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八旬老人摔倒救助站(缺少无障碍坡道)

八旬老人摔倒救助站(缺少无障碍坡道)丰台区太平桥东里小区是1985年建成的老小区,住户约有1800户。小区共有6栋楼,仅28号楼设置了无障碍坡道。28号楼住户王先生今年60多岁,平时用轮椅出行,觉得这个无障碍坡道“有点陡”,“我坐轮椅下来有时会担心,要是能铺设得更平缓一些就好了。”未设置无障碍坡道的17号楼,7个单元的出入口外均有4-5级台阶,住户王女士表示,虽然家在一楼,但由于平时总带小推车出门购物,上下楼梯不太方便,“如果能铺设一个缓坡会方便很多。”上午10点半,在37号楼1单元,保姆张阿姨用轮椅推着80多岁的老人准备回位于2楼的家。张阿姨先将刚买的菜放在一边,两手架着老人的胳肢窝将她扶起身,迈上台阶扶到二层家门口,家中83岁的张爷爷乘坐轮椅前来开门。之后,张阿姨下楼把菜和大米拿进屋,最后再把轮椅搬上来,前前后后跑了3趟。多数单元门前无便民坡道近日有市民反映,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院35号楼前缺少无障碍坡道。12月3日上午

八旬老人摔倒救助站(缺少无障碍坡道)(1)

12月3日,丰台区太平桥东里小区17号楼,楼门口没有设置无障碍设施。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上月印发的北京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提出,居住建筑出入口应设置无障碍坡道和轮椅回转空间;具备条件的老旧住宅楼可按有关政策加装电梯。记者近日探访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多个老旧小区发现,缺少无障碍坡道和电梯现象较普遍,已安装的坡道也存在坡度陡、缺少扶手等问题。部分社区回应将与小区物业沟通,征询居民意见,争取尽早安装无障碍坡道。

探访1

无障碍坡道

多数单元门前无便民坡道

近日有市民反映,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院35号楼前缺少无障碍坡道。12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月坛北街25号院,发现小区内绝大多数居民楼单元门口都没有设置无障碍坡道,且在单元门前的楼梯两侧也没有扶手,乘坐轮椅的居民进楼很困难。尤其是35号楼,该楼朝南的三个出入口,从楼外进入单元门需要先登上8-9级台阶,总高度将近两米。

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月坛北街25号院居民楼多数建于上世纪50-80年代,小区内住着不少老人。与她住在同一栋楼的一位老太太每周都要到医院做透析治疗,由于没有无障碍电梯和轮椅坡道,子女平时上班不在家,有时老人会主动交给邻里20元钱,拜托他们将她从4楼背下楼,再坐轮椅去医院看病。“如果能装个电梯,楼下再砌一个坡道,老年人上下楼就方便多了。我们向社区和物业都反映过,但目前还没装。”该居民说。

上午10点半,在37号楼1单元,保姆张阿姨用轮椅推着80多岁的老人准备回位于2楼的家。张阿姨先将刚买的菜放在一边,两手架着老人的胳肢窝将她扶起身,迈上台阶扶到二层家门口,家中83岁的张爷爷乘坐轮椅前来开门。之后,张阿姨下楼把菜和大米拿进屋,最后再把轮椅搬上来,前前后后跑了3趟。

丰台区太平桥东里小区是1985年建成的老小区,住户约有1800户。小区共有6栋楼,仅28号楼设置了无障碍坡道。28号楼住户王先生今年60多岁,平时用轮椅出行,觉得这个无障碍坡道“有点陡”,“我坐轮椅下来有时会担心,要是能铺设得更平缓一些就好了。”未设置无障碍坡道的17号楼,7个单元的出入口外均有4-5级台阶,住户王女士表示,虽然家在一楼,但由于平时总带小推车出门购物,上下楼梯不太方便,“如果能铺设一个缓坡会方便很多。”

