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对董鄂妃的态度(康熙王朝董鄂妃死后)
康熙对董鄂妃的态度(康熙王朝董鄂妃死后)经过她的努力和筹谋,顺治最终在1650年提前亲政。1643年,52岁的皇太极突然离世,由于死得太快,他死前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而当时福林只有6岁。孝庄为了让福林登基,委曲求全用尽心思。她不仅一再册封位高权重的多尔衮,还委身下嫁于他,并且让儿子在多尔衮面前尊重有加,以麻痹多尔衮篡权的野心。在剧中,看似董鄂妃是死于天花,细看剧情,是因为她触动到三个人的利益。在这三个人眼中,她是必须要死的。董鄂妃死后,孝庄太后用权杖把宫女拿来的衣服一一挑到地上。并且把棺材里的衣服也抖落在地上。都说死者为大,孝庄是清朝历史上一代贤后,站位高格局大,她在董鄂妃生前尚且指责佟妃跟一个生病的人计较,为何却在董鄂妃死后做出这样的事情?看懂孝庄太后这个动作背后的真相,也就能看懂董鄂妃死亡的真相了。
文/小凡情感
董鄂妃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便是让一代帝王顺治为她出家了。
后宫佳丽三千,顺治帝却唯独喜欢董小宛一个人。在无数女人围着一个男人的后宫,皇帝的专宠给董小宛带来的不是幸运,而是灾难。
顺治到死都不知道,他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的董鄂妃其实是完全可以被救的,是他的专宠间接害死了她。
在剧中,看似董鄂妃是死于天花,细看剧情,是因为她触动到三个人的利益。在这三个人眼中,她是必须要死的。
董鄂妃死后,孝庄太后用权杖把宫女拿来的衣服一一挑到地上。并且把棺材里的衣服也抖落在地上。
都说死者为大,孝庄是清朝历史上一代贤后,站位高格局大,她在董鄂妃生前尚且指责佟妃跟一个生病的人计较,为何却在董鄂妃死后做出这样的事情?看懂孝庄太后这个动作背后的真相,也就能看懂董鄂妃死亡的真相了。
顺治为董鄂妃舍弃母亲和孩子,是孝庄不能忍的1643年,52岁的皇太极突然离世,由于死得太快,他死前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而当时福林只有6岁。孝庄为了让福林登基,委曲求全用尽心思。她不仅一再册封位高权重的多尔衮,还委身下嫁于他,并且让儿子在多尔衮面前尊重有加,以麻痹多尔衮篡权的野心。
经过她的努力和筹谋,顺治最终在1650年提前亲政。
孝庄一路扶持儿子登上帝位,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忍受了多少委屈,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原本以为,儿子会成为一代圣贤帝王。谁知儿子居然迷上了董小宛。不仅为她荒废朝政,还连带她这个娘亲和后宫妃子通通忽视。
董鄂妃的专宠早已惹来其他妃子的不满,她们也没少在孝庄身边说董鄂妃的坏话。但孝庄心里明镜似的,这些人只是因为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从而心生嫉妒。
她心疼儿子,只要儿子不过分,她愿意成全他和董鄂妃那点情意。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董鄂妃和玄烨同时染上了天花,顺治每天呆在董鄂妃那里,连他的儿子也不顾了。这就让她不能容忍了。
顺治身为皇帝,为了董鄂妃荒废国事,不顾后宫其他妃子,不顾他儿子玄烨的生死。孝庄对顺治失望到极点。
当苏麻说出芨芨草可以治天花,并且在玄烨身上已经确定有疗效时,孝庄指使佟妃去给董鄂妃送药。
佟妃生气地说:
太后,您不是说过吗?这鄂贵妃她爱怎么着怎么着。随便她去。
佟妃觉得,自从这个鄂贵妃来到皇宫,就把皇上迷得七颠八倒,不仅不理朝政,还整日跟行森混在一块。既然这董鄂妃已经惹来众怒,那又何必管她的死活?为何太后却要拿芨芨草去救她?
