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住安泰大楼(安泰中心再也回不去了)
为什么住安泰大楼(安泰中心再也回不去了)除去那些摊摊,还有一些实体店,记得以前天字一号的衣服好看的款式贼多,都是当时的最新款。那些年关于爱美的青春记忆,安泰留下了大半。夜市承包了一大票年轻女孩的衣橱,每每夜幕降临,夜市的摊子就支棱起来了。一边是饰品摊摊,一边是服装摊摊。在那里最多的是各种时尚的小姐姐,安泰中心作为那些年的“流行风向标”,陈列的都是当下最“潮”的款式,不夸张的说,时尚杂志刚刚出的新品,没多久安泰夜市就会推出同款,在那个山寨遍地的年代,这里是无数穿搭达人的时尚“乌托邦”。不像现在那些专卖店明码标价,安泰的夜市是可以讲价的,若是有一张巧嘴,便能拿到一个超乎想象的低价。记得以前100一件的衣服,一番讲价后,甚至可以讲到40多元。
安泰中心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80后、90后可能会沉吟良久,然后吐出两个字:夜市。
而新福州人和00后可能只会觉得不过是个普通的地名。
被称为【福州原宿】的安泰中心,是那些年福州最潮的角落。
夜市承包了一大票年轻女孩的衣橱,每每夜幕降临,夜市的摊子就支棱起来了。一边是饰品摊摊,一边是服装摊摊。
在那里最多的是各种时尚的小姐姐,安泰中心作为那些年的“流行风向标”,陈列的都是当下最“潮”的款式,不夸张的说,时尚杂志刚刚出的新品,没多久安泰夜市就会推出同款,在那个山寨遍地的年代,这里是无数穿搭达人的时尚“乌托邦”。
不像现在那些专卖店明码标价,安泰的夜市是可以讲价的,若是有一张巧嘴,便能拿到一个超乎想象的低价。记得以前100一件的衣服,一番讲价后,甚至可以讲到40多元。
那些年关于爱美的青春记忆,安泰留下了大半。
除去那些摊摊,还有一些实体店,记得以前天字一号的衣服好看的款式贼多,都是当时的最新款。
后来那个非主流流行的年代,大头贴店在安泰也开了好多家,选一版最喜欢的背景,带上最要好的朋友,拿上遥控便可以开始一场“非主流”怼脸拍。
那时候的组团打耳洞也是首选安泰,纹身店也是这里最多。
那些年的独立音乐启蒙,不得不提到“时代的眼泪”——打口碟。
那些年的音乐热潮中,打口碟就像一个意外,在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中蹿红。那时候的安泰中心,是福州打口碟的天堂。
你我音乐天、取买打口、潮声......那时候总会包里揣个CD机喊上自己的朋友去安泰淘碟。从一大箱眼花缭乱的碟子里挑到“宝藏”,是每一个摇滚青年的快乐。
那些卖打口碟的老板,也大多是资深乐迷,安泰老陈,安泰胖子是当时安泰的打口碟巨头。各种国内国外的歌手乐队,都如数家珍,各种音乐知识说起来也都头头是道。当时总是想:以后要是像他们一样就好了!
无数独立音乐爱好者,在这里完成了初代的音乐启蒙。
而对于游戏爱好者们来说,安泰中心也是首选,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商店,各种游戏种类齐全的很。早期的游戏爱好者们,总是会存很久的零用钱,来这里挑上几个“心头肉”回去。
那里有5块1张,8块2张的盗版PS2游戏盘,而且多买多优惠,抛开版权来说,对于囊中羞涩的学生党,真是个美好的时代。
二次元爱好者们同样也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东西动漫社、动漫前线和高达模型......
