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休闲度假好去处:小隐的素言素语
古村落休闲度假好去处:小隐的素言素语在江南应该有一壶茶她写:去过大大小小的古镇古村,有的繁华,有的落寞,有的原始,有的清幽,明月湾是隐。一只安静的猫咪,一座古老的宅院,精致的木雕、砖雕似乎还在说着那久远的故事,而生活早已把往事掩埋。走在青石板老街,两边的清代古建筑,像把时间凝固,任风霜雨雪,它都以无声守候着某些记忆。在明月湾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明月石板街,雨后穿绣鞋”。多诗意。江南雨,绣花鞋轻轻的走过石板小路,雨,不大,石板路因为被雨淋湿的痕迹,显得清幽、古意。让人忍不住想起拉姆多多的一首诗。
明月湾古村,真是归隐好去处
诗一样的名字,画一样的古村。一棵千年古樟树,守护着村庄的起起落落、风风雨雨,一座古码头,见证着英雄与美人的浪漫故事、美好爱情。
明月,初听就觉得有诗意。你看古人的诗词,明月二字常常被青睐。明月又寄予深深的思念和乡愁,与湾结合,就更加清凉。如水中月,温婉,多情,浪漫。
太湖西山岛南端,始建春秋时期,依山傍水,隐世桃源,这就是明月湾。
去过大大小小的古镇古村,有的繁华,有的落寞,有的原始,有的清幽,明月湾是隐。
一只安静的猫咪,一座古老的宅院,精致的木雕、砖雕似乎还在说着那久远的故事,而生活早已把往事掩埋。走在青石板老街,两边的清代古建筑,像把时间凝固,任风霜雨雪,它都以无声守候着某些记忆。
在明月湾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明月石板街,雨后穿绣鞋”。多诗意。江南雨,绣花鞋轻轻的走过石板小路,雨,不大,石板路因为被雨淋湿的痕迹,显得清幽、古意。让人忍不住想起拉姆多多的一首诗。
她写:
在江南应该有一壶茶
已经为我们泡上
浓淡正相宜
在江南应该有一场雨
正在为我们下着
淅沥如相思
在江南应该有一道柳岸长堤
有一池清波如碧
有一脉云山新绿
独独缺了
我的红绣鞋
你的白素衣
老茶、烟雨、清波、云山、长堤。还有,还有红绣鞋和白素衣。这江南,这雨,这古老幽远的故事呵,不知道曾住在多少过客的心中,缠绵入梦,痴心遥望。
老街上会偶遇当地村民,他们兜售些自家的山货,补贴家用。山居生活,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钱,而是一颗闲逸的心。喂养一群鸡鸭,栽种几棵果树,日出日暮,便是一生光阴。
石榴、桃胶、枇杷露、橘子等等,这都是季节的馈赠呀。枇杷膏是山民自己熬的,石榴和橘子树就长在他们的家门口,桃胶,据说可以入菜,这是南方常见的中药材,是山桃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又名桃花泪,具有清热止渴、缓解压力的功效。
桃花泪,这个名字比桃胶好听,有古典意味。因为泪这个字,把这小小的浅黄色透明固体赋予古典化,好似和明月湾古村更相符呢!
村内的古宅,有些尚在住人,有些修复后供来往游客参观。最值得说的是礼和堂,这是吴姓家族的一座老房子,进门处写着吴家迁居明月湾的历史,亲切的文字,好似是自家人在对你轻轻诉说家谱。
吴家祖籍甘肃,迁山始祖是韫和太公,韫和太公的父亲和伯父是南宋时抗金名将,人称“吴家军”,与岳飞的“岳家军”齐名。韫和太公虽为军人子弟,却是一介书生,后来他的侄子吴曦与金兵勾结卖国求荣,韫和太公非常生气,便携老幼家眷愤然出走,离开故乡,一路颠沛流离最终落户明月湾,吴家在明月湾繁衍生息,寻得宁静祥和的山林之乐。
吴家在明月湾慢慢成为大家族,人丁兴旺,保持着简朴礼让的家风。清代诗人沈德潜曾说明月湾“有吴氏者多行厚德”。
在苏州历史上,出过许多清官,暴式昭就是其中一位。他祖籍河南滑县,清光绪年间任苏州西山甪里巡检司九品巡检官,为民清廉,深厚百姓爱戴。但他后来蒙冤被撤职,随后全家竟穷的无米下锅,当地百姓就自发捐米捐柴,因此传为佳话。
如今的暴式昭纪念馆成为廉政教育和爱国主义的基地,曾经,像沈从文、俞平伯、朱自清等文人和张大千、徐悲鸿等画家,都以书画、文章等不同形式褒扬过暴式昭。
旧时代,太湖大桥还未建起,古村的人出行,便是靠着码头、船只,扬帆而去。据《苏州府志》记载,明月湾码头是吴王与美女西施的赏月之处。
如今,我们站在后人修缮的古码头上,遥想当年的浪漫,深秋的风吹来,美女在怀,江山在手,想一想,亦觉得惬意。
明月湾,宛若桃源,虽无夹岸桃李芬芳,但有一汪碧波,一行青山。
真是归隐好去处。
缥缈峰,可有灵鹫宫?
你可记得金庸老先生笔下的缥缈峰灵鹫宫?你可记得灵鹫宫主天山童姥?你可记得那个男子叫虚竹?
记得不记得,都没有关系。这里的缥缈峰,没有灵鹫宫,与金庸先生写的《天龙八部》也没有关系。
苏州缥缈峰有太湖第一峰的美誉,是太湖七十二峰之首,据说,因为经常被云雾笼罩,宛若缥缈仙境而得名。至于是否真的宛若缥缈仙境,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抵达时天气晴朗并无云雾笼罩!
登峰望太湖,倒是非常惬意的事情。古时候,太湖地区有重阳节登缥缈峰的习俗,恰巧我们在节日前一天,提前登顶,倒也不失为雅兴。宋范成大就曾留下“满载清闲一柞孤,长风相送入仙都,莫愁怀抱无消豁,缥缈峰头望太湖”的诗句,据说,这是当年他登上峰顶,遥望太湖时所写。
望月阁名字极美。历史上记载,它原为吴王夫差和西施在西山游玩时,经常登峰赏太湖,于是夫差大兴土木,在山顶建造此塔,名望月阁。
说到这里,难怪夫差最后会被越王勾践所灭啊,这一会儿明月湾赏月,一会儿望月阁赏太湖,携美女,醉山色,人越王勾践可是时时刻刻都窥视着他的江山呢!
罢!罢!
历史的兴衰成败,就留给历史讲吧。人生一世,还有起起落落,何况帝王的江山!
这望月阁在夫差自杀后,被越军所毁,后来重建,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
站在峰顶遥望太湖,错落有致的养殖基地,茫茫无边的太湖,点缀在青山碧水间的白墙灰瓦村落,尽收眼底。这湖光山色,怪不得夫差与西施会爱上这里!
End
小隐,生于河南,栖居江南。豆瓣专栏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苏州吴中区作协会员,善古筝,习画多年,自由写作数十年,喜花草、刺绣和摄影,被读者称为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