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各国的疆域(春秋时代的列国疆域)
春秋时期各国的疆域(春秋时代的列国疆域)楚国北上不成,就向南发展势力。西周末年它已控制了长江沿岸的今武昌、江陵—带。公元前 689 年(鲁庄公五年)楚文王即位后,把国都南迁到郢(今湖北江陵)。春秋初年楚君熊通要周王提升他的爵位,被拒绝,熊通于是自称为王。周王室东、北、西三面在春秋初年还算是比较安全的,而南边则不太平。就在今河南南部丹水和淅水交汇的地方,称为丹阳,是对周王室颇不驯顺的楚国国都。西周初年,楚与周的关系曾好过一段时期,周成王以子爵封熊绎,楚接受封爵,并北上朝见周王。在岐山出土的西周甲骨中,有一片上记载着"楚子来告"这件事。但没过多久、周昭王就两次率领大军征楚,在第二次征楚回军时,中了楚人的计谋,淹死在汉水里,史载"昭王南征而不复"即是指这件事。宣王也曾派方叔率领大军伐楚,并把他的母舅申侯封在申(今河南南阳市),以对付楚人。叔虞的儿子燮父把都城迁到晋水旁(今山西太原附近),改国号为晋,就是
东迁后的王都洛邑,地处今河南省西部。王室的东、北、西三面是周平王东迁时所依靠的郑、卫、晋、秦四国,它们像卫星似的环绕在王都周围,起护卫王室的作用,在春秋初年它们与王室的关系最为密切。
郑国据有今河南中部靠北的地方,与周王室的东南部相邻。它在诸侯中受封较晚,始封君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宣王的弟弟王子友。宣王为了显示他的"中兴",把王子友封在郑(今陕西华县东),就是郑桓公。周幽王时他被任命为王室的司徒,是掌管民政事务的高级官员。幽王暴虐无道,桓公预感到王室将会出乱子,怕同归于尽,就向史伯请教安全之策。史伯告诉他,地处今河南中部的虢、桧两国之间,有河、洛、济、颍四条河流,交通方便,易于防卫,是很安全的地区,可先把眷属、奴隶和财产寄放到那里,等到有机会,就利用王室的军队占据这个地区。郑桓公依计而行,后来果然得到虢桧一带地区,在这里建立了郑国,并把国都从今陕西华县迁到今河南中部的新郑。郑桓公和他的儿子郑武公都很能干,力量发展很快。桓公保护幽王而被犬戎所杀,武公接替父亲的职位,率领大军护卫周王室东迁。
周王室的东北边是卫国。它据有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的大片十地,国都在朝歌(河南淇县)。卫国是周武王之弟康叔所受封的国家。康叔名封,先受封于康地(今河南禹县境)。而卫国原来是商都地区。武王灭商之初,此地原封给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并派管叔、蔡叔监管。武王死,年幼的成王即位,由周公摄政。管叔和蔡叔对周公摄政不满,想乘机篡夺王位,便同武庚发动叛乱。周公辅助成王,经过三年的军事征剿,平定了武庚等人的叛乱,周成王就把这个地方改封给康叔。由于这个地区处于周王室的卫服地带,故名其国为卫国。康叔在王室担任司寇之职,掌管王室的治安,其九世为卫武公。武公四十二年(前 771),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带着卫国的军队救援有功,得到周平王的特别嘉奖。
