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樊登讲干法完整版(人物传记看不懂)

樊登讲干法完整版(人物传记看不懂)阅读本身就需要沉下心来体会,现在可好了,比阅读有意思的事真是太多了。想要完全抵抗住这些诱惑不是一件容易事。你需要在每次阅读前,把所有能干扰你的东西全都从你的视线内清除,尤其是你的手机。很多人第一反应这是孩子的行为,其实很多成年人也这样。现在很多人心态浮躁,能静下心看书的人不多,因为看书时能做的其他事太多了。发个朋友圈?回个消息?刷会抖音?网上买个东西?点个外卖?看会新剧?在开始美妙阅读之旅前,我们有必要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无意间有这些阅读的坏习惯呢?读人物传记经常会遇到难懂的行业术语。有时候即使传记主人公和你属于同一领域,但人家毕竟是属于该领域最尖端,难免很多东西我们没接触过,完全看不懂。这时候,你会立刻停下来,打开网页查找介绍吗?建议您,不要这样做。阅读间隔会打破你阅读的乐趣和快感。也许拿起传记最初你兴致勃勃,可是不断遇到卡壳的地方多少会有点打击阅读的信心。作者在写人物传记时,就已经预

这两年,我听到不少厉害的老师推荐大家多读人物传记,跟随这位伟大的人物去体验TA波澜壮阔的一生,学习TA的人生智慧,也让自己在面对类似难题时获得一些启示。

可是,大家在读人物传记时却面临了种种困难:篇幅太长,书太厚,看不下去;背景知识不足,许多专业术语看不懂;很多传记是翻译版,阅读时抓不住传记的主线;专家一般不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读完短时间内感觉不到有明显收获。

因此,不少朋友得出一个结论:传记虽好,可是看不懂啊,困!

其实,看人物传记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樊登老师在著作《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中详细介绍了读懂一本书的方法。下面,我将以著名的人物传记《美丽心灵·纳什传》为例,从纠正错误阅读习惯、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准确定位传记精华三个方面为大家解读如何读懂人物传记。

樊登讲干法完整版(人物传记看不懂)(1)

01 读人物传记看不懂,坚持不下去?原因是你阅读习惯不正确

在开始美妙阅读之旅前,我们有必要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无意间有这些阅读的坏习惯呢?

  • 不认识的术语,立刻停下查找?

读人物传记经常会遇到难懂的行业术语。有时候即使传记主人公和你属于同一领域,但人家毕竟是属于该领域最尖端,难免很多东西我们没接触过,完全看不懂。这时候,你会立刻停下来,打开网页查找介绍吗?建议您,不要这样做。

阅读间隔会打破你阅读的乐趣和快感。也许拿起传记最初你兴致勃勃,可是不断遇到卡壳的地方多少会有点打击阅读的信心。作者在写人物传记时,就已经预设了传记是面对大众的,所以一些晦涩难懂的术语终归不是多数,先跳过去,不会影响你对整个文本的解读。

  • 一边看书,一边忙其他事情?

很多人第一反应这是孩子的行为,其实很多成年人也这样。现在很多人心态浮躁,能静下心看书的人不多,因为看书时能做的其他事太多了。发个朋友圈?回个消息?刷会抖音?网上买个东西?点个外卖?看会新剧?

阅读本身就需要沉下心来体会,现在可好了,比阅读有意思的事真是太多了。想要完全抵抗住这些诱惑不是一件容易事。你需要在每次阅读前,把所有能干扰你的东西全都从你的视线内清除,尤其是你的手机。

  • 带着目的去阅读?

我们在阅读时,一开始不要有直奔答案的想法,先积累再精简。目的性太强,就减少了大量脑力摩擦带来的意外惊喜。

阅读分两种:带着目的阅读和自由阅读。带着目的阅读是你在看这本书之前已经预先想好自己要怎样看这本书,要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比如,最近孩子总是不听话,那就立刻看亲子沟通的书,希望看完就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带着目的阅读目标精确,但也不可避免地有缺陷:我们选择的多是舒适圈周边的书籍。

自由阅读则是不带任何目的地阅读,你仿佛突然跳到一个未知黑暗区域,每走到一个地方,就会有一点亮光。最后,这些亮光集中在一起,整个大脑变成了“解放区”。这种意外的惊喜会让你非常愉快。

不知道大家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有没有这些阅读的坏习惯呢?一个好习惯可以让你阅读更加高效,一个坏习惯无疑会阻碍你的阅读进程,让你无法品尝阅读的乐趣。现在,让我们进入人物传记的阅读之旅。

