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和珅真实名字:大清最后一位铁帽子王
清朝皇帝和珅真实名字:大清最后一位铁帽子王那位即将上任的海关道却犹如不知,他上前悄声:“特置3万两银票于杖中,不成敬意,请王爷笑纳,莫嫌菲薄。”奕劻闻听此言,转怒为喜,连说:“不嫌,不嫌。”待那位海关道起身告辞,奕劻竟破天荒起身相送直到门外,回到客厅,奕劻一边把玩方竹杖一边自言自语:“此儿可人,孺子可教也。”在四留堂的客厅内 奕劻接过广东海关道拜谒辞行送上的拐杖,这拐杖是地道的四川邛州方竹杖,但奕劻心有不平:区区一根拐杖也算是礼品?莫非眼前之人过河拆桥?奕劻的疑惑和不快喜形于色。因为时任江苏巡抚的陈夔龙得知“福”字册魁首被这位广东富绅以10万两现银夺得之后,心中不忿,他放下酒杯中途离席,不一会又添加了4万两,与先前献的6万两相加也是10万两。其实,陈夔龙棋差一着,要是添5万两,必拔头筹,如今4万两白扔,依然屈居第二。不足一个月,那位统共敬献白银13万两的广东富绅得到回报,派下的差事是执掌一省海关,成了能日进斗金的广东海关道。他到庆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两位巨贪,其一是家喻户晓的和珅,其二便是庆亲王奕劻,相比于和珅,奕劻的名气似乎要小一点,不过这位晚晴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受到慈禧的百般呵护,得以善终。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封奕劻为庆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奕劻成为铁帽子王,也是大清最后一位铁帽子王爷。
奕劻的贪很有讲究,在他七十大寿的那一天,庆王府大开庆典。之前奕劻再三表示不收贺礼,不置盛宴,只备薄酒一杯与同僚一饮,实际在背后却造下了“福、禄、寿、喜”四本收礼账册。
按规定,送寿礼价值1万至3万两者登记于“福”字册;送寿礼价值5000至1万两者登记于“禄”字册;送寿礼价值2000至5000两者登记于“寿”字册;送寿礼价值2000两以下者登记于“喜”字册。七十寿宴之后账房统计,仅寿礼价值就在100万两以上,另外还有现银50多万两。
因为时任江苏巡抚的陈夔龙得知“福”字册魁首被这位广东富绅以10万两现银夺得之后,心中不忿,他放下酒杯中途离席,不一会又添加了4万两,与先前献的6万两相加也是10万两。其实,陈夔龙棋差一着,要是添5万两,必拔头筹,如今4万两白扔,依然屈居第二。
不足一个月,那位统共敬献白银13万两的广东富绅得到回报,派下的差事是执掌一省海关,成了能日进斗金的广东海关道。他到庆王府谒拜辞行时,与江西提学使得境遇大不相同,王府长史亲自指点他往海淀的四留堂。
四留堂是奕劻的别墅,离颐和园不远。“四留”是庆亲王永璘(乾隆帝第十七子)为后人撰写的家训:“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遗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书以传子孙。”奕劻是永璘的嫡孙,以祖父之训命别墅之名当然无可厚非。但四留堂内买官卖官,当面论价,就不知九泉之下的永璘有何感受。
在四留堂的客厅内 奕劻接过广东海关道拜谒辞行送上的拐杖,这拐杖是地道的四川邛州方竹杖,但奕劻心有不平:区区一根拐杖也算是礼品?莫非眼前之人过河拆桥?奕劻的疑惑和不快喜形于色。
那位即将上任的海关道却犹如不知,他上前悄声:“特置3万两银票于杖中,不成敬意,请王爷笑纳,莫嫌菲薄。”奕劻闻听此言,转怒为喜,连说:“不嫌,不嫌。”待那位海关道起身告辞,奕劻竟破天荒起身相送直到门外,回到客厅,奕劻一边把玩方竹杖一边自言自语:“此儿可人,孺子可教也。”
英国的《泰晤士报》曾报道过这位大清庆亲王,称其“异常能挥霍尚能积蓄巨款”。另有消息透露,奕劻只在汇丰银行的存款就有近三百万两之巨,而这还是其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