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悬崖村脱贫现状(共营美丽家对口帮扶大凉山拉达村)
大凉山悬崖村脱贫现状(共营美丽家对口帮扶大凉山拉达村)拉达村第一书记吉觉作体介绍,为了带富百姓,村里决定做大集体经济,曾搞过养鸡、花椒种植,但因市场行情不稳等原因,没有赚到钱。村民翁姑拉体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他家共有4个小孩,大的上初中,小的上幼儿园。妻子在县城租房照顾四个孩子读书。他在村里,半年照料一亩多花椒树,半年外出打零工,一年只能赚1万多元钱。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家住上了新房,但赚钱还是没门路。拉达村:想把帮扶基金投入养猪产业车子从西昌出发沿着山路蜿蜒,向大山深处爬行约3个小时,到了“蜗居”海拔2100多米处山间峡谷地带的拉达村。“拉达”,在彝语中的意思是“山沟沟”。拉达村比较小,村庄一侧就是大河沟,以往出村都是个难题,现在村庄通了水泥路。村下辖4个行政组,总户籍人口286户110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4户700人,目前还余贫困户114户,其中仍住在该村的有21户。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中坝村,孩子们在村广场玩健身器材。记者 张磊 摄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对口援助达州的基础上,我市积极响应倡议,对口帮扶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的沙马拉达乡拉达村和鲁基乡中坝村。今年6月,市工商联、市发改委组织舟山市吉林商会、安徽商会、湖南商会、河南商会翻山越岭,为两村送去20万元帮扶基金。9月15日,市对口办协调嵊泗县慈善总会在两村举行捐赠活动,赠送冬衣2598件,价值30万元。
此次“同走小康路 共营美丽家”大型新闻行动最后一站,也来到了拉达村和中坝村。
拉达村:想把帮扶基金投入养猪产业
车子从西昌出发沿着山路蜿蜒,向大山深处爬行约3个小时,到了“蜗居”海拔2100多米处山间峡谷地带的拉达村。“拉达”,在彝语中的意思是“山沟沟”。
拉达村比较小,村庄一侧就是大河沟,以往出村都是个难题,现在村庄通了水泥路。村下辖4个行政组,总户籍人口286户110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4户700人,目前还余贫困户114户,其中仍住在该村的有21户。
村民翁姑拉体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他家共有4个小孩,大的上初中,小的上幼儿园。妻子在县城租房照顾四个孩子读书。他在村里,半年照料一亩多花椒树,半年外出打零工,一年只能赚1万多元钱。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家住上了新房,但赚钱还是没门路。
拉达村第一书记吉觉作体介绍,为了带富百姓,村里决定做大集体经济,曾搞过养鸡、花椒种植,但因市场行情不稳等原因,没有赚到钱。
今年6月,舟山市吉林商会、安徽商会与该村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并捐赠10万元帮扶基金用于公益岗位设置。
“你们这次来,我们想请示一下,这笔钱可不可以用在别处?”吉觉作体诚恳地说道。
目前,村里的20户贫困户已有公益岗位,住在外村的贫困户回村工作又不现实,村里想着,一部分帮扶基金拿出来补齐村居修建保坎(当地保护墙基不被洪水冲走的坎)费用,剩余的想再努力一把,投入到养猪产业中,买几头母猪。养得好的话,每头母猪每年可以下10个小猪仔,养一段时间卖掉,预估能赚上万元。
“非常感谢舟山对我们的帮助。”采访中,这是吉觉作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回程大巴车上,吉觉作体还唱起民族歌曲,表达对舟山人民的感谢。
中坝村:力争让贫困户今年全部脱贫
与偏远的拉达村相比,中坝村境况要好很多。村子位于距离喜德县1个半小时车程的舒缓山坡上,村里有成片的稻田,新建了不少住房,外墙涂上一幅幅民族特色彩绘,还新建了乡村卫生院、农贸市场、幼儿园、广场等,村貌焕然一新。
村里人气很旺。7个自然组共973户3760人,主要作物是水稻、玉米、土豆。村广场,有不少坐在一起聊天的老人和跑来跑去的小孩。在全国各方的关怀下,村里时常迎来一些大型活动。村里一个小姑娘跟记者聊天时骄傲地说,曾跟吴亦凡握过手。不过,村里缺少能起到长期带动作用的产业,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居多。
“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407户1707人,力争今年全部脱贫。”该村第一书记刘超说。刘超是一名央视新闻记者,今年3月底派驻到村里。
今年6月,舟山市湖南商会、河南商会与中坝村签订帮扶协议,并各捐赠5万元。“这笔钱目前还没有使用,我们计划与其他捐资汇聚,发挥大作用。”刘超说。
现在,刘超已有了清晰的发展村特色产业思路,正在一步步推进。村民家共有牛223头,村里计划建一个牛场,把这些牛集中到一起,辅以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养殖技术做大做强;还想组织一次牛牛选美大赛,讲好“牛故事”,提升营销力。
今年,村里又建了凉山州第一个进村的正规快递网点。刘超说,想发展电商,把村里好吃的土豆卖到外面去,也把贫困户们拉入伙。
村里稻田多,但单产不高。刘超与中科院取得联系,目前试种了11块水稻田,10月份收获即可评选出产量最高的品种、种植方法。届时,村民们可以大大提高粮食产量。
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也需多改善,刘超想组织一次卫生月评比活动,评选出的洁美家庭给予一定奖励,以此带动村民注意卫生环境。
……
舟山送上的援助资金不管用在哪里,都能带来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