佟妃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在她心中,谁好就是好,不好 就是不好,她完全不懂得深宫中女人的生存之道。当孝庄让她给董鄂妃送药时,她顺嘴就说出心里的话。
孝庄历经两朝,深知皇宫中得失利弊。她对佟妃说,玄烨吃芨芨草治好了天花,董鄂妃也是天花。他们明知可以救董鄂妃却不救,一旦皇上知道,势必会埋怨他们,甚至还会心生怨恨。
所以,芨芨草是必须要送给董鄂妃的。这是大面上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是,在孝庄心里,她也不喜欢董鄂妃,自从董鄂妃进宫后,皇上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甚至连他这个亲娘都不尊重了。作为一个从宫斗中走出来的人,她心底是希望每个人都好,但她不能容许一个女人把儿子迷惑得连国家和亲人都不要了。
她对佟妃说道:
皇上要是知道咱们有这种草药,救了玄烨不救鄂妃,那日后皇上岂不恨死你这个当妃子的?
你得亲自送去,还得送到皇上手里头。你告诉他,这芨芨草是专门给牛吃的。别的你就别说什么了!
孝庄想让董鄂妃死,但是又不能让皇上日后迁怒于佟妃。她命令佟妃亲自送到皇上手中,是为了佟妃日后的安全着想。她交代佟妃跟皇上说这是给牛吃的,却又不说这草可治天花。其实就已经存了不让董鄂妃活命的心了。
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儿子,皇上那么宠爱董鄂妃,一听说是牛吃的,是绝对不会让董鄂妃吃的。
这样,她们既免了以后知情不说的罪责,又达到让董鄂妃死亡的真实目的。
如果她让佟妃说这草可治董鄂妃的病,那皇上是一定会让试用的。孝庄从源头上就掐断了董鄂妃的活命之路。这是董鄂妃第一次错失救命良机。
顺治要把佟妃的儿子过继给董鄂妃,触动佟妃的逆鳞董鄂妃在后宫得皇上独宠,其他妃子心中不忿,却也只是背地里说些闲话,有孝庄坐镇,没有人敢在皇宫中生出害人的邪念。
这也从侧面说明孝庄能镇住整个后宫,在《甄嬛传》中,皇后害死一个又一个皇子,是太后给她撑腰。而在孝庄掌管的后宫中,即便其他人都对董鄂妃恨之入骨,却没有人真的敢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归根结底是孝庄的威严镇得住后宫。没人敢在她面前放肆。
本来,佟妃跟其他妃子一样,对董鄂妃只是嫉恨。并无其他想法。
偏偏董鄂妃在奄奄一息时告诉皇上,她最大的憾事,就是没能给皇上生个孩子。她虽然蒙皇上垂爱,因为没有孩子,她觉得每日每夜,每时每刻都像是偷来的。一不留神,就会飞灰湮灭。她对顺治说:
嫔妾夜里得梦,说嫔妾如有皇子为继,嫔妾这病就会不药而愈。
皇上这才大梦初醒,古有冲喜一说,董鄂妃这是要认子冲邪。为安慰董鄂妃,他说佟妃育两个儿子,他要把三阿哥玄烨过继给她当儿子。
董鄂妃要孩子这件事很让人费解,她明知自己命不久矣,却仗着皇上的宠爱,一句话就把别人的儿子给要来。如果说她身体好好的,却又不能生,认个孩子老了有个依靠也还好说。可她却骗皇上只要认子,她的病就会不药而愈。这就很令人费解了。她用一个梦欺骗皇上,或许是她得病后的臆想,或许是她另有想法。
但是,不管她提出的要求在外人看来有多不合理,皇上都答应了。并且要把玄烨过继给她。
佟妃自然是不依的,她好好的儿子,董鄂妃一句话就给要走了,让她这当亲娘的如何甘心?就这样,佟妃对董鄂妃除了嫉恨之外,又多了一个夺子之恨。
这样的她,又岂会盼着董鄂妃好?
当她把芨芨草给皇上送去时,她遵照孝庄的嘱托,只说太后让她送药来,又说这药是牛吃的,牛吃了以后百病全消。顺治果然大怒,斥责她把牛饲料拿来给董鄂妃用。佟妃顺势把芨芨草拿回去。
董鄂妃第二次错失救命机会。
只有董鄂妃死了,行森才能顺利劝顺治出家,以达到他的目的第三个想要董鄂妃命的是行森。
行森多年来在顺治跟前劝化,就是想让顺治遁入空门,如果一个皇帝在他们那个门派内出家,行森认为是莫大的光荣。
顺治宠爱董鄂妃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行森认为,如果董鄂妃还活着,顺治铁定是不会出家的。他当然希望董鄂妃有事,只有这样,顺治才会死心之后遁入空门。
正因为行森存了让顺治出家的心。所以当顺治请求他为鄂贵妃施法治病时,他大着胆子说道:
贫僧深知,皇上素有禅心,倾心向佛。董鄂妃是皇上在尘世间最后一缕尘缘。皇上爱她胜于爱天下。此次贫僧施法,倘若董鄂妃得救,则功不在贫僧,而是在天意吉祥。倘若董鄂妃不救,则过也不在贫僧,而是皇上尘缘已断。
在他内心深处,是根本不愿意董鄂妃被救的。如果被救,则意味着他多年的筹谋将毁于一旦。
当佟妃遵从孝庄之命送来芨芨草时,顺治生气地指责她竟然敢把牛饲料拿来给董鄂妃吃,还不快走。行森却叫住佟妃。问了一个问题。
三阿哥可曾用过此药?可有疗效?
