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于是刘家良想拍一部正统的以黄飞鸿功夫电影。正好成龙要拍摄《醉拳2》,俩人一拍即合。刘家良,香港著名武术家,导演,武术指导,演员。其父是著名武术指导、演员刘湛。而刘湛师承黄飞鸿的徒弟“猪肉荣”。可以说,刘家良是黄飞鸿的正统传人。一群人乌泱泱地趴在黄飞鸿这块IP上编故事吃肉,刘家良可以忍。吃饭嘛,戏说嘛。可以理解。而刘家良受不了的是:为什么黄飞鸿要吊着威亚飞来飞去啊?黄飞鸿的时代又不远,而且也不是武侠时代。对于这个飞起来的佛山无影脚,刘家良导演一头问号。而且,多数黄飞鸿电影,光顾着漂亮,打的也不是正统洪拳。哪怕展示出一点和黄飞鸿有关系的功夫也行啊。比如《功夫》里的铁线拳,赵志凌大师的父亲赵教与刘湛是师兄弟。李连杰版黄飞鸿不过自从黄飞鸿火了之后,跟风的自然就来了。一群“黄飞鸿”乌泱泱地挤进了大荧幕。这还不算,讲鬼脚七的,讲梁宽的,讲猪肉荣的电影也一一出现。直到《黄飞鸿2之男儿当自强》出现,有一个

前言

香港八十年代影坛,正式进入黄金期。但跟风现象严重。哪一种题材火了,就会出现一堆类似的题材。僵尸火,一群僵尸冲上了荧幕;英雄火了,一群兄弟在荧幕上枪战,生离死别;武侠火了,必须飞来飞去才能有人买票......

徐克在1991年,将黄飞鸿搬上了荧幕,引起了轰动。实际上,在粤语长片时代,关德兴就将黄飞鸿搬上了大荧幕,而且一拍就将近百集。在人们印象中,黄飞鸿就是一位中老年宗师的形象。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1)

关德兴

徐克一反常理,将黄飞鸿塑造成青壮年形象,而且将原本黄飞鸿战恶霸的故事提升到了家国的层面。可以说,徐克升华了这个人物。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2)

李连杰版黄飞鸿

不过自从黄飞鸿火了之后,跟风的自然就来了。一群“黄飞鸿”乌泱泱地挤进了大荧幕。这还不算,讲鬼脚七的,讲梁宽的,讲猪肉荣的电影也一一出现。直到《黄飞鸿2之男儿当自强》出现,有一个人受不了了。他就是刘家良。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3)

刘家良

刘家良

刘家良,香港著名武术家,导演,武术指导,演员。其父是著名武术指导、演员刘湛。而刘湛师承黄飞鸿的徒弟“猪肉荣”。可以说,刘家良是黄飞鸿的正统传人。一群人乌泱泱地趴在黄飞鸿这块IP上编故事吃肉,刘家良可以忍。吃饭嘛,戏说嘛。可以理解。而刘家良受不了的是:为什么黄飞鸿要吊着威亚飞来飞去啊?黄飞鸿的时代又不远,而且也不是武侠时代。对于这个飞起来的佛山无影脚,刘家良导演一头问号。而且,多数黄飞鸿电影,光顾着漂亮,打的也不是正统洪拳。哪怕展示出一点和黄飞鸿有关系的功夫也行啊。比如《功夫》里的铁线拳,赵志凌大师的父亲赵教与刘湛是师兄弟。

于是刘家良想拍一部正统的以黄飞鸿功夫电影。正好成龙要拍摄《醉拳2》,俩人一拍即合。

洪拳

这部《醉拳2》是成龙继1980年《师弟出马》和1982年的《龙少爷》之后,第三部传统功夫电影,自然要精益求精。而刘家良作为正宗黄飞鸿传人,自然不会在动作设计上拉胯,反而要求极为严格。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4)

拍摄间隙

在开头,火车上时,成龙与刘家良使用的是洪拳;与刘家良在茶楼谈心,遇到刺杀时,俩人使用的是洪拳和少林拳,而杀手们用的是形意拳;卢惠光擅长泰拳,但使用的是跆拳道;另一位boss是韩裔美国人Pak Ho-sung。很多人说他是跆拳道大师。但是在我看《醉拳2》的时候,发现他腿功并没有跆拳道的影子,而手上的功夫反倒有点空手道的意思。所以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人学的是中国武术!而且还与李连杰是同一个师父。他辅修的确实是空手道,还是1991年全美钻石空手道锦标赛(1991 Diamond Nationals Karate Tournament)上唯一的一位被全部评为打满分的选手。所以,以后营销号别一看到韩国人就说是跆拳道大师......查查资料并不难。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5)