樊登讲干法完整版(人物传记看不懂)(2)

02 以《美丽心灵·纳什传》为例,阅读人物传记前,这些准备工作你要心中有数

我们虽然提倡不带目的的自由阅读,但并不等同于我们什么准备都不做,就可以直接打开人物传记阅读。这样的阅读非常低效且漫无目的,很快你就会迷失方向,打起退堂鼓。在阅读人物传记前,樊登老师提出,我们要明确三个问题:

  • 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每本好书都自带使命。

任何一本书都会有一条主线。你手中的这本传记主要向读者讲述一个什么道理?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我们在阅读前最好先明确的事情,或者在阅读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去寻找的问题。

《美丽心灵·纳什传》一书介绍了天才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传奇的一生:30岁前像一颗璀璨的明珠,解决了一系列数学难题;30岁遭遇了灾难性的精神崩溃,几乎被世界遗忘;却又在60岁时恢复意识,获得诺贝尔奖。

这本传记主线就是讲一位数学天才与命运一生的博弈,讲的是人性的悲悯与顽强。我们要先明确这本传记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接下去仔细看主人公是怎样与命运进行博弈的。

  •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一本书的背景知识,能帮读者开阔眼界,让读者了解到这本书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传记的主题。

比如《美丽心灵·纳什传》的作者西尔维亚·纳萨是一位经济记者,又做过普林斯顿的访问学者,因此对普林斯顿“幽灵”、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纳什自然更加有兴趣。

作者采访纳什记亲友的曲折经历也让读者可以了解到,主题“美丽心灵”不仅指纳什本人,更指陪伴纳什度过困境的亲友,尤其是妻子艾利西亚。

  • 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

读一本书,我们要对其价值升华: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什么?是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吗?主人公的经历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人物传记一般不会直接给出解决方案,作者在叙述主人公一生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就已经揭晓了答案。《美丽心灵·纳什传》中作者细致描写了纳什精神崩溃前后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以此向我们展现纳什是如何在绝境中艰难求生,并最终守到成功的。这种对苦难顽强不屈的精神,就是全书价值所在。

有些人在开始阅读之前就下定义:人物传记难读,其实再复杂的书都有一个结构。我们在正式阅读前先思考这三个问题,打好基础的框架,带着它进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慢慢填充这个框架。

樊登讲干法完整版(人物传记看不懂)(3)

03 以《美丽心灵·纳什传》为例,通过准确定位精华部分,让你读懂人物传记

许多人物传记都是厚厚一本,作者详尽地介绍了主人公从小到大数不清的细节,《美丽心灵·纳什传》也不例外。我们没必要搞清楚每一个小细节,要把重点放在与主题相关的细节上。这就需要我们培养提炼精华的能力,准确定位传记中的精华部分,把这些精华部分前后连在一起,你自然就理顺了文章脉络,读懂人物传记也就不再是难事。樊登老师在书中分享了6个定位精华的方法。

1.意识到问题严重时

当你意识到某个问题很严重时,往往是作者的着力点。因为作者也很明白,只有读者觉得问题严重,才会立刻投入精力到内容中去。

《美丽心灵·纳什传》中,人们注意到纳什频繁在公众场合有奇怪的举动:自称来自外太空或外国政府的一股神秘力量在和他交流,认定普通的电台也是在向他发送信息,声称自己要当南极洲的皇帝。

我们一面不解这一个个奇怪的举动,一面也慢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纳什的精神开始出现严重的问题。接下来,纳什与命运的顽强斗争正式拉开序幕。

2.出现某种解释让你意外时

当一本书出现了让你意外的东西,这是最令人兴奋的,一定会给你带来新的启发。

我读《美丽心灵·纳什传》之前,先看了《美丽心灵》的电影。和大家一样,被纳什的顽强不屈和艾利西亚的不离不弃深深打动,可到了传记这里发现根本不一样:艾利西亚在纳什重病期间和纳什离了婚,并没有“不离不弃”。纳什的妈妈也一直犹豫为纳什治病投入的钱,妹妹玛莎甚至在母亲去世不久就立刻把纳什送进了精神医院。

这让我非常震惊,认为这根本不能体现“美丽心灵”。带着不解,我仔细读了传记,才了解到纳什生病的整个过程是多么令人崩溃和沮丧,而且艾利西亚面临的几乎是绝境:她已经为纳什治病负债累累,自己也必须活下去,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要养活,加上纳什因为精神出现问题不断地威胁她,艾利西亚最终放弃了。她终究是个普通的女人,她只是想过一个正常的生活而已。

