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863年11月9日,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正举行宣布大金质奖绘画比赛题目的隆重仪式,学院委员会的成员,个个佩带着奖章绶带,神色庄严地端坐在铺着暗绿色丝绒的长桌边。1837年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出生在俄国中部伏龙涅什省奥斯特洛戈日斯克城一个贫寒的市民家里。童年当过听差和乡里的记事员,1853年随一流动照相师修理底板,因一偶然的机会来到彼得堡,在1857年考入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荒野中的基督》画家借用基督的形象,影射当时的知识分子在真理与名利诱惑之下难以抉择的境况。这个基督身处荒野的孤立之中,他在四十天断食期间,受到恶魔的诱惑,思想十分深沉,百思难解的困惑,压得他透不过气来。画家通过陷入苦苦思索的基督姿态,表现了一个思想家愿献身于社会的精神和毅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罪恶社会的万般无奈,这正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画面近景乱石铺陈,远景空旷无垠。黎明时光,地平线上升起一抹朝霞。这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

Ivan Nikolaevich Kramskoy(1837-1887)

克拉姆斯柯依(Ivan Nikolaevich Kramskoy)是 “巡回展览画派”(简称“巡回画派”)的组织者和领袖人物,其艺术见解在当时俄罗斯画家中有颇大影响。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2)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3)

《荒野中的基督》

1872年 180cm×210cm 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荒野中的基督》画家借用基督的形象,影射当时的知识分子在真理与名利诱惑之下难以抉择的境况。这个基督身处荒野的孤立之中,他在四十天断食期间,受到恶魔的诱惑,思想十分深沉,百思难解的困惑,压得他透不过气来。画家通过陷入苦苦思索的基督姿态,表现了一个思想家愿献身于社会的精神和毅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罪恶社会的万般无奈,这正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

画面近景乱石铺陈,远景空旷无垠。黎明时光,地平线上升起一抹朝霞。这清冷的色调,烘托出基督的内心的痛苦与孤独,同时也隐含着俄国社会的黑暗与没落。画家正是用宗教人物来体现俄国进步知识分子的悲剧性。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4)

19世纪中叶,随着农奴制度的解体,俄国迎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布留洛夫、伊凡诺夫相继谢世之后,经过整整一代人的努力,到70年代,随着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涨,出现了著名的现实主义画派——巡回展览画派。它的创始者便是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科依。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5)

1837年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出生在俄国中部伏龙涅什省奥斯特洛戈日斯克城一个贫寒的市民家里。童年当过听差和乡里的记事员,1853年随一流动照相师修理底板,因一偶然的机会来到彼得堡,在1857年考入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6)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7)

1863年11月9日,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正举行宣布大金质奖绘画比赛题目的隆重仪式,学院委员会的成员,个个佩带着奖章绶带,神色庄严地端坐在铺着暗绿色丝绒的长桌边。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8)

年迈的加加林公爵,用威严的语调宣读着学院委员会的决定:“庆祝学院成立100周年的大金质奖章绘画比赛,决定以《瓦尔加拉宫的宴会》为题:在宝座上端坐着由神和英雄环绕着的上帝,乌鸦栖息在他的肩头……狼追逐着月亮,跑过瓦尔加拉宫的拱门……。”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9)

就在这时, 站在对面静静地聆听决定的14名学生中出来一位身材消瘦、脸色苍白、留着稀疏短须的青年,他适宜走到院长的面前,庄重地说:“我们曾多次请求学院批准各自按自己的意愿创作画面,但是,委员会没有给予任何满足的意愿,因此,我们希望把自己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给予我们自由美术家文凭”。站出来讲话的这位青年便是克拉姆斯柯依。学院委员会最终拒绝了14名学生的要求,并且宣布开除了他们。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0)

1865年, 以克拉姆斯柯依为核心,这14名一贫如洗的青年学生组成了美术家合作工厂,刊登广告承接各种美术工作。他们在安德米拉捷斯基租用的房屋,成为一个愉快的、公社式的集体。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1)