在周王室的北边是晋国,它是周公灭掉唐国后建立的一个侯国。晋国的受封同卫国一样早,始封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有一个"桐叶封弟"的故事,据说成王亲政当天子时,叔虞还小。一天,成王同这个小弟弟玩耍,他将一片桐树叶剪成一个圭(古代一种玉制礼器,上锐下方呈长条形)送给叔虞,并开玩笑说;"我就以这个封你为诸侯吧。"这句话被周公(有的书上说是史佚)听见,就要求真正兑现。成王说∶"我是和他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周成王就封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县境),建立了姬姓唐国,称为唐叔虞。封国建藩是一件大事,不会如此草率。唐朝的大文学家柳宗元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辨其虚妄。不过,叔虞的受封却是事实。
叔虞的儿子燮父把都城迁到晋水旁(今山西太原附近),改国号为晋,就是后来的晋国。燮父之孙成侯南迁到曲沃(今山西闻喜县境),穆侯迁于绛(今山西翼城县东)。穆侯之子文侯护送周平王东迁,后来他又攻杀了与平王并立的携王。平王对他特别感激,作了一篇《文侯之命》的诰辞予以表彰,并大加赏赐。其赏赐品仅车就达千辆之多。辅佐文侯建立功业的晋姜,将其事铸于鼎铭,称为"晋姜鼎",是春秋早期的一件具有断代意义的标准青铜器。
周王室西边的秦国,保护周王室东迁也很有功劳。国君襄公因而被周王晋升为诸侯。秦国的始封君非子是一个替周孝王养马的低级官吏,因养马有成绩,被封在今甘肃天水的秦地作为周的附庸,他是赢姓,故又称赢秦。后来秦的力量逐渐强大,在西土阻挡戎人向周王室进攻。周室东迁以后,丰镐以西、岐山迤东的地区已无力控制,平王就做个顺水人情,把它赐给秦国。春秋初年,秦襄公的儿子文公打败了犬戎,全部据有西周时期的关中地盘,并在汧水和渭水交汇的地区选择国都,把都城从甘肃迁到陕西的陇县。从此秦东与东周王室为邻,东北与晋隔河为界,南过秦岭到达陕西南部,西边占有甘肃东部,成为西方一个大国。
周、秦、晋交界的地区,即今天河南三门峡一带,是周文王同胞兄弟所建立的虢国。虢有东、西、北三支,东虢在今河南汜水县,后被郑国所灭。西虢在今宝鸡附近,周王室东迁后被犬戎所灭,此即北虢。今天在河南陕县上村岭发现了大片墓地,有一座墓中出土的一件铜戈铭文为"虢太子元徒戈",在另一座墓中出一件铜鬲,有铭文"虢季氏子做鬲"六字,证明这里就是虢国墓地。虢国是东周王室西边的屏障,地位重要,周桓王任命虢君为王室卿士,与郑庄公分掌王室大权。可是,在东迁的一百多年后(鲁僖公二十五年,前 655)被晋献公灭掉了。
周王室东、北、西三面在春秋初年还算是比较安全的,而南边则不太平。就在今河南南部丹水和淅水交汇的地方,称为丹阳,是对周王室颇不驯顺的楚国国都。西周初年,楚与周的关系曾好过一段时期,周成王以子爵封熊绎,楚接受封爵,并北上朝见周王。在岐山出土的西周甲骨中,有一片上记载着"楚子来告"这件事。但没过多久、周昭王就两次率领大军征楚,在第二次征楚回军时,中了楚人的计谋,淹死在汉水里,史载"昭王南征而不复"即是指这件事。宣王也曾派方叔率领大军伐楚,并把他的母舅申侯封在申(今河南南阳市),以对付楚人。
楚国北上不成,就向南发展势力。西周末年它已控制了长江沿岸的今武昌、江陵—带。公元前 689 年(鲁庄公五年)楚文王即位后,把国都南迁到郢(今湖北江陵)。春秋初年楚君熊通要周王提升他的爵位,被拒绝,熊通于是自称为王。
周人为了防御楚人北上,在今天的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地区,汉水和淮水之间,星罗棋布地分封了一些诸侯国。在汉水以北有所谓"汉阳诸姬",可考者有随(又称曾,今湖北随县)、唐(随县西北)、应(河南鲁山县)、蔡(今上蔡县)、胡(今河南漯河市东)等。这一带是古代一些民族杂居之地,不仅有姬姓国,还有姜姓的申 (今河南南阳市)、吕(又称甫,今南阳市境)、许(初在今河南许昌,后徙叶县)、厉(今湖北随州市北),妫姓的陈(今河南淮阳)、息(今河南息县),赢姓的江(今河南正阳)、黄(今河南潢川),偃姓的贰(今湖北应山县境)、轸(今湖北应城县境),曼姓的邓(今河南邓县境),允姓的都(今河南商密),熊姓的罗(今湖北宜城县西),等等。这些国家除隋、蔡两国外,在春秋时多被楚国吞灭而并入楚国的版图。