佟妃回答他,三阿哥用过了,至于疗效,那总得有两个时辰才知道。
行森的这个疑问,也揭开董鄂妃死亡的真相。
行森突然问佟妃,是有他的用意的。
他常年跟在顺治跟前,对宫中的一切都了若指掌。太后和妃子们对董鄂妃的态度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他知道太后和妃子们都不喜董鄂妃,董鄂妃生病,宫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盼着她死。此刻却忽然来送药,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三阿哥服药后有效果,太后跟佟妃为怕皇上日后怪罪,所以才会忍着心头不舒服给董鄂妃送药。
他问佟妃,是试探,而佟妃回话之间的闪烁其词,让他知道了这芨芨草是真的可以治董鄂妃的病。既然太后跟佟妃都不说,他自然也不会说。
一心沉浸在悲痛中的顺治,全然没想到身边行森和佟妃之间的暗潮汹涌。他更没想到,就在这短短片刻之间,行森跟佟妃已经达成一种默契,一种叫董小宛必须死的默契。
至此,这是董鄂妃第三次错失被救治的机会,最终香消玉殒。董鄂妃看似是死于天花,其实也是人为的。但凡这三人中有一个人想救她,她就死不了。
因为董小宛太能左右顺治的心,孝庄,佟妃,行森,三个不同身份的人,在她生病却又有一线生机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让她死。因为她死了,他们各自的目的才能达成。对孝庄来说,她的目的是为了国家,为了大清。对佟妃来说,董鄂妃一死,再也没有人跟她抢儿子了,再也没有人跟她抢皇后之位了。对于行森来说,只要董鄂妃死,他让皇上出家就容易多了。
三个人,怀揣不同的心思,其结果却都是想让董小宛死。在她死后,孝庄用自己的拐杖把董小宛的衣服都挑到棺材外面,又是为何?
孝庄为何在董鄂妃死后用拐杖把她的衣服都挑到棺材外董鄂妃去世后,顺治 竟然想要出家,孝庄心如刀绞。
为阻止顺治出家,她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派人去请行森的师祖来劝化,让行森请皇上收回出家的旨意。
她在安排索尼去找玉林秀收服行森时,还特地说了一句话,让他们把这句话先记住,浸透到骨子里去。皇位总有更替,大清永世长存。
其实孝庄这时候已经做好最坏的准备了。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儿子了。尽管她心中做好最坏的准备,但她还是想尽力挽留,于是她去找顺治,来了个三连问。
她问顺治:
我问你,你为何执意如此?我再问你,你要我将来怎么向后人交代?我还要问你,你真的想把这祖业就这样毁于一旦吗?
孝庄苦口婆心的三个疑问并没有换回顺治的心,他只是说他是大清的罪人,他想要禅让皇位皈依佛门。
孝庄生气地说:
荒唐,不就是一个董鄂妃吗?她这一死,你居然万念俱灰,连皇位都不要了。天下女人多的是,难道就是她花容月貌吗?难道她比大清的江山社稷还重要吗?
