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人物历史评价,流亡日本的康有为忽然想起了削发去辫
康有为的人物历史评价,流亡日本的康有为忽然想起了削发去辫半晌,康有为终于坐下来,等待剃头匠操刀,忽听外面噼里啪啦鞭炮声响,吓得剃头匠手中剪刀都掉落在地。原来康有为剪辫昭告天下,还得来这么一出!如此这般做足了前戏,他的大辫子才算完成了历史使命,喀嚓落地,跌入尘埃。可后来每回上街都被日本人当猴看,久而久之,康有为自己也感到有些不自在了,他开始认真考虑剪辫子这回事。“效忠大清”,言犹在耳,这辫子总不能说剪就剪吧?于是,思前想后,康有为决定好好上演一出精彩戏码,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剪辫是迫于无奈。晚年康有为剪辫当日,他搞得甚为庄重,朝北京方向摆了香案,展开一封写给大清皇帝的书信,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表明自己人在异乡,奇辫异形的苦衷,叩请皇上恩准自己削发去辫。接着,又念了一封写给祖宗和父母信,每念完一段就行一次三跪九叩大礼,这一套程序下来,连一旁的剃头匠都感动得不轻。
1912年,随着大清朝的灭亡,那条拖了两百多年的大辫子对许多国人来说已然成了鸡肋,一夜之间,华夏大地兴起了一股剪辫风潮,无数男子的瓜皮帽下,已不见了那条黑黝黝的长辫。
剪辫子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尤其是民国初年,中国社会尚处动荡时期,谁也不知明天大清皇帝是否又会回来重坐龙廷,于是,总有一些人对待辫子的态度十分暧昧,欲“舍”还休,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用根筷子将辫子盘在头上,搞成个不伦不类的样子。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那些古人,固然十分滑稽,然而当时的人就是这样,未来在他们眼中一切难以预料,这种心态,就连大名鼎鼎的“南海圣人”康有为也不能例外!
剪辫子后的康有为
可后来每回上街都被日本人当猴看,久而久之,康有为自己也感到有些不自在了,他开始认真考虑剪辫子这回事。“效忠大清”,言犹在耳,这辫子总不能说剪就剪吧?于是,思前想后,康有为决定好好上演一出精彩戏码,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剪辫是迫于无奈。
晚年康有为
剪辫当日,他搞得甚为庄重,朝北京方向摆了香案,展开一封写给大清皇帝的书信,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表明自己人在异乡,奇辫异形的苦衷,叩请皇上恩准自己削发去辫。接着,又念了一封写给祖宗和父母信,每念完一段就行一次三跪九叩大礼,这一套程序下来,连一旁的剃头匠都感动得不轻。
半晌,康有为终于坐下来,等待剃头匠操刀,忽听外面噼里啪啦鞭炮声响,吓得剃头匠手中剪刀都掉落在地。原来康有为剪辫昭告天下,还得来这么一出!如此这般做足了前戏,他的大辫子才算完成了历史使命,喀嚓落地,跌入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