什么都不能搞;一讲发展就杀鸡取卵,把两棵“老树”连根拔起。正确的做法是,通过科学保护与永续利用,变过去的“卖木头”为现在的“卖空气”,变过去的“毁林种粮”与现在的“种树乘凉”,变“假古董”为“真山水”,变“穷山沟”为“聚宝盘”,实现“美丽风光”向“美丽经济”的华丽转身,把我省极为丰富的绿色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真正让当地百姓共享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红利与成果。

第二,产品要创新。

发展需要执行力,也需要想象力。观念更新是产品创新是前提。我们要用产品创新的结果,来检验观念更新的成果。有句话说得好:“最令人绝望的不是企业的破产,而是希望的破灭”。眼下,消费信心指数进一步攀升,清明节期间国内出游人数已达到1.02亿人次,恢复到疫情前同期的94.5%,预计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市场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是大概率的事。也就是说,我们将会迎来新一波旅游热潮。然而,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千万不要“好不容易等到幸福来敲门的时候,你却不在家”。

产品是围绕市场转、跟着游客走的,只有适销对路,才能找到出路。我们在景点打造和产品设计上,一定要摸准市场跳动的脉搏,回应文旅消费的关切,按照“投其所好、供其所需”的思路,积极投放“市场叫好、游客叫座”的适销产品。我们要努力打造“四有”未来景区,即:产品有益健康,体验有趣好玩,服务有情温暖,管理有序顺畅。不论是景区管理者,还是投资经营者,都要“把工作当创作,把问题当课题,把产品当作品,变结果为成果”。市场需求是多元的,我们的产品也要多样,既要有集自然、露营、摄影、音乐、体育、趣味、“红色”为特色的“大众产品”,又要有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康养、怀旧、发呆、探险、亲子、研学、益智等“私人定制”,特别要高度重视“夜经济”的培育与开发,让有限的资源空间发挥无限的社会效益。总之,我们要把产品做成作品、精品,甚至是孤品、绝品,以抢占市场制高点,引爆产品尖叫点,做大企业盈利点,赢得行业话语权。

第三,服务要出新。

只有出新,才能出彩。景区管理部门要根据形势发展和技术手段提升的新情况,积极为经营者、体验者出台并落实新的服务项目和措施。待会儿,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将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其目的就在于利用数字化手段,着力构建“游客体验、市场营销和景区管理”三大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景区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目前,省协会正在着手三件事:一是依托阿里云、支付宝、饿了吗、高德地图等平台,对各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核心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实现数据资产可视化管理。二是利用网络满意度调查,对景区媒体评价和游客反馈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景区营运、疫情防控、舆情监控等方面的问题,切实做到防范于未然。三是配合省林业局和阿里巴巴开发浙江十大名山“一码游”,并通过手机终端互动、影像上传、打卡集邮等形式,让中外游客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浙江十大名山公园。总之,风景名胜区应成为互联网、阿里云、5G技术的最佳应用场景。

此外,加强协会对会员单位的服务,也是服务出新的题中应有之义。经省政府同意,省林业局已下发通知, 精简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申报材料的内容,简化办事程序,缩短行政许可周期,协会将配合省林业局做好申报前的技术咨询和专家认证等服务工作。同时,针对景区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开展深入调研,提出对策措施,充分发挥各位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

同志们:一切伟大,都源自一个勇敢的开始。我相信,通过上下左右的共同努力,风景名胜区乃至整个自然保护地体系,一定能成为“既有美丽皮囊、又具有趣灵魂”的网红打卡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福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