孝庄怎么都没想到,儿子居然为了一个女人,连皇位都不要了,不仅不要皇位,连她这个额娘,还有皇子们都不要了,她很生气,她苦心抚养她长大,母子俩在最难的日子里相依为命。如今儿子为了一个女人,颓废成这个样子,让她寒心。
顺治哭着说:
女子如草半天下,可是董鄂妃只有一个,这满朝文武,宫女太监,他们都把儿臣当做天子,他们敬我,怕我,利用我。儿臣表面上是万承之尊,实际上我却是个孤家寡人,苦不堪言。只有董鄂妃,她从不把我当皇帝,她把我当做她弟弟,我们俩在一起什么话都一起说,什么苦都一起咽。这漫漫长夜,我俩市场哭在一块。也时常笑成一团,这天底下还有比这更亲的人吗?她是福林在这天底下最亲的人。
顺治跟母亲说了董鄂妃的好,所有人都把他当皇上敬着,所有人都害怕他,但又利用他。他表面上是一国之君,但却高处不胜寒,时常感到孤单。唯有董鄂妃把他当做弟弟,他也只有在她跟前才能敞开心扉,他们两个就是这深宫中的一对苦命鸳鸯。现在董鄂妃走了,他之所以心灰意冷,是因为她是他在这世上最亲的人。
顺治只顾着跟母亲倾诉心声,却全然没顾及到孝庄的心思,他是在对着他的亲娘讲话啊,从 他六岁起,母子俩就相依为命,在深宫中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步,母亲为他牺牲了多少,他完全忘记了,只记着那个董鄂妃。
一阵阵凉意从孝庄心底涌上来,她含着泪冷冷地问:她是你的亲人,那佟妃不是你的亲人吗?阿哥们不是你的亲人吗?我不是你的亲人吗?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孝庄跟顺治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都没能让顺治改变心意。
无论孝庄如何说,顺治都坚持己见,她心中又痛又疼,扑通给儿子跪下:
是啊,你走了,你舒坦了,你可以不把我放在心上,可是这个国家呢?百姓呢?祖业呢?你把这些扔给我一个人,你自私,你混沌,可你别忘了,你是大清的立国之君呢?
你再看额娘一眼吧,额娘求你了,别把我扔下,别因为这个前功尽弃啊!
此时的孝庄,哪里是一个母仪天下的太后?此刻的她,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在苦苦哀求着即将离开她的孩子。
顺治跪在她面前:额娘,儿臣已是万念俱灰,只剩一副空皮囊,今后即使活着,也是行尸走肉,母后,你要是不准儿出家,您就杀了儿吧!儿用这一腔血,还了二十四年的母子缘分。
孝庄站起来,悲愤地说:我曾经是那样的疼你,爱你,护你。可如今我是那么的恨你。恨你!从今往后,我不再是你的额娘,你也不再是我的儿子。
斯琴高娃老师把孝庄对儿子的疼爱,和对儿子从失望到恨,演绎得非常好。一个母亲,在漫长的岁月里忍受屈辱,把儿子扶上王位。就因为一个董鄂妃,儿子不仅不要皇位,连她这个亲娘也不要了。她对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顾身份给儿子下跪。依然得不到儿子的半分体恤。她最后说出那句我恨你。我不是你的额娘。如果不是心凉透了,有哪个做母亲的会对儿子说出这样的话?
孝庄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宣告顺治帝龙御归天。公元1661年,董鄂妃死于天花。
在为董鄂妃准备的葬礼上,宫女们端着衣服准备往董鄂妃的棺木中放,孝庄走进来,用手中的权杖把衣服一件件挑起掷于地上,又把棺木中的衣服也挑起来扔到地上。
孝庄心中恨死了董鄂妃。她从前虽不喜欢董鄂妃,却从不曾对这个女人有过成见。如今因为这个女人,她的儿子没有了,她的孙子没有了爸爸,她要重新为大清国呕心沥血。这一切,都是拜这个女人所赐。
她对儿子都可以恨,更别说对这个女人了。
从孝庄把董鄂妃衣服挑在地上这个动作来看,她因为恨,所以不愿意让董鄂妃有陪葬。此时的孝庄,根本就不在乎所谓的风度和礼仪。她从前是没想到董鄂妃会对皇上有这么大的影响,但凡她能料到最后这种结局,她一定会早早杀掉董鄂妃,绝不让这个女人去祸乱顺治。
纵观整部剧,孝庄的睿智和胆略都远非常人能比。她可以对素未相识的苏麻和颜悦色,可以为大局隐忍鳌拜,也可以在能救董鄂妃的情况下,轻巧巧一句话让董鄂妃送了命。
看《康熙王朝》,会从里面学到很多东西,而孝庄的为人更是我们现代女性要学习的地方。身为一个女子,心中有大局观,既有慈悲心肠,又有霹雳手段,这样的人无论是生活在古代还是现代,都会过得很好。
孝庄虽说养大两代皇帝,看似辛苦,但是在历史上,到处都是关于她的传奇故事。一个女人能在后世得到如此评价,又有几人有她这样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