更出人意料的还在后面。后来,艾利西亚得到了政府和社会人士的帮助,有了一丝喘气的机会,她完全没有沉浸在开始新生活的憧憬中,而是直接把纳什接回家照顾了。

这个选择让人非常意外,却也让人更加感动,因为她不再是电影中那个完美的天之骄女,而是真实地让人心疼的妻子和母亲。到这里,读者对美丽心灵的主题解读就更进了一步。

樊登讲干法完整版(人物传记看不懂)(4)

3.存在递进关系的地方

递进的结构会给人不断往里边延伸的感觉,每一个递进的点都值得记录下来。

《美丽心灵·纳什传》中纳什曾被三次强行入精神医院治疗,这三次住院的经历不是平行的,而是不断递进的。每一次家人为他挑选的医院,都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家人对他病情态度的变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家庭患病求医的真实心路历程。

纳什第一次入院,被送去最好的私立医院疗养:亲人患病最初,家人总会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最好的医疗资源治好病。纳什第二次入院,被送去环境恶劣的州立医院:病情迟迟没有起色,耗尽家产,家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并开始动摇信心。纳什第三次入院,被送去离熟人很近的私立医院:亲人最终还是会穿越重重困难,坚定地陪伴你身边,不离不弃。

始终不离不弃的感情固然为人称道,但现实终归不是童话,经过苦难洗礼后生死相随的亲情是不是更加真实而感人呢?

4.不同侧面彰显书籍内在价值

“美丽心灵”这个主题在传记中通过许多不同方面来彰显,除了纳什自身的顽强不屈和艾利西亚的生死相随,还有昔日亲友、同事的态度,都从侧面彰显了“美丽心灵”。

纳什生病期间,昔日的同事和好友也对他表现出了各种复杂的态度。有些人帮了他很多,不求任何回报,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光辉。也有人,压根不知道消失的纳什这些年经历了什么。这些人,让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人性中的恶,只是人性中的冷漠和真实。形形色色人物的存在,无疑也是为了从多角度烘托主题“美丽心灵”。

樊登讲干法完整版(人物传记看不懂)(5)

5.当阅读受到心灵冲击时

如果把论证和逻辑比喻成一本书的“骨架”,那这些产生触动的内容就是书的“肌肉”。“肌肉”是精彩的文字,精彩的故事。

《美丽心灵·纳什传》的尾声,老年的纳什逐渐恢复意识,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本以为这位命运多舛的老人终于可以安享晚年,命运再次对他下了狠手:他和艾利西亚的儿子,也得了一样的病。

可是,夫妻俩并没有崩溃,平静地接受了家里又多了一个病人的事实,开始了日复一日担惊受怕的日子。曾经不可一世、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的纳什却变成了慈祥温和的父亲,静静地陪伴在儿子身边,度过早已习惯的苦难岁月。

读到这里,我非常感动,由衷地对这位“上帝偏爱的天之骄子”表示深深钦佩:上帝给了纳什苦难,让他变成了一个温和有爱的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6.书中奇闻异事

这个也可以理解为书中一些读者先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觉得特别有趣的小知识。一本好的人物传记除了要给人精神的引领,也必须同时提供“知识增量”。

比如《美丽心灵·纳什传》中,作者还向我们详细科普了许多知识:著名的数学猜想“黎曼猜想”,数学家对设计弈棋游戏的痴迷,“纳什均衡”理论在二战中的运用,纳什的博弈论在拍卖行业的广泛应用……

这些“知识增量”一方面作为介绍作者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让读者读完传记有种“长知识”的满足感。

所谓的读懂一本书,就是取舍的过程。作者在写书时,一定是把TA认为有价值的内容都写进去了。但对我们读者来说,每个人经历不同,主人公打动你的地方自然不同,给你的启发、提供给你的价值自然也不同。我们需要对传记“科学瘦身”,有选择性挑选对我们有益的精华内容去吸收。

樊登讲干法完整版(人物传记看不懂)(6)

04 总结一下

很多著名的人物传记都非常值得我们去拆解和学习。通过观察主人公在面临困境时的面对态度、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法,在他们身上获得成长的力量。

人物传记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我们首先要规避不良的阅读习惯;接着在阅读前思考三个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准确地提取传记中的精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主人公,进而理解全书的主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