Pak Ho-sung

最重要的是:其实在《醉拳2》之前,我们就熟悉他了。他是《真人快打》前两部中刘康的动作采集原型!!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6)

真人快打留念

创作分歧

在电影拍摄一半的时候,片场的气氛就有些紧张了。刘家良导演和成龙的创作理念发生了分歧。成龙有他自身独特的风格,而刘家良一心想拍一部硬桥硬马的功夫片。最后俩人各退一步,刘家良执导完最后一场茶楼混战的戏之后,将导筒交给了成龙。而成龙没有辜负刘家良导演的希望,最后一场决战戏份,精彩绝伦!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7)

刘家良导演之后又拍摄了《醉拳3》和《醉猴》。但那时候,功夫电影已经将近落寞了。在香港影坛内部,武侠,枪战,古惑仔,特效片各领风骚若干年,起起落落。外部,不但要抵抗好莱坞的侵袭,还要面对东亚、东南亚等地出于对本地影片的保护的目的,而出台的一系列限制港片的政策。这都让刘家良导演成功难觅。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8)

曹颖打酱油

版本问题

影片上映后,获得了极大的轰动。在香港获得了4097万港元的票房,在台湾省的票房将近4000万新台币。

在日本,获得了7.26亿日元,在韩国则售出了113万张电影票。可谓红遍亚洲。

不过《醉拳2》却并没有重视音像制品的发行。所有发行作品中,只有美亚光碟发行的vcd和ld版本保留了原始的宽高比和完整的剧情,后期发行的DVD版本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有删减,而宽高比也从上映版的2.35:1裁剪到1.78:1。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美亚版的《醉拳2》都是稀罕物。

在海外版中,也不知道是发行方脑抽还是别的原因,美国版更换了全部的配乐和音效!虽然用成龙配了英语对白,但众所周知,《醉拳2》的配乐可以说是神配乐了,为电影加分不少!但美国人就是固执地全部抹掉,自己配乐,配音效,甚至有些台词也改了(《快餐车》也有这种现象)。

比如中文版,成龙问什么酒,劲儿这么大。梅艳芳回答:我也不知道,只看到一个x一个○。而在英文版中,梅艳芳说的是:我也不知道,只看到一个骷髅头标志。类似这种修改数不胜数。

而英文版还有一个更绝的地方:他们把醉八仙改了!因为西方人不懂道家八仙是谁,就把醉八仙改成了“醉动物拳”......什么醉猴,醉仙鹤......我服了...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9)

“谁改的名?站出来!”

直到2018年,原始上映完整版本的碟片才正式发行。

《醉拳2》在全球的票房大概为3230万美元左右,调整通货膨胀后,相当于现在的5900万美元。这部电影在成龙以及刘家良的电影生涯中,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后记

原本这篇文的标题是:《醉拳2》香港功夫电影最后的辉煌。但我估计会有很多人和我杠。我都设想过,没准有人会拿《功夫》来做例子。但仔细想想,《功夫》虽然叫功夫,但算功夫电影么?除了铁线拳,五郎八卦棍属于功夫,其他的真算功夫么?蛤蟆功是武侠,狮子吼是武侠,如来神掌直接就仙侠了。其实有时候,功夫电影和动作电影界限很模糊。李小龙算功夫还是动作?他的电影是实打实的格斗技术。算动作么?但是他有咏春为底,截拳道为思想,看起来像是自成一派的功夫。再比如,《断刀客》中,赵文卓用半本刀谱练成的链子刀,算功夫还是动作?

说来说去,只有中国人才懂功夫,武侠与动作的区别。而这种类型的片子是中国特有的。怎么继承发扬下去,需要电影人去思考,也需要观众的支持。

醉拳2最后打斗:醉拳2寄托了刘家良导演极大的希望(10)

功夫

当然了,沉浸“小时代”的人,自然不会有大格局。我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我能想到的电影人....发现想要振兴功夫电影,等下一代吧.....不是悲观,而是乐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