串起了无数御宅族的二次元梦想。
那些年的安泰中心,是个不折不扣的魔幻角落。短短五十米的路挤得水泄不通,走两步就能遇到熟人。当然,也是扒手最多的角落,在这里总要抱紧自己的包防了又防。
在这个大家“齐聚一堂”的角落。自然不会缺少吃喝。一楼沿街葡京小站的三块五一杯的纯奶茶、普瑞玛三块钱一杯的烧仙草、阿二、叭卟、水水葡京、水舞功夫........这里有着初代奶茶爱好者的狂欢。
若说餐饮要数马克杯的芝士薯蓉还有猪吉面缘的超幸福拉面和红茶还有遍地的土笋冻。
当年越洋图书城还没开的时候,安泰中心的新华书店是无数学生党最爱去的地方。爱看书的学生党们,总将一整天都耗在这里。
除此之外,新华书店楼下也开着好几家书店,每每到放学就会挤得水泄不通。
可以说,福州最早的“文艺”在这里萌芽。
夜市这两个字,一直与安泰中心密不可分。安泰中心随着夜市的兴起变得热闹,也随着夜市的消亡而逐渐走向没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津泰-安泰-东泰路就形成了“泛商圈”,聚集了成群的摆摊者。最早的“夜市”初见雏形。
随后,沿街练摊者更是扎堆出现,火爆的人气不断持续。
到了2000年,夜市逐渐收缩于安泰中心。安泰中心成为了“夜市”代名词。
至此,福州人的夜生活排行榜中,安泰必然名列前茅。无数年轻人扎堆安泰,完成他们的文艺启蒙。
2007年1月25日凌晨,安泰中心多家店面发生火灾,昔日热闹异常的安泰夜市被迫暂停营业。一场整改更让寸土寸金的安泰夜市陷入颇为尴尬的境地。
至当年4月下旬安泰夜市恢复营业时,已由原先的双道经营变成单道经营,百余摊主一分为二,逢单或逢双经营。
规模减半,经营期减半,使得此地聚集数十年的人气大大缩减。
2011年12月,随着福州地铁1号线南门兜站施工启动,南门兜八一七路东侧半幅路面实施围挡封闭施工。地铁的围挡“挡”去了安泰的人流,也“挡”去了夜市的繁华。
直到2014年,安泰夜市正式“闭市”。
也从这时开始,安泰中心逐渐走向没落。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很难想象,曾经人流攒动的安泰中心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走进安泰中心的室内通道,那些年的既视感扑面而来,可记忆中的店铺和拥挤的人潮却已不见踪影。
一扇扇紧闭又蒙了尘的大门,就像在宣告:安泰中心春天已经结束了!
安泰中心仅存的店铺不多,大多都是只做外卖的餐厅店,偶尔几家开着的可以堂食的店铺,还都贴上了“店铺转让”的纸条。在这里观察了很久,来往的人实在是少的可怜,只能让人想到“门可罗雀”一词。
只有开在外面的服装店和通道间里的美甲店还有少许欣欣向荣的意味。
在安泰开了十年服装店的姐姐和我说,自从安泰中心不再有夜市以后,这里的生意就不如从前了,现在能开的这几家服装店,也都是做老顾客的生意。
安泰中心,远不如从前了。
关于安泰中心的描述,我看过这样一条评论:“97年的夏天我在安泰贩卖自己批发来挑剩的打口袋,混迹那里的青涩面孔,有当年在安泰开服装店后来成了诗人的,有一身韩流装扮的小哥后来成了知名mc的,有背着书包逛街后来成了中国最好的鼓手之一的,有拿着喷罐乱涂乱画后来成了涂鸦艺术家的,短短五十米的一条路,孕育的是王者荣耀和吃鸡的虚拟世界中永远不可能有的文化萌芽。就是这么有趣。”
可如今这样的有趣,好像变成了“时代的眼泪”,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冲刷的干干净净。
可以说,安泰中心的没落,是一场属于福州文艺青年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安泰中心,还能等到下一个春天吗?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一拐角就能到的东街口商圈,依旧热闹无比,如同另一个平行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