每当夏天,他们离开首都,到民间去写生作画;每当冬天,他们从事新的创作,并且热烈地讨论大家关心的题目。正如杜里诺夫的诗歌所说:“房子的壁炉里什么也没有点燃,但是却燃烧着每个人对俄罗斯绘画满腔热爱的熊熊火焰……”。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2)

1868年冬天,从莫斯科来的画家马沙耶多夫提议成立“俄罗斯美术家巡回展览协会”,这个协会的宗旨是要把美术家的作品送到京城以外的地方去展览,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他们的作品,从而打破由皇室和贵族垄断美术、左右评论的状况。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3)

莫斯科方面积极倡导这一建议的还有著名画家别罗夫、普良尼什尼科夫、萨甫拉索夫和马科夫斯基等人,他们大多是莫斯科绘画学校的教师。这个倡议得到被得堡美术家合作工厂的热烈响应。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4)

1870年秋天,他们共同商定了巡回展览协会的章程,宣布自己的宗旨是:“建立巡回展览协会的目的是使外省居民有可能认识俄国艺术的成就”。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5)

1871年11月21日, 由协会举办的第一次画展在彼得堡开幕。参加这次展览的作品有别罗夫的《猎人的休息》,萨甫拉索夫的《白嘴鸦飞来了》,希什金的《松林的早晨》和克拉姆斯科依的《无名女郎》等46件,受到观众热烈的赞扬。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6)

1872年春,展览会在莫斯科开幕,随后又到基辅和哈尔科夫等地巡回展出,到处受到热烈欢迎。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7)

著名评论家斯达索夫和著名收藏家特列嘉科夫成为这个画派的坚强后盾,从精神上、物质上给青年画家以大力支持。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8)

正如作家萨尔蒂科夫一谢德林所说:“从今以后,被封闭在彼得堡或者美术学院内的俄国艺术品,将成为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的东西。” 克拉姆斯柯依的画誉逐渐响誉全国,生活得到了该善,经常出入上流社会。为了富足,整天不停的画,以至未到50,就已衰老多病。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19)

1887年,克拉姆斯科依在给一个叫拉乌赫普斯的医生画肖像时,倒在画前,离开了人世。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20)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21)

《无名女郎》1883年 75.5cm×99cm

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无名女郎》是画家晚年最得意的作品。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她侧身端坐,转首俯视着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显得高傲而又自尊。这种姿式语言表明画中人物与这个世道格格不入,冷眼审视,不屑一顾,又不愿与之合流的神情,这隐含着当时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态度。

这幅女子肖像显示的美在于性格表现,也体现画家的美学观。我们面前这位女子没有华丽服饰和贵夫人的打扮,而是入时得体,是上流社会有文化、有修养、品位极高的知识女性打扮。色调浓重且有变化,冷漠、深沉、俊秀的面孔鲜明突出,格外庄重、典雅而高尚。画家以现实主义思想,古典造型手法塑造了一位19世纪俄国新时代女性的完美形象。

克拉姆斯柯依创作的这幅肖像,与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同一时期,因此有人说他画的这位无名女郎就是安娜·卡列尼娜。也有人说她是位演员。画家在肖像画中展示的是一位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女性典型,形象塑造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是世界美术史上肖像画杰作。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22)

《希施金像》局部放大

克洛伊玫瑰油画:肖像画圣手克拉姆斯柯依(23)

《希施金像》115.5x83.5cm 藏于圣彼得堡 俄罗斯博物馆

这幅希施金肖像,不仅真实地再现了这位俄罗斯大自然“歌手”的外貌特征,而且深入到这位风景大师的内心世界。希施金长着一副胳腮胡须,性格幽默开朗,总喜欢两手插在上衣口袋里。为了展示其精神气质,画家采用半身特写构图,使形体语言更为集中,表现出希施金朴实得就像俄国的农民一样。他冷眼看着这个世界,思索着自然和人生的奥秘,再用他的画笔传达给人民大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