在今天中国的东半部,从北到南布列着燕、齐、鲁、宋、吴、越等大小诸侯国,它们在周王王室东迁时,因山川阻隔,没有起什么作用。
燕国最北,都城在今天的北京地区,当时称为蓟。始封君召公奭,姬姓。原居住在陕西岐山的召地。故称召公。周武王灭商。封召公于燕而称为燕召公,周初为王室三公之一,地位很高。燕国据有今河北北半部的广大地区,它的东边是孤竹国,东北边是肃慎,东南与齐国接界,北边和西边是戎狄部族。燕地处北方,与中原各国交往很少,见于传世古文献记载的只有齐桓公伐山戎深入燕境一事较为详细一些。另外,在 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 《春秋事语》中,有一章记载晋国攻燕,燕大夫某(名缺)率师抵御的事。可见春秋时,燕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
燕国的南边,今山东省的北部和东北部是姜姓齐国,始封君是西周开国元勋之一的姜尚,先以营丘(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为都,后迁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齐国是一个大国,它的东边是纪国(在今山东寿光县),再往东的胶东半岛上是莱夷。西以济水为界,南以泰山与鲁国分界,北至今河北省境。在齐的周围还有一些力量不强的小国。这些都是它向外发展的空间。加上齐国东北的渤海,有渔盐之利,为齐国的崛起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齐国的西南部是有名的泰山山脉,在此山脉之南是周公曰受封的鲁国,国都在今曲阜。曲阜在商时本称奄,鲁之名是从河南鲁山搬来的。周公初封地在今河南鲁山地区,武庚叛乱,周公东征胜利,今日山东地区才真正为周人所有。为了对商朝遗族商奄之民进行有效的统治,于是把奄地改封给周公。周公一直在王室辅佐成王,由他的儿子伯禽就封,称为鲁国。
鲁国的西南方是宋国,它是商朝的后裔,始封君是商纣王的异母兄,微子,国都在今河南商丘。周初封虞舜之后胡公为陈国(都今河南淮阳),封夏代之后东楼公掌杞国(先都今河南杞县,后迁至山东昌乐县,再迁至山东安丘县境)。此即后来所称的"三恪",以表示对先代王朝的敬意。
"三恪" 中宋国最大,它地处豫鲁皖三省交界地区,是中原各国通往东南吴越的交通要道。晋联吴制楚,楚通齐鲁北上,都要经过这里,所以在春秋时期晋楚都极力想控制宋国。
在我国的东南部是吴越两国。相传吴国是周太王的长子、文王的伯父太伯之后,起初都于今江苏无锡市梅里。在无锡市的太湖旁,有吴太伯的坟墓。后来迁到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领土拥有今江苏中部、南部和安徽东部一带地方。越国据在今浙江北部,国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在春秋时代争霸斗争中,楚据长江中游,吴据下游,楚北上与晋争雄,晋支持吴国从后方牵制楚国,楚国又把越国扶持起来对付吴国。 以致春秋后期争霸战争从中原的晋楚转向东南的吴越。
像楚国北境一样,在一些大国之间也布列着很多小国,它们或是周得天下后分封的子弟功臣,或是周王朝对当地原住居民所建政权的承认。周武王伐纣,观兵盂津,诸侯不期而会者 800,到春秋时见于记载的只有 120 余个,其中,大国不过10来个,小国有记载的也仅数十个而已。这些错杂在大国间的小国,在春秋历史过程中,逐渐被吞并变成了大国的一个邑或县。