在东城区复康南里小区内,除两处公共活动区域设有水泥坡道外,并无其他无障碍设施,其中一处坡道路面有破损。同时,小区内路面有多处不平整,多处窨井盖周边砖面也有破损,对需要无障碍通行的居民来说并不方便。4号楼居民李女士称,楼门门禁处有一道几厘米高的门槛,即便进入一层也需要再上4级台阶。她曾看到过邻居推轮椅出行,需要家人帮忙才能出楼门。

探访2

老楼装电梯

小区6栋楼仅1栋有电梯

太平桥东里小区6栋楼中,仅28号楼这栋26层的居民楼配置了电梯。记者看到,电梯空间较狭小,未设置扶手,且紧急求救电话放置位置较高,离电梯底部约1.6米。家住该楼三层70多岁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由于腿脚不便,自己平时出行多靠轮椅。该栋楼建成年代较早,楼道内部规划不合理,拐弯较多、较为狭窄,楼道几乎仅能容纳一个轮椅的宽度,王女士坐轮椅进出楼道“很不方便”。此外,楼内两部电梯相对较小,“我坐着轮椅进去就差不多占了所有空间了,还没有扶手。”王女士说。

该小区另外5栋楼都是6层居民楼,均未安装电梯。而这几栋楼内,均需要步行四五级台阶上至一层,楼道内部安置了黄色的扶手,方便居民上楼。王女士介绍,该小区大部分都是老住户,“很多人都希望能早点给这个老小区加装上电梯,方便大家出行。”

而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复康南里小区共4栋6层住宅楼,每栋5个单元。记者发现,小区所有楼内均未安装电梯。在月坛北街25号院内,记者探访了10余栋居民楼,均未安装电梯。

■ 回应

月坛北街25号院

35号楼将设无障碍坡道

记者致电月坛北街25号院所属的阜外西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3个单元门前楼梯过高的35号楼,将于近期建设无障碍坡道。其他居民楼缺少坡道的问题,也将与物业沟通,争取尽早安装无障碍坡道,便于乘坐轮椅的居民出行。

不过,对于居民楼内加装电梯一事,工作人员称目前难度较大,且加装电梯需要征得整栋楼所有住户同意,近期将征询居民意见。

太平桥东里小区

老楼加装电梯已提上日程

针对太平桥东里小区17号楼等楼门前有楼梯不方便老年人出行一事,太平桥东里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将与小区物业沟通,看能否设置坡道,“由于楼道宽度较窄,具体怎么落实还需跟物业进一步沟通和规划。”

该工作人员表示,社区了解到小区内多为老年人,未加装电梯确实不方便出行,加装电梯事宜已经“提上日程”,“由于具体的规划还没下来,需要跟上级沟通,电梯安装的具体时间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我们会尽力争取早点装上电梯。”

复康南里小区

小区或将腾拆暂不“大修”

记者拨打12345反映相关问题后,复康南里小区所属的祈谷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小区内道路、楼门等改造由产权单位负责,小区所在片区按规划属天坛外坛改造范围,或在不久的将来腾退拆除,因此暂时没有“大修”的计划,包括增设无障碍设施。由于没有整体改造计划,平整路面也很难实现。

观点

无障碍建设国家标准应是“底限”而非“上限”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孙一平表示,居住社区无障碍的发展要有一个逐渐普及的过程。北京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提出是大好契机,“把社区的无障碍建设好了,是最直接的民生,能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大家息息相关。”

他认为,做好社区最基础的无障碍建设,需要从坡道化和电梯这两方面入手,针对轮椅回转空间问题,要视楼房实际情况改造。“比如加装电梯外扩可能要涉及各样的政府部门、居民是否同意改造等。”

针对前期和后期无障碍设施维护等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孙一平建议创新管理机制,“无障碍建设是需要由政府进行管理的,但又不完全都要由政府部门亲力亲为。”他指出,政府与民间自治组织相结合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此外,孙一平指出,针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目前有一定的国家标准,但这个国家标准应该是“底限”,而非“上限”。他举例称,大兴机场无障碍设施建设广受好评,正因其突破标准,因地制宜地建设符合情景的无障碍设施。居民社区的无障碍建设则更应“以人为本”,考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突破标准,让居民社区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真正“无障碍”。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徐美慧 周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